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CC导管异位颈内静脉的处理探讨
2013-02-02白霞刘延锦孙霞
白霞 刘延锦 孙霞
随着肿瘤发病率的日益增高,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s,PICC)已成为肿瘤相关专业临床护理的常见、重要操作之一。PICC置入过程中,常因患者体位或患者血管状况等多种因素导致导管异位,而PICC异位至颈内静脉是临床最常见的异位,发生率高于60%[1]。导管异位入颈内静脉后若不及时正位或正位不成功,可导致后颅神经损伤、静脉炎、导管堵塞、静脉血栓等并发症[2],常常导致不能完成治疗而拔除导管,有时需要重新置管,既增加患者痛苦,又给患者造成经济损失。本课题组在2008年8月至2012年7月间采用重新送管法,即压迫颈内静脉,生理盐水推注边送管的方法,成功纠正了22例导管头端异位于颈内静脉的患者,为患者减轻了痛苦,也最大限度的发挥了导管的价值,节约患者的住院费用。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8年8月至2012年7月共置管489例,发生导管异位29例,异位发生率为5.9%。其中22例异位入颈内静脉,发生率为76%;余7例分别异位于腋静脉、锁骨下静脉、奇静脉等。22例患者中男16例,女6例;年龄37~65岁,平均年龄51岁;其中胃癌8例,肝癌6例,结肠癌5例,胰腺癌3例,食管癌1例,均经病理证实。
1.2 方法
1.2.1 穿刺部位 右侧肘正中静脉5例,右侧贵要静脉3例,右侧头静脉14例。均采用巴德公司三腔瓣膜式导管,规格为4Fr,一次穿刺成功,回血良好,送管至34~37 cm(平均到达35.5 cm)时,嘱患者将患者头部转向穿刺点同侧,下颌贴紧肩部,6例送管至35~38 cm(平均36.5 cm)时略感阻力,停顿片刻后送管顺利至预先长度,穿刺成功退出穿刺针软管,但不撤导丝,10 ml注射器回抽回血良好,给予妥善固定。X线摄片示PICC异位于颈内静脉,立即给予处理。所有操作均由工作5~10年,具备PICC资质的专科护士操作。一次性置管成功率100%。
1.2.2 用物准备 无菌手套3双,无菌PICC正位包1个,内置治疗巾1块,洞巾1块,镊子两把,无菌纱布若干,乙醇棉球若干,弯盘1个,0.5%碘伏、乙醇、棉签、透明贴膜、胶布、10 ml注射器2个、生理盐水、肝素盐水。
1.2.3 重新送管复位法 协助患者取半卧位或坐位,操作者取下贴膜,戴无菌手套,在患者手臂下铺无菌巾,消毒穿刺点上下各20 cm、两侧至臂缘及外露导管,铺孔巾,更换无菌手套,将导管撤至体表测定锁骨下静脉长度后(一般15~20 cm),消毒导管体外段及支撑导丝尾部≥3次,调整穿刺侧手臂与身体成直角或与颈部角度<30°,一个助手协助患者头偏向穿刺侧,下颌贴紧肩部,对准颈内静脉向锁骨后下方施加压力,用食指和中指患者以能耐受的压力压迫,压迫位置以颈内静脉与锁骨下静脉汇合处为准,另一助手以抽取有生理盐水的10 ml注射器连接PICC接口,操作者以右手持无菌镊匀速缓慢送管的同时,助手以脉冲式方式向导管内推注生理盐水(推注的速度应大于送管的速度),同时安抚患者,避免因情绪紧张导致血管痉挛,轻微转动导管直至送管至预定长度,暂不撤导丝,妥善固定导管,再行X线摄片。
2 结果判定
X线摄片定位示导管头端,若再次发生颈内静脉异位,按上述方法退管后再次送管至所需长度,22例PICC导管异位至颈内静脉的患者,均正位顺利,导管头端均进入上腔静脉内5~10 cm。一次成功率达91%,二次成功率为100%。撤去导丝,生理盐水脉冲式封管,妥善固定。
3 讨论
PICC由外周静脉(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穿刺插管,并使其末端位于上腔静脉。作为一种静脉化疗途径,与传统的静脉给药和锁骨下深静脉置管术相比,因具有安全、可靠、留置时间长、并发症少等优点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应用[3]。PICC异位与静脉选择、置管长度的外测量方法、患者局部血管解剖变异、穿刺时患者体位、操作者送管技巧等因素有关。颈内静脉异位可以通过多种方法复位,国内外尚无统一方式可循。分别有学者采用如超声探头压迫颈内静脉法、X线透视、模拟定位机下正位法等。但上述正位方法都需要在特定的场合,在仪器的辅助下来进行,射线对护士及患者都存在伤害,其中模拟定位机下正位时需穿上沉重的铅衣,给操作带来了很大的不便。加之代价较高,目前在国内不推荐为常规使用。
本研究采用重新送管法,主要基于PICC颈内静脉异位的原因排除肿块压迫、上腔静脉压力增高、局部解剖变异等因素外,往往由于患者体位不当或不能有效曲颈引起。重新送管法复位导管具体原理如下:①为患者摆体位,头偏向穿刺部位同侧,下颌贴紧肩部,压迫同侧颈内静脉以阻断送管过程中导管通向颈内静脉的通路。②送管的同时,用10 ml注射器脉冲式推注生理盐水,利用重力作用使导管头端下垂进入上腔静脉。选择10 ml注射器是因为其相对20~50 ml注射器而言截面较小,压力相对较大,推注时可使导管充分漂浮,易于送管[4]。③支撑导丝的保留增加了送管的力度和速度,提高了再次送管的成功率。重新送管无创伤,减轻患者疼痛等不适,临床应用效果好。
综上所述,体外送管法用物准备、操作简单,方便易行,无需仪器辅助即可在病房完成,避免了患者在病房与放射科间的奔波劳累,并节约大量成本,值得临床推广。
[1]江群,廖丽,阳静,等.662例PICC导管尖端定位的研究.中国健康月刊,2011,30(1):52-54.
[2]宋林萍.三向瓣膜式中心静脉导管在癌症病人化疗中的应用.解放军护理杂志,2003,20(1):50-51.
[3]李艳红,张海英,陈小琼,等.PICC导管断裂的处理及预防.中华护理杂志,2008,43(12):1109.
[4]闻曲,鲁汉英,鲍利红.PICC导管误入腋静脉调整方法的改进.护理学杂志,2009,24(1):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