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院内中药制剂的不良反应和使用分析

2013-02-02冯洪山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5期
关键词:药制剂组方肝肾

冯洪山

院内中药制剂作为医院的特色项目,在中医院和专科医院内广泛的应用于临床,以其价廉和高效赢得百姓欢迎,但在使用过程中,其不良反应也会常常出现,给患者和家属带来困惑和担忧,正确使用院内中药制剂,减少其不良反应的发生,是医院药事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群众合理用药的安全保障。

1 院内中药制剂常见的不良反应

1.1 过敏反应 临床表现为瘙痒、瘾疹、发热、面肿、紫癜等,也会发生呼吸困难,也可能迅速涉及全身,甚至发生过敏性休克,在院内中药制剂中发生的比率较高,即使对于以许多常见中药组方而成的院内制剂也会发生[1]。

1.2 胃肠道反应 临床表现为恶心、呕吐、食欲减退、腹痛、腹泻、呕血、便血等,常见于以气味浓烈、刺激性较大的中药组方的制剂。

1.3 心血管系统反应 临床表现为心悸、心慌、多汗、胸闷、面色苍白、发冷、血压下降或上升等症状,常见于组方内含有乌头碱、强心甙等成分的中药制剂,以活血化痰类中药组方的院内制剂中也较多发生。

1.4 肝肾功能损害 临床表现为黄疸、蛋白尿、血尿、转氨酶、尿素氮升高等不同程度的肝肾损害,甚至可能出现肝肿大,肝昏迷,肾功能衰竭等不良反应,常见于组方中含有氰甙、马兜铃酸、木通皂甙等成分的制剂和一些含有重金属成分的矿物中药制剂。

1.5 神经系统的反应 临床表现为烦躁、眩晕、流涎、唇舌和肢体发麻,严重的发生意识模糊或丧失,惊觉、抽搐和昏迷,多见于组方中含有番木鳖碱、莨菪碱、汉防己毒素等毒性成分的院内制剂。

2 院内中药制剂的不良反应的原因

2.1 制剂本身的质量问题 制剂本身在组方和制作工艺上存在严重缺陷,导致其中的有毒成分含量超出治疗量或者质量控制不严导致药品变质等原因而使患者在使用时发生不良反应[2,3]。

2.2 所选择的药物与病情不符 使用中药制剂必须以中医的理论做指导,中医以辨证论治为特点,药材有寒热温凉、升降沉浮之性,病情有标本虚实、内伤外感之别,如果只以制剂的名称来选择用药,往往会出现药不对症的现象,不但起不到治疗作用,还会加重病情发生不良反应。

2.3 联合用药和长期服用造成有毒成分过量或长期用药导致中毒反应,有的患者同时服用多种含相同成分的制剂造成所吸收的有毒成分较大,达到中毒剂量;有的长期服用会造成有毒成分的慢性蓄积、中毒而引起严重的不良反应。

2.4 个体差异和特殊人群 少数过敏性体质患者和儿童、老年人等肝肾功能不好或减退的患者,常会在与药物的正常接触和使用过程时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一些体质虚弱过度疲劳的患者也是不良反应的高发人群。

3 使用院内中药制剂的注意事项

3.1 医院要加强中药制剂的质量管理和控制,同时建立不良反应的监测、报告和总结制度,保证制剂合格的质量,对出现的不良反应能做到及早发现、及时处理、分析原因、总结经验、避免因质量问题和人为因素造成用药的不良反应。

3.2 指导患者合理选用药品 临床医师应熟悉中药制剂的组方、成分、功能主治和适用范围,西医医师要进行中医知识培训,严格掌握用药指征和用量,避免因滥用、中西药物的盲目联用、多种制剂混合使用等原因而造成有毒成分的叠加和配伍禁忌。

3.3 对于儿童、老人和身体虚弱者的患者要格外小心,详细询问患者有无过敏史、心脏病、肝肾功能不全等既往病史,长期服药的应定期检查肝肾功能,对于发生不良反应的病例应立即停药,及时观察,对病治疗,将不良反应的发生降低到最低限度。

总之,应科学认识到使用院内中药制剂中出现的不良反应有其客观性,只要认识到位、合理使用,完全能够避免和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1]宋坪,李室春.中药不良反应的皮肤表现.中国社区医师,2010,12(6):8.

[2]谢永忠.正确认识中药的不良反应.中外医疗,2008,27(29):171.

[3]梁和.科学认识中药不良反应.医药保健杂志,2009,8:36-37.

猜你喜欢

药制剂组方肝肾
蒙医药清瘟杀黏类方剂组方的知识发现研究
从肝肾论治儿童近视的理论探讨
基于数据挖掘对中医治疗慢性肾衰竭组方规律的分析
超声诊断小儿胃肠道淋巴瘤合并肝肾转移1例
补精益视片组方分析及研究进展
部颁标准中治疗风温中成药的组方规律
常用妇科中药制剂临床应用进展
10 种中药制剂中柴胡的定量测定
液-质联用法测定蒙药制剂中非法添加降糖类化学药品
超声引导下老年肝肾囊肿抽吸固化治疗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