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教师专业发展的职教师资培训思考*
2013-02-01于京波史学军
于京波 史学军
(山东省职业技术教育师资培训中心 山东 淄博 255049)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是教师。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关于深化教师教育改革的意见》提出:“实行5年一周期,不少于360学时的教师全员培训制度,推动教师专业发展常态化”,这为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发展指明了方向。教师培训是教师增进知识、提高技能的重要手段,是教师走向专业化的重要途径,这也对培训机构更好地为教师专业发展服务提出了新要求。
职教师资专业发展的内涵
职教教师专业发展是指教师的专业成长或教师内在专业知识和结构不断更新、演进、丰富、发展的过程,是一个持续不断的学习、创新,全面提升教师素质的过程。也就是教师依托专业组织,通过终身专业训练,不断提升专业知识和技能,逐步提高从教的素质和能力,成长为一位熟练的教育专业工作者的成长过程。职教教师专业发展,在本质上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职教教师专业发展表现为内在性和主动性的特征 首先,“教师是自身专业发展的主人”,教师自身是实现专业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其次,教师要真正实现专业发展,必须积极主动地投入到专业发展中。教师专业自主发展要做到:正确审视和把握自己过去专业发展的历程、现在所处的阶段、未来发展的前景和目标。自觉做到终身发展与阶段性发展相统一,客观性发展与可持续性发展相统一。
教师的专业发展有其自身的成长规律和阶段性特征且受外在因素的影响 随着时间的推移,教师逐渐从新手型教师发展成为专家型教师。时间越长,教师个体的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职业情感、教育实践能力、教育教学经验、社会责任感等不断成熟与升华。因此,我们要关注教师专业发展的个体工作经历,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需要不同的支持和帮助。要实现教师专业发展,不是一次性职前培养就能完成的,它需要一个终身可持续的学习—提高—再提高的过程。一名合格教师的成长与发展,应由职前培养、入职培训和职后提高三部分组成,需要构建教师专业发展的共同体。教师培训内容应结合职前培养、入职培训、职后提高等各个层次的内容,注重保持衔接性、连贯性、系统性与前瞻性。同时,还要根据教师的专业性、自身个性化的需求和专业发展专长制定培训、提高计划,构建科学的职前、入职、职后相互衔接一体化的培养培训体系。职教专业教师与普通专业教师相比,专业发展受经济、社会发展等外部因素影响更直接、更全面,特别是新知识、新工艺、新方法等的接受、吸收与实践等,相关职业能力发展与创新、相关职业道德传承与发扬更受外部影响。
传统的职教师资培训存在的问题及改革方向
传统的职教师资培训有诸多不利于教师专业发展的因素,还没有完全遵循教师专业发展规律,也没有充分发挥教师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专业可持续发展缺乏政策支持与制度保证。主要表现在:(1)教师培训的起点没有考虑或顾及教师以往的知识和经验。(2)教师培训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脱离教师职业的其他方面,孤立地为培训而培训。(3)教师培训的组织采用的是自上而下的方法,教师只是被动地选择或接受。(4)培训过多地强调了培训机构的作用,对教师的主体意识和寻求专业发展的主观能动性重视不够。由于存在上述不足,针对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与特点,培训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和创新。
机制创新 职教教师培训工作当务之急是通过培训的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实践创新,探索培训的科学性、专业性和规范性,强化职教教师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为满足职教教师培训对社会的实际需求、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改革及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应力求与职教教师专业发展需求两者有效统一,寻求二者的最佳结合点,探索创建新的培训模式。
实施教师的群体类化培训 基于教师专业发展的职教师资培训,是指对教师群体的类化,以教师专业素质(发展轨迹)的不同把教师分为不同的发展类型,分析其特征并实施培训。首先,教师在专业发展过程中,具有阶段特征。有一个从新手教师、合格教师、熟练教师、优秀教师到专家教师阶段的过程,每一个阶段都是渐变到突变,每一个过程都需不间断地追求自我目标并提高,需要经过一次或多次培训,培训内容应该与其今后的教学实际保持一致。新手教师成长为优秀教师或专家型教师,教学品质和行为是核心内容,教学专长是教师职业区别于其他职业的核心要素。其次,职业学校的教师又分为文化课教师、专业课教师、实习指导教师,而且教师的来源具有不同背景。有些教师从学校到学校,专业理论知识扎实,但缺乏实践经验;有些教师来自企业,是聘请的能工巧匠或专家,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但缺少教育教学经验。由于存在上述差异,教师培训的目标与内容就应该有所不同,应针对不同培训对象,设计不同目标的培训方案,进行不同类型的各种培训,提高培训的针对性。
遵循协调发展原则 职教教师专业发展的目标要坚持学科专业与教育专业共同协调发展,要坚持将职业教育教师的学科专业、教育专业、现代教育技术和职业道德素养等协调发展、共同发展的原则,克服以往学科专业和教育专业发展以及与职业道德修养相互脱节的现象。要从教师专业发展的全过程来设计培训的总目标、内容及各个阶段的子目标、内容,要注重各个阶段之间的连续性、衔接性与整体性,统筹规划职教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具体要求和评价体系,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全员参与原则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完善职业教育教师培养培训制度的意见》提出:“开展全员培训,促进教师可持续发展”。为实现职教师资专业化的发展目标,要从职教教师的实际出发,坚持全员参与的原则,强化教育行动研究,推动广大教师全员参与教育教学改革和教育科学研究,充分调动教师参与学习、培训提高的自觉性和能动性,促进教师专业理论与技能、教育教学知识与技能的更新和提高,推动教师教育教学方法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变革,通过全员参与提升教师专业化的水平。
构建新型的教师专业化培训制度
注重教师的自主专业发展 教师通过明晰自己的专业发展阶段,发现自身存在的差距,找准发展方向,不断增加专业发展的自觉意识,从而增强专业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注重校本培训 “校本培训”是由学校和教师共同规划和实施的培训模式,是促进各级各类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途径。学校要树立“以教师发展促学生成长”的发展理念,把学校的发展建立在教师发展的基础之上。有了教师的专业发展,就会有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学生的发展就会得到保障。学校要建立校本培训的长效机制,寻求与高校和教育研究机构以及行业企业的密切合作途径,通过校本培训来促进教师实现专业化发展。
实施教师专业化培训工程 对职教教师实施全员专业化培训,要重视和发挥政府、学校和教师本人以及相关机构在教师培训工作中的作用。教育部门负责制定培训工程的指导意见,确定培训目标、内容、方式与监督、考核办法;学校负责组织教师参加并给与时间、资金等方面的支持;培训等相关机构制定具体的培训实施方案,使职业教育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教育科学素养、素质教育的能力、创新教育的能力有大幅度的提高。
加强教师培训机构的自身建设 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同时也对教师培训机构自身的专业化提出了要求,要进一步加快培训机构培训师的专业化水平。因此,要加强以各级职教师资培训基地为主体的培训机构建设,建立和完善国家、省、市三级教师继续教育机构的建设,国家和省建立示范性重点建设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强化教育行政部门、师资培训机构与职业学校及教师、行业企业、专家的密切联系与合作。通过分析需求、信息传递、提供咨询、制订和实施培训计划以及质量控制与评估等工作,以保证教师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特别是优化培训师资队伍建设,积极吸纳优秀教师、职教专家、行业企业能手加盟培训师资队伍,组建一支结构合理、业务精湛、专兼结合的培训师资队伍;同时,要做好对培训者的培训,使培训者掌握国内外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广泛吸收教育领域及行业企业等最新知识、工艺、方法,而且要通过考察、学习和调研等方式,及时了解职教一线教师的实际需求。只有这样,才能使培训师资队伍不断优化,才能更好地使培训教师在教师专业化发展中满足参训教师的实际需要,从而有效促进培训质量。
构建教师培训档案 教师的培训档案不仅记载着教师学习培训的历程,而且展示了教师专业发展的轨迹、学科、专业和教育理论的成长步伐。教师培训档案包括个人简历、学历、毕业学校、专业、职称等基本信息,也包括每一次的培训地点、目的、内容、收获与提高,还包括个人总结。总结不仅仅含有专业与学科在新知识、新科技、新技能方面的提高,而且也包含现代教育理念、教育教学理论与方法、职业道德修养、教学基本技能和能力的收获与提高。档案展现出教师在专业发展过程中每一个阶段的信息与培训作用。对于教师个人来说,每一次培训都是教师专业发展道路上的基石;对于学校来说,教师的培训档案的集合,不仅仅记载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历程,展现学校师资队伍发展的基本状况,同时也为研究教师的素质和师资队伍结构提供了重要依据。
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无止境的,教师的学习与培训是终生的。只要我们不断创新培训方式与内容,就一定能够实现不断发展的职业教育赋予职教师资的职责与能力,在推动职业教育不断向前发展的过程中,实现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
[1]吴卫东.教师专业发展与培训[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
[2]和震.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素质状况与提高策略[J].教育研究,2010(2).
[3]柳海民,孙士杰.试论教师专业化及其专业化培养[J].东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5).
[4]顾明远.我国教师教育改革的反思[J].教师教育研究,20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