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校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013-02-01谢黎莎
谢黎莎
【摘要】高校是我国人才培养的摇篮,但是随着目前我国的社会经济条件的飞速发展和内外环境的不断变化,社会对高素质的复合型的跨专业的人才需求越来越大,所以转变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加大复合型外语人才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对就业市场和高校的调查,结合自身实际教学经验,对中国高校复合型英语人才的培养模式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创新精神;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模式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唐代诗人刘禹锡的这两句诗,恰似在一千多年前为三十年来英语专业的变化提前写下的注脚。从改革开放初期的供不应求到现在的供严重大于求,单一英语专业优势渐失,从“白天鹅”变成了“丑小鸭”,培养英语复合型人才的呼声也升起。复合型人才的提出是基于对新时代的认识和对就业市场调查的结果。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交叉学科不断涌现,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互渗透,从而对适应这个时代的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社会对外语人才的需求已呈多元态势,以往那种只掌握外语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而别无所长的“纯外语人才”已无法完全满足社会的需求。市场经济呼唤口径宽、适应性强、有相当应用能力的复合型英语人才。
一、何为复合型外语人才
关于复合型外语人才,“杜瑞清教授认为,复合型外语人才指既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的各种技能,懂得该门外国语的基本知识,也具有其他一门学科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的一专多能的人才”。罗世平认为,“复合型外语人才的培养模式应该是‘外语+X。其中X为变项,随社会市场需求和个人志趣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外语必须同一定的专业相结合是创新型复合外语人才的必备条件。
单一的外语人才是“工具型”人才,即只具有语言沟通能力的人才,而且停留在浅表层次上。如果所涉及的工作内容延伸面积较广,或者专业性太强,便难以胜任。复合型外语人才则是既精通某种外国语言,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又具有广泛的社会科学或自然科学知识,在某些领域具有扎实的功底,在研究、教学或者其他社会实践中发挥出更突出作用的人才。
在目前社会环境下,具有创新能力、创造意识、知识面广。综合能力强的创新型复合人才,才能够充分认识个人价值,才能够融入社会发展的进程。拥有远大理想。高尚情操。优良品质。进取精神、开拓能力、踏实作风和无私奉献的精神,是创新型复合人才的重要标志。
二、我国外语专业本科毕业生的就业现状
麦可思发布过一组数据,麦可思是为各级教育部门、中国社科院、众高校提供第三方专业教育数据咨询的机构,是2009年和2010年度中国最权威的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就业蓝皮书)的作者。麦可思的数据显示,2009年度本科专业毕业半年后失业人数最多的前10位专业中,英语排在第三位,人数达到1.36万人;而在2010年度本科专业失业量排行榜(前10位)中,英语专业却排在第一位,毕业半年后的失业量达1.57万人,麦可思(MyCOS)2009年度工作与专业对口率最低的高职高专专业小类TOP10外语类排在第八位,对口率只有41%,再比较求职难度也可发现,英语专业2008届本科毕业生的平均求职成本(1156元)高于同届本科毕业生的平均成本(1080元);每拿到一份工作邀请所需求职份数(14份)也高于同届全国本科毕业生的平均水平(12份)。这些数据表明,我国高校英语专业的失业量不断增加,培养复合型人才成为英语专业的发展方向。
三、我国高校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1、建设合格的外语创新型复合人才培养的师资队伍
高等学校朝着培养“一专多能”、具有创新思维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方向发展的过程中,首先遇到的问题是外语师资队伍知识结构单一。近几年来,在国家加大力度投入教育的前提下,大批高学历、高职称的优秀外语人才充实到了高校外语专业师资队伍,他们具有较强的听说能力,能熟练应用信息技术。但由于他们基本是在传统教育模式下培养出的人才,无论是在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还是在知识结构上,都不能完全承担培养创新型复合人才的重任。另一方面,外语专业学生选修其他学科课程时,其专业授课教师大多数不具备使用外语授课的能力。因此,如何建设合格的外语创新型人才培养师资队伍,是外语专业在发展道路上首先遇到的挑战。
教师必须首先成为创新型复合人才。要通过自学、进修、访学等形式,更新补充知识,站在学科前沿,做合格的教育工作者。教师要做好教学与学习的结合,教育与被教育的结合(即教学相长),教学与科研的结合,教学与广泛的社会实践的结合。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策划者,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地充实自己,挑战自己的知识极限。在外语教学中,要让学生对学习的内容感兴趣,突出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培养其独立学习的能力。教师要采用灵活的教学手段,如课堂讨论、主题发言和辩论会等,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语言交际能力。教师要努力突破语言层面,做到多学科性多文化性。高校外语教师应掌握一定的哲学、经济、地理、历史、艺术欣赏等人文社科类知识,为学生创造一个全新的、多元化的外语学习环境,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发展语言交际能力、创造能力和整合知识的能力。
2、改革课程设置
我们的祖先很早就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给我们做出了榜样。中西古老大学的教育旨在“通人”和“全人”,我们可以从其课程设置窥其一斑:公元前5世纪和4世纪的雅典的教育包含7门学科:语法、修辞、逻辑(论辩)、算术、几何、天文、乐(蒋洪新,2004:144)。中国儒家的教育涵盖“礼乐射御书数”等科目。我们今天的高校外语课程设置也要借鉴前人的经验,立足英语专业课,大量开设选修课。一部分老师觉得,外语课大都属于技能训练型和实践型,方法多为模仿和重复,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有很大困难。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也是事实。但如果我们对此给予足够的重视,采取相应的措施,这困难并非不可克服。目前,我们能在模仿型的课中增加一些启发学生思考的练习和操练,把有些课上成思考型如sem-inar等,并开展一些带任务的课外活动,定会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同时我们要减小技能课程的比重,重视英语语言文化知识的积累。在基础阶段(一年级)以语言技能课为主,保证学生语言技能过关的情况下,增大跨文化课程的比例,是我们国内学校努力的方向。笔者认为,在网络时代,教师可以通过建设英语教学网络资源库来实现一些课程的零设置。这样一来,传统的课程如听力、语法课可退居幕后,学生可以在课余时间自学。把更多的时间节省下来,开设更多更精致的文化修养课程,提高学生的文化意识,增强教育是具有我们今天所提倡的“通识教育”的性质。
在提高阶段(二年级至四年级),我们的高校应该加深学生对英语文化的了解,并开展大量选修课程。目前国内高校选修课比重一般都在20%左右,甚至在有些学校,教师参与、引导学生选课,从而进一步限制了学生选课的权利。这显然不符合现代高等教育的教学要求。我们要努力扩大选修课程的比例,种类、和领域,要让选修课程的学分总数超过必修课程的学分总数。香港中文大学的英语专业的必修课程学分与选修课程的学分比例为1:1.18,我们内地高校也可以有所借鉴,多开法律、金融、外贸等跨学科专业,让学生有更多的课程可选。同时,要加大师资队伍建设力度,提高教师整体素质,保障重视选修课的质量。
3、完善外语教学质量管理和教学评估体制
创新型复合外语人才培养应实行全程教学质量管理,即对教材选用、教师配备、课堂教学、教学实践、课程评估等进行全程监控。建立教学信息反馈制度,包括教师对学生学习的反馈,学生对课程配置与教师讲学的信息反馈,学校及学院根据反馈信息进行相应的调整与修正,外语专业的教学评估应将学生平时学习过程中的表现纳入课程评估中,由于此专业具有很强的行为表现特点,因此,应将行为表现评估纳入教学评估体系。这些行为表现可以通过在外语专业学生中进行外语竞赛(如演讲比赛、词汇竞赛)、表演(如课文短剧表演),以及参与相关活动与任务(如组织英语角)中来体现。总之,对外语创新型复合人才要进行知识、能力、素质三方面的立体评价,这样才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独立思考和合作能力,竞争意识和创造能力,使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使学生在就业竞争与社会实践中处于有利地位。
4、在更宽领域开展各种形式的“联姻”办学
目前,许多国家出现了“汉语热”,我们有条件的高校要抓住机遇,与国外的学校建立联系,进行联合办学,让学生在地地道道的外语环境中耳濡目染,接受文化熏陶,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习与外语相关的其它学科,如外交、经贸、新闻、旅游等,培养具有国际眼光和创新意识、能直接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一专多能”的国际通用人才,适应市场的需求。具体将来,学生在本地学习一段时间后,再到合作学校学习和实习,成绩合格就可以拿到本校和外方院校的双份毕业证书。对外联合办学还可以优化教师资源,提高老师的教学水平,培养更多的双语教师。
四、结束语
当今世界,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实际为国家综合实力的竞争。国家综合实力的强弱,归根到底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人才的数量和质量,取决于有没有和有多少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数以千万计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使命。从我国外语人才培养的状况以及近年来外语人才就业情况分析,我国高等学校外语专业的教学质量仍落后于国家经济形势的发展,外语人才培养滞后于社会人才需求。其次,实现人才培养体制的创新,树立“以人为本”的育人观念,转变固有的人才培养模式,以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为根本,全面提高学生素质。高等学校办学的最终目标和根本任务,不是单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使其掌握知识,而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能力和就业能力。二十一世纪的高等学校外语专业要培养创新型外语专业人才,在观念上若不能够创新,在人才培养体制上若不能够创新,就难以适应建设创新型国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培养具有语言基本功扎实,具有丰富个性的外语人才是高校外语专业教育始终应该坚持的宗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