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志愿服务:高校图书馆德育新载体
2013-01-31杨永芳
杨永芳
安徽工业大学图书馆,马鞍山 243002
读者志愿服务:高校图书馆德育新载体
杨永芳
安徽工业大学图书馆,马鞍山 243002
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需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大学生,而大学图书馆有着其他教育形式不可比拟的德育教育优势。为了增强图书馆德育实效性,以读者志愿服务为载体,在图书馆积极开展读者志愿服务活动,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融入图书馆德育功能中,二者形成合力必然大大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思想政治教育;读者志愿者;志愿服务;图书馆德育
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性拓展的基本途径探讨与研究,始终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生命力所在,同时也是该学科发展的一个瓶颈部分。2010年5月,中共中央领导同志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内,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牢固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大学生,不断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亲和力感染力,努力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这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拓展实践性的基本途径,提供了明确的指导。作为文献信息中心的高校图书馆通过优质的藏书、浓郁的人文环境、海量的信息资源润物细无声地陶冶着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情操,提升着大学生的审美情趣,塑造着大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是资源富饶的德育基地。同时高校图书馆又是大学生聚集量很大的场所,以读者志愿服务活动为媒介,积极拓展延伸图书馆服务路径,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融入图书馆德育功能中,高效发挥图书馆的知识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与环境育人功能,恰是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性拓展的有效途径。
1 读者志愿服务是图书馆德育工作的创新载体
对于新时期的图书馆德育建设来说,读者志愿服务是用之不尽、取之不竭的源泉,它充实创新着图书馆德育建设的内容。
1.1 参与采购优质文献
自2000年高校扩招以来,多样化的学科与专业设置、多层次的读者需求,对文献采访的内容、范围、质量要求愈加广泛严格。要求只具备一两门学科背景的专职几名采访员掌握全校所有专业学科设置知识,满足千万读者的文献需求是不现实的,采访质量是难以保证的。选拔高素质的志愿者参与到图书馆文献采访中不失一项很好的举措。志愿者一般来自不同学院,有着不同的专业背景,了解各年级、各专业、各类型大学生的阅读倾向。有针对性的采购图书,降低图书采访失误率,提高图书馆藏书利用率,确保能够采购到师生需要的文献信息资源,鼓励思想性强、文化品位高的文献资料的大量采购,重视收藏与补充德育类书籍。
1.2 促进导读工作,提高文献利用率
优化馆藏、整合文献是为了激活文献更好地发挥文献信息的作用。然而,面对浩瀚的书海,大学生的阅读往往缺乏目的性和系统性,身为知识育人、服务育人的图书馆有必要在阅读目的、内容、方法等方面给予读者相应的帮助和指导。针对这种情况,一方面,志愿者通过参与图书馆的图书上架、整架、值班、咨询等岗位配合图书馆工作人员在工作中随时随地教给学生如何查找选择图书,如何上网检索获取信息,培养志愿者本人及其广大读者获取文献信息的能力。另一方面,由志愿者广泛宣传积极策划、图书馆组织开展的诸如世界读书日、优质服务月、数字资源宣传等多形式、多层次的导读活动,通过优秀书目推介、书评、征文、演讲、朗诵等方式,引导志愿者及其读者阅读一些领袖著作、中国传统文化典籍、世界名著和一些高品位的文化经典。从而使学生在知识的海洋里浸染,不断拓展知识结构,充实心灵家园,规范道德行为,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达到教育自我和完善自我的目的。
1.3 优化环境建设,提高道德品质的熏陶功能
高校图书馆的环境主要包括物理环境、管理环境、人文环境和信息环境等。读者志愿者参与图书馆的清洁卫生、整理书架、文明巡视等工作,使得原本就朴素、美观、优雅、舒适的图书馆环境变得更加整洁美观舒适。奉献在图书馆一线岗位上的志愿者以大公无私的精神优化着图书馆的人文阅览环境,无声地影响着一拨又一拨的大学生,使更多的读者自觉遵守图书馆规章制度,自觉维护图书馆的阅览环境,使得越来越多的读者加入到图书馆志愿者服务的行列,是其他教育形式无法比拟的,也是任何显性课程所无法替代的。在这里,他们汲取知识营养的同时,呼吸现代文明的清新气息,在富有文化内涵的环境、浓厚的文化氛围中修炼品行、提升精神,给人以启迪、激励,从而更好地发挥图书馆的育人功能。
1.4 架起馆员与读者之间的沟通桥梁,提高读者工作的服务育人功能
图书馆各项工作的广泛开展及其执行效果,始终离不开读者的紧密参与。读者志愿者是学生读者中的一分子,他们的阅读需求、阅读取向、阅读规律、阅读心理等同于广大读者。志愿者在志愿服务过程中,会经常地与图书馆员交流,他们所反映的问题、意见、建议很是贴近读者的心声,代表着广大读者的利益,能够很好地把读者的需求和期望传达给图书馆,促使图书馆不断改进工作方法、优化馆藏资源、美化环境,更好地服务与读者。志愿者与读者之间几乎都是同辈关系,更易于交流。志愿者参与图书馆的工作,把自己所了解的图书馆规章制度、工作技术含量、馆员工作的不易,通过同辈间的交谈、口头宣传,使更多的读者了解图书馆工作,理解馆员的辛苦,尊重馆员,认可馆员的劳动成果。志愿者作为馆员与读者之间有效沟通的纽带,也使馆员能从读者的角度发现图书馆工作弊端,从而改进工作,不断提高读者服务质量,让读者感到非常满意、非常愉悦,在心灵深处受到德和美的感染和教育。
2 读者志愿服务存在问题
2.1 活动参与的随意性
大学生读者往往结合自身的特长和兴趣参与志愿服务活动,选择服务领域,而何时参与、以何种方式参与往往根据个人需求而有所不同,随意性较强、流动性较大。高校图书馆志愿者队伍的组成以低年级的学生为主,高年级的同学仅仅是一部分志愿者干部。大学生参加图书馆志愿活动比较“普及”,但还不“深入”。许多同学参加过图书馆的志愿活动,但是注册并坚持参加的同学却并不多。很多同学进入高年级自动退出,志愿活动参与者的积极性随入校时间的增加而锐减,使工作出现断层。
2.2 岗位设置不够合理、不够人性化
目前图书馆志愿者的岗位大都是清洁卫生、整架、文明巡视、贴标签、自修室值班等,岗位技术含量较低,图书馆片面地强调简单易操作性,较少地考虑到志愿者个人的兴趣爱好、意向以及提升志愿者多方面的能力。志愿者从事低难度的工作,时间稍久就容易产生单调、枯燥感。在志愿者无偿服务的过程中,个别工作人员不能起到良好的带头和指导作用,也极大地影响了志愿者参与服务的动力。
2.3 缺乏有效的管理
高校图书馆的志愿者很多时候是由各院志愿者协会为了开展一些活动自己找上门来的,还有极少数的同学出于爱心、锻炼自己到图书馆的。图书馆往往处于被动的接纳,对志愿者很少进行登记、注册和分类管理,缺乏有效的培训评价激励措施,志愿者想来就来,想走就走。以至于,如有特殊任务急需志愿者的时候找不到人,在志愿者活动日里,志愿者扎堆。图书馆志愿者到底由谁负责、如何管理志愿者等问题不明确。
以上诸因素直接产生的负面影响即是少数志愿者工作马虎不认真,志愿者的教化示范功能很难得到充分发挥,同时也影响了图书馆的育人功能的发挥。
3 优化读者志愿服务,提升图书馆德育功能实效性
3.1 构建志愿者信息管理系统
志愿者信息管理系统是志愿者个体之间、志愿服务组织之间、志愿服务组织与其他社会机构之间以及志愿者个体之间的信息发布与获取提供了高效、便捷的渠道,图书馆在利用图书馆志愿者信息管理系统的基础上,通过利用图书馆网站、平面媒体、QQ群、中国移动短信及飞信系统等现代信息技术,建立信息管理平台,负责志愿者个人信息的核对、保存、调整、删除等处理,服务热线的接待,服务岗位、阵地、服务队的联系、协调、培训等工作,实现志愿者招募、管理科学化、现代化、效率化、个性化培训系统化。
3.2 建立读者志愿服务联盟
随着图书馆的飞速发展,读者志愿服务队伍不断发展壮大,各种形式的读者志愿实践活动更加丰富多彩,读者必能更为便捷、更为全面的获取图书馆各类文献信息。当志愿服务工作发展到更高阶段时,为了便于图书馆资源的整合和图书馆知识最大限度的传播,积极开展图书馆志愿服务工作探讨志愿服务联盟势在必行。志愿联盟分为校内志愿联盟和校外志愿联盟两种形式。校内志愿联盟是指在校团委统一指挥下,图书馆志愿者协会与各院志愿者协会、校爱心社团之间的联合;校外志愿联盟是指本图书馆志愿者服务队与周边地区高校图书馆、公共图书馆志愿者服务组织之间的联合。图书馆志愿服务联盟的主要任务是:①根据社会热点或实际需要,定期或不定期的策划丰富多彩的志愿实践活动,统一宣传统一实施。②联盟内的成员单位定期开展交流活动,汇集多方信息,共享志愿资源。建立这样的组织,对最大限度地利用图书馆资源,传扬志愿服务文化,不失一项很好的举措。笔者所在的安徽工业大学图书馆先前也举办过德育文献导读、专题读书会、入学教育、优秀图书宣传等各类活动。但是由于宣传不到位、服务层次不够深入,大学生对于图书馆开展的一些德育活动不甚了解,德育工作开展的力度还不够,实效性欠佳。自从建立读者志愿者协会及志愿者联盟之后,图书馆数字资源宣传、新生导读、读书节等活动的开展涉及每个学院,参与人数之多、活动认可度之高是史无前例的。
3.3 积极开展志愿者交流活动
志愿者在服务他人的同时,也期望自身的能力有所提高、交际面有所延展,业余生活异彩纷呈。图书馆志愿者负责人应高度重视志愿者群体,依据实际情况,可通过图书馆微博、BBS、QQ群等网络开辟交流园地、提供书面沟通的机会。也可以举办技能培训、读书沙龙、志愿者事迹报告会、演讲比赛、茶话会、卡拉OK、小品等活动,为志愿者创设面对面的交流情景。以文字图片、DV等记录活动内容并及时发布到图书馆志愿者网页上,必然吸引一大批大学生前往观看、讨论,就会深一步的认识了解图书馆志愿者,对志愿者不自觉得产生崇拜敬仰之情,使更多的志愿者加入志愿者的行列。同时也有效地调动了志愿者的积极性,加强了志愿者的归属感,提高了志愿团队凝聚力。
3.4 提升读者志愿服务队伍的专业化水平
提升志愿服务的水平唯有专业化,而实现志愿服务专业化需要涉及英语、计算机、图书情报、心理学、学校设置的学科专业背景等。为此高校图书馆在岗位设置上应多从专业、技能、知识等方面考虑,合理安排具有学科背景的专业志愿者,加强志愿者其他专业知识的培训,激发志愿者的学习兴趣和专业热情。在图书馆诸如学科馆员、图书采访、计算机维护等志愿服务活动中,使志愿服务实践成为锻炼和检验大学生知识运用能力的有效载体,提升志愿服务质量的同时,志愿服务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也愈加增强,大学生的社会价值得到充分体现,实现学校、图书馆、学生三者的共赢。
读者志愿活动的积极开展,进一步优化了图书馆德育教育功能,使得图书馆德育教育活动有规模、有成效、健康有序地向前发展,也实现了读者志愿者的辐射功能、示范功能和教育功能,二者形成合力必然大大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1] 唐华林.发挥大学图书馆优势强化德育教育功能[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5).
[2]马青山.2010年广州亚运会志愿者激励机制探析[J].理论探新,2009,(8).
[3]金丽华.大学图书馆隐性教育功能的思考[晋图学刊],2006,(5).
[4]张莉,王政军.积极发挥高校图书馆德育基地的职能[J].中国科技信息,2009,(8).
[5]谈红玲.试论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的德育功能[J].中国成人教育,2007,(2).
10.3969/j.issn.1001-8972.2013.07.078
安徽工业大学校级教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011jg38)
杨永芳(1971-).女,安徽工业大学图书馆副研究馆员,本科学历,研究方向:读者服务、公共管理(安徽马鞍山 243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