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贫困大学生思政教育的人文关怀
2013-02-01高雅
高雅
【摘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高校思想文化教育的重点,引导其建立完善的人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是我们的责任,但随着社会的发展,靡靡之声影响我们的学习与生活,对贫困学生尤为更深。本文就此以人文关怀为突破口,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贫困学生;人文关怀
一、经济资助与育人相结合
经济困难是贫困大学生的基本现状,解决该类大学生的经济问题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始。解决其经济问题是高校对大学校的直接资助。如果只高唱思想政治教育,而不落实对贫困大学生的经济援助,那么一切都是空谈。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倡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人为本,强调人的主题性教育,解决人之所急,解决人之所需,潜移默化育人是施行人文关怀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
思想政治教育经济资助与育人结合应该讲究方法。为了帮助高校贫困大学生能够完成学业,近年来,各高校都推出了扶贫勤工俭学计划。扶贫勤工俭学主要面向家庭经济较为困难的学生,勤工俭学的目的有两点,一为通过勤工俭学使学生解决经济困难问题,保证其日常生活开销,顺利完成学业;二为通过勤工俭学进行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使其能够明白劳动致富,诚信守实,培养其自强不息的精神,并且提升自信心,让其能够完成学业后能够更好感恩与社会,回报于社会。
二、情感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
随着社会高效快节奏发展,人们对经济的过度追求导致大多数迷失了生活的方向。由于在经济上的束缚导致其在精神上的低迷,甚至有社会的挫败感以及滋生报复心理。针对与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在学生情感领域内寻求突破口。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贫困大学生人文关怀教育应从感情出发,在政治教育中做好感情投资,授课时做到以情动人。在情感教育中,可以利用关于情感方面的多媒体视频进行教育,作为教师,用自己的真心实意去关心、感化学生。课程结束后,可以要求学生写个人感受或者是心得体会,通过这方面了解学生的内在想法,并通过这些反馈信息对授课过程做出调整。
思想政治情感教育是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情感交流与融合的过程,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情感交流,可以实时的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通过心理上的微妙沟通,可以使学生感受到来自老师的关心,学校的关怀以及社会的帮助,把自身蕴含的积极情感激发出来,同时抑制自己的消极情感。使其在心理上产生感恩于社会之心。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将这种充满人文关怀的精神渗透到工作中,体现思想政治品德的内在转化过程是人的主体性体现这一本质。
三、关注贫困生的个性特征,促进他们健康全面的发展
在当前大学生教育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在不断发生变化。加之本身置身于多元化、丰富的社会环境,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领域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大学生在大学教育期间已经拥有自己独立人格思想,他们不断渴望被社会重视,不断渴望自己可以和真正的成年人一样,将自己的人生发展和命运安排在自己手中,而不是像以前那样生活中全由父母安排,学习在老师的羽翼下成长,在个人思想行为上受周遭成年人的影响。但是现实社会却使他们常常无法正视自己前进的脚步、正视社会发展的需求。
高校贫困生生活俭朴,自立,具有较强的探究精神以及上进行;但是在同学之间,由于家庭贫富差距,在他们心里上留下了较大的心理负担与压力,社会现实与他们的理想生活之间还存在较大差距。现实的生活容易使他们的前途感受到迷茫与怀疑。大学生在这个阶段已经拥有了自己独立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如果在此时不给予正常的心理疏导教育,会影响其今后的人生发展。
为了引导学生建立正常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帮助贫困学生扫平心理阴影,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客观角度出发,从不同维度去解决问题。首先,贫困生在学习与生活上表现较为自立、自强,教育工作者需要对其进行肯定,并且在课堂或者是生活中对其进行表扬,以此来鼓舞他们的斗志;其次,由于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贫困生的心理上容易产生极端意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及时端正其心态,帮助他们建立符合自己的人生目标与追求。
四、注重心理健康教育
现在高校群体,由于地区差异等原因会从经济上凸显贫困生的存在。贫困生在在校生活中属于一类比较弱势的群体,由于经济原因他们大部分在心理上会存在着一定思想障碍,心理障碍使大部分贫困学生心里非常脆弱,尤其遇到与家庭和经济挂钩的事情极其容易产生问题。因此,现代高效管理应该全面注重贫困生的心理健康。
第一,要不断的加强高校对心理方面的咨询力度。尤其要对贫困生存在的心理问题能够做到充分的了解,具有针对性的通过心理咨询解决贫困生的心理问题,高校必须要成立自己专门的心理咨询机构,不断提高心理咨询机构的人员心理咨询专业水平以及增加心理咨询机构人员的数量。
第二,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加强对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高校的行政管理部门要严格管理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团队,以保证贫困生能够通过在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对自我的心理进行更好的调试以及学习如何有效解决心理问题的方法,为在校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第三,同时开展团体的心理辅导。例如:针对贫困生提高自信心训练小组、社会实践训练小组、增加抗压和受挫承受力训练小组,以此来提高贫困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加宽他们的社会阅历等。利用组织团体辅导与训练来发现贫困生的心理障碍从不同的方向来规避思想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