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产性服务业深度参与产业结构战略调整的作用机制

2013-01-31课题组

中国流通经济 2013年4期
关键词:生产性服务业制造业

课题组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北京市 100045)

生产性服务业深度参与产业结构战略调整的作用机制

课题组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北京市 100045)

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是关系到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生产性服务业作为制造业、服务业和农业的中间投入,不仅是一个“产业”,还是一种经济调节的“机制”,是针对服务对象即农业、工业和消费的调节、引领机制。在我国经济发展现阶段,市场调节产业结构,不是虚无缥缈、不可捉摸的,而是在很大程度上通过服务业、借助生产性服务业的功能来具体实现的。我们应创建有利于推进生产性服务业深度参与产业结构战略调整和产业升级的政策环境,充分发挥生产性服务业的市场调节机制,促进工业、农业和服务业结构的战略调整与优化升级。

生产性服务业;产业结构;战略调整;市场化

长期以来,推进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一直都是中央文件、政府规划、经济学家和实践部门热议与呼吁的问题。但由于以往产业结构的调整过多地依赖政府主导的行政化手段,如依靠行政命令、凭借政府机关“开会、下文件、发通知”的办法,没能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作为一种市场调节的“机制”参与产业结构调整的作用,多年来我国存量产业结构调整的效果都不尽如人意。事实上,从服务业演化角度来看,生产性服务业自产生之时就与工农业有着密切的联系。这种服务业演化发展及其施加影响力的特点在于,服务业派生于农业和工业,但独立化的服务业又不是被动跟进,而是主动地参与、反作用于、融合于农业和工业,具有调整农业和工业结构的天然功能,是市场机制调整结构的内在组成部分和产业化、人格化、机制化的载体。因此,从国内外理论、经验和实际做法来看,用“市场+服务业主导”取代“政府主导”,形成生产性、生活性服务业与农业、工业的互动成长关系,将是我国产业结构调整方式的一场深刻变革。

一、生产性服务业调整优化制造业结构的作用机制

近年来,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关系一直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一个热点,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生产性服务业作为中间投入如何提高制造业效率、提升制造业竞争力以及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等方面。在研究方法上,更多地侧重于利用计量模型进行实证验证。本文以流通服务业为重点,着重从理论上分析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价值链升级、品牌培育、技术创新、过剩产能调节等方面的作用机制。

1.价值链升级驱动机制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价值链和生产网络体系改变了传统的基于国家边界及原产地的国际贸易、生产和消费行为,促进了资源在全球范围内更有效的利用。在国际金融危机后新一轮的全球价值链重塑过程中,受欧美等国家“再工业化”和“出口倍增计划”的推动以及我国廉价劳动力优势逐渐消失的影响,跨国公司的部分投资可能会向欧美国家回归,这可能使我国在产业结构增量投资即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方面遭遇巨大的竞争压力。因此,未来我国要想在全球制造业中保持竞争优势,在调增量结构的同时,必须加快优化存量结构。

从全球价值链构成来看,商品物流、技术开发、品牌营销、人力资源管理等生产性服务活动在整个价值链中占据着核心环节。市场化存量产业结构战略调整的一个路径是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参与制造业功能的升级,实现制造业沿贴牌生产(OEM)→委托加工(ODM)→自有品牌生产(OBM)的路径升级和结构转换。一般有两种路径实现从OEM到OBM的转变。一种路径是制造企业通过改善和提高生产过程的效率,降低成本,不断扩大市场占有率,成为全球范围内的供应商,即从OEM转化为全球合同生产(GLC)。在具备一定实力后,再加强设计与研发能力,最终转变为自有品牌生产商(图1中的路径A)。另一种路径则是从OEM开始,不断加强产品新功能和新产品的研发能力,成为委托生产商,在此基础上再进一步创立自己的品牌,成为自有品牌生产商(图1中的路径B)。[1]

由于我国大多数加工贸易企业(除电力、铁路、通信等国家垄断行业外)在全球价值链和生产体系中普遍采用的是代工模式,无品牌、无技术、无渠道,加工贸易企业要实现从OEM向OBM的转换,一方面,可以通过侧重于从制造向研发设计环节延伸,通过“干中学”掌握产品创新、设计的隐含性知识和技能,提升到ODM,最后转化成集设计、制造、经营于一体的制造企业,即沿着B路径升级。另一方面,可以通过侧重于品牌和渠道建设,借助我国流通企业海外扩张,培养自主销售渠道,掌握品牌、价格主导权,提升制造业的分销能力,逐渐从OEM或OEM与ODM相结合转化为自有品牌生产商,实现加工贸易转型升级。

图1 从OEM到OBM转变的不同升级路径

2.制造业品牌孵化机制

生产性服务业是制造业品牌孵化器。尽管我国出口型制造业无品牌、无技术、无渠道的状况与制造业发展的传统模式有很大关系,但一定程度上也与我国流通服务业没有承担起培育制造业品牌的责任密切相关。按照马克思交换理论,制造业的商品价值往往要通过流通企业、流通渠道来实现,但目前我国工业品流通渠道作为“品牌孵化器”的短板问题突出,大卖场、超市等零售业态大多以“出租铺位、收取租金”的模式来经营,而大多数的专业市场也只是履行物业管理和部分销售、展示功能,这使得生产企业自己要花费很多资金、精力来培育品牌、做营销。而对于我国大多数制造行业“小生产”的状况,企业根本就没有实力通过营销渠道建设培育品牌。这也是内销型生产企业没有品牌,而外销型生产企业不愿意转内销的主要原因。

实际上,作为生产性服务业重要组成部分的流通服务业,在制造业品牌培育方面应该发挥重要作用。任何一个品牌的培育都离不开市场,而批发和零售环节恰恰是最直接、最能建立口碑的品牌培育市场,如大型工业消费品批发市场,可以作为制造业品牌孵化和培育中心、产业服务中心和批发商孵化中心。全国具有影响力的工业消费品批发市场可以通过引进集聚世界品牌厂商和国内知名大型企业,利用商品展示、专业会展、网络平台、流行趋势发布会等多种方式对商品进行品牌展示、营销和推介,能够提升商品品牌的市场影响力,成为“中国制造”品牌的孵化、营销策划和市场推广中心。

同时,作为信息服务与流通服务融合的新兴服务——电子商务服务的发展,推动了制造业分销渠道的变革,“虚拟商店”和“智能商店”变得越来越普及。目前,电子商务已成为许多没有品牌影响力的制造企业开拓国内外市场,参与市场竞争的重要工具。从图1可以看出,制造企业通过在电子商务网站上开设销售平台,或自己建立电子商务网站,将商品在网站上销售,并通过与物流服务商合作为消费者提供商品配送服务。同时,网站为商户提供促销活动和广告,消费者可以在网站上购买商品并进行评价。这种模式不仅能够为制造企业提供品牌和服务的担保,帮助其创造更多的价值,达到促销和分销的双重目的,而且可以满足消费者个性化购物需求(参见图2)。

3.技术创新引领及示范应用机制

自主创新能力不足是困扰我国制造业技术升级的关键障碍。除技术研发投入不足外,很大程度上与研发阶段缺乏与市场对接、应用阶段缺乏市场应用有关。生产性服务业作为知识、技术密集型的服务活动,对制造业的技术创新和新技术的应用起着重要作用(参见图3)。

第一,生产性服务业是制造业技术创新的主要参与者和引导者。[2]如在以大型流通企业为主导的流通服务业供应链或产业链中,流通企业通过收集、整理需求信息预测产品需求的动态变化,不仅指导制造企业制定产品生产计划,也和制造商一起开发新产品和新工艺。一些零售商如世界零售巨头沃尔玛,还可以借助流通业内部专业化服务体系,把批发商、第三方物流服务商纳入整个价值链创新活动中,再造供应链流程。[3]

第二,生产性服务业是制造业新技术最主要的推广者和间接的“知识传播者”。特别是从事技术和支持性服务的生产性服务业,如信息服务业、计算机服务业等。这些拥有技术和市场知识的高技术生产性服务业可以直接进入创新过程,参与制造业技术创新和升级。同时,生产性服务业还可以促进多项技术之间的相互融合与发展,如有些物流公司已经将运输服务和咨询服务、软件服务进行系统集成。

第三,生产性服务业是制造业产业集群创新的主要推动者。目前,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构成的产业集群,主要是制造业主导的产业集群。在产业集群内,生产性服务业如研发和产品设计、信息服务、金融服务、计算机服务、企业管理咨询服务、法律和知识产权服务等不仅能够通过提供制造企业所需要的服务,促进企业创新能力的增强,而且对于提高企业的战略决策的准确性、把握和控制市场的能力都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4.过剩产能市场消化与调控机制

图2 制造业品牌培育与分销渠道建设的电子商务模式示意图

图3 生产性服务业参与的制造业创新机制

制造业产能过剩已成为近年来我国经济运行中的常态。工业和信息化部在《2012年我国工业经济运行上半年报告》中指出,我国钢铁行业产能过剩1.6亿吨以上,水泥产能过剩超过3亿吨,铝冶炼行业产能利用率仅为65%左右,多晶硅、风电设备、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出现产能过剩倾向,产能过剩矛盾十分突出。要控制结构性产能过剩,必须重视生产性服务业——流通服务业的市场调节作用。流通服务业作为联系生产和消费的桥梁与纽带,能更及时、更准确地研究市场,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变化,并将信息及时反馈到生产企业,引导生产企业根据市场需求变化进行市场细分、流程改造和产品更新换代,从“以产定销”的模式向“以销定产”、“订单化生产”模式转变,可以更大程度地减少生产的盲目性,实现生产与消费更有效对接,建立供求长期均衡机制,并保证产品适销对路,满足市场有效需求。沃尔玛的发展模式就是流通企业引导生产企业的典型案例。沃尔玛通过让上游供货商进入自己的零售链(Retail Link)系统,让供货商充分了解自己的产品在沃尔玛公司每一个店中的销售情况,随时了解商品库存、滞销商品和畅销商品种类等信息。借助这些信息,供货商可以做出产品的开发、生产、配送、营销等各种决策,大大降低了供货商的库存水平。同时,沃尔玛能够及时将消费者的意见反馈给厂商,帮助生产企业对产品进行改进和完善。

同时,利用金融、信息等生产性服务业的市场调节机制也是控制制造业产能过剩的重要途径。如金融机构可以通过建立和完善信贷风险预警控制,提高自身的贷款定价能力和风险识别能力,形成灵活有效的金融资源配置机制。一方面,金融机构针对行业风险制定专门的风险管理规划,开展对产能过剩行业存量客户的排查,建设行业风险预警体系,增强对行业产能过剩的预警能力;另一方面,通过严格审批新增授信,加强对产能过剩行业信贷业务的贷后管理,及时发现、提示、控制与化解潜在过剩投资。

另外,在国家通过加强市场准入、制定严格的环境、能耗、水耗、资源综合利用等措施解决过剩产能问题的过程中,也需要各种中介服务机构的参与,利用市场化手段或通过第三方参与机制,严格产能过剩行业的市场准入,并对淘汰落后产能提供约束和支撑机制。

二、生产性服务业调整优化农业结构战略调整的作用机制

当前,随着粮食安全问题日渐突出以及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已是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内我国经济发展中的艰巨任务。在现代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过程中,农业资源的流动和配置是由市场决定的,[4]农业存量产业结构调整必须以市场为导向,建立健全与现代农业生产相配套的一系列生产性服务体系,包括市场预测、农业科技研发、农业信息、农产品流通渠道建设等等。

1.市场化引导调节机制

农业信息服务、市场营销服务、冷链物流等生产性服务对于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具有重要媒介作用。一是农业信息服务,包括农业信息咨询服务、信息发布、信息网络服务等,通过对信息和知识的完整收集、系统整理,向农业用户提供经过筛加工的、有序而完整的信息服务,能够指导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更好地发展特色农业和高新技术农业。特别是农产品供应链数据采集信息系统的建立,可适时向社会发布农资销售情况、农产品市场需求导向、未来某一种农产品生产规模、农产品价格等信息,帮助相关企业了解和掌握农产品生产、流通、消费信息,引导农民生产和农产品中间商采购与销售预期,调节农业生产。同时,农业科研和信息服务的发展,有利于农民知识化的转化,促进农业人力资本素质的提高。二是农业营销网络的建立,尤其是比较完善的服务农户的出口营销机制的建立,可促进农产品竞争力的提高,进而促进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三是农产品冷链物流,包括农产品保鲜与储存、农产品冷链运输,可通过建立对“过剩农产品”储备调节机制和对市场紧缺农产品的投放,适度调节市场供应,减小市场波动。同时,健全冷链物流系统的建设,也可以促进更多农产品品种的开发和种植,进而促进农业产业结构向更适于消费需求的方向升级。

2.农业产业链成长与运行机制

生产性服务业的融合与渗透、专业化分工与合作,使得原来相对单一的农业产业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更具效率的现代农业产业链运行机制成为农业发展的方向。生产性服务业对农业的影响按照形成的链条关系可以分为纵向一体化、横向一体化及纵横向一体化。其中,纵向一体化农业产业链的形成是通过各类生产性服务融入使农业产业链向前延伸至产前的育种、育苗及现代农业设施的供应,向后则延伸至产后的农副产品深加工和开放式的内外营销。横向一体化农业产业链主要表现为以农业合作社、龙头企业为核心形成农工商一体化或内外贸一体化产业集团,通过整合当地农业资源和设施,组织农户建立从生产、技术指导到销售的全过程联盟模式,如蔬菜联盟、水果联盟等,这种横向一体化产业链模式可以通过建立契约机制,实现农产品从田间到市场的统一采购、分销和配送,推动产地品牌、通路共同营销和建设(见图4)。目前,许多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服务内容已经涵盖农业产业链的多数环节,在科技服务、信息服务、生产资料供应、良种引进和培育、品牌建设和标准化管理、市场拓展和建立稳定的购销关系等方面作用尤其突出,成为提供农业生产性服务的重要载体。[5]

3.订单农业生产的协议联盟机制

图4 横向一体化农业产业链模式

在农产品流通领域,农产品批发、零售等生产性服务是使农产品快速从生产领域进入到消费领域的渠道。当前,产地型农产品批发市场或大型超市通过“基地+批发市场”、“基地+超市”的形式构建农产品流通产业链条。大型连锁超市按照协议方式建设鲜活农产品直采基地,开展产地批量采购,实现农产品流通的农超对接和统一配送,有利于减少农产品流通中不必要的中间环节,推进订单农业发展,提高鲜活农产品流通质量安全水平。同时,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农产品虚拟交易市场模式正在形成,这种模式是以建立虚拟农产品交易市场为核心,采用互联网、物联网和电子商务技术,组织全国的农产品生产者、经营者、消费者通过网络直接进行农产品交易,形成有形批发市场兼营和多种中间服务组织广泛参与的全面协作型农产品流通渠道。

三、生产性服务业参与服务业结构调整的作用机制

1.生产性服务业与服务业具有“自我强化机制”

生产性服务业对服务业结构优化的作用表现在生产性服务业具有很强的自我强化机制(Self-Enforcing Mechanism),[6]这种自我强化机制来源于服务业各环节之间较强的关联效应造成的知识流动或“溢出效应”。生产性服务行业之间有着较强的关联和链接关系,它们之间是相互依赖、互为前提的,通过作为其他生产性服务业的用户,能够促进其他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研究表明,发达国家20世纪90年代末服务业自身对生产性服务业的需求已经超过了工农业之和,[7]来自服务业的中间需求已成为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主要动力。从经济发展的不同发展阶段看,生产性服务业对产业结构的经济调节机制存在很大不同,一般在工业化的前期、中期阶段,由于工业或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生产性服务业对产业结构的调节机制主要表现为为工业提供生产性服务。而在工业化后期或后工业化阶段,随着服务经济占据主导地位,服务部门也会衍生出对金融、通信、商务服务等生产性服务的需求,从而增加生产性服务业的中间投入比重,进而形成生产性服务业的“自我强化”机制。[8]如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金融、流通、商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对信息服务业的需求不断增加,在促进信息服务业发展的同时,通过信息化改造和提升,也大大提高了金融、流通等生产性服务业的现代化水平。

2.生产性服务业与生活性服务业互动发展机制

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作为现代服务经济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既相互区别,又存在紧密的互动发展关系,没有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就没有传统生活性服务业的优化升级,同样没有生活性服务业的配套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就难以实现真正的发展。

生产性服务业与生活性服务业的相互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人均收入这一中间变量实现的。根据产业结构与人均GDP关系的研究,人均GDP1500美元和5000美元是两个重要的节点。在人均收入达到1000~1500美元时,服务业产值比重会迅速增加,达到45%~50%,这时服务业比重的增加主要是传统的服务业(生活性服务);当人均收入在1500~5000美元之间时,服务业比重基本不变,农业比重显著下降而工业比重显著增加。当人均收入超过5000美元进入后工业化或信息化阶段时,服务业比重出现迅速提高,达到60%~70%以上,这时服务业比重的增加主要是生产性服务业带动的。统计显示,2011年,我国人均GDP已达到5414美元,表明目前我国正处于服务业内部结构调整优化阶段。在这一阶段,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的互动关系表现为:第一,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尽管人们消费的增长直接带来的主要是餐饮、住宿、美容、洗浴、家庭服务等生活性服务业的发展,但由于生活性服务业的发展会增加中间服务——生产性服务的需求,如餐饮、住宿业的发展会对金融保险、会计、法律、咨询、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产生极大的需求,通过需求的乘数效应,进而促进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第二,伴随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由于大部分生产性服务行业,如计算机服务、金融保险服务、法律服务等行业的工资水平较高,会促进大量高素质的从业人员收入的增加,这些从业人员作为消费者,其收入的增加必然导致对生活性服务消费的增长,尤其对享受型服务如洗浴、旅游、文化娱乐等需求的增长,从而促进生活性服务业快速发展。这样,借助人均收入这一中间变量,就形成了“生活性服务业发展→对生产性服务需求增加→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从业人员收入增加→对消费性服务需求增加→生活性服务业发展”的良性循环发展(见图5)。

图5 生活性服务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相互促进的循环模式

四、政策建议

生产性服务业通过专业化分工、价值链改善、品牌孵化、技术创新以及消费引导,对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未来一段时间,在我国市场经济逐步走向成熟的过程中,应创建有利于推进服务业深度参与存量产业结构战略调整和产业升级的政策环境,利用生产性服务业对工业、农业和服务业的渗透、融合与调节机制,促进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和升级。

1.以生产性服务业为突破口,推动制造业结构优化升级

要改变我国制造业“大而不强”的局面,必须从过去片面注重生产环节向“研发”、“服务”与“生产”相结合的战略转变。一是鼓励金融服务、信息服务、流通服务等生产性服务向制造业渗透,与制造业融合,在研发、创新、投资、风险、采购、销售等关键环节建立长期契约化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推动制造业市场竞争的重心由技术和产品向应用与服务转变;二是鼓励制造业企业改变“全能型”生产模式,将一些非核心的生产性服务环节分离出去,通过外包方式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实现生产性服务活动由企业内部分工向社会分工转化;[9]三是利用海外华人已有的中介、运输、商业等社会网络关系,加强制造企业与流通企业的合作,以国内流通企业自身为主导参与国际分工和服务贸易,以自主分销逐步替代外资低价采购,以自主品牌逐步替代贴牌生产。

2.以深化服务业改革为抓手,推动服务业结构调整和优化

服务业改革滞后一直是制约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因素之一。要以深化服务业改革为着力点,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大发展,实现生产性服务业与生活性服务业、服务业与服务贸易协调发展。深化服务业改革,推动服务业自身结构调整和优化的核心思路,一是深化事业单位改革,推动事业单位由自我服务向社会化转型;二是加快对内开放,打破各种垄断,实行市场准入,扩大民营资本的比重,服务业骨干企业同样可以是民营企业;三是传统服务业要从粗放的外延式扩张向集约化的内涵式增长转变,同时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四是加快优化自身结构,促进各类服务业之间以及单一服务业内部的优化创新,强化其为第一、第二产业服务的能力,提高服务业依靠自由竞争(而不是行政垄断)获得的市场集中度,大则强,小则优,构建服务业领域可靠的微观基础和市场主体,同时千方百计增强服务业的就业吸纳能力,为农业、制造业劳动力转移创造更大空间。[10]

3.以实施供应链管理为重点,推动农业结构调整和升级

目前我国现有的农业生产性服务业仍以公共服务、公益服务和传统的农技服务为主;农产品市场信息服务、市场营销服务、冷链物流服务、农产品质量检验监测服务等市场化农业生产性服务发展不足。推动农业结构调整,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一是要在加强公共服务和公益性服务的同时,加快对农业信息服务、市场营销服务、冷链物流服务等市场化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政策支持。支持大型公益性农产品批发市场冷链物流设施建设,引导农产品批发市场采用连锁、代理、配送、贸工农一体化等现代经营方式。二是着力培育农产品供应链上游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行业协会等流通主体,完善支持农产品生产者、流通中介组织以及相关服务企业的制度,解决农户小生产与大市场的有效衔接问题。三是充分利用国家支持“农批对接”、“农超对接”、“农餐对接”、“农校对接”等多种订单农业发展模式,鼓励农产品批发市场、大型超市、大型餐饮企业以及学校、机关等社会团体积极与农产品主产区、农产品生产基地签订订单生产合同,促进农业“定制化”生产。

总之,优化产业结构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必须充分发挥价格机制和服务业天然具有的“调结构”的功能,依靠生产性服务业推动、引领制造业、农业和服务业结构升级、流程变革和技术创新,走出一条符合我国国情和市场经济规律的产业结构存量调整、优化之路。

[1]路红艳.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结构升级——基于产业互动、融合的视角[J].财贸经济,2009(8):126-131.

[2]Alan MacPherson.The Role of Producer Service Out-Sourcing in the Innovation Performance of New York Sate Manufacturing Firms[J].Annals of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thers,1997(1):52-71.

[3]宋则,常东亮,丁宁.流通业影响力与制造业结构调整[J].中国工业经济,2010(8):5-14.

[4]王雅芹,李玉英,刘玉秋.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升级[N].经济日报,2012-08-30(15).

[5]姜长云.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模式、启示与政策建议——对山东省平度市发展高端特色品牌农业的调查与思考[J].宏观经济研究,2011(3):14-20.

[6]JULEFF,L E.Advanced Producer Services:Just a Service to Manufacturing[J].The Service Industries Journal,1996(3):389-400.

[7]魏作磊,胡霞.发达国家服务业需求结构的变动对中国的启示[J].统计研究,2005(5):32-36.

[8]肖文,樊文静.产业关联下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基于需求规模和需求结构的研究[J].2011(6):72-74.

[9]路红艳.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促进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J].经济前沿,2008(1):68-73.

[10]宋则,常东亮.转变产业结构调整方式研究[J].中国流通经济,2011(5):48-53.

The Research on How Producer Service Plays Its Role in Industrial Strategic Restructuring

Research Group

(National Academy of Economic Strategy,CASS,Beijing100045,China)

Industrial strategic restructuring is one of the key issues having effects on China’s sustainable economic development.As the intermediate investment of manufacturing,service and agricultural industries,producer service is not only an industry,but also a mechanism of economic adjustment.At the current stage of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marketoriented industrial restructuring is not intangible and entirely imaginary;it can be realized with the help of the role of producer service.We should create a policy environment that will be beneficial for us to promote producer service to play its role in industrial strategic restructuring and industrial upgrading,give full play to the role of producer service in market regulation,and promote the strategic adjustment,optimization and upgrading of industrial,agricultural and service industrial structure.

producer service;industrial structure;strategic adjustment;marketization

F719

A

1007-8266(2013)04-0013-07

*本文系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创新项目“服务业深度参与经济结构战略调整研究”最终成果之一(本文是摘要稿,原文24000字)。课题负责人兼首席研究员:宋则;执笔人:宋则,路红艳。课题组成员依绍华、马志刚、常东亮、王水平、李蕊、孙开钊等参加了调研和讨论。

宋则(1951-),男,辽宁省凤城县人,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商务部专家,中国物流学会副会长,主要研究方向为产业经济学;路红艳(1976-),女,吉林省梨树县人,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副研究员,经济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服务经济。

方程

猜你喜欢

生产性服务业制造业
冰雪制造业的鲁企担当
观图释义:《红楼梦赋》与《〈红楼梦赋〉图册》的生产性传播
喜看新中国七十年突飞猛进的制造业
自动化正悄然无声地重塑服务业
少数民族传统医药知识生产性保护研究
服务业:从一二三到三二一
谈《网络技术专业生产性实训》项目教学实施
基于生态的京津冀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探讨
2014上海民营服务业50强
2014上海民营制造业5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