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图书流动起来
2013-02-01秦钶方孝成
◆秦钶 方孝成
作者:秦钶,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教育委员会;方孝成,重庆市石柱县现代教育技术管理中心。
随着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项目的有序实施,项目设备的应用成了新的课题。结合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图书项目的实施的实际,从管理和应用方面进行了探讨。
根据《财政部 教育部关于实施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的通知》(财教〔2011〕590号)要求,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项目有序进行,其中图书项目已基本完成。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每年4月23日为“世界读书日”,以鼓励人们阅读。作为学校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充分发挥图书的功能和作用,为素质教育服务,是中小学图书管理与应用在网络环境下所面临的重要挑战。这里笔者结合对几所图书项目学校的走访调研情况,谈谈如何进一步做好中小学图书管理与应用工作的一些想法。
1 项目背景
在贯彻《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做好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项目验收工作的通知》(渝教财〔2012〕40号)、《重庆市教育信息技术与装备中心关于2010年重庆市“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图书项目交货和验收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渝教技装综〔2012〕92号)精神过程中,至2010年,石柱县实施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图书项目学校共有29所中心完小,受益学生6481人,图书品种3043个、97 719册、金额24万余元。
2 图书管理
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属国家级项目,财产属学校固定资产。一般情况下,图书到校后,都要进行分类、登记、造册、上架等工作。分类根据图书情况和学校实际,可分为文史、科学、军事、卫生等等;登记包括书名、著(译)者、出版社、出版年月、版次、装订、价格等;造册要求仔细、规范,有条件的学校可用图书管理软件;上架要求科学有序,便于查找和借还。做到“五有三落实”:即有分管领导、有计划、有制度、有记录、有总结;经费落实、人员落实、奖惩落实。
3 项目意义
新课程改革的目的之一就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课堂上教学活动能够引导学生探究专业知识,是学生素质提高、能力开发的一个重要途径,同时学生需要开拓视野、丰富知识,这就需要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大量的课外书籍获得,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项目提供了这样一个平台。图书是向学生传递信息的重要途径,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学生从读书中获得的不仅是知识,还有对自身综合素质提高有价值的信息。
4 图书应用
加强图书流通,促进资源共享。周恩来同志说过:“图书馆的工作不光是收藏、整理图书,主要是把图书广泛地流通起来。”
4.1 开设阅读课
把阅读作为一门“必修课”。教师可以把学生分成小组,把整堂阅读课全部交给学生,最后以小组为单位展开交流,大家共同分享读书的乐趣与知识。开展这样的阅读课,可以培养学生主人翁意识和阅读的兴趣,养成热爱读书的优良品质,使学生认识到图书是获取知识的又一主要途径。
4.2 “整体”借阅,自由归还,多渠道发挥图书功能
教师一次性借30或50本书,分小组发给学生,3或5天后小组交换,再整体返还,学生及时反馈读书心得,不失为充分发挥图书功能的一种有效途径。农村小学结合中午或下午休息时间到图书室“自由阅读、自由借出、自由归还”,借阅自己所喜爱的书籍,也是图书阅读的一种方式。
4.3 采用“流动书架”和“零星阅读”两种方式让图书“活”起来,流动起来
流动书架方式,即各班级由老师带领班级图书管理员统一到学校图书室借出适量书籍,在班级“书报角”架上进行流动。一批书看完后,统一由班级图书管理员还回图书室,再向学校图书管理员借领另一批书籍到班上进行流动。图书在班上流动时,要求大家要爱护图书。零星阅读方式,即把借阅的图书化整为零,学生与学生间相互传阅,充分发挥每一本图书的作用,把有限的资源用在无限的求知海洋中。
4.4 开设小书屋
以班为单位,设置图书角或开放式小图书馆,既能增长学生知识,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和情操。
5 适时推介,积极引导
学校要积极面向师生提供图书服务。多种渠道广泛宣传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项目,充分发挥广播、校园电视、墙报、社区职能作用,根据学校教育教学需要和国内外发生的重大时事,适时向学生推介一些阅读书目,如食品卫生安全、禽流感、地震灾害等。广泛开展各种读书主题活动,充分发挥图书功能作用。如“教师读书研讨活动”“好书伴我行”“让书香沁润校园”等。通过开展征文、演讲、知识竞赛等读书活动,推动校园文化建设。要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阅读,进而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通过积极引导“盘活”图书,使图书发挥助学益智的作用。
“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一个不读书或是没时间读书的民族,其前景是堪忧的,而一个爱读书或是挤出时间读书的民族,哪怕历经苦难,也会登上人类智慧的高峰,创造出惊人的奇迹。目前,由于条件限制,图书管理与有效应用还存在一定困难,还有相当数量的农村学校功能用房还处于短缺情况,加之个别学校管理存在一定问题,少数教师认识还不足,学生阅读兴趣和积极性还尚需通过学校和教师的积极努力加以培育和调动。图书管理与应用要从实际出发,以让图书“流动”起来为目标,积极探索创新管理模式和应用方法,以适应教育发展需求,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