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明月洗铅华——《赤壁赋》教学设计
2013-01-31师玲涂军
师玲涂军
教学设想:
《赤壁赋》有诗情、有画意、有哲理,是千古美文,千古妙文。教者将本文当作一个心路历程的展示平台,带领学生走进黄州时候的苏东坡,看他如何在身处困境时突围出来的。通过赏析,体会古代文人的山水智慧和豁达胸襟,构建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
学习欣赏古代赋体文的优美情势,以情怀为内涵,以文字为载体,精致巧妙的传情达意的行文方式。
从景入手,由景及情,由情及人,由人及理,人、景、情、理熔于一炉,交相辉映,相得益彰。欣赏一种景理情的绝美融合。
依行文的思路,抽丝剥茧,由表及里,由浅入深,走进作者复杂的内心世界,最终体会其独特的人生境界。
教学目标
1.积累重点词的词义、特殊句式和词类活用等文言基础知识。
2.欣赏作者描绘的赤壁夜景;品析作者的情感变化;领会作者的人生感悟。
3.悟山水文化。
教学重点
整理、品析作者的情感变化;领会作者的人生感悟以及山水智慧。
教学难点
准确理解作者的情感是怎样由喜而悲、由悲而向豁达转变的。(理解作者独特的智慧视角改变着人生态度)
课前准备
苏轼生平资料,乌台诗案资料,中国山水诗文中的智慧人生等相关资料,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山水画视频资料,教师制作的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主喜客悲
1.解题导入:看到这个题目,大家自然会想到这是作者游赏赤壁之后所写的赋体文章。那么千年之前、赤壁之下哪些景物勾起了苏轼的文思?
明确:先是看到了“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接着看到“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以及“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教师相机点拨“徐”“接”“横”等词的意思和状语后置句“于……上”和“于……间”等。
(师范读第一段,生感受音韵节奏)
2.此情此景,同游的苏轼与客分别是什么状态?
明确:有山有水,有酒有月,此情此景,苏轼“饮酒乐甚,扣舷而歌”。而同游的客却黯然心伤。引出“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师顺点解“客有……者”定语后置,“舞”“泣”的使动用法。
讨论:客的哀伤是否突然?从何而来?
明确:不突然。从前文看,苏轼“扣舷而歌”在先,客“倚歌而和之”在后,客的洞箫是为了应和苏轼的歌,而此处洞箫声透出了客心中的隐忧与哀愁,这里应该可以通过客的洞箫声推求出苏轼歌的特点也是悲伤的,即歌声勾起了客的愁肠,歌声是箫声的触发点。
3.那么苏轼歌中的什么内容勾起了客的愁肠?
明确:苏轼的歌声里有“流光”,即水面上流动的月光;有“渺渺兮予怀”,即悠远的心怀;还有“望美人兮天一方”,即远在天边的美人。面对如水明月,想起远方的人儿,不禁心怀渺渺,情思悠远。我们常说,“明月千里寄相思”,此情此景,望月怀远是再正常不过的了。(此时教师不必先入为主地介绍“美人”意象,还是遵由学生的阅读体验慢慢展开)
4.客经由苏轼的歌声引发了内心的哀愁,客哀愁的是如歌所诉的思念吗?
明确:由后文客的回答可知,客“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与长江相比,江流千古,而人生短暂,客生发的是人生短暂之悲。
5.客悲从何来?在赤壁泛舟怎么就突然感慨起人生短暂了?
明确:客由夜月之景联想到“月明星稀”之句,进而由眼前赤壁之景联想到曾在赤壁古战场驰骋纵横的英雄豪杰。历史英雄尚且不在了,更何况你我这样的凡夫俗子呢?客的哀愁不是突然生起,而是触景生情。
(学生自读感受客对英雄的哀叹之情)
师指导诵读要点:诵读其生之辉煌句 “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语速宜迅疾有力,语气高亢激昂,以流贯吞吐之势读出曹操一世之雄的英雄气概。越是生之辉煌才能越是对比反衬出逝之无奈。至此,学生应能领悟“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的读法,语气遏制陡转,充满对生命短暂的无奈与浩叹。
是啊,任是这样的英雄也敌不过时光的轻轻一叹,曾经的豪杰尚且都在苍莽奔突的时间长河里消逝了,更何况你我这样的凡夫俗子?
6.生畅谈人生短暂、生命有限之感。
明确:这不是客的一己之悲,而是千古同悲,曹操有诗云“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连豪迈至极的李白也曾发出这样的感慨:“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苏轼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辛弃疾的“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红楼梦里妙玉说“纵有千年铁门槛,终需一个土馒头”;杜甫也说“卧龙跃马终黄土”。教师引用古人诗句让学生对客的悲愁有更深的体会。
(二)主解客愁
7.客形象地将短暂的生命比作“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生齐读“况”字所领起的内容,再次感受客的生命短暂之叹。
8.之前的清风至此已然变成了“悲风”,那么苏轼对于人生苦短这一哀叹怎么看?他与客在这一观点上是一致的吗?
明确:苏轼认为“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苏轼与客的观点截然不同。
9.苏轼何以持生命永恒的观点?师指导生由结论倒推原因与理由,既然观点前面有个“则”字,说明理由在前文。师引导生理解这段文字的“变与不变”是针对的“水与月”。
斯,这,指前文的水,逝者如斯,水在流逝,它流走、消失了吗?没有,水循环往复,并未减少;彼,那,指前文的月,盈虚如月,月有阴晴圆缺,它为此增减过吗?没有。由此,苏轼认为人的生命也是如此,永恒不变。
10.苏轼以水月作比得出结论,可是我们理解起来仍是模糊不清,为什么苏轼认为生命永恒,谈谈你的理解,为苏轼的结论找找合适的理由。
生讨论,师明确:(一)人有生生死死,可生命却一直在延续,正是“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个体的生命是短暂的,而生命的本质却是永恒的。
(二)道家认为,生命是气,即能量。根据能量守恒规律,生和死只是生命不同的存在方式和呈现形式,死并不代表生命的结束。
(三)佛教认为一切世界始终生灭、前后有无、聚散起止,念念相续,循环往复,种种取舍,皆是轮回。生命就是我们当下的感受和觉悟。
(四)人的周遭环境与境遇是不断改变的,即外在的“变”,而本我与内心的坚守是不会因之动摇的,即内在的“不变”。
11.师总结:苏轼从个人的、局限的思维困境中跳脱出来,换了一个角度,就天地宽阔、豁然开朗了。相比客,苏子站得更高,活得更乐观、旷达。
12.他接着劝慰客人:与其无谓伤感,不如尽情享受眼前的清风和明月。这才是世间最无尽的宝藏,最精粹的永恒啊!
生读“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师讲解“苟”“藏”“适”的意思。
(三)主客齐乐
13.客在苏子的精神感染下,倏然开朗,二人再次举杯,师解释“狼藉”“枕藉”“乎”,狼藉的杯盘,枕藉随意的睡姿,在船上一觉睡到天光大亮的状态,足见二人格外轻松,之前的哀愁一扫而空。
背景介绍:苏轼以山水为喻,化开了客心中的愁结,可是你们知道吗?此时的苏轼正因为乌台诗案忍受着文坛齐齐向他泼来的脏水,蒙冤受屈,一度入狱,又被贬黄州,处在人生的最低谷,伤痕累累的他却以旷达的胸襟完成了困境中的突围。这篇写于被贬黄州之后的《赤壁赋》,与其说是劝慰客人,还不如说是苏轼与自己的心灵对话,作心灵的自我拯救。这也符合赋的写作特点,即汉赋惯用“主客对话,抑客伸主”的表现手法。
介绍“乌台诗案”
14.身处困境中的我们从中得到了什么启发呢?
生思考交流人生体会与收获。
(四)主客合一
15.既然此文是苏轼的一己之作,并无客影,那么我们就能理解前文苏轼歌声里的 “美人”与悲伤了。在《诗经》和《楚辞》等古典文学作品中是“贤主”和“美政”的象征,作者于此反复吟唱“美人”,显然透露出这么一个信息:今天虽然因“乌台诗案”遭受贬谪于偏僻的黄州,但杜甫般“致君尧舜上”的社会理想却一直萦绕心头,内心深处并没有忘记国家社稷。看来,“美人”这个意象就不是现实中的人了,而是一个抽象的符号。
16.《文心雕龙·神思》中,刘勰认为“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即“一切景语皆情语”。作者目之所及、盈满眼目的景定是为内心的情感而有意筛取、选择的。这种意象服务统一于意境的作法古已有之,苏轼也不例外,开篇所描写的赤壁夜景与此时作者的心情是一致的。
想象孑然一身的苏轼在贬谪之地寂寞泛舟,眼前之景无不被笼罩上了一层落寞、冷清的色调。“清风徐来,水波不兴”,风有一丝清冽;“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徘徊”表现了云影重重、影影绰绰的样子,看来月并不朗照,倒像满怀心事,此时的月有一丝清冷;“白露横江,水光接天”,境有一丝清幽。苏轼恍然间如入太虚,恨不能清舞飘飞。这与苏轼被贬密州期间所写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如出一辙。这清冷、孤寂、飘渺的意境并非人间胜景,而是此时苏轼内心的外化。此时,对苏轼来说,“山不是山,水不是水”;最后,苏轼在儒道佛等思想的影响与作用下,渗透了“惟江上之清风于山间之明月,耳之而为声,目之而成色”的物我永恒、天人合一,明白了“山还是山,水还是水”,“我永远还是那个我,不会因了外在困境与挫折而改变内心”。这就是古代文人寄情山水的智慧。
17.教师播放2008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舞者洒脱地挥笔山水的画面,画外音传来的是英文发音“shan shui”,师语:山水是中国人的精神容器,它包含了中国人独有的智慧与哲学,在世界面前,山水已然是中国智慧的象征,寓意无穷。我们感到困惑与迷茫时,不妨回归山水,寄情山水,也许你会从古人的山水文化中追寻到生命的意义、解惑的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