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超越“体用”和“古今”——多元文化视野下的民族文化复兴

2013-02-01李永富

中州学刊 2013年5期
关键词:中华文化现代性要素

李永富

在全球化浪潮席卷全球的今天,以麦当劳、好莱坞等为代表的西方消费文化正在逐步渗透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由于欧美国家在市场经济、政治民主、人权保障等方面的先发性优势,西方文化在其他地区的影响也甚嚣尘上,而其他民族的文化则受到了很大的冲击。着眼于这一现实问题,各国知识分子提出了取向迥异的解决办法。亨廷顿先生指出:“这些社会的政治领袖和知识领袖用以下三种方式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对西方的影响做出了回应:拒绝现代化和西方化;接受两者;接受前者,拒绝后者。”①在中国,有些学者基于民族文化本位,提出了“中体西用”的文化发展路径;也有些知识分子基于“体用本末”和“中西古今”的分辨,提出了“全盘西化”的解决方案。笔者不揣谫陋,拟超越“中西”、“古今”和“体用”的分析视角,剖析多元文化视野下中华文化复兴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一、文化与跨文化交流

“文化”是人们耳熟能详而又聚讼纷纭的一个名词。笔者认为,“文化”和“文明”有共通之处,都是人类在处理和自然界关系时产生的一种人造存在。文化是由政治、哲学、宗教和艺术等具有相对独立性的要素组成的有机联系的动态系统,包含物质、制度、风俗习惯、思想与价值四个层次。②其中,物质层面表现为物质实体,制度层面表现为社会得以维系和运转的各项制度,风俗习惯层面则表现为庶民的生活习俗,而思想与价值层面则表现为人类思维的结晶。所以,文化是多元、多层次和多结构的人类创造物。

文化既具有普遍性和世界性,又具有民族性和特殊性。文化的普遍性和世界性表现为文化的共性,而文化的民族性和特殊性则表现为多元性。文化的多元性不仅表现为世界范围内存在着形态各异、内容有别的多种文化,而且表现为某一文化内部的多个组成部分。在世界范围内,文化呈现出多元共存的特点。按照亨廷顿先生的研究,在当今世界,文化至少包括如下几个组成部分:中华文明、日本文明、印度文明、伊斯兰文明、西方文明、拉丁美洲文明、非洲文明(可能存在的)。③即使在一国之内,文化也会有多种表现形态。中国文化就是以儒学为主导的儒、道、佛三教圆融互摄,以兼容并包、博采众长为方针,吸纳法家、阴阳家、名家等其他学术流派思想的多元一体的有机共同体。

尽管不同文化在关注重点、表现形式等方面具有很多差异,它们却仍然具有共性,即对于人的内在价值的肯定,对于群体其他成员的尊重,与自然关系的妥善处理,对于文化存续的关切等。例如,在基督教文化中,平等表现为上帝面前人人平等;在西方现代文化中,平等表现为人权、民主、自由、正义等;而在中华文化中,平等也有不少表现,例如佛教的众生平等、道家的“道通为一”和墨家的兼爱非攻等。当然,平等和秩序相比较,作为中华传统文化主体的儒家更强调长幼尊卑和和谐有序。尽管中西文化对于平等和秩序的侧重点不同,但它们都体现了文化的共性。正是基于上述共性,不同文化之间才具备了对话和交流的可能性。

从现实来看,文化对话和交流也具有必要性。在地球村时代和科技高度发达的当今世界中,不同文化之间的冲突与融合是一个涉及人类生死存亡的重大现实问题。在后工业化时代,主要国家的尖端武器数量巨大,已经具有给对方造成巨大伤害甚至同归于尽的巨大危险。人类若想生存,只能选择文明的对话。哈拉尔德·米勒先生指出:“认识到我们具有的优势、保护我们成就的必要性、并以适当的方式,即在和其他文明的对话中继续发展这种成果,应该是解决问题的出发点。”④

对于不同文化之间的关系,目前学界有两种比较流行的看法,一是以赛谬尔·亨廷顿为代表的冲突论,二是以哈拉尔德·米勒为代表的对话论。亨廷顿认为,未来世界的冲突会以文明为载体,建议西方预防儒教和伊斯兰教的联盟。而米勒则从西方文明本身的现实问题出发,提出西方文化要从西方的民主、自由、开放等核心价值观出发,展开跨文化对话,期望以此化解文明的冲突。二者之间虽然有激进与温和的区别,却都是基于西方中心主义的立场,希望保护西方文化强调的民主、宪政、人权、法治等核心价值,而对于儒家文化、伊斯兰文化则缺乏必要的了解。米勒本人也说过:“事实上,我们对有关伊斯兰教、印度教和佛教的事情一向知之甚少,至于儒教或日本的神道教,可能大部分西方人还根本没有听说过。”⑤因此,我们要理性看待亨廷顿和米勒的观点,不能落入西方文化中心主义的窠臼。

从实质上讲,亨廷顿代表的是文化独断主义的理念,而米勒则表现出了文化宽容主义的态度。就中华文化而言,不但在内部奉行着“殊途同归”的文化宽容观念,而且在对外文化传播方面采取“礼闻来学,不闻往教”的和平方式。在中华文化内部,尽管儒家是文化主体,可是它并不绝对排斥道家、阴阳家、法家等其他学术流派。以儒家和阴阳家的关系为例,在两汉时期,儒家吸取了阴阳消息思想和五行学说,构建了以章句注疏和经世致用为特色的象数易学。在对外文化传播方面,日本曾经多次派遣唐使来中国学习儒家文化和治理制度。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则宣扬一神论,主张唯一真神,提倡持剑传教,希望信徒改宗。在近代历史上,基督教为了传教,不惜利用坚船利炮和鸦片来打开中国大门。传教士的这一做法既给中国造成了很多灾难,也引起了民众对于基督教的反感,影响了基督教在中国的传播。而伊斯兰教也曾经多次发动圣战,来进行武力传教。可见,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文化传播,表现的是文化独断主义的精神。如果以文化独断主义作为跨文明交流的指导原则,不同文明间则难免发生冲突和抵牾。

在谈论文化交流时,我们还要避免先进文化和落后文化的区分。因为各种文化既然产生于特定的环境中,就是适合当地人群和特定时空的需要,无所谓高低。而把先进和落后的区分引入文化,就包含了文化独断和文化优越的意味在其中。如果文化交流的一方或者双方缺乏平等观念和彼此尊重,则会大大影响交流的进行和效果。在文化对话的过程中,各种文化需要以自身为主体,容忍对方与自己的差异,按照“以我为主、容忍差异、互相尊重、各自表述”的原则来处理不同文化间的高低问题,各自作出自己的价值评判,而不是一味用进步与否、先进与否来作为评判标准。

二、“体用”和“古今”思维范式的得失

在中西文化互动中,很多知识分子曾经采用中学西学、古代现代和体用等范畴作为指导理念。“中体西用”、“全盘西化”和“西体中用”都是其中有代表性的提法。这些思想都曾在一定程度上、一定时期内推动了文化交流,但它们也都存在不可忽视的缺陷。下面笔者对其予以简要分析。

在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打破了天朝上国的迷梦之后,晚清知识分子就开始了接受西方文化的历程。在历史上,中华文化表现出以“华夷之辨”为代表的浓厚的文化中心主义观念。为了克服守旧人士对于西方文化的排斥,开明知识分子就用“中体西用”作为接受西方文化的指导思想。郑观应和张之洞等就是秉持这一观念的知识分子的代表。郑观应提出:“中学其本也,西学其末也。”⑥张之洞也明确指出:“旧学为体,新学为用,不使偏废。”⑦他们都认为,西方文化胜在器物层面,中华文化在精神层面独步天下。因而,清朝应该学习西方的器物,例如科学技术。至于制度层面,当时的知识分子认为可以保留满清的专制统治。何为“中体”呢?不同的知识分子有不同的解读。张之洞先生把三纲四维视作“中体”⑧,而郑观应先生则把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传统文化看作“中体”,认为学习西方必须“守经固本”⑨。从总体来看,在这一时期,知识分子大都认同中华文化优于西方文化的价值预设。

后来,“全盘西化”成了很多知识分子推崇的处理中西文化关系的方针。胡适先生和陈序经先生等就是这一思潮的代表人物。胡先生认为,中国文化不如西方文化。中国人既要承认百事不如人,又要死心塌地去学习西方。⑩陈先生认为:“至于我们个人相信百分之一百的全盘西化,不但有可能性,而且是一个较为完善,较少危险的文化出路。”(11)按照这类知识分子的设想,中国不但要在制度、器物层面学习西方,而且在精神层面也要全盘西化。

而以李泽厚先生、黄仁宇先生等为代表的一类知识分子则主张“西体中用”。李泽厚先生把唯物史观、科学、民主和市场经济等因素都纳入“西体”的范畴,提出要以逐步改良的方式实现中国的现代化。(20)而黄仁宇先生则认为,“体”是组织结构,包括政府行政系统、修宪与选举、军备与预算等。(13)在当代中国,“西体”已成现实。我们应该发扬中国传统的人本主义和世界主义的精神,来维护自身安全和服务全人类。(14)从一定意义上来讲,李先生和黄先生的提法实质上都是全盘西化思潮的变种。区别在于,李先生的提法充分考虑了现代性的一元性和多元性,意在避免中国走向全盘西化。而黄先生的提法则凸显了中国传统文化对于现代化建设的正面作用,也是在努力避免全盘西化。

上述三类提法都是前辈学者精神生命的体现,都曾经发挥过不可忽视的历史作用。可是,按照今天的观点来看,它们都有一些不合理之处。奉行“中体西用”的知识分子片面强调了文化的特殊性,忽视了文化的世界性,容易导致中国文化游离于现代化的浪潮之外。如果被“中体西用”的观念所束缚,我们就会重复洋务派当年犯过的错误,就无法超越治乱循环的历史周期律,还会给文化复兴带来周期性的劫难。在中国历史上,专制和战乱都曾经给文化造成多重打击。相反,文化繁荣往往出现在社会政治氛围宽松的时代,例如春秋战国和两宋时期。所以,保持经济繁荣和社会安定,对于促进文化复兴具有正面价值。

主张“全盘西化”的知识分子对于西方文化过于推崇,忽视西方文化的内在差异和局限,漠视中华文化绵延不息的旺盛生命力,容易犯“泼洗澡水连小孩一起泼掉”的危险。在文化进化论、文化整体主义和文化世界主义的理论基础上,西化论者片面强调了文化的世界性和普适性,认为文化的发展是非西方文化实现西方化的单线演进过程,忽视了文化的多元性和民族性。如果我们按照这一模式来复兴民族文化,就会把中华文化带入歧途,可能会把中国人变成黄皮白心的“香蕉人”,还会把中国变成脱离传统的无所适从的国家。同时,如果我们固守中国文化代表过时的死物、西方文化代表光明的未来的观念,就会抹杀中华文化的当代价值,从而陷入文化替代主义的泥潭。所以,我们要反对全盘西化的做法,不然就会犯“抛却自家无尽藏,沿街托钵效贫儿”的错误。

三、中华文化复兴的标志

现代性产生于特定的社会环境中,是西方文化的精华。科学、民主、平等和自由等理念为现代性的内涵。对于非西方文化而言,如果以现代性为标准进行梳理,我们就会在其中发现反现代性要素、非现代性要素和类现代性要素三类内容。所谓反现代性要素,指的是非西方文化中和现代性相背离、起冲突的要素。而非现代性要素是指非西方文化中和现代性无关的要素。至于类现代性要素,是指非西方文化中和现代性类似的、可以促进现代性在传入国生根发展的要素。虽然非西方国家无法从自身中发展出现代性要素,但它们却可以吸收现代性要素来实现现代化,并将自己变成现代化国家。可是,现代化并不等于西化。西化意味着西方化,会导致现代和传统的割裂。现代化则是现代性和民族性的完美结合。韩国、日本的现代化转型就是韩日民族性和来自西方的现代性的有机融合。

中国文化是中华民族独特精神生命的体现,也是具有自身发展方向、能够不断演进和转型的有机生命体。而中国传统也并非静止的死物,而是能够顺应时代要求不断更新的活物。中国文化的勃勃生机为其实现现代化提供了可能性。中国文化的现代化就是民族文化的复兴。保持民族特性也是文化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所以,在文化复兴的问题上,我们要保持开放心态,超越“中西”、“古今”和“体用”的自我束缚,积极吸取西方文化中的现代性要素,努力实现民族性和现代性的有机融合。

接受西方文化中的现代性要素,并非必然要接受其中的非现代性要素。在建设现代化的时代背景下,我们有必要以现代性为标准对传统文化进行梳理。在中华传统文化中,我们可以找到以下三类要素:一是反现代性要素。例如,“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和现代性中的平等、人权等观念相冲突,属于反现代性要素。对于反现代性要素,我们要采取抛弃、转化和更新等措施。二是非现代性要素。例如,祖宗信仰、岁时习俗等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与现代性关系不大,都属于这一类要素。对于非现代性要素,我们要加以继承和发扬。三是类现代性要素。例如,儒家的“天人合一”思想、道家的“自然无为”思想和佛教的“众生平等”等思想和西方的生态伦理思想在理念上有相通之处。对于类现代性要素,我们要善加利用。而类现代性要素和非现代性要素就是我们常说的传统文化精华。因此,在复兴民族文化时,西方文化固然是我们需要倚重的文化材料,中华文化更是不应忘却的文化宝藏。

总之,要实现民族文化复兴,必须抛弃过时的思维范式,积极呼应现实世界的需求,大胆吸收西方文化中的现代性要素,充分利用传统文化中的思想精华,来促成中华文化的现代化。

四、中华文化复兴的策略

当前,在经济现代化和政治现代化方面,我们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由于面临发展中国家中常见的后发劣势,在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贫富悬殊、生态失衡等一系列严峻问题。要想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就要从文化建设入手。牟宗三先生指出:“文化建设就是要配合这政治、经济现代化而使我们在生活中、意识中头脑现代化,而这现代化再反过来稳固(justify,confirm)我们的政治的、经济的现代化。”(15)牟先生的观点彰显了文化建设对于建设现代化的巨大作用。因此,我们在进行现代化建设时,要重视民族文化的复兴。

在全球化时代,要保存传统文化,首先就要复兴民族文化。在当今世界,抱残守缺很快就会被时代所抛弃。只有结合时代需要,中华传统文化才能得以保存和繁荣。要实现民族文化复兴,我们需要在文化的四个层面采取合理的应对策略。

在物质层面,我们必须积极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和市场经济。但是,科学技术是把双刃剑,它既可以给人类带来诸多好处,又可能给大自然和人类社会造成诸多严重危害。因此,我们要对科学技术的负面作用保持警醒。在这方面,中国哲学中的“天人合一”思想可以发挥反思现代性的作用。

在制度层面,我们有必要积极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在帝制时代,我们一直未能处理好君主、士人和民众三者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结果,君主权力独大,士人和民众的义务过大,而个人权利却无法保障。古代中国人重视个体对于家庭、家族和国家的义务,却漠视个人权利。由于缺乏对君权的有效制衡,古代中国被迫在太平和乱世之间循环,国家、社会和民众也都蒙受了很多损失。在建设现代化的当下,我们可以将儒家的仁爱思想作为政道的核心理念,将西方文化中的人权、自由、民主、法治和正义等观念吸纳进来,采取民主选举、宪政法治等治理措施,来妥善处理政府、社会和资本三者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进而超越治乱循环的历史魔咒,最终实现国家长治久安和民众安居乐业。在这一层面,传统文化也可以发挥作用。例如,儒家思想中的民本思想和仁政措施等思想资源,可以为民众认同民主思想发挥促进作用。

至于风俗习惯层面,我们需要以现代性为标准对传统风俗习惯加以梳理和转化。由于这一层面的文化大都属于非现代性要素,我们在梳理时需要立足民族文化本位。以婚礼为例,传统婚礼有“六礼”的讲究,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和亲迎。在当时,婚姻讲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所以“六礼”的环节都要认真完成。到了当今社会,婚姻大都来自于自由恋爱,男女双方在婚前都有充分的机会了解对方。所以,“六礼”也实现了更新。在今天,问名、纳吉环节也濒临消失,纳采和纳征则表现为送彩礼,而请期和亲迎的环节也都进行了符合时代要求的转化。这说明婚礼习俗也需要进行符合当今社会要求的调整和更新。与此相类似,很多传统习俗也都需要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变化进行相应调整。

在思想价值层面,我们需要对传统文化加以梳理,继承和发扬其中的精华。传统文化是以儒学为主体,儒、释、道、墨等学术流派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有机综合体。中华文化的各组成部分之间具有一些共性,例如讲求中庸、适度,推崇天人合一等。在实现民族复兴的当下语境中,传统文化中的很多要素都可以为现代化建设服务。例如,讲求中庸和适度,可以指导国人安身立命。因此,在这一层面,我们应该坚定文化主体信念,努力弘扬传统文化。

在全球化时代,要复兴中华文化,还要积极推动跨文化交流。文化间对话的理论基础是文化的共性,而指导原则应该是文化宽容主义。文化宽容主义反对非此即彼、非黑即白的文化独断主义,主张“成人达己”和“反求诸己”的尊重、容忍和宽容。颜炳罡教授指出:“对话、交流、同情地了解对方的教义、教理和双方的差异,是一切文明化解冲突的前提,也是一切文明实现有限会通的前提。”(16)中华文化历来讲求“和而不同”,这一思想在中华文化中有很多表现。例如《论语》中讲“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中庸》指出“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悖”,《周易·系辞下》有云:“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墨家主张“兼爱非攻”,道家讲求“自然无为”等。所以,中华文化的“和而不同”和“成人达己”等思想可以作为跨文化交流的指导原则。

总之,要实现民族文化的复兴,我们就要打破“体用”和“古今”的妄执,熔铸中华文化和其他文化的优秀思想资源,还要积极开展跨文化交流。

五、中华文化复兴的前景

中国应该以现代化来超越“中西”、“古今”之类的时空因素的局限,来到达现代化的彼岸。民族复兴不仅仅是经济复兴,而是包括经济富裕、政治清明、百姓幸福和文化复兴等范畴在内的统一体。只有经济复兴的民族复兴是脆弱的和不可持续的,是经不起内外危机考验的。

民族文化复兴需要从中国当前的经济现代化、政治现代化的时代背景出发,确定自己的发展方向,采取适当的实践策略,推进多元文化的交流和对话,积极回应人类面临的现实问题。民族文化复兴并不是复古,不是原教旨主义;而是要呼应时代要求,积极吸收西方的民主、自由、人权、开放等现代性价值,为现代化建设发挥敦民化俗、重建道德信仰等作用。

作为中华文化的中枢,儒学在历史上发挥了主体和中枢的作用。儒学复兴自然是民族文化复兴的主体部分。但是,民族文化复兴和儒学复兴并不是同一范畴。民族文化复兴既要成就多元一体、生机盎然的当代中华民族文化,还要积极促成世界多元文化的共同繁荣。

综上所述,民族文化复兴应秉持“民胞物与”的悲悯心和同理心,以解决社会现实问题为出发点,超越“治乱交替”的循环和历史魔咒,实现民众的平安富足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努力实现张载所讲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价值理想。

注释

①③[美]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周琪等译,新华出版社,2010年,第51、24—26页。②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5页。④⑤[德]哈拉尔德·米勒:《文明的共存——对亨廷顿“文明冲突论”的批判》,郦红等译,新华出版社,2002年,第299、298页。⑥⑨郑观应:《郑观应集》上册,夏东元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276、244页。⑦⑧张之洞:《张之洞全集》第十二册,苑书义等编,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9740、9749页。⑩胡适:《胡适文集4》,欧阳哲生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28页。 (11)陈序经:《陈序经文集》,余定邦等编,中山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8页。 (20)李泽厚:《漫说“西体中用”》,《孔子研究》1987 年第 1 期。 (13) (14)黄仁宇:《大历史不会萎缩》,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24、52页。 (15)牟宗三:《寂寞中的独体》,新星出版社,2005年,第240页。 (16)颜炳罡:《心归何处——儒家与基督教在近代中国》,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218页。

猜你喜欢

中华文化现代性要素
让中华文化在海外华裔青少年心中“留根”
复杂现代性与中国发展之道
掌握这6点要素,让肥水更高效
浅空间的现代性
汉字对中华文化的影响
由现代性与未来性再思考博物馆的定义
观赏植物的色彩要素在家居设计中的应用
论美术中“七大要素”的辩证关系
浅谈梦窗词之现代性
中华文化传承创新的路径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