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职校机械专业课“三层一总结”教学法初探

2013-02-01苏志平

职业教育研究 2013年4期
关键词:课题实训加工

苏志平

(温州机电技师学院 浙江 温州 325027)

随着普通高中扩招,中等职业学校的生源数量逐年下降,职校的招生门槛降了再降,使得学生整体素质也有所下降。面对该情况,专业课教师应如何调整教学?“重理论,轻技能”的传统教学理念肯定是行不通的。针对这种情况,我校进行了大力度的课改,提出了以就业为导向,学生为主体,能力为本位,技能为重点,知识实用、够用为原则的教育教学理念,把培养学生过硬的专业技能作为学校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须特别指出的是,中职教育不能用技能培训代替专业教学,否则会使学生缺少基础知识的积淀,缺乏终身学习的后劲,不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技能要强化,理论知识要实用、够用是当前专业课教师的新认识。可在实际教学中,普遍存在着理论与实践脱节现象,在学生心态还没有真正进入专业领域时,已经将所有的理论课程授完。没有消化好的理论学习使得本来学习能力就弱的学生“望学而生畏”,注意力常常游离于学习之外,致使学生情感上消极对待学习,行为上主动远离学习。而在实训时因没有专业理论知识的指导,技能的提高又遇到“瓶颈”,停滞不前,直接导致部分学生学习专业技能效率下降。

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些现实问题,通过分析多年的实际教学经验,笔者初步形成了一个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整合的教学方法。

依据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他认为,学习的内容应该是学习者认为是有价值、有意义的知识或经验。只有当学生正确地了解所学内容的用处时,学习才会成为最有效的学习;在合适的条件下,每个人所具有的学习、发现、丰富知识与经验的潜能、愿望是能够释放出来的。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所谓建构的意义是指: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建构主义学习观点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景下,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建构意义的方式而获得的。在施教过程中创设情境、引出知识点、总结规律,就是在帮助学生对当前学习内容所反映的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达到较深刻的理解。

掌握学习理论 当代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家布卢姆提出的掌握学习理论认为:“只要提供恰当的材料和进行教学的同时给每个学生提供适度的帮助和充分的时间,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能完成学习任务或达到规定的学习目标。”

这些理论给我们这样启示:我们的教学是不能脱离学生的实际。埋怨条件不好,常常是我们自己不好;埋怨学生太难教育,常常是我们自己方法太少;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比较好的做法是先从改变自己做起,以学生为主体,创设一定的生产情境,提供适当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自觉地、主动地参与学习与探究中,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通过实践、合作等环节使所学知识得到内化(深刻理解、与原有知识融合,形成新的认知结构),并转化为解决具体问题的技能 (将知识外化)。

内涵

第一层:整合与分工 是指理论课教师和实训指导教师(或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师)在接到教学任务后,根据相关课程标准及专业教学计划的要求,对教学目标创造性地整合,把单独的专业知识点整合成跟生产实践相关的具有代表性、学习目标明确的课题;从而以课题为载体,根据教学要求进行理论与实践教学,做到统一目标,合理分工。

第二层:模拟与实践 是让学生带着目的,在一定的情境中按照教师整合后确定的课题要求进行软件模拟训练,在模拟中让学生形成一定的实践理念;进而按照模拟后学到的知识,进行技能训练即实训,进一步加强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在训练中让学生“知其然”,并形成职业技能。

第三层:追根与解惑 目的是让学生“知其所以然”,将学生在理论学习或技能训练中遇到的困惑、难点问题,用专业理论知识来解释和升华,形成经验。经验追根溯源最终也是和理论知识紧密相关,只有掌握了扎实的基础知识,练出精湛的技能,才能做到殊途同归。

梳理与总结 是帮助学生将通过理论和实践学习所获得的知识进行整理、疏通、合成、归纳,使之系统化、结构化,从而达到学习知识螺旋式提升的目的。

这种教学模式的好处是学习成为学生的自主行为,是变教师中心为学生主体。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而教师则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咨询者、协调员、整个学习过程的“幕后操纵者”;专业学习再也不是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张皮”,而是真正地相辅相成;理论知识也不再是抽象无物的东西,而是实实在在对实际操作的帮助和支持;实践教学也不是单纯的加强技能训练,而是将职业实践活动融入整个教学活动之中。

数控车课程教学实例

第一层:整合与分工 根据《国家职业标准》,结合本校数控专业数控车课程标准对教学内容、目标进行整合,把整本书整理成七个课题,即数控车基本操作知识、一次成形外圆加工、简单台阶轴加工、锥度轴加工、球面/球头轴加工、外三角螺纹轴加工、综合零件加工。理论课教师负责讲解指令、程序以及对程序的软件模拟。实训指导教师要注重对机床的正确操作和零件加工完成后质量保证的教学。理论课教师所授程序要符合生产实际操作,实训指导教师要用专业理论知识来解答零件尺寸精度和技术难点。要想理论和实训有机结合,达到理论实训相辅相成,需任课教师理解、消化课题内涵,以课题为中心定时交流、协调教学内容。

第二层:模拟与实践 理论课教师有计划地按照整合后确定的课题,结合车间实际生产创设情境,采用一定教学方法讲解相关知识点。如车外三角螺纹轴课题可以创造一个模拟工厂教学环境,从模拟螺纹轴加工的招标入手,以加工螺纹轴的整个生产过程为主线,让学生在教学实践中获得知识;学生则学习、掌握理论知识,进而应用知识点进行本课题零件的编程和软件模拟。在此课题中,学生需要依次完成以下工作:填写投标报价单→学生互评→合作自学→学生抢答示范G92指令→评技术分→填写工艺卡与综合编程→软件模拟→学生互评。值得注意的是,理论课教师要在模拟中确保零件程序和工艺的正确性、规范性,让学生在模拟中形成理念,然后进行实践,让学生在做中学,这是中心环节。实训指导教师进行完必要的安全知识讲解后,要将本课题零件在实际加工中所需的操作知识,如机床操作方法、操作注意事项、量具测量姿势、零件质量保证方法等规范操作示范给学生。示范完成后,学生上机操作。在上述课题中要完成的工作有:学生训练→操作技能比赛→教师进行工件检测与技术评分→发中标通知书→学生对本堂课掌握情况的自我评价。在此环节中,教师应多巡回、多指导,及时纠正学生不安全、不规范的操作。如每个课题初有些学生因某些因素的影响,模仿的动作不规范、不协调,不能保证加工质量,这时,教师不应过多指责,应耐心指导,并加以辅导,以便学生及时更正。要注重学生个性,挖掘学生学习潜能,因势利导,多加鼓励,正确引导,使学生在实习过程中产生浓厚兴趣,敢于发问。这样才能创造良好的实习期学习氛围。在整个实训过程中,教师要做好“三把关”,即对安全文明生产把关,对动作姿势把关,对工件质量分析把关。学生可相互示范、相互检查、相互纠正,以此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

第三层:追根与解惑 “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是行不通的。学生在实训过程中,由于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不够深刻,会遇到各种情况。如在上述课题中,部分学生按照模拟后的程序加工后,发现环规检测通不过,这时要分析是对刀、装刀还是刀具磨损原因。又如,在车削圆弧练习中,加工出的圆弧和模拟时情况不一致,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这时教师可以指出原因是车刀刀尖半径不同,刀补量不同的刀补理论知识点。学生有了感性的认识,再加上实践中遇到的现实问题,学生对这些原本很难理解的概念就容易理解,真正做到理论指导实践、实践验证理论的有机结合。

梳理与总结 在一个课题结束后,学生要对理论知识点进行梳理,对操作方法进行总结,评价课题教学目标达成度和学习任务的完成度;教师则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反思三维教学目标是否达成,反思学生所掌握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是否能做到举一反三,反思教学过程中出现的突发事件是否应加入本课题等等。

中等职业学校机械专业数控车课程采用“三层一总结”教学法有助于改善目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脱节的现象,对提高专业课教学质量大有帮助,能大大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拓宽学生的就业面,促进学校的建设和发展。

[1]刘宣文.罗杰斯人本主义教学观述评 [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1999(2):81-86.

[2]刘宣文.人本主义教学观述评[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2002(1):91-94.

[3]何克抗.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上)[J].电化教育研究,1997(3):3-9.

[4]井维华.布鲁姆掌握学习理论评析[J].中国教育学刊,1999(3):40-42.

猜你喜欢

课题实训加工
认识“超加工食品”
后期加工
BOPPPS教学模式在产科护理实训课中的应用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
第一次写课题
复杂三维微细加工技术创新与研究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十三五”医改的新课题
看,塑料制品是这么加工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