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职校生自信心培养的策略
2013-02-01姜建宗
姜建宗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职业教育集团 江苏 扬州 225212)
谈职校生自信心培养的策略
姜建宗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职业教育集团 江苏 扬州 225212)
职校生自信心缺乏已经成为制约职业学校可持续发展和学生健康成长的瓶颈。职业学校学生可以利用替代性经验激发自信,通过正确的归因训练激活自信,通过多元评价焕发自信,通过职业生涯规划保持自信,通过自我管理增强自信。
职校生;自信心;培养;榜样;自我管理
自信心是一根柱子,能撑起学生的精神天空;自信心又是一缕阳光,能驱散学生心灵的阴影。《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自信心”是中等职业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目标。虽然职业学校的星级评估、高水平示范学校建设、特色与品牌专业申报、三项规范视导、教育工作年终考评对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和成效都有明确的要求,但事实上,职业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还是起步晚、效果差,往往是“评估、检查起来重要,实际操作起来不要”,处于“不死不活”的尴尬境况。
过多的学业失败以及社会对职业教育的偏见,使得职校学生自我效能感较低,他们的自信心普遍不足。这些学生一般都存在自我评价偏低、自我悦纳程度不高、学习适应困难、做事消极退缩等问题。自信心的缺乏已经成为制约职业学校可持续发展和学生健康成长的瓶颈。通过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任重道远。
自信心是一种反映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成功完成某项活动的信任程度的个性品质或性格特征。简言之,就是一个人对自己的积极感受。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说:“事实上,我们绝大多数人一定有可能比现实中的自己更伟大些,只是我们缺乏一种不懈努力的信心”。前苏联大教育家马卡连柯也说:“培养人就是培养他对前途的希望和信心。”笔者多年的理论学习和实践探索,不揣鄙陋,就职业学校学生自信心培养问题谈谈自己的一些思考。
在替代性经验的学习中激发自信
所谓替代性经验是指个体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而获得的间接经验,这种通过观察示范行为而获得的替代性经验,对学生自信心的激发有巨大的作用。当学生看到或者想象与自己水平差不多的人获得成功时,能够提高其自我效能判断。替代性经验能使学生确信自己有能力完成相似的工作,从而激发自信心。职业学校有丰富的激发学生自信心的资源,教师要善于发现,学会挖掘。
同伴榜样的熏陶 职业学校的学生尽管学习压力小、不良行为多,但是学生身边也不乏学习刻苦、品行优良的优秀者。榜样无处不在,榜样是一种力量。《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强调要“发现感动,传播感动;寻找榜样,学习榜样”。学生身边的榜样并非遥不可及,对学生自信心的培养能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教师要巧树典型,大力开展 “身边榜样我来讲”、“身边榜样我来评”、“身边榜样我来学”活动,让活生生的榜样走近学生。同时,教师要培养榜样,对一些品学兼优的学生加以重点栽培,使之成为班级管理的骨干、学习排头兵和技能标兵。
英雄人物的激励 利用职校生崇拜英雄、模仿力强的特点,挖掘成功人物的成长事例,帮助学生得出正确的结论,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可以开展英雄歌曲传唱活动,感受英雄形象;开展英雄书籍阅读活动,领略英雄人格;开展英雄故事演讲活动,体验英雄事迹;开展英雄之星评比活动,实践英雄行为。
名人名言的启迪 名人的成功经验是全人类的财富,他们的真知灼见闪耀古今。大师们说过的那些经典、深刻、充满睿智的格言,一直伴随着学生的成长,成为学生不断前进的动力。为此,教师可以结合职业教育特色,在学生实习实训场所张贴名人名言,并组织学生进行自信心方面的广泛讨论,开展有关的征文活动,在讨论与写作中让学生获得感悟,激发自信心。
在正确的归因训练中激活自信
韦纳(B Weiner)于1971年提出了动机的归因理论,1972年又提出了两维归因模式,指出人们经常把成就行为归因为四个代表性的原因,即能力、努力、任务难度、运气。其中,能力、努力是内部因素,任务难度、运气是外部因素;能力、任务难度是稳定因素,努力和运气是不稳定因素。不同的归因将导致学生对下一次行为结果的期待发生变化,导致学生出现不同的情绪变化,以及使学生产生不同的责任判断。因此,教师要帮助学生进行正确的归因训练,激活学生的自信。
成功归因 引导学生将学习成功的原因归结到内部因素,学生就会增强自信,看到希望与力量,逐渐成为学习的主人;如果学生将学习成功看成是外部因素造成的,则会产生感激心理和侥幸心理,倾向于放弃努力,幻想下次好运再次光临,学生的自信心会慢慢降低。
失败归因 学生遭遇失败,教师引导他们把原因归结为努力程度不够,他们会产生羞愧心理,从而增强今后的努力程度,保持原有的自信心。将失败归咎于教师指导方法不当、内容偏离实际等,学生虽会生气但一般对自信心的影响不大。学生如果认为失败是因自己能力低或作业难度大,就会降低自信心,容易产生绝望心理,这样学生就会慢慢成为学习的局外人。
转变观念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看待挫折与失败,让学生从内心给自己信心与希望。认知心理学家艾利斯(A Ellis)认为“责备”是多数情绪障碍的核心,如果一个人可以谅解和容纳自己,并能谅解和容纳他人,即使自己并不完美或他人并不完善,也绝不会产生恶性情绪和焦虑状态。因此,教师可以利用艾利斯创立的“理性情绪疗法”(RET疗法)对学生进行疏导,使学生摆脱不合理的信念,找回自信,投入生活,积极参加各种教育活动。
在多元评价中焕发自信
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H Gardner)早在1983年就提出了多元智力理论。他认为智力的内涵是多元的,由言语智力、逻辑—数学智力、空间智力、音乐智力、运动智力、社交智力、自知智力所构成。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教师要寻找学生的闪光点,学会欣赏自己的学生,积极搭建舞台让学生去表演。诚然,职业学校的学生在很多方面和普通重点学校的学生不能相提并论,但是他们在运动智力、社交智力、空间智力等方面毫不逊色。学生的能力发展不但存在性别上的差异,在表现早晚上和结构上也都有差异。因此,职业学校教师没有任何理由歧视自己的学生。职业学校应积极开展课程改革,拓宽课程领域,提供多种机会,采取多种渠道与方式,使学生获得各种成功体验,从而焕发自信。
多参与 课堂是学校教育教学的主阵地。因此,教师要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开展灵活多样的学习小组活动。在活动中,教师要不断激励学生,让学生看到自己的长处和力量,体验到自己作为学习主体的尊严,从而找回失落的自信。
多评比 开展各种“校园之星”评比活动,让每个学生头上都有一顶光环。学生在“学习之星”、“才艺之星”、“劳动之星”、“技能之星”、“服务之星”、“孝敬之星”、“友爱之星”、“创业之星”光环的笼罩下,就会大大减少消极的自我评价,从而信心倍增。
多赞许 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W James)曾说:“人类最深的渴望是得到别人的赞许。”所以,职业学校要积极改革职业教育的评价制度和评价过程。所有的学生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那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更是如此。哪怕这些学生的进步是微不足道的,教师也应及时肯定,予以表扬。不要吝啬赞美学生,使学生在赞许中学习,在学习中进步,在进步中看到希望。
多宽容 职校教师尤其要相信自己的学生,每个学生都是可以教育好的。每个学生由于生长的环境和接受的教育不尽相同,心理特征与自信心表现也不一样。教师要采取谅解和宽容的态度,对事不对人,切忌对学生进行人格侮辱。如果教师不摆正心态,对学生过于严厉,容不得学生的过失,学生很可能会产生逆反心理,反而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与自信心。
在职业生涯规划中保持自信
真正的自信以真正的自我认识为前提。自我认识不但是自信的基本成分,而且也是一个人“智力”或“能力”的基本因素。寻找自身的优点确实能提高自信,但是,正视自己的缺点,改正缺点,同样是树立自信心的重要环节。教师可以通过教会学生自我反省的方法、相互比较的方法、自我评价的方法,来提高学生的自我认识。莎士比亚认为:“自信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缺乏自信是失败的重要原因,有了自信心才能充满信心地去努力实现自己的目标。”在正确的自我认识基础上,制定学习目标和职业生涯规划,在一个个目标实现的过程中,能使学生始终保持自信。
了解专业 在课程学习的基础上,教师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自己所学的专业,特别是专业的发展前景,让学生看到希望。这时需要职业教育工作者开门办学,大力推进校企合作、工学交替的办学模式,让学生真实了解自己的专业。
制定目标 帮助学生结合自身的实际制定专业学习目标以及可行的近期与远期发展规划。目标的制定要注意四点:一要明确。越是清晰与具体的目标对学生行动的激发越有力。二要适宜。要结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制定目标,过高和过低的目标都不利于学生自信心的培养。三要有价值。目标要满足学生自身成长与专业发展的需要,越是贴近学生实际、专业实际的目标对学生越有价值。越有价值的目标对学生的行为越有控制性,学生越容易达成。四是方便评价。这就要求目标可以操作,不能空、大、假。让学生用目标来激励自己、管束自己,使学生每时每刻都能体验到自己潜在的力量,感觉到自己点点滴滴的进步。
及时反馈 监督学生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进行及时评估与反馈。这是学生对自己的认识过程,也是对社会和自己所学专业的认识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自信心也不断增强。
在自我管理中增强自信
自我管理技术十分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通过自我认知达到自我管理进而实现心理干预目标。现代认知心理学和人本心理学都强调个体内部的信息加工过程,认为任何环境的影响都必须通过个体心理中介方能对个体产生作用。因此,学生自信心的获得与增强必须强调学生用自己的力量努力改变自己的消极行为。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只起到引导、指点、辅助、协调作用。
多关注行为 让学生多注意自己在学习和生活中有哪些不自信的行为,比如不敢进行师生交往、不积极思考问题、不尝试独立完成学习任务等。要求学生不要过多考虑“为什么会发生”,也不要给自己找借口。这样可以减轻学生的负疚、悔恨感。
多关注解决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活动,提供机会让学生表现。和学生一起设计改变自己消极行为的方案,增强学生的责任感。方案的制定要具体、可行,既要有奖赏的内容,也要有惩戒的措施,要明确责任。
多关注步速 引导学生把学习总目标分解为渐进的、能加以控制和实现的一个个小目标。这样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多关注灵活 自信的人果断而灵活。在教学中要教会学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灵活应对生活中的各种事件。这样可以使学生感受到自己的主体地位,增强自信。
多关注未来 基于职业教育的就业功能,要让学生经常思考如何应对以后学习、生活和工作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并做好相应的知识储备与思想准备。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形成积极、自信的生活态度。
德国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而在于唤醒、鼓舞。”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是职业教育工作者永不停止的追求和义不容辞的责任。
[1]申荷永,高岚.心理教育[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1:191.
[2]彭聃龄.普通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340,409,431.
[3]张大均.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93.
[4]杨建勋.心理咨询与治疗[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0:271.
[5]刘伟芳,葛明贵.学业不良学生学习效能感及其发展[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5(2):61-64.
[6]王智杰.中职生自信心的培养[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4(16):56-57.
[7]李友国.中学生自信心不足的表现原因及对策[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1(11):9-10.
G715
A
1672-5727(2013)12-0051-03
姜建宗(1966—),男,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职业教育集团电信系讲师,研究方向为英语教学、教学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