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护士工作中针刺伤的防护
2013-02-02于丽敏夏海燕丛广霞
于丽敏 夏海燕 丛广霞
针刺伤是护理人员常见的职业损伤,护士是发生针刺伤造成经血液传播疾病的高危职业群体。骨科护士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接触医疗锐器物如注射器、输血器、针头、刀片的机会多,被针刺伤的几率也高。现就我院骨科护士针刺伤防护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一些相应的防护措施。
1 针刺伤防护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骨科护士缺乏职业防护意识,自身安全防护意识淡薄:针刺伤传播职业性血源性传染病的危险性远远大于皮肤、黏膜等途径。骨科护士在护理中,在进行静脉穿刺、输血、采血等操作中不戴手套,认为戴手套会影响其操作技术,对于针刺伤造成的危害了解不够,护理工作中防护意识淡薄,是造成骨科护士发生针刺伤的重要原因之一。
1.2 护士在护理操作中未遵守操作规程:任小英等[1]对250名护理人员的操作环节进行比较,认为在回收废弃针、毁形及拔取针、加药及重套针帽等操作环节均容易被刺伤,其中加药、重套针冒及收取废弃针,误伤频率最高。
1.3 骨科护士编制不足,管理者重视不够:骨科护士工作忙,护理任务重,患者大多长期卧床,而且加床现象较为普遍,护士在超负荷工作,极易导致身心疲劳,护士易发生针刺伤。
2 针刺伤的防护措施
2.1 加强标准预防知识的培训、教育和宣传,强化骨科护士的自我防护意识:加大培训和宣传力度,使护理人员充分认识到职业损伤的危害,严格遵守操作规程,认真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和防护措施,加强健康防护意识[2]。提高预防及有效处理针刺伤的意识和能力。
2.2 规范护理操作行为,纠正导致针刺伤的高危行为。
2.2.1 护士应严格执行医疗护理操作规程,培养良好的操作习惯,及时处理使用过的锐器,禁止双手回套针帽,禁止用手分离污染的针头和注射器,禁止直接用手传递锐器物。输液穿刺失败时,禁止将污染的针头悬挂于输液管的茂菲氏滴管上,应立即抛弃污染的针头,更换新针头,在有可能接触患者体液时应戴手套,减低血源性疾病传播的危险。
2.2.2 只要接触过患者的利器,包括注射器、刀片、输液器针头使用后减少裸露针头的折弯或折断及传递,无需分离针头、针筒、消毒、毁形等处理,立即投入锐器盒箱,减少工作人员使用一次性注射用品后过多接触又可避免针刺伤的发生,大大减少护士工作中受伤感染机会[3]。
3 健全骨科针刺伤管理制度,改善医疗设施
3.1 护士长首先建立安全护理观和职业安全观,加大职业防护力度,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的职业防护制度、方法和经验,制定有关预防针刺伤的规章制度迫使护士按新的要求去做。
3.2 合理调配护理人力资源,以减轻骨科护士超负荷工作状态。根据具体情况,适当增加骨科护理人员的编制,改善骨科护士超负荷工作的现状,以减少针刺伤的发生。
4 发生针刺伤的处理原则
4.1 一旦发生了意外针刺伤,首先要立即挤压针刺伤处,尽可能挤出损伤的血液,直至挤不出血液为止。注意挤压时力度方法要得当,否则易造成局部污染的血液扩散;然后用流水反复冲洗污染的局部,再用75%乙醇消毒针刺局部。
4.2 要及时上报医院感染控制科登记,做好登记随访,定期抽血化验。
在骨科临床护理工作中,针刺伤屡有发生,对高危人群要有一个系统的预防治疗体系,并建立一个完整的报告制度,进一步提高护士的防范意识,可以有效减少针刺伤的发生。
[1]任小英,等.护理人员在操作环节中被刺伤的调查.中国康复,2003,18(2):103.
[2]杜淑美,等.护理人员的职业损伤及健康维护.护理医院管理杂志,2003,19(10):624.
[3]李玉平,等.锐器盒回收一次性注射器用品的效果观察.现代临床护理,2005,4(2):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