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例谈多媒体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2013-02-01李艳华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3年20期
关键词:课件多媒体数学

◆李艳华

作者:李艳华,迁安市蔡园镇大杨庄完全小学。

新形势下的数学教学,要求教师及时改变教学理念,革新教学方法,做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数学训练为手段,恰当、巧妙地利用动画、图片、实物展台等手段,以丰富的信息资源为载体,优化教学环节,进行有效教学,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素养,落实教学目标。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育技术装备是教育现代化中最直观、最形象的教学手段。”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现代教育技术辅助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发挥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现在多媒体辅助教学已经成为一种教学模式被广泛推广,只有科学运用现代教育装备,才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分析归纳、理解感悟、创新思维等能力,才能更好地落实教学目标。

1 科学整合数学课程资源,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的目的就是要达成教学目标,给学生提供思考的机会和平台,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充分发挥个性特长,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尤其是对网络资源的利用,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了学习途径,使教师从繁重的课件制作中解脱出来,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进行“轴对称”的教学时,笔者从网上下载了很多图形,有的是轴对称图形,有的不是轴对称图形。把这些图形制成PPT课件,上课时逐一展示,让学生说出是否是轴对称图形,说对的课件会自动播放掌声,以表示鼓励;说错了课件会自动提示“好好想想呦”的提示语。这样教学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了课堂氛围,使数学课堂变得生动活泼,趣味十足,学生很轻松地接受了新知,通过直观的图形展示深刻理解了轴对称的含义,能准确找出对称轴的位置和条数,大大优化学习效果。

再如,在进行“钝角和锐角”的教学时,以往是在黑板上用粉笔画出一系列的角,再用量角器测出角的度数,根据概念区分哪个是锐角,哪个是钝角。在多媒体教学环境下,笔者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进行授课,利用绘图工具按钮绘制一系列角,再点击白板上的量角器按钮,很直观便捷地看出角的度数,准确度很高,形象直观,学生容易理解。教师演示完后,还可以让学生到前边自己在电子白板上绘画钝角或锐角,或者是让学生画出给定度数的角。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有效激发了学生的敏锐思维,在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大大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

2 利用多媒体手段提高数学教学趣味性,有效解决教学难点

小学生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能力较差。但小学数学教材中大部分概念、规律以及相关的推导过程都较为抽象,学生接受起来较为困难。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进行动画演示,逐步引导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知和概念的建立,使学生从数学本质上认识数学概念、原理。这样教学,把抽象的数学知识直观化、过程化,体现数学本位思想,使学生能够轻松掌握新知,轻松解决数学教学难点。

例如,在“统计”的教学中,笔者利用生活中的材料设计了一个小实验:内容是“投骰子”,一个人总计掷50次,统计1~6数字朝上的次数各有多少次,让学生在游戏中理解统计的概念,感悟统计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在投骰子的过程中,可以是两个学生一组,一个投,一个统计,把每次投的结果填在设计好的表格里。投完后,学生再交换任务,分析每个学生最后的结果,从而理解概率这个概念。这样教学,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很浓,激发了学生的探索欲望,通过自己的探索和小组的合作得出科学的结论。

但这样操作的结论不是很精确,在这一实验过程中,投的次数越多,数据越精确。但是上课时间有限,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设计此实验,让这个小实验能在短时间内完成上百次、上千次或者更多,这样能看出更科学准确的统计结果,从而深刻理解有关统计的本质含义,使学生很自然地理解了统计的次数越多,概率就越稳定,越接近某一个值的规律。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深刻理解了生活中的统计问题,以至于在社会生活中不至于上当受骗,比如抽奖的中奖率问题等,大大提高了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轻松解决数学教学难点。

3 用多媒体可以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有利于发挥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优势作用,综合提高数学教学效率。现代教育技术能展示大容量的数学信息,存储的知识形式多样,可以是文本的,也可以是图片资源,或者是视频影像等形式。这些课程资源可以通过多媒体进行形式多样的展示,从而优化课堂教学环节,优化教学时间,提高教学效率。

例如,在讲解六年级最后的“综合运用”知识点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相关的信息,学生根据自己学习的需要和日常生活的实际,通过上网查询,让学生自己探究设计方案,选择最佳的出行方式、购票技巧,学会对生活中的开支进行合理运算,如何节约资源,如何做好绿资源的开发等。通过学习,大大丰富了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应用能力,使学生树立良好的价值观和世界观,为将来进一步学习和生活奠定基础。

再如,在进行“观察物体”的教学时,笔者利用多媒体进行图片展示,在网上下载了很多物体的图片,有日常生活中的物体的图片,还有许多平时看不到的物体的图片,比如展示给学生部分多面体的图片、卫星的图片等,使学生的认知能力大大增强,丰富学生想象思维,优化数学教学的知识结构,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4 巧用多媒体技术指导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

方法是成功的钥匙。由于数学学科特点,好多知识点仅凭教师的语言教学是难以达成的,教师要科学选用多媒体技术手段,通过数学素材的变色、移动、旋转等方式解决实际问题,这为指导学生的探索方法,开辟崭新的天地。

例如,小学生对“圆柱体”的概念形成较为困惑,以往都是由教师直接给出答案。这样教学,学生缺乏对知识的深刻理解,无法形成科学的学习方法。因此,笔者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的优势作用,制作了Flash二维动画,先出示一个彩色的长方体,再围绕某一边进行动态弯曲,直至对边重合,学生会发现一个新的几何体出现了,这个几何体就是圆柱体。这样教学,通过色彩、动态的过程演示,使学生深刻理解数学的本质,理解一些概念的形成过程,有利于学生的科学思维方法的形成,使学生受益终身。

再如,在“24小时计时法”的教学时,笔者利用多媒体进行时间运算习题的设计,通过题组训练,使学生掌握了24小时的计时方法和相关时间的运算技巧。如有出发时间和结束时间,如何计算这一段时间,学生能很快得出准确结果。但涉及由今天到明天或者后天的时间计算,学生可能较为糊涂。此时,笔者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时间过程的逐一展示,使学生理解用时间节点法求值的运算技巧。多媒体的直观效果大大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有效提高了教学的实效性。

5 用多媒体整合生活课程资源,收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数学知识是一门和社会联系紧密的学科,通过多媒体的使用,展示生活中的数学资源,拉进学生与数学教材、教材与生活的距离,体现了数学知识的生活化,使学生愿意接受数学学习,并能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实现学以致用的目的。

总之,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数学教学,要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就必须进行多媒体与课堂教学的有机整合,科学合理地使用这些教学手段,充分发挥这些教育资源的优势作用,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双赢,全面落实三维教学目标。

猜你喜欢

课件多媒体数学
借助多媒体探寻有效设问的“四度”
多媒体在《机械制图》课中的应用
从“广用”到“省用”——谈音乐教学中课件使用的“度”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多媒体达人炼成记
提高高中数学多媒体课件质量的几点思考
适切 适时 适度——说说语文课堂的多媒体使用
应用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取与舍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