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共产党员信仰纯洁性:问题与对策*——来自河南省的调查与思考
2013-02-01中共河南省委组织部课题组
中共河南省委组织部课题组
在世情、国情、党情都发生了深刻变化的情况下,我们党要经受住“四种考验”、化解“四种危险”,从容应对新形势、新挑战,就必须使每个党员和干部始终保持信仰上的纯洁性。从思想上建党、立党、兴党,始终保持共产党员信仰的纯洁性,是我们党发展壮大、立于不败之地的制胜法宝,是党的建设的永恒主题,是新时期加强党员思想教育的重要任务。共产党员信仰纯洁的基本要求可概括为:从内心深处对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思想体系的高度笃信,坚决执行党的纲领、章程和路线方针政策,时刻牢记共产党员的特殊身份,不仅在组织上入党,更要在思想上、品格上、行动上入党,做到平时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群众事情办得下来,自觉为共产主义奋斗终生。为深入探讨在社会利益多元化的环境下怎样保持党员信仰的纯洁性问题,根据中共中央组织部《关于开展2012年党员教育工作专题调研的函》的要求,我们成立了专题调研组,在部分省辖市和省直机关部门进行了为期半个月的调研。通过采取座谈走访、资料梳理和对调查问卷归纳分析等方法,初步摸清了河南省党员队伍在信仰纯洁性上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并据此作了研究分析,提出了对策建议。
一、当前党员理想信念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河南共有基层党组织20.3万多个,党员505万余名。党的十七大以来,通过在党的基层组织和广大党员中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和创先争优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极大地提高了党员的政治素质,丰富了党员的理论知识,增强了党员的党员意识、责任意识、创新意识,强化了服务观念、纪律观念和大局观念,党员的先进性得到充分展示,纯洁性得到洗礼和提升,涌现出了一大批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共产党员。仅在2012年“七一”创先争优活动专项表彰中,受到中组部表彰的先进基层党组织达36个,优秀党员3名,被追授为优秀党员3名,先进县市区委4个。受到省委表彰的先进基层党组织337个,优秀党员104名,被追授为优秀党员3名,先进县市区委24个。这些情况说明,在总体上,河南省的各级党组织建设状况是好的,党员队伍是纯洁的,整体素质同建设中原经济区的使命要求是适应的,群众对党组织和党员的工作是满意的。
在充分估价党员队伍的主流是好的同时,我们也看到在世情、国情、党情发生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在部分党员中存在的诸多问题,特别是在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方面存在的问题。党员信仰纯洁性上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理想信念动摇。在向党员发放的15500份调查问卷中,对于党员的信仰现状,95%以上的党员选择了“绝大多数党员信仰坚定”和“多数党员信仰坚定”,3.9%的党员选择了“少数党员信仰坚定”和“说不清楚”。这在基本反映全省党员队伍健康向上心态和正确价值取向的同时,也反映出在社会多元化环境下,面对资本主义的新发展、新变化及民主社会主义现象的“神奇回归”,少数党员在理想信仰问题上出现了模糊认识。同时,我们在与基层一些党员干部的交谈中,就有一些同志产生了“共产主义旗帜能打多久”的疑问。如有的党员提出:现在苏联解体,阿尔巴尼亚的“社会主义明灯”早已熄灭,越南已靠拢美国,朝鲜搞家天下,中国现今已处在帝国主义和其他敌对势力的包围之中,中国能否建成社会主义、最终实现共产主义制度,实在是个未知数。
2.宗旨意识淡薄。调查结果显示,25.5%的党员选择了“在不损害自己利益的情况下,愿意帮助别人”,4.1%的党员选择了“如果别人帮了我,我也可以帮助别人”,1%的党员选择了“只管自己的事,不管别人的事”,0.4%的党员选择了“不惜损害他人的利益来达到自己的目的”。这充分说明,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部分党员干部宗旨意识淡薄,对社会公益事业漠不关心,“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自由主义倾向,“各人自扫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的极端利己主义行为确实存在。
3.组织观念弱化。调查发现,部分党员组织观念明显弱化。对于党组织交给的没有报酬的工作任务,只有65.8%的党员选了“愉快接受”,有0.5%的党员选了“找借口推辞”,个别人还选择了“拒绝接受”。座谈走访中还发现,少数党员组织纪律涣散,组织意识不强,长期不交纳党费,不参加或极少参加组织生活,不做党组织分配的工作;有的党员长期外出经商、就业,与组织长期失去联系;少数党员没有大局观念,缺乏积极进取精神,把自己混同于普通的老百姓;个别党员荣辱不分、是非混淆,弄虚作假、欺上瞒下,好事不点头、坏事不摇头;有极少数党员干部追求低级的生活方式,见利忘义、目无法纪、贪图享乐。
4.封建迷信回潮。在社会观念多元化的环境下,各种文化思潮相互激荡,对党员思想观念、价值取向产生冲击,宗教意识和封建迷信现象有所抬头。问卷调查显示,4.7%的党员选择了“在信仰共产主义的同时,也可以信仰宗教”或“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党员可以信仰宗教”,还有1.3%的党员选择了“说不清楚”。从实际情况看,一些地方的党员确实存在着盲目相信星占、风水、命相的问题,个别党员干部在出差、旅游时,有意无意到祠庙去求神拜佛,把个人的仕途、财运和家人的平安寄托在泥神的“保佑”上。
二、党员理想信念存在突出问题的原因分析
信仰,作为人类特有的一种精神活动,作为一种文化心理现象,也作为一种终极关怀机制,总是要受到特定时代和社会发展总体状况的制约和影响。因此,在部分党员中存在的各种错误思想倾向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概括起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
1.内部因素:党在长期执政中存在的消极现象影响了党员理想信念忠诚度。我们党长期处于执政地位和和平环境,而且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党员队伍和党自身状况发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变化。由此带来的党员利益诉求多元化,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凝聚力。调查显示,就入党动机方面,有43.6%的党员选择“既可以为党和人民工作,也有利于个人发展”,2.6%的党员选择“好找工作,赶时髦”,1%的党员选择“可为自己和家人谋取好处”,0.8%的党员选了“其他”。这表明,有不少人存在着入党动机不纯的问题,没有真正解决好思想入党的问题。长期的执政地位,使部分党员领导干部产生骄傲松懈情绪,个别党员领导干部存在着当官为发财、为民服务留余力、为群众办事图回报、工作讲私心等以权谋私、违法乱纪、贪污腐化的思想,只看到入党做官的好处,看不到背后的挑战和危险,只想从执政地位获得好处,不愿尽义务作贡献,与党的理想、宗旨格格不入。
2.利益因素:市场经济的利益观念对党员干部思想造成强烈冲击。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使“经济人”观念、“普世价值观”顺势进入人的信仰层面,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功利主义、个人主义等价值观念在深刻影响着人们的价值判断的同时,也导致不少人对意识形态问题普遍采取淡化的态度,导致部分党员的思想观念特别是利益观、价值观由单一趋向多样;多种经济成分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引发的社会分化和贫富差距急剧拉大,以及社会存在的社会失衡、诚信缺失和情绪不满现象,引发了一些人对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质疑和动摇。
3.体制因素:社会公平正义的部分缺失和制度的不完善弱化了党员理想信念的坚定性。部分党员对于近些年由于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和体制改革不到位带来的问题,如发展不平衡、就业难、看病难、上学难、房价过高、分配不公、腐败等,产生了理论上的困惑,进而影响到他们的社会政治态度。这种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部分党员本身就是这种不公平现象的“受害者”,例如下岗职工党员、农村贫困党员及老弱病残党员等,他们有的为党和人民的事业辛勤工作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到头来却生活窘迫,难免会产生悲观失望情绪,这虽然是个别现象,但负面影响极大。其二,即使是部分“受益者”党员干部,因为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也使他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产生模糊认识。这种思想状况的存在,直接导致了部分党员领导干部放松思想改造,不能严以律己,最终背离了党的理想和目标。
4.环境因素:世界经济政治的新发展使党员理想信念受到冲击。其一,资本主义的改良和进步使社会主义优越性遇到新挑战。半个多世纪以来,在新科技革命和经济全球化浪潮的推动下,资本主义通过自我调整改良,赢得了较长时期的稳定和繁荣,不但没有出现“垂死”的迹象,反而呈现出稳定的发展势头:以科学技术为象征的社会生产力得到长足发展;现代股份公司、跨国公司的飞速发展,国家行政的参与和干预,缓解了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的基本矛盾;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推行了“社会福利政策”、“工人持股”和“工人参与管理”等改良主义措施,普遍建立了比较系统、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使资本主义昔日的“劳资两大阵营”尖锐对峙、阵线分明的情况复杂化、模糊化了。与资本主义发展新变化遥相呼应的是,西欧的一些社会民主党在经过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沉寂之后,在对社会民主主义的反思、改革、转型中重新走上历史舞台,出现了国际社会所称的社会民主主义的“神奇回归”现象。面对资本主义的这些新发展、新变化及民主社会主义现象的“神奇回归”,我们虽然已经改变了主观臆想式的、教条式的观察问题的方式,已经能够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承认、正视资本主义的这些新变化,但不可否认的是,在少数单位的党员思想教育中,还不能引导党员干部正确认识这些新变化,因此造成部分党员的错误认识。其二,西方资本主义腐朽思想文化和生活方式的影响。改革开放30多年来,西方的一些思想意识、生活方式,纷纷涌入国门,西方敌对势力也加紧向社会主义中国推销资本主义制度,进行意识形态渗透。那些大量输入的书刊、影视等精神文化产品,体现着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观、人权观、价值观,充斥着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思想。这些思想文化不可避免地“侵袭”、“毒化”和影响着人们也包括党员的思想。
5.教育因素:基层党组织对党员教育管理的方式方法陈旧,跟不上时代要求。党员教育管理的重点在基层,难点也在基层。通过调查了解,有23.4%的党员认为“基层党组织重视程度不够”,64.1%的党员认为“教育形式单一,缺乏吸引力”,58.2%的党员认为“教育内容缺乏针对性、现实性”。基层理想信念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集中反映为“三多三少”:理论说教多,交流互动少;概念性东西多,深层次分析少;流于形式多,解决实际问题少。有很多基层党务工作者对“如何认识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如何认识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如何认识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实践过程对人们思想的影响”、“如何认识当今国际环境和国际政治斗争带来的影响”这四个直接影响党员干部思想活动的重大问题,不能从思想上政治上进一步取得科学认识并作出正确回答,致使部分党员对社会发展的规律缺乏正确认识,对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缺乏科学的分析,因而对于社会主义运动的前途和命运产生怀疑。
三、保持党员信仰纯洁性的对策建议
党的十七大以来,河南省认真贯彻中央关于加强党员教育的一系列重大部署,在加强党员理想信念教育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了很大成效,也积累了不少好的经验。比如,始终坚持把搞好理想信念教育摆在头等位置,制定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规划和培训方案意见,出台《农村党员、基层干部科技素质培训规划》、《关于改进农村党员培训方式和推进“百千万工程”的实施意见》、《党员经常性学习制度》等,使党员教育工作由软任务变成硬指标;紧密结合河南实际,广泛开展“创建和谐党组织、和谐社区、和谐家庭,党员争当和谐表率”活动、“十县、百乡、千村”试点活动、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等活动,使理论信念融化在党员的思想上、落实在党员的行动中;注重积极改进党员教育的方式方法,探索出教育培训与学习先进典型相结合,课堂教育与参观考察、实践锻炼相结合,经验交流与电化教育相结合等方式,增强了教学的针对性、实用性;以开展系列主题实践活动为契机,逐步探索建立了党员教育培训联系会议制度、党员教育管理责任制度以及党员教育培训轮训、考核奖励、经费保障等长效机制,促进了党员教育制度、内容、人员和时间“四落实”。然而,形势在变化,实践在深入,党员教育也必须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发展要求,不断地改进提高。根据十八大精神和这次调研,我们认为,要进一步解决党员在信仰纯洁性上存在的突出问题,必须在总结推广各地成功经验和有效做法的基础上做下述努力。
1.强化理论武装,筑牢思想基础。党员干部理论上清醒与坚定,是信仰纯洁的前提和保证。一要高度重视理论武装。我们要按照十八大报告提出的“抓好思想理论建设这个根本”、“抓好党性教育这个核心”的要求,始终坚持把搞好理想信念教育摆在头等位置,按照党章和中央《2009─2013年全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规划》的要求,紧密结合实际,明确不同类型、不同层次、不同岗位党员的培训目标、学习时间、组织领导和经费保障,研究制订年度培训方案和实施意见。要把党员教育培训工作纳入大规模干部培训规划系列统一安排部署,列入党建工作目标责任制的重要内容,坚持做到主要领导亲自抓、负总责,带头到联系点为基层党员干部上党课。二要抓实抓好理想信念教育。建立和完善党员教育培训联席会议制度和“党员活动日”、“三会一课”制度,保证机关、事业单位党员原则上每周不少于1天、农村和企业党员每周不少于8小时的学习时间。坚持年初安排、年中检查、年终总结,推广先进经验和典型,形成组织部门牵头抓总、宣传部门配合、政府有关职能部门支持参与、农科教和党校等部门具体施教的齐抓共管格局,使党员教育工作由软任务变成硬指标。坚持开展好经常性的学习教育活动,组织党员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进行全面、系统的学习、研读。努力用党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党员头脑,确保广大党员头脑清醒、思想常新。要旗帜鲜明地弘扬主旋律,引导党员牢固确立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2.加强党性锻炼,筑牢实践基础。保持党员信仰的纯洁性,不仅要靠坚持不懈的思想教育,更要靠在火热的实践中锤炼。因此,必须采取多种途径和措施,引导党员特别是年轻党员干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到改革建设一线去经风雨、见世面,在研究解决基层复杂棘手的困难问题中增长才干、锻炼党性。要坚持把理想信念教育与实际工作相结合,增强教育的实践性。一是要紧密围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开展主题实践活动。要充分运用“三级联创”活动、创先争优活动等有效载体,广泛开展“创建和谐党组织、和谐社区、和谐家庭,党员争当和谐表率”等活动。二是要紧密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开展主题实践活动。通过开展活动,锻炼党员干部,密切干群关系,创新农村工作机制,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同时促进新农村建设。三是要紧密围绕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开展主题实践活动。各级党组织可采取多种形式对广大党员进行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使广大党员明荣辱之分,做当荣之事,拒为耻之行,争做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模范实践者和积极推动者,进而带动全社会形成知荣辱、树正气、讲诚信、促和谐的文明风尚。四是要围绕激发党员队伍的活力开展主题实践活动。要深入开展保持党的先进性、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创先争优、群众路线教育实践等活动,有效激发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积极性,并以这些活动为载体,促使党员干部经常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做到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让广大党员在实践中增强党性,保持信仰的纯洁性。
3.发挥组织优势,激发内在动力。组织优势是从组织上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法宝。我们党按照马克思主义建党原则,建立了由党的中央组织、地方组织和基层组织构成的科学严密的组织体系,已发展成为拥有400多万个基层组织、8200多万名党员的大党,集中了全国数量众多的先进分子和各方面优秀人才,具有强大的组织动员力。这是巨大的组织资源和组织优势。各级党组织要充分运用党的组织资源,把各级党委的核心领导作用和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进一步发挥好,各级党员领导干部要把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领导干部的骨干带头作用进一步发挥好,要带头坚持好“三会一课”制度、民主评议党员制度、专项组织生活落实情况检查制度,督促各级党组织定期、按时、不走样地扎实开展组织生活。要建立健全各级党组织服务党员机制,完善关怀帮扶机制,尊重党员主体地位,扩大党员民主权力,完善党内情况通报制度,切实增强党员的归属感、荣誉感和责任感、使命感。同时,要坚持实行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公开承诺、领导点评和群众评议制度,持久推行党员示范岗、党员责任区、亮牌上岗等制度,把党员自觉行为、组织部署要求、群众监督促进有机结合起来,激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内动力,使党员始终保持行动上的先进性和信仰上的纯洁性。
4.推动教育创新,营造良好环境。要总结传统的党员教育经验,主动适应新时期党员干部队伍结构的新变化,坚持探索新方式、新途径,切实增强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教育的实效性。一是要实行教育培训与学习先进典型相结合。新时期,在开展常规的教育培训的同时,要大力培养、树立和宣传党员先进典型,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二是要实行课堂教育与参观考察、实践锻炼相结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注意在搞好课堂教学的同时,尽可能多地组织党员和干部到省内外一些发达地区参观考察或挂职锻炼,以此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和才干。三是要实行经验交流与电化教育相结合。定期开展理论研讨、体会交流、技能竞赛活动,活跃教育培训方式,增强教学的吸引力。要创新思想文化传播的形式,占领互联网这个新阵地和传播的制高点,办好党员教育网站,不断提高主流媒体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扩大教育的覆盖面,通过播放电教光盘、开辟党建专栏、建立党建网站等形式,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展示先进党员风采,对广大党员特别是对流动党员进行直观的远程教育培训,为党员保持信仰的纯洁性营造一个思想上健康向上、内容和形式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
5.强化组织约束,纯洁党员队伍。纯洁党员队伍是保持党的纯洁性的重要途径,从思想上入党是保持党员信仰纯洁的关键。我们必须强化组织约束,按照“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要求,严格落实党章和党内政治生活准则等制度,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将自律与他律有机结合起来,形成有效的监督机制,为党员保持信仰的纯洁性提供组织保证。要从源头上做好保持党员信仰的纯洁性工作,按照标准要求做好发展党员工作,把好党员入口关,不给动机不纯、操守不洁者以可乘之机。同时要疏通出口,建立健全党员退出机制,明确不合格党员的评定标准和处置办法,通过落实述职述廉制度、定期谈话制度、自动辞职制度等,及时清理不合格党员,净化党员队伍。
6.加大资金投入,提供经费保障。要全面加强基层党员教育阵地建设,加快党校和科技示范基地培训主阵地建设,有效利用村级活动场所、党员服务中心和远程教育网络等培训资源,建立网上党校,使党员教育基础设施建设上台阶,硬件设施上档次。在省、市、县三级建立起一支业务熟、技术精、用得起、靠得住的专兼职教师队伍。按照不同地区党员干部和群众的学习需求,开发一批通俗易懂的培训辅导材料。建立健全经费保障机制,多方筹措资金,为党员教育提供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