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动排痰机在PICU中的应用及护理
2013-02-01张爱萍马莹王启梅
张爱萍 马莹 王启梅
振动排痰机在PICU中的应用及护理
张爱萍 马莹 王启梅
目的 探讨振动排痰机在PICU中的应用优势、可行性及护理。方法 对本科100例不同程度的原发或继发肺炎的患儿, 使用振动排痰机进行治疗。结果 治疗后患儿血氧饱和度均有显著提高,二氧化碳分压下降。结论 振动排痰机能够有效清理呼吸道分泌物, 改善患儿呼吸困难症状, 减轻护理人员工作强度, 提高护理工作质量。
振动排痰机;PICU;护理
随着现代医学科学的发展, 护理模式的改变, 在为患者实施各种有效护理措施的同时, 最大程度减轻患者痛苦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越来越受到重视[1]。PICU收治的患儿病情危重者, 长期卧床、咳嗽无力, 配合治疗能力差或无配合能力, 不能自主将痰液排出。以往的手工拍背、体位引流、吸痰等在临床上取得一定效果, 但是深部小气道痰液不能有效排出, 医护人员也易感到疲劳[2]。河南省郑州市儿童医院监护科2011年购进同创君信TC-818振动排痰机应用至今,能够有效清理患儿呼吸道分泌物, 缩短病程, 减轻护理人员工作强度, 有效提高护理工作质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科2012年1月~2012年10月使用振动排痰机治疗患儿100例, 年龄在2月~8岁, 原发病中重症肺炎肺炎患儿49例, 脑炎患儿34例, 休克患儿17例, 均有不同程度的肺部感染。患儿在使用振动排痰机治疗后SPO2由85%~92%上升至95%~98%, PaCO2由50~65 mmHg下降至40~45 mmHg。
1.2 操作方法 采用振动排痰机进行拍背, 患儿穿棉质单衣采取平卧位、侧卧位或半坐卧位, 选择合适的叩击头, 使用一次性叩击罩, 打开排痰机开关, 调节模式为手动模式,调节定时器为10~15 min, 速度为10~15周/s, 提起叩击头自下至上, 由外向内直至整个肺部, 前胸避开心前区进行叩击,痰多部位稍作停留,8 h/次, 排痰5~10 min后进行吸痰。
2 排痰机作用原理
根据胸部物理治疗原理在身体表面产生特定方向、周期变化的治疗力, 其中垂直方向治疗力产生的叩击、震颤可促使呼吸道黏膜表面黏液和代谢物松动和液化, 水平方向治疗力产生的定向挤推、震颤帮助已液化的黏液按照选择的方向(如细支气管→支气管→气管 )排出。
3 护理
在进行治疗前, 详细了解患儿病情, 结合影像学检查结果了解感染部位, 患儿的体质, 以及根据患儿年龄、耐受程度选择合适叩击头、频率、治疗时间、使用一次性叩击罩,避免交叉感染。操作过程中, 密切观察患儿生命体征, 以防意外发生。
4 结论
振动排痰机的使用, 大大降低了患儿肺部感染机率, 缩短病程, 提高了床位的使用率及周转率, 此技术被本科医护人员所接受。
4.1 PICU患儿受年龄、疾病原因影响, 长期卧床或采取被动平卧位, 不能进行翻身、拍背, 但排痰机对于处于平卧位、侧卧位或半坐卧位患儿均能进行排痰, 且可调节振动频率、时间, 可有效预防患儿坠积性肺炎、肺不张等并发症的发生,解决了PICU患儿有痰咳不出或吸不出的局面。
4.2 振动排痰机操作简单、安全, 作用力均衡, 频率稳定,避免因手工拍背手法不正确、力量不均衡等缺点引起患儿骨折及皮下出血的发生, 且通过观察, 患儿在进行排痰治疗时很少有哭闹或反抗, 部分患儿能安静入睡, 减轻患儿的痛苦,增加患儿舒适度, 患儿更易于接受。PICU工作繁忙, 易造成护理不到位。排痰机的应用减轻了护理人员工作强度, 有效提高了护理质量。
[1] 王丽娟,吴光煜,刘素芳,等.肺切除术后患者对排痰护理感受的调查分析.中华护理杂志, 2002,37(11):857- 858.
[2] 张丽萍.振动排痰机在全身麻醉开胸手术后的应用.中外健康文摘, 2010,12(34):6950.
450053 河南省郑州市儿童医院监护一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