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给你一粒幸福的“种子”——谈小学品德学科终极目标的追求与实践
2013-02-01陈桂虹
陈桂虹
(永安市教师进修学校,福建 永安 36000)
一位哲人说:“播下一种心态,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行为;播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命运。”
那么,在品德与生活(社会)课上,老师究竟要播撒下什么样的“种子”,孩子才能收获一种好性格、好行为和美好的幸福人生呢?在此,笔者以人教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的《走进残疾人》一课为例,谈谈自己“播撒”的过程与体会。
一、追根溯源,厘清“渔”“鱼”目标
教师在课堂上教给了孩子们很多快乐的方法:学会感恩、知足、自信,学会自我调节等等。然而,实践证明,这些方法给孩子们带来的认识和快乐只是瞬间的、短暂的,每每他们触碰到生活的压力和苦难时,他们会显得痛苦不堪,脆弱不已!原因何在?纵观“工具论”下的快乐,他们只是简单地转换注意力,与朋友聊天,独自看书或是唱唱歌、跳跳舞等,只是这样暂时性地把烦恼和痛苦置于脑后,获得浅层次的、感官上的快乐。但是,当他们静心之后,这种种烦恼和忧愁又会时时浮现在他们的脑海之中,他们又再度陷入痛苦之中……
笔者以为,这就是品德课堂教学中,对“鱼”和“渔”关系缺乏把握的一种失策现象,老师并没有真正把握住解决问题的“根本”。
例如,在小学人教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的《走近残疾人》中,本着理解和尊重残疾人的教学目标,老师安排的教学流程一般为“了解残疾的种类和概念(活动体验盲人、残肢人和聋哑人的生活不便),观看残疾人奋斗不息的个案资料,理解尊重、帮助残疾人”。在这样的常规性交流活动中,一般情况下,学生能立刻感受残疾人生活的种种艰辛与不易,会理解、同情并愿意帮助残疾人(尽管,这种帮助也只是停留在最肤浅的层次上),同时,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残疾人士的形象和故事也会留在他们的心中,也会暂时性地鼓舞他们。
但是,随着时光的流逝,孩子们心中,这份刚被唤醒的对弱者的同情和尊重,这一丝丝人性的善良很快又被生活的种种尘埃给蒙上了:在弱者面前,常常变得冷淡、淡漠;在沦为生活弱者的自我面前,也常是不知所措,脆弱不已……真是“感动十分钟,过后统统忘”!
为此,笔者在课堂上渗透了“转换”的思想,引导学生辩证地看待老天给予他们的所谓的种种“不公平”,掌握让自己真正快乐、勇敢和坚强的方法。
在“观看残疾人生活或奋斗不息的个案资料”中,笔者让学生在感慨这些弱者的艰辛与不易的同时,更侧重让学生去关注这些弱者们在生活的厄运面前,是如何为自己、为家人减压,如何转换“视角”,如何辩证地看待老天给予他们的所谓的“不公”的……在这样的引导下,学生懂得了如何“渔”自己所需要的生活思想和方法,懂得了如何以感恩、知足的心态看待世间万物……
二、锁定群体,辐射主题范畴
在品德与生活课上,每一个活动主题通常都代指一个特定的群体,《走近残疾人》这一活动主题也不例外。活动的前阶段,学生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残疾人士”上,都在用心体验着生理“残疾人士”生活的种种艰辛与不易。常规情况下,学生的研究对象也就至此为止,可笔者以为,本着“指导生活”的课程目标,教师可放眼生活,将本课的聚焦点——“残疾人士”辐射至“弱势群体”,让学生明白,生活中的“懦夫”——心理上的“残疾”,无异于生理上的“残疾”,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所以,课堂上教师要让学生明白,这种面对生活厄运的坦然与坚强,不仅仅是针对这群“生理残疾人士”,我们正常个体的幸福人生亦需加以借鉴和调节。
在教学《走近残疾人》观看或交流“残疾人奋斗不息的个案”资料时,笔者是这样拓展举证的:世界科学巨匠霍金,他身染重病,高位瘫痪,在轮椅上生活了三十余年,仍然铸就了许多卓越的成就!一次,在学术报告结束之际,一位年轻的女记者不无悲悯地问:“霍金先生,卢伽雷病已将你永远固定在轮椅上,你不认为命运让你失去太多了吗?”面对这个有些突兀和尖锐的提问,霍金显得很平静,他的脸依然带着微笑,他用那根还能活动的手指艰难地敲击键盘,打下了一段很豁达的文字:“我的手指还能活动,我的大脑还能思维,我有终生追求的理想,我有爱我和我爱着的亲人与朋友。对了,我还有一颗感恩的心……”
霍金的案例告诉孩子们:其实,每个人都是被上帝咬过后的苹果,每个人的身上都隐藏着上帝的“咬痕”,只因上帝特别喜爱某些人的芬芳,所以才对他咬得特别重,霍金就属于这样一个被上帝“厚爱”、咬痕特重特深的一个大苹果。上帝虽然给了他残缺的肢体,却让他拥有了一个更芳香的心灵。他珍惜生活,并不断用心血去打造,最终拥有了骄人的成绩,芬芳的生命!
至此,本节课笔者的教学理想也就得到了突破:学生不仅理解、体谅残疾人的种种艰辛与不易,更是“推人由己”,懂得了每个人的生命都要不可避免地烙上上帝的“爱痕”,所以,生活的厄运来临之时,不要惊慌,更不要埋怨,唯有坚强,才能拯救自己!学生做好了坦然面对人生“寒冬”的思想准备,为自己的幸福人生埋下了一粒勇敢面对生活厄运的不屈种子!
三、引燃“沸点“,开启生活大门
“始于快乐,终于智慧”,这是一种教学睿智,它能让人在历经繁华、热闹之后,自然而平和地思索……这是一个能拨动人心弦并为之不懈努力的“沸点”。这个“沸点”,将有利于学生定力人生,放眼世界,开启生活的幸福之门!
所以,笔者以为,本堂课应该给孩子们好不容易从内心悟到的这扇“窗口”和这把猎鱼的“工具”一个更为明确的“沸点”,那就是:当生活对你关闭了一扇大门后,必然为你开启另一扇美妙的大门!那么,这扇大门又藏匿于何方?又该在何时开启呢?
这堂课,教师在“鱼”“渔”目标的厘清过程中,在群体的辐射过程中,学生们逐渐懂得了“转换视角看问题”的辩证思维方式,学会了在他人的生活中审视、盘点自己的生活,学会了坦然面对生活的方式与态度。但笔者以为,品德课还有一个很强大的功能,那就是“指导学生现有的或将来的生活”。为此,本节课还不能仅仅停留于此层面,还要引导学生明白:在生活面前,人不能只有“招架之力”,还要有“进攻之术”!只有引燃了这个进攻的“沸点”,我们那一粒粒辛辛苦苦栽种下的幸福种子,才有机会破土而出。
所以,品德学科的老师们要参悟到“品德课再也不能就‘课题’论‘话题’了”!老师要挖掘出隐藏在文本之下的种种思想、方法和力量,并让这种思想和力量指导和影响孩子们的一生。
笔者以为,学生只有历经了这样一个播撒、孕育、“破土”的生命过程,他们的心智方能逐渐成熟,方能在今后繁杂的生活中,面对着形形色色的尘埃,会以冷静、客观而又不失激情的态度、方式方法来看待和解决问题,会“为自己的所有而喜,不再为自己所无而忧”了,他们就会成长为心灵上的“强者”,生活中的“快乐者”!
这,就是品德学科的本原魅力之一!
这,就是孩子们需要的“人生之道”!
我们的品德课,要的就是“一种态度”——一粒能决定命运的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