APP下载

32例跟骨骨折可塑性钛钢板治疗临床报告

2013-02-02

中外医疗 2013年15期
关键词:可塑性分型钢板

李 绚

贵阳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贵州贵阳 550002

32例跟骨骨折可塑性钛钢板治疗临床报告

李 绚

贵阳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贵州贵阳 550002

目的探讨采取切开复位及可塑性钛钢板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该院自2010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32例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病人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上述患者均采用切开复位并用可塑性钛钢板加以固定。结果 对上述患者进行术后随访,随访人数达32例,有效率为100%,根据M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对术后功能进行评价,该组32例骨折中,优14例,良15例,中3例,优良率达到了90.625%。 结论 对于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伴有可塑性钛钢板固定治疗的切开复位手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途径。

跟骨骨折;切开复位;可塑性钛钢板;内固定;临床

跟骨骨折是跗骨骨折中最常见的一种临床病症,被认为是最难以处理的骨折情况之一。为避免遗留足跟变宽、扁平足、疼痛等后遗症,需要通过正确复位和有效固定,以及术后的功能治疗,才能达到满意的功能恢复。为探讨采取切开复位及可塑性钛钢板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该院自2010年1月—2012年1月收治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患者32例,采用切开复位及可塑性跟骨钛钢板内固定治疗,疗效良好,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32例患者中,男22例,女10例,年龄分布为25~65岁,平均年龄41.4岁。跟骨骨折类型分为SandersⅡ、Ⅲ型,其中左侧患肢有10例,右侧15例,双侧7例。

1.2 致病原因

主要包括3种情况,其中高处坠落者22例,受车祸挤压者4例,其它情况4例,均有出现跟骨关节面塌陷状。

1.3 治疗方法

使患者侧卧,让患病肢体朝上,按照“L”形切口在跟骨的外侧分离筋膜和皮下组织,使外侧面跟骨暴露,将小规格的骨膜剥离器插入到外侧骨折线内,向外撬开跟骨外侧壁,结合Brodent位片,侧位X线片检查结果或CT扫描结果及术前跟骨轴位观察,获得骨折面的位置,通过撬拨进行复位,纠正内翻的跟骨,并且尽量使跟骨恢复正常宽度,通过克氏阵进行临时固定,于跟骨的外侧壁放置合适规格的可塑性跟骨钛钢板,并且对钛钢板进行修剪塑形,然后用螺钉固定,同时保证关节面平整。检查下关节灵活度和固定程度,将创面进行清洗,并将切口仔细缝合,缝合的同时放置负压引流或橡皮条引流。手术之后使患者患病肢抬高,并可以酌情使用抗生素;3周之后可以进行不负重的距下关节主动活动,9~12周进行X光片检查,依据患者的愈合情况,可以适当进行负重活动。

2 结果

2.1 手术并发症

放置引流条,勤换辅料,保证切口卫生,避免感染。结果无感染或皮缘坏死案例,内固定均成功。出现1例伤口渗液、2例皮下血肿,均经过换药护理后恢复愈合,另有4例腓肠皮神经损伤,未行特别处理。

2.2 随访结果

随访覆盖所有病例,时间3~36个月,平均13.1个月。对患者患者术后功能恢复情况根据M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可分为优、良、中和差4个等级。该组32例患者中SandersⅡ型优(90~100分)8 例,良(75~89 分)7 例,中(50~74 分)1 例;SandersⅢ型优6例,良8例,中2例,优良率达到了90.625%。

3 讨论

作为足部最大的跗骨,跟骨在支持行走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其形态及内部结构复杂,负荷量几乎达到人体重量的50%。常见的压缩性骨折常来自于瞬间的高负荷,而受瞬间暴力的不同,跟骨骨折情况也复杂多变,所以切开复位内固定这一方法被公认为最直接有效的治疗手段。

3.1 术前骨折分型

该研究根据学术上普遍应用的Sanders分型法,根据CT扫描图像进行分型,主要观察骨折线位置极其移位程度,分成Ⅰ型、Ⅱ型、Ⅲ型、Ⅳ型。通过分型,便于医生了解骨折程度,制定临床手术方案,同时也节省了患者的诊断疗程。

3.2 手术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跟骨共包括前距下关节、中距关节和后距关节以及跟骰关节4个关节面,其前后分布不规则,为矩形体结构,主要成分为骨松质,除在跟骨结节后下方和后关节面前下方的骨皮质较厚外,其他位置的骨皮质均较薄弱。因而这也是较易发生骨折塌陷和粉碎的区域。此外,骨小梁结构复杂,在跟骨力学结构薄弱区,有一个“中央三角”区域,位于骨小梁前下部,是骨小梁的稀疏区。

SanderⅡ、Ⅲ型跟骨骨折不适宜采用非手术的治疗方法,保守治疗易引发跟骰骨关节炎。多数患者不能承受较剧烈的活动,疗效不佳。国内外多数学者经过常年研究认为,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为累及距下关节面骨折的首选治疗方案。进行手术解剖复位,可基本恢复跟骨的正常形态。跟距关节的稳定有助于降低创伤性关节炎和其他后遗症的发生。根据术前患处骨折特点及位置设计出若干形状的钢板,术中针对具体情形,对钢板做剪除、弯曲等处理。

3.3 手术时机

根骨骨折若要恢复完全,手术时机非常重要。一般在伤后7~10 d且患处明显消肿后进行。如有张力性水泡,手术可推迟至2~3周。

3.4 并发症的预防

根骨骨折如果采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必须预防术后并发症。钢板植入也会使容质增加,导致跟骨软组织损伤较严重,易引起渗血、皮下血肿、创口裂开、切口边缘坏死和感染等并发症,可采用的预防手段有:①术前术后均加压包扎并抬高患肢。②手术需在肿胀消退后进行,一般在伤后7~10 d。③采用无创操作技术切开皮肤、皮下组织以及深筋膜,减少用电刀,为防止分离,可行缝针缝合深筋膜和皮肤层。④积极使用消肿药物,及时处理张力性水疱。⑤术后另置引流管或负压引流。⑥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3.5 术中及术后注意点

手术中尽量减少牵拉和损伤,达到无创手术的要求。手术操作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内容主要包括:①注意跟骨在高度上的整合,做到准确复位。②Gissan角和Bohler角的整复。有学者发现,距骨凹面与后关节的凸面交错互补,具有极高的生物学稳定性。③正确选择内固定材料。可以用俞光荣等设计的可塑型跟骨板,组成结构包括上、中、下三臂,能牢固地固定特定部位,有助于跟骨骨折恢复,同时由于钛良好的组织相溶性,可避免切口感染。

综上,SanderⅡ、Ⅲ型跟骨骨折的修复可以采用切开复位钛合金钢板内固定的方法,若要最大程度的修复和保持跟骨形态,钢板固定的牢固度是重中之重。钛合金钢板良好的组织相容性可有效减少渗血、皮下血肿、创口裂开、切口边缘坏死和感染等并发症,钛合金材质强大的可塑性有利于不同根骨形态的塑形。

[1]唐三元,徐永年,郑玉明.跟骨骨折[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1998,5(1):64-65.

[2]孙惠清,杨惠光,周正明,等.波及距下关节面跟骨骨折的治疗(附48例疗效分析)[J].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4,19(11):779-780.

[3]田伟.积水潭实用骨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03.

R687

A

1674-0742(2013)05(c)-0058-02

2012-12-20)

猜你喜欢

可塑性分型钢板
甲基苯丙胺改变成瘾小鼠突触可塑性基因的甲基化修饰
内源性NO介导的Stargazin亚硝基化修饰在脑缺血再灌注后突触可塑性中的作用及机制
超声刺激小鼠伏隔核后c-Fos蛋白及结构可塑性改变的实验
失眠可调养,食补需分型
便秘有多种 治疗须分型
临氢设备用125mm超厚2.25Cr1Mo钢板的开发
复合钢板焊接坡口的制定
转GDNF基因的BMSCs移植对大鼠脑出血突触可塑性的影响
15CrMoR(H)+SUS321不锈复合钢板的焊接
基于分型线驱动的分型面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