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狂人的特质看启蒙的特征
2013-02-01董婧
[摘要]《狂人日记》是揭示鲁迅启蒙观的重要作品。通过西方规训下的启蒙视角、带有本土特色的启蒙方法和狂人反抗后的沉思,从启蒙者狂人的角度展现了启蒙运动的复杂性与长期性。
[关键词]启蒙;特征;鲁迅
在鲁迅小说《狂人日记》中,疯癫为狂人提供了探寻隐藏在常人世界外吃人秘密的契机。作为一名启蒙者,虽说狂人的反抗失败了,但他的特质却是揭示启蒙特征,了解鲁迅启蒙观的重要窗口。
一、启蒙的视角——西方规训的结果
《狂人日记》较为清晰的展现出狂人与吃人者的二元对立。吃人者又可以根据他们在狂人眼中的作用划分为以狂人大哥为代表的统治阶级和包括青年和众多看客在内的被统治阶级。在被统治阶级中,狂人又以他们的觉悟程度划分为两类:“一种是以为从来如此,应该吃的;一种是知道不该吃可是仍旧吃,又怕别人说破他”[鲁迅,鲁迅著译编年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P26)。这种二元对立与铁屋子叙述中清醒者与沉睡者的关系有可比之处。狂人/清醒者在“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鲁迅,鲁迅著译编年全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P652)铁屋子中受着“无可挽救的临终的苦楚”,被统治阶级中的第一类恰如铁屋子中的沉睡者,他们愚昧、不追问历史,也没有能力承担摧毁铁屋子的使命;第二类可称为装睡的人,他们软弱、不抗拒现状,不愿承担摧毁铁屋子的使命。鲁迅以铁屋子作为对旧中国启蒙环境的批判,铁屋子的万难摧毁,即是对启蒙前途的推断。铁屋子的存在,浇灭了内部打破铁屋子的希望也排除了外力冲破铁屋子的可能。这表明,对鲁迅而言,无论是否有外部侵略,中华民族的内部劣根性都使其难逃亡国灭种的危险,是“小心保存在密闭棺木里的木乃伊”[[德]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P324)。
在《狂人日记》与铁屋子寓言中,叙述者都是站在叙述环境之外。但无论是小说的阅读者还是“金心异”都没有对这种旧中国的隐喻产生怀疑,说明交际双方均对这一隐喻表示认同。游走于常态社会边缘的疯癫为狂人认清传统伦理的罪恶本质提供了契机,铁屋子的叙述者鲁迅因站在铁屋子之上看铁屋子,觉察到铁屋子的万难摧毁。二者对旧中国启蒙环境的批判和对启蒙可能性的否定正是来自于对主流社会的游离,而由此游离产生的批判视角实际上来自于西方,是叙述者在自觉与不自觉中接受西方规训的结果。[关于这一点,张慧瑜在《从“幻灯片事件”到“铁屋子”寓言:启蒙者的位置》中,已对启蒙者的位置和视角做出详细论述,本文在此不予赘述。原文载于《鲁迅研究月刊》,2009年第4期,77-85页。]鸦片战争前,清政府以天朝上国自居,这一定位也影响了士大夫(知识分子)的心态。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国门,民族危机伴随着半殖民地化程度逐步加深,而这一落差对以天下为己任的知识分子的冲击尤为显著。痛苦来自比较之中,在今昔对比、中外对比中,他们接受并认可了资本主义世界对中国的描述。
二、启蒙的方法——先礼后兵的本土方法
狂人的启蒙视角实为西方规训的结果,而他的方法则带有国人的行事色彩。首先,狂人的劝转历来备受诟病,认为这一方法与狂人反封建的战士形象不符。陈思和在《现代知识分子觉醒期的呐喊:<狂人日记>》中,将狂人劝转的原因解释为以下三点:“狂人是被迫害狂而非迫害狂”[陈思和:现代知识分子觉醒期的呐喊:《狂人日记》,杭州师范学院学报,2003.](P33);狂人在感情上虽不想承认,但在幻觉里已经把大哥归入吃人者的行列;狂人意识到自己与吃人者拥有同样的遗传因子。我认为这三点都是狂人采取劝转方式的具体原因,而究其根源,实为封建礼教先礼后兵观念教化的结果。“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P7)[杨伯峻,论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09.]狂人的劝告是很委婉的,由远到近,由古及今,由理论到事例,由他人及自身,娓娓道来,很有古代君子感化教导的风范。
“我只有几句话,可是说不出来。大哥,大约当初野蛮的人,都吃过一点人。后来因为心思不同,有的不吃人了,一味要好,便变了人,变了真的人。有的却还吃,——也同虫子一样,有的变了鱼鸟猴子,一直变到人。有的不要好,至今还是虫子。这吃人的人比不吃人的人,何等惭愧。怕比虫子的惭愧猴子,还差得很远很远。
“易牙蒸了他儿子,给桀纣吃,还是一直从前的事。谁晓得从盘古开辟天地以后,一直吃到易牙的儿子;从易牙的儿子,一直吃到徐锡林;从徐锡林,又一直吃到狼子村捉住的人。去年城里杀了犯人,还有一个生痨病的人,用馒头蘸血舐。”
“他们要吃我,你一个人,原也无法可想;然而又何必去入伙。吃人的人,什么事做不出;他们会吃我,也会吃你,一伙里面,也会白吃。但只要转一步,只要立刻改了,也就人人太平。虽然从来如此,我们今天也可以格外要好,说是不能!大哥,我相信你能说,前天佃户要减租,你说不能。”(P25-26)
启蒙视角下的生存危机,使狂人选择了反抗;礼教弊端的无法摆脱,使狂人在无意中选择了劝转的斗争方式。狂人坚信自己秉持的是正义,这种坚定使他在斗争时勇气十足,信心百倍。他的劝转有如君子一般磊落,就像古人开战前的通牒。然而,这种方式存在的前提是双方具有共同的观念信仰和行为准则,狂人坚信吃人有罪因而要改正,狂人大哥为代表的吃人者则对吃人的存在表示无能为力。承认吃人有罪,坚持的是一种以实物为依据、以求真为诉求的科学观念,而对这一吃人历史现象的视而不见和辩护则是一种以描述为依据、以求善为追求的伦理观念。二者的冲突使狂人“要改”的呐喊沦为坚信“改不了”的吃人者眼中的滑稽之举。“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煤的形成,当时用大量的木材,结果却只是一小块,但请愿是不在其中的,更何况是徒手。”[鲁迅,鲁迅著译编年全集:第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P108)无法摆脱礼教和家族的弊端使狂人“先礼未兵”,而这一点其实在他对自己处境的分析中已露出端倪。
假使那老头子不是刽子手办的真是医生,也仍然是吃人的人。他们祖师李时珍做的“本草什么”上,明明写这人肉可以煎吃。他还说自己不吃人么?(P23)
狂人批判吃人者屈从于历史的描述,而他判定医生吃人的依据,恰恰是本草什么上记载的人肉可以煎吃。这一伏笔的埋设,使狂人的反抗愈发酸涩。狂人的劝转,体现了西方科学观念与传统伦理方法间的深层矛盾,昭示着狂人反抗过程的不彻底性,预示着狂人反抗的失败。
三、反抗后的沉思——对自身战斗的合法性的怀疑
让战士停止战斗的不是斗争后的寂寥,而是对自己战斗合法性的怀疑。劝转前的狂人虽然是被害者,但他对自身正义性的认可是他面对吃忍者毫不畏惧,正气凛然。“我未必无意之中吃了我妹子几片肉,现在也轮到我自己”(P27),使狂人陷入原罪的痛苦和忏悔。吃人的罪恶正如影子一般挥之不去。此时的狂人陷入沉思:吃人有罪,有罪就要改,他所坚持的信念没有错;然而,这一信念的宣扬者本身亦是吃人者、迫害者,使狂人认为自己的的战斗缺乏行动上的说服力,在理念的光辉与自身的阴影中对自我产生了怀疑。
新约圣经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一天众人将一个行淫时被拿的妇人带到耶稣的面前,说:“这妇人是正行淫之时被拿的。摩西在律法上吩咐我们,把这样的妇人用石头打死。”人们在吵嚷声中对妓女做出了处置。耶稣对所有人说:“你们谁认为自己到现在为止没有犯过错,就可以先用手中的石头打她,直到打死她为止!”那一刻,所有人都不说话了,他们看着自己手中尖锐的石头,谁都没有动手。过了很久有第一个人扔下自己手中的石头转身离去了,慢慢的所有都离开了。
而狂人的所思所想与圣经中的人很像,都是因自己的罪过停止了对他人的规训。而狂人流离于常态社会的的特殊身份,使他的离开意味深长。他发现虽然自己被认定为疯子,仍然是社会中的一份子,以整体的形式共同承担罪恶,无法逃脱。“有了四千年吃人履历的我,当初虽然虽然不知道,现在明白难见真的人”(P27)。进一步讲,即使是大家都改好了,听从了“我”的规劝不吃人了,难道不是另一种形式的吃人吗?自己所秉持的信念难道具有绝对的真理性吗?人类吃人的历史已有四千年了,虽然形式不同但本质从未改变,由人形进化为真的人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每个人自出生起就坐上了社会的列车,通过行驶中见识过的事件和教化建立自己的世界观。成人的原罪使他们不能真正放开手脚,“救救孩子”(P28)也就成为最真切的呼唤。
从启蒙的视角上讲,疯癫后对常态社会的反思使得狂人意识到改变的必要,这种必要性是有内在劣根性造成的,即使没有外来因素也要改,但这一批判的视角却是西方规训的结果。从启蒙的方法上讲,狂人的反抗方式是礼教使然,为其后如影随形的原罪自察埋下伏笔。反抗后的沉思使狂人对自身的正义性、合法性产生怀疑,为启蒙的命运作出最终定论。启蒙者的上述特质,揭示了启蒙运动的复杂性与长期性。
作者简介:董婧,武汉大学文学院,研究方向: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