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女性主义:新媒介环境下的性别形象建构与消费
2013-01-31黄良奇
黄良奇
超越女性主义:新媒介环境下的性别形象建构与消费
黄良奇
权力、身份、形象、建构、消费等一直是女性主义关注和讨论女性问题的关键词。新媒介环境下,传媒对社会性别形象(女性、男性、中性)的建构采取通吃的方式,已超越了女性主义关注的视角。在传媒消费主义视野与逻辑下,文章分析了我国传媒“男性、中性乃至第三性”的性别形象建构,指出其中的弊端并做出学理批判,认为新媒介环境下,作为性别平等的公共领域,传媒应本着真实、客观、公正、平等、开放的专业主义视角进行社会性别形象建构,以推动社会性别文化建设的健康与和谐的发展。
女性主义;新媒介环境;性别形象;建构;消费
一、女性主义的中国视域及媒介进化下的“第三性”话题
(一)女性主义的中国视域
性别话题源远流长。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女性由于自身生理因素的约束,不能同工或同工不能同酬,首先表现在经济上对男性的依赖,继而带来在政治、文化教育等方面的不平等,这种现象在封建父权制强化下,一直延续到现在。
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女性争取性别平等的权利意识开始觉醒,要求教育、参政、就业、婚姻自由、性解放等呼声开始在社会上激荡,妇女参与社会经济、政治生活的平等权利也开始在报刊话语中建构,由“他”、“男性”所形成的传统话语让位给“我们”、“我们的”新型话语,社会革命和建设需要发动女性并开发妇女人力资源的认识得到了普遍认同。
随着社会的变迁,公有制计划经济和国家父权制剥夺了男性家长的威权,按照国家政治需要重新界定了女性的内涵,塑造了女性的社会角色,由国家传媒宣传张扬的“铁姑娘”作为一个时期的文化符号完全摒弃了传统“三从四德”的性别规范,颠覆了传统的社会性别话语和社会性别秩序。[1]改革开放以来,认为特殊政治时期所倡导的那种“男女都一样”包含了对人性的扭曲,在强调和承认“男女不一样”的同时,各行各业都重视和发挥“半边天”的作用。性别各异的思路演变逐渐发展成强大的“女性味”话语,传媒开始呼吁女性回归本真。
当下中国,大众传媒广泛推销着带有“现代化”标签的中国传统和西方传统的社会性别理念,在把女性界定为由其性功能决定的本质化的性别话语中,对女人身体的要求明显表现了男性“洋化”了的欲望。传媒宣传在坚持有“女性味”的女人应该保持东方女性传统美德的同时,对女人身体的要求却不再传统化了。在传媒话语的造势下,“三寸金莲”让位给了现代“女性三围美”的标准,丢掉裹脚布获得解放的中国女性纷纷走进美容院做起了美容手术。在市场经济推动和放眼看世界的双重作用下,占主导地位的社会性别话语在媒介化社会中,无论是新闻报道还是新闻评论,电视专题、广告还是流行的娱乐游戏、真人秀、婚配交友、体验式娱乐等节目,消费性的视觉文化对性(两性、色情、肉欲)、情(感情、爱情、亲情)、力(力量、能力、暴力)等往往都建立在对女性形象消费的建构之中。让·鲍德里亚认为:“在消费的全套装备中,有一种比其他一切都更美丽、更珍贵、更光彩夺目的物品——它比负载了全部内涵的汽车还要负载更沉重的内涵,这便是身体。”[2]120身体是最美的消费品,传媒对性别形象的建构首先是对性别身体的建构,身体消费成为抓眼球的主要手段。
在新闻消费主义时刻冲击新闻宣传主义和新闻专业主义的传媒生态中,女性身体符号的膨胀和断裂式建构,女性身体符号的视觉消费与他者消费,女性的话语权被不同程度地剥夺,女性的身份被刻板成见所困扰,女性的社会地位被刻意降低,女性形象的识别系统遭到歼灭性的毁损,传媒对女性形象的这种“异化式”建构已得到女性主义比较成熟的认知与批判。
(二)媒介进化下的“第三性”话题
媒介发展和进化到今天,传媒(尤其是网络媒体)经常有意无意间宣传世界上有三种人:一为男人,二为女人,三为女博士。同时还有一些“经典”的对女博士形象的建构:大专生是赵敏,本科生是黄蓉,硕士生是李莫愁,博士生是灭绝师太,博士后更可怕,是传说中的东方不败。以“女博士”、“第三性”为关键词在百度上搜索,共出现38300多条信息,什么《为求效果女博士天价隆胸造乳沟》《美丽女博士求夫心切网上发照片征婚盼视频通话》《女博士坦言择偶并不难找老公并不看重学历》《女博士学历挡了我爱情的道》等等,令人眼花缭乱,有的还图文相间,很抓眼球。被反复转载的文本话题主要集中在就业、婚嫁、相貌、经济、娱乐等方面,而对于科研成果和学术地位的书写则极为罕见。以能言善辩著称的老板严介和先生曾在电视上放言:员工中最差的是博士,其次是MBA,读到博士都是低智商的。自然,女博士也自在其中。
传媒对女博士“第三性”形象的建构是一种极端和偏见的表现,以另类词汇和行文方式对女博士的日常生活、为人处世、婚姻爱情、家庭事业等进行片面和歪曲的细致刻画,被过度阐释的“神话”演绎成一场场“阅读”和视觉欣赏上的狂欢,娱乐大众建立在对女博士形象破坏与消费的基础上。女博士被贴上“UFO”、“灭绝师太”、“第三性”、“恐龙”、“智商高情商低”等标签,这是对女博士的“妖魔化”和“污名化”,是加在女博士身上的符号暴力。颠覆式的“女博士”形象和相关话题的消费式建构,同样在女性主义批判视野之内。
二、超越女性主义,消费主义延伸性别形象的建构
(一)对男性形象的建构:在符号中挖掘的消费元素
在消费弥漫的社会里,男性形象在媒介中的展示也难逃被消费的命运。足球先生、男性健美、力量广告、男模展示、高帅富、企业总裁、绯闻贪官等不一而足。尽管所建构的内容、方法与技巧不同,但目的与结果都一样,在一场场消费的狂欢仪式中,同样满足了受众的好奇、窥探和视觉快感,把男色消费推到了媒体话语建构的风口浪尖,所有的意义被媒体“多次购买”的盈利方式所抽取,受众留下的只是一种“被欺骗”的感觉和感觉过后的空洞“回味”。
1.男性形象建构的媒体呈现
媒体在消费场域中对男性形象的建构同样是对拉康“镜像理论”的积极应用。拉康认为,幼儿对“自我”的界定与理解全部来自镜中的“对立物”影像,通过镜子确认自己与自己的镜像的同一,对自我产生一种虚假的圆满感。媒体通过对真实的戏仿给受众以参照的镜像来满足和调动受众的窥视欲望。这种欲望在生理上满足了受众感官刺激的需要,在社会认知层面仿佛也填补了精神上的空虚。快乐取向给媒体带来滚滚红利的回报,在身体是最美消费品的导向下,男性形象被建构为视觉消费品的花样也层出不穷。
(1)肌肉男的视觉冲击
由于近代中国的积贫积弱和海外鸦片在境内的销售,中国民众很长一段时间在国内国外都被建构为一种“东亚病夫”的形象,对强身健体的渴望与追求在全民健身运动的号召下,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追捕》《第一滴血》等在国内公映后,杜丘(高仓健饰)和约翰·兰博(史泰龙饰)的形象一度被人们所推崇;《健美》杂志的创办和各地健美活动的开展,也使健美先生和健美小姐为人们所认同。
大众传播在推动全民健身运动中起到了巨大的鼓舞作用,但近年来受娱乐消费风潮的影响,传媒对肌肉男的炒作出现了一种不良的倾向。生理上的肌肉被演化为一种社会视觉上的偷窥,强健的肌体变成一种消费的视觉文化,把人们本能的好奇、窥视欲望充分调动起来,制造能带来短暂快感的媒介事件,并使之演绎成一场场视觉仪式的狂欢。
传媒围绕“山东二哥”肌肉男刘忠胜所进行的炒作一度成为全国上下的时鲜话题:《山东二哥自称中国第一性感男,欲跟芙蓉比胸部》《中国第一性感男人要向徐静蕾求婚》《“山东二哥”为徐静蕾坚守处男之身!》《恶搞第一性感毛男半裸单挑“山东二哥”》,再加上《浙工大肌肉男比赛引台下女生疯狂尖叫》《蔡依林与三角裤肌肉男同台献艺》等,肌肉男伴随着各种媒介事件成为媒介所建构的男性形象之一,进入了公众娱乐消费的视野。
(2)绯闻男的唾沫横飞
核心含义为桃色新闻的绯闻,通常是指影视及娱乐界明星自身与周边异性或同性之间的情色故事。绯闻不论真假,读者往往趋之若鹜。明星对绯闻的态度,往往以有利于自己“名气”的维持和传播而听之任之,并不在乎它的负面影响。
在娱乐消费无孔不入的环境里,媒体除了热衷于女性绯闻外,也同样热衷于男性绯闻,且范围突破了影视界,内涵突破了桃色新闻,为了收视率,为了广告,置公共领域的环境于不顾,构建了一批批“绯闻男”的形象。“艳照门”陈冠希、“窥淫癖”伍兹、贪官胡长清、李嘉廷、陈绍基、王益、陈同海、许宗衡、文强、刘志军及重庆系列不雅视频官员等,权钱交易、权色交易、钱色交易、名利交易等成为媒体建构“绯闻男”形象的方程式。在大势炒作和程式化的仪式狂欢中,以舆论监督的名义,把“绯闻男”置于媒介事件的中心进行连篇累牍的报道与宣传。殊不知,受众在对“绯闻男”与“绯闻”欣赏的过程中,持续不断的格式化“绯闻”已钝化了受众的神经,不过如此的心态淡化了义愤填膺的激情,唾沫横飞的指责让位给了姑且听之的坦然,毕竟他们离自己很远,毕竟一个贪官背后有多个情妇已成为一种铁律。因此,茶余饭后的谈资与议论也多半是为了乐趣,视觉消费变成了打发无聊时间的诉求,甚至以娱乐传来传去娱己娱人,真正的评判者和思索者却只是少数。
(3)广告男的超级奇观
盖·德堡认为:“媒体奇观是指那些能体现当代社会基本价值观、引导个人适应现代生活方式、并将当代社会中的冲突和解决方式戏剧化的媒体文化现象,它包括媒体制造的各种豪华场面、体育比赛、政治事件;人类的体验和日常生活是由媒体文化和消费社会的奇观所塑造和传递的;奇观是去政治化和推广绥靖政策的工具;对奇观的‘屈从式消费’使人类远离对生活的积极参与和创造。”[3]2-3奇观理论区分了受众的主动参与和被动接受,区分了生产者和消费者,也说明完全被动的消费理念对人类潜在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的破坏。
与对女性形象建构注重生理性别不同,广告巧妙地运用奇观理论,对男性形象的建构注重男性的社会性别和文化性别。以男性形象为主人公的广告,在表现技巧与形式上,在价值取向与观念形态上,基本符号和出场仪式都表现出程式化的一致性。即“成功男士”的社会形象,“英雄本色”的性格形象,“享受生活”的家庭形象。乔丹、刘翔、罗纳尔多、姚明、濮存昕、葛优、李连杰、陈道明、周杰伦、张铁林、唐国强、孙红雷等明星,包括虚拟的卡通人物和生活中的小人物在广告中呈现出基本上被建构的三类形象的奇观范畴之中。
“成功人士”的社会角色几乎无一例外地从事着社会竞争性的工作,多为科学家、大学教授、医生、工程师、企业家,以智者、导师、权威的身份出现在高科技产品、名车、花园别墅、名牌服装、名表等广告的潇洒消费中;“英雄本色”往往以粗犷、勇敢、富有冒险精神的性格和力量,塑造着从大、从伟、征服世界的男性形象;“享受生活”是“男主外,女主内”、事业第一、家庭第二等传统刻板印象被认同的结果,“丽珠得乐——其实男人更需要关怀”,“雅戈尔——不要太潇洒啊,男人应该享受”等媒体广告词与图片画面的配合,以超级奇观的形象演绎出一部计时短暂但视觉吸引力超强的西部片,构建了表面上多元、实际上程式化的广告男形象,通过超强视觉充分调动一切可利用的消费元素,带给受众一段短暂的视觉狂欢。
传媒对男性形象的建构还有智慧男、妆效男、痞子男、中型男或型男、酷男、色男、智男等。[4]291-293无论是哪一种建构方式,和对女性形象的建构一样,在本质上都是为了吸引眼球,为了消费。一句话,为了广告,为了赚钱。
2.对男性形象建构的深层剖析
人们生活在一个媒介化的时代,也生活在一个消费的社会里。与通过物质消费活动来证实自己的价值一样,受众通过获取和享用大众媒体的精神产品或传播服务的各种活动来确定自己的存在和把握未来,同时也标明与时代同步甚至在追赶着时尚与前卫。大众媒介通过源源不断的信息与图像,展示着一个流光溢彩的消费世界,与消费经济联手制造了以快节奏、无深度、片断性为特征的现代社会。[5]
传媒在新闻信息、影视剧目、体育节目、广告宣传中对男性形象的建构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消费,或者是为了更好地消费——快乐消费。身体作为最好的消费品,是大众传媒制造消费的原始动力。如果说传媒对女性形象的建构以及建构从面孔延伸到身体、由丰满转向骨感、并出现西洋化的审美取向等是以消费取向为导向所出现的趋势的话,那么这种趋势也牵引着传媒对男性形象的建构,因为此种建构的方式更贴近市场,为传媒盈利获得了广阔的空间。
“名门痞女”洪晃做客沪上谈话节目《头脑风暴》时,曾大胆放言消费男色:“男人好看才有好价钱”,引起了社会各界的一片哗然。身体美不再局限于女性,男性以五官棱角分明、皮肤健康、肌肉发达等跻身其中。男性影星的走红,小虎队、F4等以俊美的形象赢得不同年龄段人们的喜爱,男性选美的宣传和展示都说明男性身体也成为消费的又一对象。[6]84
被认为“第一性”的男性伴随经济关系的变化,面对女性在消费领域的异常活跃反而集体失语,也说明消费上的平等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传媒中的男性形象同样遭遇了刻板印象,要么被建构为成功的社会上层人士、受异性追捧的“白马王子”、处于家庭核心地位的父亲,要么被建构为贪恋女色和美酒、与家务无关、需要补肾的丑化形象。套用波伏娃的话,同样可以说:男性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由传媒建构的。传媒对男性形象的建构也基本上是出于此种刻板成见论,再加上单一的传统文化批判形式,使男性成为女性消费背后的附属,也让传媒敏锐地感知男性形象的消费式建构同样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
(二)对中性形象的建构:在偶然中成就的消费时尚
传统观念的“男女有别”不但表现在生理性别上,也表现在社会性别和文化性别上。“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诗经·国风·卫风·硕人》对女性的描摹在历代其他文学作品中基本上都是同样的建构手法。随着电视媒体多种选秀节目的全面铺开,传统“中庸”、“中和”、“中道”的接受心理认可了电视荧屏上的中性形象,并在偶然中成就了当下一股有蔓延之势的中性消费时尚。
2005年湖南卫视推出《超级女声》,李宇春、周笔畅等中性化代表的女生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她们留短发,穿牛仔服,以中性的外形和装扮赢得大众的喜爱。2006年《超级女声》中的尚雯婕、黄雅莉,2007年的厉娜、许飞等再一次将“春哥式”女生带入了大众审美的视野。同时,“加油!好男儿”、“快乐男声”、“我型我秀”等节目推选出的温柔可爱型的向鼎、师洋、王思思、高娅媛等人也受到大众的喜爱。80后作家郭敬明吹弹可破的面孔为他的博客带来了大量的人气。因电影《王的男人》而走红的韩国男影星李俊基,以其“比女人还女人”的俊美漂亮的脸型成为新男性的偶像,包括韩国很多期刊封面的花样美男也带动了男性中性化的趋势。于是在中、韩、日甚至西方国家,刮起一股中性美的时尚消费潮流。
李宇春1.74米的瘦高身材,短头发,单眼皮,低厚的中性嗓音,瑞奇·马丁式的拉丁舞蹈,从小学起就只穿裤装不穿裙子,让人听上去、看上去分不清男女,却奇迹般地夺冠。各种媒体对她的评论用词频率最高的是帅和酷,而非一般女明星所专用的漂亮、美丽、大方、有女人味之类。[7]
《加油!好男儿》中的山东男孩马天宇,才能、表演多少有些差强人意,但他清纯羞涩的笑容却赢得了评委(高晓松)控制不住的怜爱,“这孩子把我的心都揉碎了”;奶油气十足的吴建飞,正面看像金城武,侧面看像吴建豪,评委金海心说在听他唱歌时就在看他的照片,其他评委也重复了这样的意思:长得太好看了,所以唱什么、唱得怎么样根本就不重要了。
中性不同于双性,自然不同于装扮,建构有赖于呈现。林青霞俊美的男生相,Ella的帅气活泼,日渐蹿红的李宇春、安七炫、柏原崇,英年早逝的张国荣,人气旺盛的主持人何炅,你方唱罢我登场的传媒影像始终散发着中性魅力的时尚。传媒对中性形象的建构,带来社会对中性时尚消费的崇尚,尤其是对部分青少年的言行举止和穿着打扮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成为一种新的前卫风向标。
在外形装扮上,中性形象的服装类型基本上是韩国版颜色鲜艳的HIP-HOP装束:男生戴耳环,烫发,染发,戴项链,甚至化妆;女生理寸头,穿男装;男生细声细气,女生则大声吼叫;使用的手机、手表、香水、汽车、手机、电脑等呈现中性化设计。[8]在性格气质上,男生“娘娘腔”,扭扭捏捏不像男生;女孩“假小子”,言行粗犷泼辣不像女生;在言行举止上,身为女孩子,却想像男性那样强势,于是模仿男性那样抽烟、爆粗口甚至打人,女生暴力趋升。[9]
美国著名未来学家托夫勒曾预言的世界发展十大趋势中,就包括性别的中性化趋势。青少年外表装扮的中性化如果不加以控制,可能会导致心理上的中性化。这样一个由外而内、逐步异化的过程,使人的内心和外在不能保持一致,最终就会导致人格的分裂。
当下是一个文化多元并存的时代,传媒以精神抚慰的温情和势不可挡的搞笑功能虏获了庞大的受众,为媒体赚取了巨额的投资回报,但所宣扬的不确定性、易逝性、碎片性和零散化,也导致了文化生产的商品化和文化消费的即时性与虚假需求。传媒对中性形象的建构,有意无意中推崇着“酷、小资、时尚、新潮、刺激、奢侈、叛逆,故意回避理想、消解崇高、游戏人生,甚至以媚俗为乐事,加上不断克隆与恶性竞争”等[10]192-193,造成了部分青少年对中性时尚消费的集体癫狂,不男不女、亦男亦女、女生男性化、男生女性化等现象突破了传统性别界定的框架,“中性美”的尴尬最终可能造成整个社会性别形象识别系统的紊乱与忧思,这种当前的集体颠狂现象实在值得玩味。
三、建构与反思:建设和谐先进的社会性别文化
传媒在消费场域中对社会性别形象的建构,无论是符号异化的“女性形象”,包括“第三性形象”,还是极力挖掘符号中消费元素的“男性形象”和“中性形象”,不单是一个观念的问题,而是传统文化的积淀、商业文化的促动、外来文化的影响、性别群体自身的原因、传媒市场化运作的需求等共同合谋的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性别群体的现实生存状况与理想憧憬状态之间的差距和抗争。
超越女性主义,扩大了人们对传媒建构社会性别形象反省的视野,不仅仅落在女性形象上,也关注男性形象、中性形象乃至第三性形象。西方女性主义理论的介入只是外在的影响,我国自上世纪80年代末男权意识的隐藏与转化以及女性问题在现代化进程中的重新提出,是媒介性别叙事和建构发生演变的内在原因。
女性本应与男性共同支撑起人类社会的天空,然而自有社会(母系社会除外)以来,根深蒂固的性别歧视没有消失,女性被囿于家庭而成了男性的隶属。作为社会意识形态载体的传媒也就“继续显示负面和有辱人格的妇女形象”,“没有以均衡的方式描绘妇女在不断变化的世界中不同的生活和对社会的贡献”。在传媒引导下,一些爱慕虚荣的女性误把外在包装当成提高自身价值的唯一途径,追求物质金钱而忽视内在品格的培养。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人们在就业、婚姻、社会生活领域中对女性年龄和外貌的偏见。[11]
随着社会进步和文明程度的提升,女性的社会地位和自主意识得到了相当程度的提高。少数传媒在提升妇女地位和男女平等的观念上有了很大的进步,用打破常规的多样化且均衡的方式勾画妇女与男性的形象,释放了很大的潜力和空间,许多女性新闻报道和影视剧塑造的女性正面形象已做出了向导性示范。马克思说:“社会的进步可以用女性的社会地位来精确地衡量。”[12]571遗憾的是,具体行为只在一些传媒中出现,面对传媒对女性固有的歧视和女性报道的虚位化、边缘化和泡沫化现象,要从整体上或根本上改变,对媒介性别形象进行纠偏,就应该调动传媒宣传和倡导先进性别文化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自律和他律内外兼顾,增强抵御腐朽、落后的性别文化的自觉性。同时,对男性性别形象的建构,理应同样规避传媒消费主义的视角,本着真实、客观、公正、平衡、平等、开放的专业主义立场,树立社会公众共享的、以性别平等为核心的价值观念,传播体现性别平等和谐的语言和知识,顺应文化演进规律,引导文化前进方向,用典型人物、典型形象来弘扬社会正气,伸张社会正义,激励社会发展动力,建设和谐先进的社会性别文化,从而推动社会稳健向前发展。
传媒在消费主义视野下对社会性别形象的建构,严重破坏了和谐先进的性别文化建设。在新媒介环境下,关注传媒性别形象的建构与消费,应该超越女性主义的视角,延伸性别形象建构的更多话题。只有构建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长效宣传机制,克服以性别形象尤其以性别身体形象来娱乐大众、消费大众的做法,为中国梦的实现释放传媒文化的力量,媒介性别形象才会真实、客观和公正,社会整体的性别认知才会健康与正确。
【参考文献】
[1]王政.浅议社会性别学在中国的发展[J].社会学研究,2001,(5).
[2]让·鲍德里亚.消费社会[M].刘成富,全志钢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
[3]道格拉斯·凯尔纳.传媒奇观——当代美国社会文化透视[M].史安斌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4]张敬婕.性别与传播——文化研究的理路与视野[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
[5]燕道成.简论媒介消费[J].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学报,2007,(4).
[6]张捷鸿.大众文化的美学阐释[M].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6.
[7]林亚斐.中性美:当代审美新视阈[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6,(4).
[8]曹红蓓,刘黎黎.中性时尚:第三种魅力[J].中国新闻周刊,2005,(37).
[9]逄伟.青少年中性化述评[J].中国青年研究,2009,(9).
[10]金丹元.电视与审美——电视审美文化新论[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5.
[11]蔡荷芳.性别文化建设与和谐社会[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7,(5).
[12]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
责任编辑:张艳玲
Beyond Feminism:Gender Image Constructs and Consumption under the New Media Environment
HUANG Liangqi
Power,identity,image,construction,consumption,and similar topics have always been the keywords when it comes to feminism and women’s issues.In the new media environment,the media constructs images of gender (female,male,neutral),adopts the method of winner-take-all and goes beyond the feminist perspective.Under the view of media consumption and logic,this paper analyzes gender images in Chinese media,points out the drawbacks, and states that in the new media environment,as in the public domain of gender equality,the media should be objective,just,equal,open and professional when it comes to gender image construction,promoting the construction of healthy social gender culture and harmonious development.
feminism;new media environment;gender images;constructs;consumption
10.3969/j.issn.1007-3698.2013.06.007
:2013-10-06
C913.68
:A
:1007-3698(2013)06-0045-06
黄良奇,男,温州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新闻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新闻理论、传播学与文化创意产业。325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