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藏经》“病者之乐喜好勿违背”浅议

2013-02-01于雪飞刘应科刘猛杨建宇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3年10期
关键词:病者白虎少阴

于雪飞刘应科刘 猛杨建宇

(1北京市顺义区仁和镇卫生院,北京101300;2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医院,北京100013 3中日友好医院,北京100029;4全国名老中医孙光荣教授学术经验传承工作室,北京100013)

《中藏经》“病者之乐喜好勿违背”浅议

于雪飞1刘应科2刘 猛3杨建宇4△

(1北京市顺义区仁和镇卫生院,北京101300;2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医院,北京100013 3中日友好医院,北京100029;4全国名老中医孙光荣教授学术经验传承工作室,北京100013)

中藏经;逆顺;中医诊疗

《中藏经》虽然作者尚存争议,但其学术价值毋庸置疑,被任应秋教授列为中医十大经典之一。中医大师孙光荣教授对其有较高的评价和丰硕的研究成果,在现代临床中仍有非常好的指导意义。

在第一卷水法有六论中提出“病者之乐喜好勿违背”,又列举了相关例子,如“喜其通者,因以通之;喜其塞者,因以塞之;喜其水者,以水济之;喜其冰者,以冰助之”。在火法有五论中列举了“故喜其汗者,汗之;喜其温者,温之;喜其热者,热之;喜其火者,火之;喜其汤者,汤之”。并且在实施执行中,提出“亦不可强抑之也”,“亦在其宜,慎勿强之”。《中藏经》同时也对这种方法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如此从顺,则十生其十,百生其百,疾无不愈耳”,“如是则万全其万”。

“病者之乐喜好勿违背”,即勿违背患者的爱好喜欢,往往患者的爱好喜欢提示疾病的证型,也可以反应疾病的寒热虚实的本质。这是中医认识疾病的一种指导思想,但是这绝不是赞同纵欲,在文中指出“消渴者,因冒风冲热,饥饱失节,饮酒过量,嗜欲伤频,或饵金石,久而积成,使之然也。”“又有年少之辈,富贵之人,恃其药力,恣其酒欲,夸弄其术,暗使精神,内损药力,扶持忽然,作何能救疗,如是之者,岂知灾从内发,但恐药饵无微功,实可叹哉!”“饥饱无度则伤脾,思虑过度则伤心,色欲过度则伤肾,起居过常则伤肝,喜怒悲愁过度则伤肺。”纵欲必然导致不良后果,这需要与“病者之乐喜好勿违背”相区别。

“病者之乐喜好勿违背”意义深远,在很多方面都有体现,尤其是在经典著作中。本文选取经典著作中的部分语句,从以下五个方面试述其中之意。

1 “病者之乐喜好勿违背”在脏腑理论中的体现

“病者”不仅仅指病人,也可延伸为脏腑,即脏腑之喜乐勿违背,在脏腑理论中常常运用。《素问·脏气法时论》“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用辛补之,酸泻之;心欲耎,急食咸以耎之,用咸补之,甘泻之;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用苦泻之,甘补之;肾欲坚,急食苦以坚之,用苦补之,咸泻之;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补之,辛泻之。”即肝喜条达而恶抑郁,故当以辛散之法疏达肝气……肺喜敛降,当用酸收之法肃肺降气。这里叙述了五脏各有偏好以及五脏与五味的关系,进而更好地阐释了脏腑理论。

2 “病者之乐喜好勿违背”在病机阐释中的体现

病者的“乐喜好”能够更好的阐释疾病的病机。《素问-阳明脉解论》“热盛于身,故弃衣欲走也。”即体内热盛,热欲达外,故弃衣而散热,热属阳,阳主动,故意欲到处走动,“弃衣”和“欲走”很好地反映了热盛的病机。《素问-疟论》“疟之始发也……寒去则内外皆热,头痛如破,渴欲冷饮”,“阳盛则外热,阴虚则内热,外内皆热则喘而渴,故欲冷饮也”,即体内有热,热邪消水,故口渴欲冷饮,同样也很好地阐释了“寒去”、“阳盛”、“阴虚”的病机。

3 “病者之乐喜好勿违背”在诊断学中的体现

诊断寒热真假,重点强调了患者的乐喜好,“病人身大热,反欲得衣者,热在皮肤,寒在骨髓也;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者,寒在皮肤,热在骨髓也。”即如果患者壮热,但是意欲采取保暖措施,而不是散热,可推断其证为真寒假热证;如果身上很凉,但是患者不愿采取保暖措施,同理推断其证为真热假寒证。这是诊断真寒假热和真热假寒的重要方法,在临床上很有指导价值。

诊断虚实,也常采用患者的乐喜好。《伤寒论》“发汗过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桂枝甘草汤主之。”这句话,形象地描述了发汗过多,耗伤心阳的临床表现,用手按胸口觉得舒服,而不是拒按,这提示虚证。在临床中这是诊断虚实的重要方法。《金匮要略》“肝着,其人常欲蹈其胸上,先未苦时,但欲饮热,旋覆花汤主之。”肝着,喜按压,说明体内有气机阻滞的情况,为实证,当用旋覆花汤来治疗络瘀肝着。

一些病症的命名,采用患者的乐喜好。《伤寒论》“中风发热,六七日不解而烦,有表里证,渴欲饮水,水入则吐者,名曰水逆,五苓散主之。”病人口干欲饮水,但是饮水后旋即吐出来,这是由于患者水邪内蓄,水不化津上承,则口干渴,欲饮水自救,但是所饮入之水被体内的停饮格拒而向外吐出,故需要利水以治其本。仲景根据这一患者喜好的特点,命名为“水逆”。

一些方剂的应用指征就必须有患者的喜好。《伤寒论》“伤寒,若吐若下后,七八日不解,热结在里,表里俱热,时时恶风,大渴,舌上干燥而烦,欲饮水数升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渴欲饮水,无表证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后世医家吴鞠通在《温病条辨》中,总结白虎汤的禁忌症为“白虎本为达热出表……不渴者,不可与也……常需识此,勿令误也。”是否喜好饮水是判断白虎汤和白虎加人参汤应用的重要指征。

病人的喜好是一些方剂应用的鉴别要点。《伤寒论》“霍乱,头痛发热,身疼痛,热多欲饮水者,五苓散主之;寒多不用水者,理中丸主之。”霍乱吐泻交作,可见头痛发热,身疼痛等证,若患者表现为渴欲饮水,提示病在阳分,当治以五苓散;若患者口不渴,提示病在阴分,中焦虚寒,寒湿内盛,当治以理中丸。

某些证候诊断的要点是病人的喜好。《伤寒论》“少阴病,欲吐不吐,心烦,但欲寐,五六日自利而渴者,属少阴也。虚故引水自救。”根据是否饮水的喜好,来判断是否属少阴,若自利而不渴则属太阴了,这是判断少阴病和太阴病腹泻的鉴别要点。《温病条辨》“太阴温病,寸脉大,舌绛而干,法当渴,今反不渴,热在营中也,清营汤去黄连主之。”病人是否喜欢喝水是诊断营分病症的要点。《温病条辨》“面目俱赤……但恶热,不恶寒,日晡益甚者,传至中焦,阳明温病也。”以患者恶寒还是恶热,来判断是否为阳明温病。

4 “病者之乐喜好勿违背”在疾病治疗中的体现

在临床中,患者的乐喜好可以成为一种治疗方法,可以起到意想不到的疗效。《伤寒论》“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烦躁不得眠,欲得饮水者,少少与饮之,令胃气和则愈。”此为发汗后,伤及胃中津液,导致胃中阴液一时性不足,故口干渴欲饮水,引水自救,补充胃中津液,胃气调和而自愈,胃不和则卧不安,故烦躁不眠,此症状会随着胃气调和而自愈。《伤寒论》“厥阴病,渴欲饮水者,少少与之愈。下利,欲饮水者,以有热故也,白头翁汤主之。”同理,少少饮水而愈。另外在《金匮要略》中明确指出“夫诸病在藏,欲攻之,当随其所得而攻之,如渴者,与猪苓汤。余皆仿此。”即治疗疾病时,应根据患者的喜好,或者疾病在患者身上所表现的喜好而进行治疗。

5 “病者之乐喜好勿违背”在疾病预后中的体现

根据疾病的特征,依据病人的“乐喜好”来判断疾病的预后。《伤寒论》“少阴病,恶寒而蜷,时自烦,欲去衣被者,可治。”少阴病,阳气亏虚而蜷卧,畏寒,随着疾病的转归,出现了心烦,并且想减少衣被等保暖措施,说明阳气来复,阴寒减退,预后良好。《金匮要略》“呕家本渴,渴者为欲解,今反不渴,心下有支饮故也,小半夏汤主之。”饮邪内停之人,经常呕吐,若吐后,觉得口渴,为饮邪将祛、疾病将愈之兆,这也是利用病人的喜好来判断疾病的预后。

10.3969/j.issn.1672-2779.2013.10.001

1672-2779(2013)-10-0001-02

��韩世辉

2013-04-03)

△指导老师

猜你喜欢

病者白虎少阴
黄帝内经
论少阴“三急下”
解读少阴病辨证论治体系※
白虎
病者与忍者
论《伤寒论》少阴病误汗
白虎
医者与病者
《伤寒论》少阴病预后探析
唐白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