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化作业设计 提高语文素养

2013-02-01李春萍

中小学教学研究 2013年2期
关键词:课文作业素养

李春萍

(三明学院附属小学,福建 三明 365000)

语文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对语文教学的各个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关注学生的作业是语文教学工作中的基本环节,也是促使学生认知、能力、情感全面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就要求教师在作业设计时更加关注其人文内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动手、动脑、动口,把语文技能的培养与活动相贯穿。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优化作业设计,拓展语文学习的空间,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愿做、乐做。具体有以下几种做法。

一、形式多样,突出趣味性

学生学习的好坏,除了与本人的智力及其他外部因素有关之外,学习兴趣至关重要。很多研究表明:学生的作业有趣和形式多样,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学习过程轻松愉快。新课程理念下的作业要把听、说、读、写与查、画、做、演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巧妙结合起来,把知识技能的训练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联系起来,让作业富有趣味性、吸引力。

1.查——打开知识的宝库

当今社会已进入网络时代,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借助网络开展学习,通过查阅资料,为学习课文服务,还学生主体地位,使学生养成自己查资料、自主学习的好习惯。例如:学习《火车的故事》课文之前,可布置学生查出蒸汽机车烧煤、内燃机车烧油、电力机车用电、磁悬浮火车等相关资料,让学生在课堂上展示或交流,那么学生对难以理解的课文就很容易掌握了。

2.画——发展学生的思维

小学生直观形象思维能力较强,对色彩鲜艳的事物特别感兴趣,因此,布置一些涂涂画画的作业,让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玩中学、学中玩,无疑会有好的效果。如《秋天的图画》这课学完后,布置学生把学的内容画下来,学生画了金黄的稻子、火红的高粱、南飞的大雁等,把蕴藏在文字中的内容表现得生动形象。画完后,学生对课文内容了如指掌,甚至连课文都能背出来。学生做这种作业时,不但兴趣极高,同时进一步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把抽象的文字转化为具体的画面,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也得到较大提高。

3.做——培养动手的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优化语文学习环境,努力构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语文教育体系。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拓宽语文学习的内容、形式与渠道。”因此,设计“做一做”的作业,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例如:学完《乌鸦喝水》这篇课文后,让学生回家把小石子一个一个地放进瓶子里,观察水面的渐渐升高,同时鼓励学生动手实践想想还有没有别的办法,学生想出了用吸管、芦苇管等。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丰富了知识,提高了能力。

4.演——展示表演的才能

小学生具有好表现、好动的心理特点。让学生参与课文内容的表演活动,通过情境表演、模仿表演、角色表演等各种形式的作业让学生和伙伴、家人共同参与,很容易调动学生的兴趣。如上完《小鹿的玫瑰花》,可布置学生“演一演”课文,分演小鹿、鹿弟弟、黄莺、微风,让学生在表演中揣摩小鹿的心理,体会它心情的变化,将小鹿的心理活动用有声语言表演出来,让学生认识到为别人创造幸福自己从中也能得到快乐的道理。通过“演一演”,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挖掘了学生的表演才能,还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让他们收获成功的喜悦。

二、尊重差异,讲究层次性

承认并尊重学生个体差异,讲究作业的层次性,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前提。学生的兴趣爱好、个性特长千差万别,然而我们布置的作业往往是全班统一的内容,且内容枯燥,形式单调。有差异的学生做无差异的作业,势必造成学困生“吃不了”、优等生“吃不饱”的现象,学生的语文素养就会受到遏制。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差异,让学生在各自不同的起点上获得最优发展。给学生的作业开设“自助餐”,能使不同发展的学生较好地参与作业,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例如:教完《富饶的西沙群岛》,我设计了以下的作业供学生选用。

(1)背一背:选择课文中喜欢的段落背下来。

(2)说一说:说说“风景优美”“物产丰富”“高低不平”“千奇百怪”这些词语的意思。

(3)抄一抄:摘录文中你认为西沙群岛美丽富饶的句子。

(4)查一查:搜集有关祖国风光的谚语。

(5)演一演:学了课文,请你做一回小导游,介绍一下富饶的西沙群岛,写一段导游词。

以上作业,学生自选三题做。

这样的作业设计由易到难,知识与能力并重,有利于调动各个层次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给他们自主选择的空间。能力强的可选择较难的做,能力弱的可以做简单的。有的学生还会知难而进,还有一部分学生会在自己的“最近发展区”去跳一跳,摘到“果子”。总之,给学生选择作业内容,教师应给学生创作空间,鼓励他们主动地学习,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得到相应的发展。

三、拓宽渠道,增强实践性

在语文作业的设计中,教师可以根据教材特点布置一些让学生“动眼观察”“动口读讲”“动手制作”等实践性强的作业,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学习语文,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如识字是低年级教学的重点,可以让学生在生活中认标语、认姓名、认商标、认广告牌等,有效地引导学生自主识字。在学习《自选商场》后,让学生把课内外认识的商标剪下来,贴在识字本上。学生搜集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自主识字的过程,首先搜集的话题就会牵引着每个人到生活中搜集相关的资料,而且每当找到一份相关的带有汉字的资料时,他们会特别地高兴。其次,对搜集到的资料,他们会自己认读汉字,观察字形,读准字音,理解字义。如果遇到不明白的则会请教家长、伙伴,查字典,这就好比我们遇到一个陌生人,要仔细打量一番。再次,动手剪贴。在这一过程中,他们的眼睛、他们的手、他们的心都注视着汉字,和汉字说话。最后,剪贴完,他们还会欣赏,心里说:这些字宝宝是我的朋友。可以这样说,学生动手搜集、剪贴、认读的过程,就是与汉字对话的过程,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这样的作业增加了学生的识字量,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让学生感受到生活处处皆语文。

四、自设作业,体现创造性

新课程改革非常重视科学探究,作业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可以促进学生的探究学习,充分挖掘学生的探究潜力,释放学生内在的探究能量。如《找春天》这一课学完后,教师安排自主设计作业环节。学生都很有兴趣地完成了设计,而且设计的作业内容形式多样:选择自己喜欢的朗读方式读课文;选择喜欢的一段话背下来;根据书上的内容画一画;搜集春天的图片;背诵描写春天的古诗;说关于春天的成语;唱有关春天的歌曲。自设作业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更体现了教师的教学民主。它解放了孩子的头脑,使他能想;解放了孩子的眼睛,使他能看;解放了孩子的时间,使他能学自己想学的东西。在自主语文实践活动中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发挥了他们学习的主动性。

新课程下优化的作业设计,可以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又可以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教师在作业布置中还要注意把握时间长度、数量限度、难易程度,将“度”控制在一个合理的水平上,才能促进学生学习质量和学习素养的提高。总之,在作业设计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发掘学生的创造性,使学生乐学会学,还需要教师在实践中不断探索,还学生以自主、生动、充满智慧与情趣的人文作业。

[1]孙素英.小学语文课堂的有效教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2]陈树民.汉字特殊功能与教学创新[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0.

猜你喜欢

课文作业素养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背课文的小偷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背课文
作业
我想要自由
三十六计第七计:无中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