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特色与类型研究并举——评《云南考试史》
2013-01-31杨学为吴四伍
杨学为 吴四伍
考试工作的特殊之处在于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任何考试都不是纯粹的理论产物,任何考试也都离不开正确理论的指导。从这个意义上,目前考试史的基础理论研究应该受到更多的重视。套用美国经济史学家诺思有关经济史研究的评论:我们不可能期望考试史的研究解决所有考试的问题,但是没有考试史研究的基础,很多考试问题是不能得到很好认识和阐释的[1]。历史上考试中所遇到的诸多问题,如户籍、作弊、命题等问题,当今考试工作无不一一遭遇。怎样汲取历史经验教训,服务目前考试实践,成为当前教育考试研究的重要课题,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
环视教育考试研究领域,中国考试史研究起步早,成果较多。自20世纪90年代初,教育部考试中心牵头,先后组织系列考试史研究,取得诸多科研成果,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如《中国考试史文献集成》[2],《中国考试通史》[3]等。这些著作将中国历代考试的制度沿革、考试思想,考试内容等方面进行了详尽的资料整理和系统的制度梳理,成为后人研究的重要基础。不过,诚如邓嗣禹所说,古代书籍,有关科举和考试的资料几乎“无书不载”[4],很多地方考试文献资料仍无法覆盖,很多地方招考图片资料未能一一搜罗。近些年来,有关区域考试研究在这方面作了很多有益的探索。较早出版的有《河南考试史》,《广西考试史》。2008年,《江西考试史》[5]出版,该书对江西地区自先秦到民国时期的考试制度和实践进行分门别类的论述,同时还注重对江西地区书院数量、人物统计等方面做了诸多探索。此外,该书对江西地区古代教育人物的考试主张进行分析,如曾巩、王安石、朱熹、陆九渊等。2011年,《山东考试通史》[6]出版,该书分上下卷,上卷重在论述历代考试制度在山东的施行情况,下卷重在分析山东各类考试的施行情况,对于人们了解山东地区的考试事业发展很有帮助。
从推进考试史研究来看,区域研究是一个值得人们关注的新内容。怎样展示全国考试事业宏观发展的同时,细致描述和翔实统计考试事业在各个地区的具体发展特点、规模以及实践过程,对于加深和丰富全国考试整体研究,意义十分突出。特别是,在考虑各个地区的自身区域特点,分析考试制度在各地具体实践路径,对于认识当今不同地区的考试现状,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从这个角度上讲,最近出版的《云南考试史》[7]在中国考试史的区域研究方面做出了非常可贵的努力。该书分上下两册,上册以云南考试的区域发展特色为经,下册以各类考试的发展规模和特点为纬,经纬交织,阐述云南漫长的教育和考试发展历史,总结云南区域发展的独特之处,是近年来考试史研究领域难得的高水平之作。
相比江西、山东等内地省份,云南在中国考试历史发展中具有更加特殊的位置,是透视和检验中国考试制度发展的又一面镜子。云南地处西南边陲,少数民族众多,开发程度较晚,考试制度的发展体现出诸多特点。
1 深挖区域特色、“滇味”正浓
考试的发展是一个漫长、复杂的过程。科举前考试研究一直未能得到人们充分重视。该书结合云南地区的独特情况,考查少数民族发展与考试发展的密切关系。云南地区在先秦以前时期,教育存在直传式、家庭式、部族式、宗教式和游戏式等各种形式,涉及对知识和技能考量的内容非常复杂和广泛。彝族古文献《裴妥梅妮》要求受众记住祖先迁徙的历史。昆明民歌《十问十答》反映人们对植物知识的掌握情况。大量的少数民族故事,反映出人们在考查劳动技能的同时,也考查道德品质,如勤劳、诚实等,比较典型的有阿昌族《户撒刀的传说》、纳西族东巴经所记载的故事等。许多民歌的对唱与创作,强调人们对逻辑思维的把握,如大理白族地区的《反义歌》,滇中地区的《颠倒歌》。这些早期的历史素材与故事,为了解人们远古时期怎样选拔人才、考量技巧提供了珍贵的历史记载。它与内地的考试历史有着明显的区别,凸显了云南地区鲜明的区域特色。
云南地处边陲地区,怎样与中原内地文化互动,并最终纳入统一的全国文化教育体系,这是全书始终力图把握的重要主题。从两汉魏晋时期开始,云南与内地联系开始加强,其中两汉时期的察举制,在云南地区得到一定发展,书中对相关的历史记载进行了详细的梳理。南诏时期,云南与内地的联系也在不断加强,如南诏时期的“留学成都”。大理时期,汉文化的影响也是相当地可观。元朝是云南融入中原文化的重要时期。云南开始实施科举考试,各地兴建学校和文庙,广泛传播儒家文化,科举考试的影响日渐深入,云南与中外文化进一步合辙同步。明清时期,科举取士影响更为深远,云南文教事业不断发展,滇地人才日渐走出云南,任职全国,虽然人数较少,但是进步程度不容小视。云南的童试、乡试等各类考试的程序、规模以及地方特点,该书都有详细地论述与介绍,如翰林张汉,经济特科状元袁嘉谷等。
近代教育考试发生巨大变化,科举废除与留学海外等教育实践,在云南这一特定地方得到明显体现。云南地区由于经济发展等原因,教育改革和考试变革虽稍晚于内地,但依然得到比较彻底的实施。云南地区的教育发展和改革的持续,由于受到外部战乱和时局的影响较小,如辛亥革命和抗日战争等,这一切使得云南的教育发展和考试改革表现出很大的连续性和完整性,如留学教育以及军事教育都得到充分地发展。“讲武学堂”培养大量的军事人才,如朱德、叶剑英等;“西南联大”体现了抗战时期中国学术研究的最高峰,他们都是近代教育考试发展史上突出的典型。本书在细致搜罗近代云南留学考试试卷、西南联大考试试卷等珍贵资料的同时,注重对云南近代教育的特殊案例进行分析,做到点面结合,论述十分厚重。
2 重视类型研究、体系完整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教育制度发生巨大变化。原有以私有学校为主的民国教育体系逐渐被新型各级各类学校所代替。伴随公立学校的扩大,新的考试形式和招生方式也发生巨大变化。
从现有相关研究来看,有关新中国教育考试的研究仍有广阔的空间。就高考来说,《中国考试研究》[8]、《中国高考史论述(1949—1999)》[9]等有所论述,《新中国高考》[10]对新中国时期高考制度演变有所涉及。不过,以往研究更多注重宏观层面,重视中央政策和整体制度的演变,而对于各个地区的高考及其他教育考试实践,碍于研究目标和资料所限制,均有很大的局限。未来新中国考试史的研究,在推进宏观研究的同时,重视各地区的区域研究,特别是从不同类型进行深入考察,无疑是重要的路径之一。《云南考试史·下卷》在这一学术研究方面做出诸多努力。
有关新中国云南地区的教育考试制度发展,该书分为五大类进行专门论述,即中小学校招生考试、中等专业学校招生考试、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研究生招生考试和各类成人教育招生考试。从中小学教育到研究生教育,从学校教育到成人教育,每个专题均分三个时段(即1949—1965、1966—1976、1977—2009)进行阐述,既阐释不同时期招考政策的演变,同时又统计不同时期报考人数、录取人数等珍贵数据,从不同角度论述云南教育考试制度发展的规模和特点。
基于云南地区的实际情况,云南省教育发展一直重视少数民族教育的发展。1951年6月,云南省教育厅专门制定《云南省兄弟民族小学教育计划草案》,规定兄弟民族学生所需教科书、文具由政府根据实有人数免费发给。至1952年,云南民族地区招生扩大至9 760人。1980年,云南省决定每年由省级机动财力拨款550万元,创办40所寄宿制民族中小学,主要招收经济文化基础比较落后的少数民族学生。同样,1951年云南省教育厅制定《云南兄弟民族中学教育调整方案》,要求全省在兄弟民族聚居地区普遍设置中等学校,尽量吸收兄弟民族子弟入学,给予相当的优待及照顾。
有关云南中等专业学校的招生考试的论述,也反映了近来考试研究新进展。中等专业学校一直是我国培养职业技术人才的重要阵地。云南省自建国以后,中等专业学校得到长足发展,各项政策相继出台。全书不仅对此项政策的来龙去脉有详细的交代,还收集了很多珍贵的相关资料,如云南省1957年中等卫生专业学校的招生启事、1957年招生的健康检查办法等。
普通高校招生一直是教育考试的重中之重。解放初,云南全省施行单独招生考试,自1950年后,开始施行联合招生,后逐步建立统一招生制度。自1952年至1958年,云南省普通高校招生制度逐步完善起来。从试题设计、题目难易程度,到考务组织、录取出榜等事项,云南省招考制度均有详细规定和具体讨论。特别重要的是,该书分析依据和引用当年的珍贵招考资料,如《云南省一九五三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总结报告》等。1958年高招工作虽受到影响,但仍然获得很大发展。至1965年,云南全省7所高等院校招生3 117人,相当于解放初的3倍多。经历“文革”后,1977年,云南省教育局迅速行动,制定《云南省关于1977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意见》,确定该年的招生名额,强调文化考试的重要,坚持择优录取的原则。此后,云南省普通高校招考工作逐步走向正规。至2009年,云南报名人数突破22万人,录取考生14.7万人,总数为建国初期的100余倍。
建国以来云南省研究生的教育与考试也获得飞速的发展。自1956年云南大学首先获得研究生招收权以来,1957年开始正式招生。特别是1981年后,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均获得飞速发展。至2009年,硕士生招生数增长了2000余倍,而博士生年招收人数也达400余人。具体到各个学校的博士点建立和考试情况,以及详细的报考要求,该书均有比较到位的论述。
云南省的成人教育与考试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建国初期,各类成人学校学生人数几乎跟高校学生人数相等。1954年,西南区工农速成学中学统一在云南招生。1956年,昆明师范学院经教育部批准,率先在昆明开办成人高等函授教育。1979年,云南省决定开办云南广播电视大学。至2009年,云南拥有各类成人高校2所,共录取6万余人。20世纪80年代以来,自学教育在云南得到广泛发展,特别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自1981年始,成立云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筹备委员会,建立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1983年成立云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至2008年,云南省该年报考13万余人次,科次31万余次。
值得注意的是,该书附录收录云南招生考试委员组织机构名单,包括云南省历任招生考试委员会主任名单,以及相应的办公室工作人员名单,为研究云南招生考试发展提供了难得一手资料。其次,附录还收有自1949年至2009年系统的各类学校招生人数,从普通小学到普通高校等。这为人们了解云南的考试事业发展,提供了珍贵的统计数据。该附录还对诸多的现代招生考试术语进行解释,如“专本套读”、“对口考试”等,为人们了解考试提供更多专业知识。最后,附录收录了别具一格的云南招生考试大事记(1949—2009),分年记录云南地区发生的考试大事、要事,为人们了解云南考试事业的发展提供了简明而快捷的文本。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主编海淞同志,自1956年贵州师范大学毕业后一直从事教育工作,从中学教师、副校长、校长到省招办副主任、主任,到省教育副主任、主任、党组书记,到1996年退休,历时40年,呕心沥血,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善于抓住主要问题,进行理论探索。在高考改革中,尤其是民族政策研究,他为全国做出了贡献。1989年以后,在海淞同志主持下,云南率先进行普通高中毕业会考与高考科目改革的试验,为全国的改革积累了经验,做出了重要贡献。他还注意与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建设,1989年主编了《高校招生学》,《云南考试史》也是由他挂帅,组织云南大学的理论工作者,与云南省考试院的实际工作者,合作完成。海淞同志为我们树立了一个理论与实际结合,从事考试研究的榜样。
3 考试研究拓展的新方向
重视考试史的研究,不仅应该从全国的视角,关注考试事业的宏观发展,也要从区域的视角出发,不断丰富各地考试事业的研究。考试事业的发展呈现出立体和多面的形态,而非单一与静止。只有各个地区考试事业的深入认识,才能有人们对整体事业的全面把握。云南地区考试的研究,给未来的考试研究带来诸多的启示。
3.1 注意全国视角与区域特色的结合
云南地区的招生考试事业的发展,一方面有其不可复制的独特性,但是它又是整个国家考试事业发展的有机部分。云南地区的区域特色与全国的制度变迁和政治力量的渗透以及中原文化的影响,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如“西南联大”就是云南教育事业发展的独特之处,也是全国教育的特殊缩影。全书始终在重视区域特色与把握全国视野方面拿捏到位,结合自然。
3.2 注意资料收集与类型研究的结合
一个地区的考试事业呈现自身的复杂性与系统性,怎样描述区域考试事业的发展,不仅要做到全面和系统,同时更应该做到有论有据。各地方虽然在把握全国资料和整体宏观思路方面存在一定局限,但是在收集地方资料,梳理区域自身发展却有着独特的天然优势。云南考试史对各种地区资料的收集,从民间传说,到珍贵历史档案,为全国考试的研究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尤其是建国后,各类考试的详细描述,均辅以扎实、严密的数据。正是在充分的数据和丰富资料基础上,才使得云南地区考试的变迁和发展论述显得丰富和多彩。这样的考试研究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当然,从发展的眼光来看,云南考试事业研究,仍有广阔的发展天地。近代以来,云南地区发展相对平稳,较少受到战争伤害,各种数据相对完整,如能广泛收集近代以来的相关招考数据,并与建国后的数据比较分析,得出的经验和规律,将更为权威和有用。此外,一些珍贵的历史资料也可以继续发掘,如清末经济特科状元袁嘉谷的试卷等,这将更加丰富人们对云南考试事业的认知。
[1][美]道格拉斯·C.诺思,等.经济史上的结构和变革[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2]杨学为,等.中国考试史文献集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3]杨学为,等.中国考试通史[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4]邓嗣禹.中国考试制度史[M].长春:吉林出版集团.2011.
[5]肖辉,等.江西考试史(上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6]王坦,等.山东考试通史(上、下卷)[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11.
[7]海淞,等.云南考试史(上、下卷)[M].昆明:云南出版集团公司.2012.
[8]杨学为.中国考试改革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9]杨学为.中国高考史论述(1949—1999)[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7.
[10]高军峰,姚润田,等.新中国高考[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