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浅论
2013-02-01方传玺
[摘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既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精神支柱,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也是引领社会思潮的伟大旗帜。结合当前国际国内形势,不断丰富高校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实施途径,既是保障大学生健康成长的现实需要,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施途径
我国社会当前正在经历着极为深刻的转型和变革。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我国经济体制、社会结构、利益格局和思想观念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领域出现了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这些变化都给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和思想活动带来了空前的影响。在这个发展机遇和矛盾凸现相互交织的形势下,要不断丰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实施途径,确保教育的时效性。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首次明确提出的一个科学命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我国整体社会价值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发挥着主导作用,决定着整个价值体系的基本特征和基本方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第一,马克思主义是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最根本内容。马克思主义为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了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指导我们各项事业沿着正确方向前进和发展的普遍真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是统领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最重要、最根本的保证。
第二,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明确提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并进一步把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概括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构建和谐社会就成为党和全体人民的共同价值追求。这个共同理想,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它把国家的发展、民族的振兴与个人的幸福紧密联系在一起,把社会各个阶层、各个群体的共同愿望有机结合在一起,反映了现阶段我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普遍追求。
第三,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当代中国各民族团结和睦、共同奋斗的精神纽带,是促进中华民族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必须用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凝聚人心、鼓舞斗志,使民族精神在不断增添新的时代内涵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扬光大,不断增强民族精神的向心力、辐射力,不断提升全民族的凝聚力、创造力。
第四,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具体化。荣辱观的实质内容是社会评价标准和个体自我评价标准的体现。它不仅以行为规范的行为方式涵盖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其他三个方面的内容并使之具体化。正是由于社会主义荣辱观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造就了实践主体,营造着社会氛围,因而才能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落到实处。
二、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统领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现途径
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要巩固党执政地位的社会基础、应对来自国际环境的各种挑战和风险,就需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统领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通过系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完善的政工干部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日益创新的高校党建工作、丰富的社会实践体系以及新兴的教育载体,不断构建和完善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现途径。
第一,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过程中的主渠道功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体现,是引导大学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学习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途径,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课堂、主渠道。高校要按照充分体现当代马克思主义最新成果的要求,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全面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科、课程、教材和教师队伍建设。以提高思想认识为前提,以教材建设和学科建设为基础,以教师队伍建设为关键,以教学方法创新为重要环节,以加强领导为保障,全面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要进一步加强教材建设和学科建设,逐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体系和学科体系。要高度重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完善教师选聘、考核、评价和激励机制,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品德高尚、深受大学生喜爱的能以人格力量影响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者。要紧密联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际,联系大学生思想实际,创新教学方法,加强社会实践,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吸引力、感染力。要加强领导,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调动各方面力量共同参与和支持思想政治理论课,努力实现教学情况明显改善的目标,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成为大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优秀课程,建设成为大学生吸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精髓的主渠道。
第二,坚定日常思想政治工作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过程中全程运载功能。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大学生日常教育管理工作中的具体运用,对课堂教育的补充。一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日常思想政治工作提供智力支持和方向保证。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是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提供思想保证,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我国整体社会价值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决定着整个价值体系的基本特征和基本方向,是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指针。高校学生只有全面掌握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才能成为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另一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只有在日常实践中广泛运用才能实现其价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大学生的日常生活有一定的距离,其内容的深度、广度容易使他们产生空洞乏味的感觉。而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关注的是学生真正需要什么、想怎么做,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提供的活生生的素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在高校的顺利实践提供坚强运载。
第三,发挥高校党建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过程中的龙头功能。高校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阵地,做好党建工作,努力培养一批具有优良的专业知识和高尚的道德情操的党员大学生,使党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执政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使社会主义的旗帜在具有坚定的政治信仰和深厚的专业学科知识的优秀青年群体手中代代相传,这是社会主义长盛不衰、党的事业蓬勃发展的关键所在。这就要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必须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来武装学生党员的头脑,发挥高校党建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过程中龙头作用,发挥学生党员和基层党组织的先锋模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穿透性。
第四,重视社会实践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过程中的反馈功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自觉践行者和主动传播者,其内涵是理论,外延是实践,是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过程中,要重视构建社会实践的大课堂,在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中历练大学生,增强其成长为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社会阅历和实践积累。要利用生动的实践案例帮助学生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精髓。要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践,在实践中学习、理解、吸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只有这样才能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得以更新和丰富,从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论性和实践性的统一。
第五,创新网络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学习新载体,构筑立体教育机制。网络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型载体己普遍受到关注,运用网络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使传统的教育向自动化、形象化、多媒体化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过程中,要有做好网上思想政治教育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办到网上,把党校、团校办到网上,把对学生的释疑解惑和思想及心理咨询办到网上,使网站成为提出要求、反映思想、传递信息、获得反馈的重要渠道,有效引导网上舆论,把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网站由学生“看”转变为学生“用”,做到健康上网、文明上网,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网络教育的立体教育机制。
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指导方针,是激励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维系全民族团结奋斗的精神纽带,更是当代高校学生健康成长的行动指南。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统领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断探索和创新实施途径,培养出在政治信仰、理想信念、道德修养上都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从而确保社会主义事业的兴旺发达。
作者简介:方传玺(1979-),男,河南南阳人,河南科技大学,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