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23例万古霉素血药浓度监测及临床用药分析

2013-02-01

中国当代医药 2013年13期
关键词:万古霉素血药浓度毒性

席 艳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药学部,辽宁大连 116011

万古霉素主要应用于严重肺部感染和肾盂肾炎的治疗,是一种糖肽类抗生素[1],属于东方链球菌和土壤丝菌属,其抗菌谱很广,主要包括革兰阳性(G+)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MRSA)、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MRSE)、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球菌、化脓性链球菌等。由于万古霉素的治疗浓度与毒性浓度比较接近[2],所以其治疗指数窄,个体差异大,常常引起肾、耳及血液的毒副作用,因此在临床上检测万古霉素的血药浓度,用以指导临床用药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本院2010年1月~2011年1月123例患者万古霉素血药浓度的监测结果进行分析,以便更好地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对本院2010年1月~2011年1月收住入院的123例使用万古霉素治疗并实行万古霉素血药浓度监测的患者。其中,男63例,女60例,年龄11~85岁,平均(46.2+21.5),共监测血药浓度356次。其中 <60岁50例,>80岁10 例,60~80 岁 63 例。基础疾病情况:(1)原发疾病:冠心病13例,高血压10例,重症肺炎10例,慢性支气管炎11例,支气管扩张5例,慢性阻塞性肺水肿15例,白血病3例,烧伤3例,恶性肿瘤20例,泌尿系统疾病24例,中枢神经系统疾病6例,外伤1例,其他2例。(2)感染部位:肺部感染20例,泌尿系统感染56例,皮肤软组织感染25例,败血症10例,腹腔感染12例。

1.3 疗效判定标准

所有患者的治疗情况根据2004年抗菌药物临床指导原则进行判定疗效[3],主要分为以下情况:(1)痊愈:无感染症状,体征正常,实验室检查正常,病原分析为正常。(2)显效:病情明显好转,以上评断指标有一项没有恢复正常。(3)好转:病情有所好转,还没有达到显效的标准。(4)无效:病情无明显改善或者重者。有效=痊愈+显效+好转。

1.4 血药浓度测定

所有患者均经静脉按照说明书给予万古霉素(浙江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新昌制药厂,国药准字H20033365),至血药浓度达稳态后,在静脉滴注结束30~60 min留取峰浓度血标本3 mL,在下次给药前取谷浓度血标本3 mL。分离所有标本的血清,通过荧光偏振免疫法(FPIA)测定万古霉素血药浓度,其中荧光偏振免疫分析仪为(TDX)、万古霉素试剂盒及质控试剂均为美国Abbott公司产品。

1.5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15.0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数据以均值±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 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万古霉素的血药浓度检测结果

谷浓度监测130次,其中正常范围内(10~20μg/mL)54例(41.54%),小于 10μg/mL 18例(13.85%),大于 20μg/mL 58例(44.62%),提示谷浓度偏高;峰浓度检测共226次,其中正常范围内(30~40 μg/mL)61 例(26.99%),大于 40 μg/mL 29例(12.83%),小于 30μg/mL 136例(60.18%),其中谷浓度偏高,可以通过调整给药剂量,或者延长给药间隔来调整。峰浓度监测偏低,可能与用药剂量低有关。

2.2 万古霉素的疗效

在本研究中治疗用药患者共123例,其中,痊愈15例(12.20%),显效 40例(32.52%),好转 30 例(24.39%),无效38例(30.89%),总有效率为69.11%。

2.3 万古霉素引发的肾毒性与年龄的关系

在本研究中,肾毒性的发生率在不同年龄阶段不同,其中 <60岁50例,其中3例发生肾损害,占6.00%,>80岁10例,其中2例发生了肾损害,占20.00%,60~80岁63例,其中肾损害10例(15.87%)。肾毒性总发生率为12.20%。

3 讨论

万古霉素是一种临床上常用的抗生素,其主要的作用机理为:万古霉素可以与细菌细胞壁的D-丙酰胺-D丙酰胺酸结合,改变细胞壁的通透性,溶解细菌,或者抑制细菌RNA的合成[4]。万古霉素是三环糖肽类抗生素,其治疗浓度与毒性浓度比较接近,容易引发肾损害,这与其血清的半衰期密切相关。一般情况肾毒性易于发生在老年患者当中,由于老患者身体机能下降,肾血流量及肾小球率过滤明显下降,所以万古霉素在肾脏的代谢就受到影响[5]。有研究显示当血药浓度持续数天大于80μg/mL时容易造成耳毒性,而血药谷浓度达到10μg/mL时就容易发生肾毒性[6]。

临床对于药物进行血药浓度检测要符合一定的标准,《万古霉素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2011)版》提出了进行血药浓度检测的适应证[7]:第一,长期使用万古霉素,并且需要维持其血药浓度在15~20μg/mL的患者;第二,身体机能较差的老年人,或者新生儿等特殊群体,及肾功能不全者;第三,联合其他具有耳毒性和肾毒性药物的患者。但是由于万古霉素的血药治疗浓度与毒性浓度很相近,因此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对应用万古霉素的患者进行血药浓度的检测,尽量保持其安全用药。

在本研究的资料中提示,应用万古霉素治疗的患者,基础疾病种类分布比较广泛[8],大多数病情严重,免疫力低下,因此万古霉素疗效不高,总有效率才69.11%,因此为了提高万古霉素的疗效,可以适当地增加用药剂量,减少用药间隔时间,或者增加抗感染治疗的时间。

由于身体机能退化,脉管系统硬化(主要是肾动脉),长期服用其他肾毒性药物,基础肾功能差,因此老年人对药物的清除能力减退,容易造成万古霉素在神内蓄积从而导致肾损伤。在本组数据中显示,123例患者中共有15例发生肾损伤,其中按年龄计算,在60~80岁的患者中,肾毒性发病率为15.87%,高于其他年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老年人的肾毒性比较显著,临床用药应该根据检测结果,视肾功能损害程度而使用减量法或延长给药间期法调整用药剂量。

总之,由于万古霉素的用药受患者个体差异等因素的影响,加上其治疗指数窄,很容易由不良反应导致临床疗效差,因此需要根据临床症状与血药的检测结果,不断地调整给药方案,争取给患者提供最好的服务。

[1]石秀锦,蔡郁,魏国义,等.64例老年患者万古霉素血药浓度监测结果分析[J].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2012,9(3):129-135.

[2]黄义泽,毛名扬,袁孔现.万古霉素血药浓度监测的临床应用[J].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11,11(4):295-297.

[3]朱曼,郭代红,刘皈阳,等.万古霉素血药浓度检测与临床用药行为分析[J].中国药房,2010,14:1282-1285.

[4]任婷麟,于春令.万古霉素血药浓度监测的临床应用[J].解放军药学学报,2012,28(2):182-183.

[5]姜顺军.541例次万古霉素血药浓度监测与分析[J].今日药学,2010,20(9):45-47.

[6]张宏文,王蔚青,刘云,等.万古霉素血药浓度监测回顾性分析[J].药学与临床研究,2009,17(3):257-259.

[7]辛华雯,童汉云,董芊汝,等.207例次万古霉素与去甲万古霉素血药浓度检测及个体化给药[J].药物流行病学杂志,2012,21(4):166-169.

[8]陆华,何成章,杨莹.我院41例万古霉素血药浓度监测与临床用药分析[J].中国药房,2010,21(26):2430-2431.

猜你喜欢

万古霉素血药浓度毒性
应激宁小鼠急性毒性试验及亚慢性毒性试验
基于个体化给药软件的万古霉素血药浓度分析
动物之最——毒性谁最强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替考拉宁血药浓度
苦豆子总碱对PC12细胞的毒性
麻黄对甘草3个成分血药浓度的影响
ERK1/2介导姜黄素抑制STS诱导神经元毒性损伤的作用
万古霉素、去甲万古霉素引起白细胞减少的药学探讨
130例万古霉素临床用药分析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盐酸贝那普利的血药浓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