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性学习在历史教学中的培养
2013-02-01杨凤琴
[摘要]什么是主体性教育呢?即以发掘人的创新潜能,弘扬人的主体精神,促进人的个性和谐发展为宗旨的教育。开展主体性教育,开发人的创造力,培养人的创新精神是中学历史教学所面临的重要任务。文章从多个方面阐述了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学习主体性的培养策略。
[关键词]新课程;主动性;初中历史
所谓自主学习,是指在一定的教学条件下学生高质量地学习,与之相对的是“被动学习”、“机械学习”和“他主学习”。蔡元培先生说过:“要使学生自觉,最好使学生自学,教师不宜把自己的意思强加在学生身上。不过看各人的个性,去帮助他们学习罢了。”因此,我们的教学要彻底从“他主学习”变为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
一、初中历史教学现状分析
时代在发展,教育在变革。在新世纪的课程实验中,如何把握时代的变化,提高和改进历史课的教学,这是我们每位教师必须面对的实际问题。新的初中历史教材与以往的相比,体现了最新的教育理念,表述上更为准确和科学,以全新的设计形式呈现课程内容,对改善学生的学习形式提出了更明确的要求。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告诉我们:“教是为不教。”新课程的课堂教学的本质是组织学生学习,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过程。我们在教学中应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
二、怎样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新的课程改革势在必行,面对新教材,怎样使学生真正地参与课堂教学,让学生在教学中能真正发挥主体作用呢?这里谈谈我在实践中的具体做法。
1、指导学生阅读,促进自主学习
学习过程实际上就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问题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出发点,没有问题的学习,什么时候问题都解决不了,学习也就一事无成。问题也是学习的动力,能激发学生去思考、去探索、去创造,使学生能学到更多的知识。问题的提出与解决,应尽量由学生阅读去完成。这样既可以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又可以使学生解决很多疑惑,扩大知识面。
教师在课堂上主要是引导、帮助学生解决疑难,学生能看懂、读懂的知识,教师就不要再讲,否则就是浪费时间;学生能发现的知识,教师不要点明,否则就限制了学生的发展。教师应该把时间尽可能地让给学生,做到信任学生,调动学生的作用,让他们自主学习,自己探索,自己创新。对于一些较易明白的内容,应先让学生去阅读、自学,然后由他们在课堂上进行发言,教师只是作适当的补充。
2、通过讨论互相交流
小组讨论,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使每一个学生积极参与学习,人人获得表现的机会。而且,通过讨论交流,互相合作,起到取长补短、互相借鉴、共同提高的作用。特别是当学生对一个问题认识模糊时,当阐明一个问题需多角度、多层次进行时,把问题交给学生,让他们自由讨论,各抒己见,共同交流,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结论。例如:“怎样看待秦始皇对历史所作出的贡献”,“《清明上河图》描绘了宋代都城汴京的什么风貌”,学生通过激烈讨论,畅所欲言,深入探讨,彼此交流,课堂气氛活跃。这样不但提高了学习兴趣,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还可以锻炼学生的口才和胆量。
3、开展多种活动,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1)通过分组活动,突出学生的主体性
课堂是学堂,学生要学会学知识,还要学会做人,学会生存,学会合作。当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出来后,合作学习便成为一种需要,通过课堂内互动,让学生的不同思维在合作中碰撞,让他们发现问题,激励他们去探索,去创新。例如,在讲述“四大发明及其影响”时,我把全班分成四个小组,明确每个小组的任务,让学生在课前预习,查阅资料,收集信息。课堂上要求学生进行情景模拟交流,分别把四大发明的成就和影响等向全班介绍交流。这样做,既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又起到了很好的学习效果。
(2)讲故事,表演历史剧,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初中生的特点是好动、好奇,而且很想表现自己,很想在同学中树立自己的形象。表现小品、话剧等正好迎合了学生的这个特点。当然,这些小品、话剧必须是与课程的历史知识有关,这样可以把学生引入到历史阶段的现实情景中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爱学、乐学。实践证明,只要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了极大兴趣,学习过程对他们来说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越学越想学,越来越喜欢历史课。此外,这样做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表演能力和团体协作精神。
4、通过学生动手实践,发挥学生主体性,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历史课中有的内容比较抽象,教师的讲解,会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而一次成功的具体实践活动将使人终生难忘。新的课程改革要求以教师为指导,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自己探究,发展潜力。因此,课堂上应充分调动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通过实践活动加深学生对所学历史知识的认识和理解。例如,在讲“雕版印刷术”时,由于学生对这一内容认识比较抽象,通过制作印章的活动就可以使学生知道“什么是雕版印刷”;又如,在讲“明清皇宫”时,要求学生通过制作平面图的方式来增强直观感,加深记忆。
三、结语
总之,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就是尽可能地将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使每一个学生都参加到教学实践中,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爱学、乐学。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不能简单理解为由教师来“解放”学生,而应逐步培养学生“解放自己”和“自主学习”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不仅具备较全面系统的学习和研究能力,而且更为关键的是教师要把这些能力通过教与学的契合、互动过程,逐步转化为学生自己的能力,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俗话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教师要鼓励学生超过自己,并以此为荣,让学生能站在老师的肩膀上,摘取更丰硕的成果。
作者简介:杨凤琴(1982-),女,新疆乌鲁木齐市第29中学,本科,研究方向:历史教学中体现新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