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
2013-02-01王仲
王 仲
(辽宁省实验中学,辽宁 沈阳 110032)
信息技术
王 仲
(辽宁省实验中学,辽宁 沈阳 110032)
今年的信息技术学科学业水平测试试卷,总体感觉难度比去年有所降低,但试题的质量却很高。本次考试无论从试题的难易程度还是考查知识的范围都把握得非常到位,完全符合信息技术教学大纲的要求。具体分析如下:
第Ι卷的第一题包含15道选择题,涵盖了教材必修模块中的信息获取(3道小题)、信息加工与表达(10道小题)、信息资源管理(1道小题)以及信息技术与社会(1道小题)等各个方面,尤其突出了“信息的加工与表达”这一重点内容,强化对学生的加工处理信息能力的考查,同时还兼顾信息技术的其他方面。做到了既突出重点、又覆盖全面。
第Ⅱ卷的第一部分为综合应用题(必修部分,共5道小题),主要考查学生使用文字处理工具Word对文档进行修饰的能力和在网络上获取信息以及发布信息的操作技能。整个题目通过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来考查学生对于软件掌握的熟练程度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水平。笔者认为这一部分考题是整个考卷中比较出彩的部分。
第Ⅱ卷的第二部分为选修模块试题,包含判断题(5道小题)和实践分析题(一道大题包含5个小题)两个部分。其中判断题比较注重对选修部分基础知识的考查;实践分析题则侧重考查学生解决具体应用问题的能力(基本技能)。总的来看,选修模块试题的难易程度适中,既能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又能检验学生分析和判断能力的真实水平。
总体来说,本次学业水平考试给笔者留下以下印象:
1.选择题题干简洁明了,语义清晰,备选项具有同质性,能够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的准确程度。
2.判断题考核重点明确,每道题只包含一个观点,而且表述非常简洁、准确,避免了学生在答题时出现歧义性的问题。
3.综合应用题的任务情景十分贴近学生生活,过程描述清晰准确,问题设计自然、合理,同时还兼顾了知识的延伸性,因而此题既能考查学生对信息处理工具的熟练使用程度,又能够考查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及水平。
4.实践分析题给出的条件比较充分,语言描述准确,上下文的知识点联系紧密,再加上给出了备选答案,对学生答好本题帮助极大,完全去除了在学生头脑中固有的“选修题不好答”的片面印象。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本次考题完全符合新课改提出的落实基础性、选择性、时代性、开放性、综合性等命题原则,能够比较全面地检验学生的信息素养,在考查学生知识和能力水平的同时又能促进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体现了考试的过程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的先进理念,确实是一套比较好的考题。
张华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