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虚拟学习社区学习者归属感与有效学习的关系探究

2013-02-01王甘霖公海霞彭立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3年20期
关键词:归属感认同感学习者

◆王甘霖 公海霞 彭立

作者:王甘霖、公海霞,硕士研究生;彭立,教授,硕士生导师,东北师范大学。

1 引言

虚拟学习社区是一种网络化的虚拟学习环境,它包含网络环境和学习共同体两个要素,即学习环境要素和学习者要素。而学习共同体作为虚拟学习社区的主体之一,一直以来都是研究者竞相研究的对象。为了把学习者紧紧团结在社区中,让他们对在社区学习产生喜爱甚至是依赖的情感,故而对学习者在虚拟学习社区中归属感的研究就显得十分必要。通过阅读文献发现,研究者对社区中学习者归属感的讨论在近几年颇多,但大多数的研究都只在探讨归属感的定义、组成要素、划分维度等问题,并没有在归属感与学习者学习之间建立起联系。笔者认为,无论分析或提高虚拟学习社区中的任何一个要素,其目的都应与学习者的学习有关联,因为在社区中产生有意义的学习才是一切活动和研究的根本出发点。因此,本文将社区中学习者归属感与有效学习的发生相联系来进行探究,旨在揭示二者之间的关系,使学习者在社区中实现真正有效的学习。

2 社区归属感与有效学习

2.1 虚拟学习社区归属感的组成要素

归属感是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在需要层次理论中提出的,他认为归属感是人类的一种最基本的社交需求。虚拟学习社区归属感是学习者对虚拟学习社区这一总体环境的心理认同情况,主要包括对特定网络空间心理上的投入、喜好和依赖等情感。曲阜师范大学的胡凡刚在实证分析了教育虚拟社区学习交往实践的基础上,提出社区归属感包括学习者的在线时间、社区内的人际关系、学习者的参与程度、社区成员的满意度、社区文化和教师自身因素。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单菁菁通过PRE测量法,将虚拟学习社区归属感概括为学习时间、社区满意度、社会关系、学习参与度、社区交互、社区进步的认知度。归纳综合众多观点,社区认同感、社区交互程度、社区参与程度、教师自身因素和社区人际关系是虚拟学习社区归属感的重要组成部分。接下来本文就以这五点来进行详细的研究。

2.2 影响有效学习的因素

在虚拟学习社区中任何条件的优化都是为了一个最终的目的,即学习者在虚拟学习社区中发生有效的学习,因此对有效学习发生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天津外国语大学的杨丽娜等人通过对其提出的有效学习发生前因模型采用结构方程模型统计技术进行检验,得出结论:社区认同感、社区参与度、学习互动、学习活动等因素都将正向影响学习者在虚拟学习社区中有效学习的发生。而杨丽娜等人的文章中提到的学习互动指的就是虚拟学习社区中成员间进行的信息交流、知识建构和情感沟通。而这种学习互动的方式正是文中提到的社区交互方式。在杨丽娜等人的研究中还提到了学习活动会正向影响虚拟学习社区中有效学习的发生,而文中提到的这个学习活动是由教师设计完成的。因此,教师的自身因素也决定了学习活动的成败,同样正向影响着有效学习的发生。

2.3 虚拟学习社区中归属感与有效学习的关系

通过以上的归纳分析,笔者发现社区认同感、社区参与度、社区交互以及教师自身因素都正向影响着有效学习的发生。而以上4个因素恰好是虚拟学习社区归属感的组成要素,因此,笔者认为虚拟学习社区中学习者的归属感会正向影响社区中有效学习的发生。

3 走进多媒体世界的教学设计与分析

接下来本文将以初中信息技术第一册中“走进多媒体世界”这节课为例,对这门课进行教学设计并分析提高学习者的归属感会促进学生进行有效学习,从而证明提高学习者的归属感对有效学习的发生具有正向的影响作用。

本节课在教学内容设计中共分4个环节,每一个环节都对应各自的教学目标,接下来就对应每个环节进行分析说明。

3.1 走进多媒体世界教学内容分析

1)第一环节的教学内容是要为学生呈现生活中的多媒体,要让学生看到多媒体技术的发展进程,理解所讲述的多媒体这一名词的基本概念。在这一环节中,要达到的目标就是让学生从视觉、听觉两个角度感觉到多媒体的存在,认识到它的价值。这部分的学习内容和目标的设计是为了让学生理解生活中的多媒体,对所要学习的知识先有一个总体的认知,只有对总体有个大概的了解和认同,才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所以这一设计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对知识的认同感,从而进行接下来的学习。

2)第二环节的教学内容是要让学生运用多媒体技术,让学生在使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实际操作中感受多媒体技术的奥妙。这一环节是要让学生有亲身体验的经历,达到每个人都应用过多媒体技术这一目标。这部分的内容和目标设计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实践加深对媒体技术的理解,增强对多媒体技术的认同。

3)在第三环节中,要为学生展示多媒体作品,并带领学生对作品进行分析、评价。这一内容要达到的目标是让学生学会评价,分析一个多媒体作品,达到能够综合运用的目的。这个环节的设计是要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达到喜爱和共鸣。这也是加深学生对知识认同感的关键一步。

4)最后一个环节是要让学生对多媒体技术的未来进行展望,目的是希望学生很好地理解所学知识,热爱这节课所学习的内容,对多媒体技术的未来有所期待。

综合这4个环节的教学内容和学习目标设计,可以看到在不同的环节中进行了不同的内容教学,且各个环节的目标不一,但每个环节的设计都是为了一个共同的大目标,即提高学生对所学习知识的认同感。教学内容的设计是希望通过提高认同感使学生能够自主认真地去接受知识、探索知识,从而产生有效的课堂教学。因此,通过对这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学习目标的设计进行分析后,可以说明提高学习者的学习认同感会对有效学习的发生产生正向影响。

这节课的实际教学过程分为4个部分,每个部分都设计了对应的教学策略,提供了对应的学习资源,最后根据教学过程顺序对教学策略设计进行分析。由于本文探讨的是虚拟学习社区作为辅助传统课堂教学的工具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所以以下主要说明的是运用虚拟学习环境时的教学。

3.2 走进多媒体世界教学策略的设计

1)在教学过程的第二个部分中,通过提供文字教材、视频、动画、网页等多种资源链接让学生自己观察,发现并指导学生分析各种多媒体作品。这部分设计的教学策略是网络化自主学习。通过自主学习这种方式让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和向往,激发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热情。

2)第三个部分是在线讨论阶段,这部分中策略的设计是学生要通过虚拟学习社区给出的作业进行在线研讨,学生既已有了参与的热情,那么此时的任务驱动就更增加了学生学习的兴趣。给出任务后先让学生在BBS和聊天室中进行讨论,建立小组,这一设计是为了增强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伙伴关系,拓展个人的人际关系。因为任务是由小组合作完成的,所以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开展一切学习的开端,是学习任务顺利完成的必要条件。

3)教学过程的最后一个部分是开展协作学习,设计的教学策略是要与他人合作完成任务。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通过Moodle中的BBS小组讨论、Wiki、聊天室等进行合作学习,共同完成任务。在这一过程中,生生之间和师生之间的交互作用显得格外重要,因为及时的反馈和讨论是任务进行下去的必要条件。

总结教学策略设计这一部分,可以看到,学生的社区参与度、社区交互程度、以及社区人际关系都对学习知识和完成任务有着直接的影响,而知识的学习和任务的完成则是教学设计的最终目的。因此,通过对教学策略设计的分析,说明社区参与度、社区交互程度和社区人际关系都对有效学习的发生有着正向的影响。

3.3 走进多媒体世界教学评价的设计

在教学活动评价环节中,分为两种评价方式: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1)在形成性评价中,教师通过课上提问的方式来评价学生对于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在这种评价方式下,学生回答对问题时会得到教师的表扬和鼓励,这会增加学生对知识的认同感和对活动的参与度,从而激发学习热情。

2)形成性评价的另一种方式是教师对学生上交作品的点评以及小组之间的互评。这种评价方式下学生会对自己的作品有成就感,在帮助别的小组进行修改作品时,也会增加人际关系和交互程度,对知识的掌握也会更深一步。因此,这两种评价方式都对学生发生有效学习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3)而在这个环节中的总结性评价是通过上机考试的方式实现的。通过考试可让学生了解目前自身的学习状况和优缺点,对知识有更准确的把握。

通过以上分析发现,活动评价主要是依靠教师的精心设计才能得以开展和实施。教师对教学过程和学习活动评价的顺利进行起着正向影响的作用,也就是说教师的自身特征也对有效学习的发生有着重要的正向影响。

通过对这一教学设计案例的深入分析和具体研究,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学习者的社区认同感、社区参与度、社区交互程度、社区人际关系和教师自身特征都对这一节课的顺利完成即学习者发生有效学习有着正向影响,而这五点因素恰是组成学习者归属感的5个维度。因此,通过案例可以验证之前的假设是正确的——学习者的归属感对有效学习的发生有正向的影响。

4 提高社区归属感的建议

虚拟学习社区是基于信息技术的一种开放的、自主的网络学习环境,学习者在社区中的学习形式以自主学习、探究学习为主,因此,发生有效学习的关键就在于学习者自身的感知和态度。本文通过分析信息技术课程实例,发现虚拟学习社区归属感是有效学习发生的重要影响因素。笔者基于以上原因,对虚拟学生社区中归属感的培养提出几点建议。

4.1 利用虚拟学习社区来辅助传统教学,提高学习者对社区的认同感

目前,虚拟学习社区大多是补充、辅助传统课堂教学的。传统的教学形式已经激发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了,现在的学习者在学习时大多是由于课程需求,而不是出于对内容的兴趣和自身的求知欲。因此,为了提高学习者的归属感从而发生有效的学习,应适当运用虚拟学习社区来进行教学,并且教学内容中的例子要是时下流行的,以此来激发学生的热情,使教学不仅满足教学要求,同时激发学习者对在社区学习的向往和热情。

4.2 完善技术支持,加强社区成员间的人际关系

虚拟学习社区是由一群有着共同的学习目标的学习者组成的,因此,学习者与教师之间和学习者之间的交流沟通是有效学习发生成败的关键,也是维系社区情感、稳定发展的纽带和基石。但目前的社区学习中,学习者之间的交流不是很理想,协作学习开展的情况也不是十分顺利。这主要是由于在社区中有些技术还不够达标,学习者在进行互动学习时经常出现延时对话或者收不到信号回复的现象。因此,应提高社区交流技术,提供多种便于师生、生生交流的场所和工具,如BSS、BLOG、Wiki、电子白板等。而影响交互不顺畅的另一个原因就是社区成员的人际关系情况,为了更好地进行互动学习、小组协作活动,应在社区中开设人人、微博等,让学生展现自我,用这些时下流行的工具激发学生之间交流的积极性,从而改善学习者在虚拟学习社区中的人际关系。

4.3 完善社区的管理方法,实现及时反馈

学习者在社区中进行学习时,往往会由于各种原因造成学习进度落后或停止不前,有些小组在进行讨论时也会时常偏离主题或发生不必要的争执。面对这些实际问题应该完善社区管理方法,采用规定学习时间的方法来帮助不自觉或不集中注意力的学生进行学习。此外,在社区中,学生上交的作业大多不会得到教师马上批阅,这也会使学生的归属感下降。因此,应采用技术支持的手段,让教师可以及时对学生作品进行评价反馈,便于学生及时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使学习者能够正确清晰地评价自己,评价学习成果,使学习者对学习保持热情,真正实现高效有效的学习。

5 结语

虚拟学习社区作为远程教育发展的产物,虽然现阶段在实际教学中还处于辅助传统课堂的教学应用阶段,但是在学术界有关该领域的研究已经越来越多,关于如何建设合理、高效、有效的虚拟学习社区,已经成为现阶段的研究热点。因此,探究虚拟学习社区中学习者归属感与有效学习的关系就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笔者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分析,能够有助于研究者从社区归属感与有效学习发生这个角度开展实证研究,以便更好地发展虚拟学习社区,提高学习者的学习质量。

[1]张立国,刘菁,解素敏.虚拟学习社区中学习者归属感的培养[J].现代教育技术,2009(12):84-86.

[2]胡凡刚,李广艳.影响教育虚拟社区归属感形成因素的实证分析[J].中国电化教育,2011(1):51-56.

[3]杨丽娜,颜志军,孟昭宽.虚拟学习社区有效学习发生影响因素实证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12(1):52-57.

[4]马阳.虚拟学习社区中学习者的归属感与自主学习能力关系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12(6):55-58.

猜你喜欢

归属感认同感学习者
价值感与归属感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激活中队活力,内化少先队员组织归属感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蒋佩琪 在大陆打拼更有归属感
浅析大学实习英语教师的身份认同感
汉语学习自主学习者特征初探
职业认同感对新入职护士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
基于实证的高职教师组织认同感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论远程学习者的归属感及其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