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外教育比较浅谈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2013-01-31龙敏
龙 敏
(南方医科大学公共卫生与热带医学学院微生物系,广东 广州 510515)
目前,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不足是普遍存在的现象,这对学生掌握知识的能力培养十分不利,关系到个人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在目前情况下探讨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一系列高等教育报告中明确指出,21世纪是一个学习化的世纪,这种学习是建立在四大支柱的基础上,即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这四大支柱的核心思想是强调人的能力培养,包括掌握知识的能力、创造能力、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合作能力等[1]。
我们要吸收西方先进国家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充分调动医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励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
一、中外课堂教学模式的比较
作者在瑞典做访问学者期间,发现他们并没有统一编写的教材,组织教学时由一个牵头人组织相关领域的多位专家来上课,主要结合每位专家的科研工作讲授与本课程相关的理论知识,类似于国内开设的讲座课程,讲授的是最新、最前沿的内容,教学起点高、进程快。虽然没有统一的教材,但有参考书,学生的学习更多的依靠图书馆、网络等教学资源,课程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大部分由学生自主学习,学生的学习有很大的自由度和灵活性[2]。学到一定阶段,教师会出一些讨论题,让学生自己上图书馆查阅文献资料,分析总结归纳成文,作presentation,讲给大家听,学生可以提问和讨论,教师现场做指导,既学到了专业知识,又锻炼了学生的分析思维和口头表达能力。
在欧美发达国家,大学是提供最佳条件供学生自主学习的场所,图书馆提供充足的书籍、杂志及电子读物和安静舒适的读书环境,让学生在知识的海洋里尽情遨游,学校有知识渊博的专业老师,有问题可直接或上网请教老师,并随时与同学进行交流和讨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很好的培养,有利于他们能在这个知识更新迅速的时代更好地掌握新的知识,并在此基础上开展创新活动,提高创新能力。
反观我们现在医学生的课堂教学,教学形式比较单一[3],老师按照统编教材讲课,学生被动听课,然后按照教材复习,考试内容不超过教学内容,学生只需要消化理解一本教材就可以了,知识的广度和深度有所欠缺,自主学习能力也没有得到很好的培养,由于被动的接受知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不是很高。
由于新知识的不断涌现和课程分科的细化,国内医学生每学期学习的课程大约5门左右,教师要鼓励学生根据课程的难度和重要性,做好学习计划,合理分配时间和精力,平时主动复习,有问题及时与老师和同学探讨交流,把基础知识学扎实。在学有余力的情况下,可以就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上网或到图书馆查资料,拓宽知识视野。
在现有条件下,教师可以从电视和网络上搜集与本专业相关的视频节目,在课堂教学中采用视频、动画等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扩宽知识面,加深对所学知识的印象;采用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积极主动思维能力;采用病例分析方法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和归纳能力等,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比较
近20年以来,计算机辅助教学(Computer Aided Instruction,简称CAI)在美国已普遍采用,而在一些医学院校已采用全面的计算机教学。英、德、法、日等发达国家的医学院校的医学教学中在逐步推广和应用CAI,计算机技术被广泛运用于教学。美国把课程大纲、教科书、组织切片、病案,甚至考试都放在计算机上。许多教师开发软件用于教学,计算机广泛用于循证医学、查阅文献[2]。由于计算机技术在教学活动中的广泛应用,图书馆的重要性大大增强,学生可以利用Internet进行自主学习和开展科研活动。
国内计算机辅助教学近年来发展很快,人民卫生出版社等出版了多种CAI医学教学课件,各高校也建立了许多网络课程,教师要考虑如何充分利用这些教学资源,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以医学微生物学的教学为例,细菌、病毒的形态和结构等形态学内容比较多,采用课件中精彩的图片可以很好地展示,学生更容易理解;基因的转移和重组等,采用视频方式将动态过程展示出来,既形象又生动,留给学生深刻的印象。学生可以利用这些课件自学和复习,还可以利用讲述某些专题的课件对某一专题做深入的探讨,如细菌的耐药性等,以获得更多新的知识,扩大知识面。网络课程将教学大纲、教案、教材和参考书、复习思考题都放在网上,学生可以自主学习并检验学习效果,锻炼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考核方式的比较
国外采取的考核方式灵活多样,综合学生的出勤率,平时讨论课成绩,实践课成绩以及最后考试的成绩,给学生作出合理的评价。在美国大学考试频繁,在一个学期仅仅4个月的时间里,一门课程至少考3次,4次,甚至5次。另外还要写涉及该领域的研究论文或综述文章。在这样的教学制度下,学生就自然而然地刻苦学习并通过复习考试比较扎实地掌握了知识。多种形式的考核有利于考察学生的综合能力,更重要的是由于每门课的最终成绩是所有考核项目的总和,如果一次考试失败,学生可从其余考试、作业及研究报告的成绩来补回。每次考试前都有“考前辅导”。学生通过复习这一段所学的内容找出问题,然后各自的问题带到“考前辅导”课上。老师讲解或讨论的形式来解决每个学生的难题。由于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以及经常作presentation,平时就可看出哪些学生学习主动认真,成绩好,同学和老师都看在眼里,不须等到考试以后从分数知道哪个学生优秀。老师也可根据学生的考试成绩来衡量自己的教学质量并改善其教学方法手段等。
我们国内医学院通常的考核方式是在一门课程全部上完以后,出一套试题期终考试,学生平常不注意复习,临时抱佛脚,要求老师辅导讲重点,但求过关。这种传统的考核方式没有鼓励学生主动拓宽自己的知识面,不利于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我们曾尝试让学生在完成医学微生物学综合性实验“细菌的分离培养和鉴定”后,学习写作科研论文,综合学生的考试成绩和论文成绩进行考核评价,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考查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四、课外科研活动的比较
国外的大学非常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参加课外科研活动。作者在美国南加州大学的实验室做研究时,实验室在暑假期间来了一个高中学生,因为他对生物科学很感兴趣,实验室的技师教他做DNA提取实验,这个学生也成功的提取了DNA。中学生就已经有机会到大学的实验室参加科研活动了,大学生就更不例外了。由于国外的大学暑假时间比较长,学校会提供一些Summer Project供学生选择,教师提供实验方案,学生花四到六周的时间完成一个项目,学校提供实验经费和教师的报酬,科研时间和经费都能得到保证,教师和学生都很投入,收获也比较大。
国内的大学现在也开展了学生课外科研活动,学生的热情很高,开始都会积极报名参与,有时一个老师要带3-4个学生,但是由于平常要上课和复习,只能课余时间到实验室,时间比较零散,经费投入较少,多为象征性的,学生自称参加课外科研是“打酱油的”。有些学生对科研很感兴趣,自觉性也比较强,积极主动的参与科研,可以做出一些成绩,有些学生学业压力一大就放弃了。当然,即使是“打酱油的”,参加总比不参加好,通过参加课外科研可以知道科研的基本过程,要与老师、师兄、师姐打交道,培养与人交流和协作的能力,对学生今后踏入社会还是很有好处的。但是,我们的课外科研活动还需要进一步完善,特别是时间和经费都要有保障,确有兴趣愿意付出大量时间和精力的学生来参与,这样才能得到比较好的成效。
总之,如何在现有条件下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训练他们获得好的思维方法,有伴随终身的不断学习、不断创新的能力,以期更好的适应今后的学习和工作,须由我们教师认真的思考并付出辛勤的劳动。
[1]范 伟,郑立新,于善波.中外大学生实践能力理念与标准对比研究[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1,29(2):107-109.
[2]梁 茜,张万红.浅谈中外医学教育的基本情况及其差异[J].西北医学教育,2010,18(3):432-435.
[3]李东旭.对斯坦福大学的课堂教学模式的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0,23(4):8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