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促织》意蕴持赏

2013-02-01闫秀敏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12年4期
关键词:聊斋志异小说

【摘要】《促织》这篇小说是文言小说《聊斋志异》里极具思想性的名篇。全篇始终围绕“促织”来展开,由宫中尚促织、官府征促织,到百姓捕促织、小儿变促织,再到公堂斗促织、逐级献促织,再到国君观促织、赏促织,最后促织还魂,具有深刻的批判意义和讽刺意义。

【关键词】《促织》;《聊斋志异》;小说

小说的开始,概括介绍了君主征收促织的缘起以及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它不仅告诉我们当时每向民间征收一只促织,动不动就会使数个家庭因此倾家荡产;而且可以让我们感受到,人们之所以会因一只小小的促织蒙受灾难,家破人亡,其根源在宫中,在君主,是因为君主、宫中喜好促织之戏,各级官府才利用职权,层层勒索,既讨好了上级,又中饱了私囊,是广大人民遭受苦痛。依此来看,那些巧借名目、欺压百姓的奸吏可恨,只知玩乐、不懂民间疾苦的君主更可恨。而当时清朝宫廷里的皇亲贵戚也是有此“雅好”的,这里采用了借古讽今的手法来批判当时的统治者。

接着,作者开始讲述故事,具体展示宫中征收促织给人民带来的巨大灾难。

由“邑有成名者”至“转侧床头,唯思自尽”,是故事的开端,写一个叫成名的读书人,被狡猾的小吏报为里正,承担捕交促织的差事,以致家产荡尽,备受杖责的情形。从作者的交代,我们可以看出,成名是个老老实实的读书人,却因为捕交促织的事情,弄到了简直无法再活下去的地步,“忧闷欲死”,“唯思自尽”了。这就使我们具体看到了“宫中尚促织之戏,岁征民间”,给善良无辜的人民所带来的灾难,从而有力地揭露了封建统治集团的罪恶。但这只是悲剧的开始,对于挣扎在水深火热中的封建社会底层的百姓而言,更大的灾难还在后面。

“时村中来一驼背巫”至“留待限期,以塞官责”,写成名在被迫无奈的情况下,求神问卜,按图索骥,终于捕捉到一只“俊健”的促织。在具体描写中把巫婆降神占卜写得那样神乎其神,灵验无比,有其迷信的一面,但是求神问卦这种事情,在封建社会里却是大众能够接受的,司空见惯的。写成名的妻子求神问卦,是符合所要求的真实性的,而且从中我们也可以感受到善良无辜的百姓在无路可走的情况下,只得把谋求人身安全、衣食无虞的希望寄托在虚无缥缈的鬼神身上。这不是为了反映他们的落后、不觉悟,而是为了反映封建统治下的暗无天日。再个,此部分还以细节的方式来处理成名在死亡线上挣命的情形,更让我们感受到劳动人民所承受的难以忍受的痛苦。

第三部分从“成有子九岁”至“自昏达曙,目不交睫”,是写成名的小儿子不小心弄死了促织,吓得投井自杀。故事的悲剧意味更浓了。从这一段,我们可以看出,成名一家的喜怒哀乐,生死存亡,都系于促织一身。捉到促织时,他们“举家庆贺”,是因为可以不再担惊受怕了。促织死了,他们“面色灰死”,“如被冰雪”。可是当发现儿子投井自杀了,又“化怒为悲,抢哭欲绝”,“夫妻向隅,茅舍无烟,相对默然,不复聊赖”。更令人痛心的是,在儿子半夜里有了生命迹象,但并未脱离生命危险的情况下,成名却因为看到“蟋蟀笼虚”,而“气断声吞”,“不复以儿为念”。他想到县令的严限追比,想到不能完成差事,自己生不如死,也就不顾儿子的死活了!在这里,一只蟋蟀竟然比孩子的生命还重要!作者借此,有力地控诉了封建统治阶级的罪恶!

故事继续向下发展,达到了高潮与结局。“东曦既驾”至“牛羊各二百头”,是写成名的儿子“神化促织”,矫捷善斗,使成名因祸得福,竟然一夜暴富。小儿魂化促织,当然是无稽之谈,只不过是作者杜撰的异事。作者编造这样的故事,可以使人看到在那样的社会里,年幼无知的孩子也被逼得走投无路,不得不贡献出自己的灵魂来供君主赏玩,解全家之难。从而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的骄奢淫逸是建筑在人民大众的痛苦之上的,这在一定程度上使主题更加深化了。至于故事的最后,出现了一个皆大欢喜的结局,也是作者别具匠心的设计。由于小儿魂化促织,成名不但免遭进一步的迫害,反而因祸得福,中了秀才,成了超过世家的大富豪,后来儿子又起死回生,精神正常了。其实,这里也是为了揭露封建官场的黑暗腐败。这样一个反常的结局暴露了封建统治阶级的腐朽丑恶。一群不顾人民死活的无德无才之辈,仅仅因为给君主献了一只善斗的促织,就博得“上大嘉悦”,竟然是“政绩卓异”,鸡犬升天。而成名苦读经书,老实做学问,一直不得进学,还落了个家破人亡。而否极泰来并不是因为成名像范进一样因“学而优”的原因,这就极大地增强了讽刺的意味。

在故事的最后,作者借用异史氏的特殊形式,表达了自己对成名故事的评论和感慨。表达了三层意思:第一层用“民日贴妇卖儿,更无休止”的惨痛现实,对不顾百姓生死的奸官恶吏,进行控诉;第二层是借写征收促织之事,对最高统治者进行讽喻,即所谓“天子一跬步皆关民命,不可忽也”;第三层意思是“以蠹贫”、“受杖”的成名竟然因促织事“裘马过世家”,以及各级官吏皆因此而得到封赏升迁,对封建官场、封建科举、封建皇帝、封建官吏进行了含义深刻的讽刺。

总的来说,《促织》通过具体描写成明一家被责令缴纳促织,家产耗尽,惨遭杖责,以致小儿魂化促织的悲惨遭遇,反映了封建社会广大人民所受的深重苦难,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压榨残害百姓的罪恶,不仅对受压迫损害的劳动人民给予了深切的同情,对横行乡里的贪官虐吏表示了极大的愤慨,而且把批判的锋芒直接指向了当时的最高统治者皇帝。这种举动不仅在当时是一种大无畏精神的表现,具有极大的进步意义,而且可以是我们今天也能够从中看到封建社会各级官吏残酷压榨、摧残劳动人民的反动本质。

作者简介:闫秀敏(1968—),河南鹿邑人,鹿邑县教师进修学校,研究方向:语文教学。

猜你喜欢

聊斋志异小说
《聊斋志异》:不一样的魑魅魍魉
那些小说教我的事
《清史稿》灾异卷及《聊斋志异》的形象设定
STRANGE TALES INDEED
论《聊斋志异》的悲剧意蕴
《聊斋志异》与前四史
明代围棋与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