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本土期刊崛起的希望之光(下)——浅析中国精品国际化科技期刊的建设与发展之路

2013-01-30周棻毛邦河

中国出版 2013年22期
关键词:座谈会精品科技期刊

文/周棻 毛邦河

(上承本刊2013年21期第35页)

四、内容国际化:自身优势和特点的强化

按照国际水准打造国际化科技期刊,是这些成功期刊的共同理念和定位。定位,决定了一个期刊的特色和方向。商业社会就怕自己的产品模糊不清,很多产品以后的成功,往往取决于当初的定位。再看目前在国际上显露出上升势头的中国科技期刊,无一不是在明确自己的主攻方向之后发力的。在这些理念与定位指导下,结合国情特点、强化自身优势、寻找新的突破是成功的重要因素。

1.抓住特色 特色化的办刊理念

Journal of Molecular Cell Biology(《 分 子细胞生物学报》)是一本2009年10月创刊的分子细胞生物学领域的期刊。在创刊之初,在分子细胞生物学领域,国际上已经有JBC(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生物化学》)、JCB(Journal of Cellular Biochemistry《细胞生物化学》)等知名刊物。一份容量小的新刊如何不被淹没在大刊的海洋中,唯有创建自身的特色。在编委会的策划下,该学报围绕领域的研究前沿和热点,由国际副主编和国际编委组织专辑和特邀专辑,在专辑中着重突出不同的论文与综述,根据主题变化的论文、综述各有侧重。这些专刊的主题如干细胞、微RNA、细胞凋亡、蛋白质修饰等,都是分子细胞生物学领域的研究前沿和热点。三年来,Journal of Molecular Cell Biology始终紧抓特色,初步形成了基于学科前沿的特邀专辑和主题专刊形式的办刊风格。

2.根据国情特点为期刊定位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环境科学杂志》)的主编汤霄院士为期刊的定位给出了一个这样的理由:“从作为一份国际刊物的发展前景来看,我们不可能竞争成为以欧美文章为主要内容的刊物。相反,我们却有可能成为包括中国和亚洲、非洲、中东等地区发展中国家,以环境研究及环境对策为主要内容的有特色的代表性刊物。”该刊认为,这些地区的环境问题正是未来世界环境学者更为关注的焦点,而我们期刊的来稿也正有这样的趋势。尽管他们的科学水平可能尚与欧美甚至中国有一定差距,但却反映该地区的环境资料和问题状况及解决对策,也可能得到世界环境界更多关注和引用,选稿时适当有些倾斜对我们杂志开拓国际发展空间可能会有好处。在认真分析国情、明确期刊定位后,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对稿件的处理就有了一个清楚的思路,不盲目追求虚无的期刊国际化,期刊的整体水平建立在学术水平、学术价值、学术影响的评价标准之上。对海内外作者的文章一视同仁,以质量为唯一标准。

3.充分运用天时地利的资源优势

Chinese Physics B (CPB,《中国物理》B)是由中国物理学会和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主办的物理类综合性英文学术期刊。主办单位良好的科研环境和浓厚的学术交流氛围为Chinese Physics B保证学术质量和不断扩大宣传提供了优越条件。Chinese Physics B的编辑部设在物理所内,编辑人员因此有更多机会与物理所内的一线科研人员沟通交流。凭借“近水楼台”的优势,物理所的少量优秀科研成果被争取到CPB上发表。如,中科院物理所沈保根院士课题组2000年在Chinese Physics B发表的一篇文章报道了新发现新型 La(Fe,Si)13 基大磁热效应材料,室温磁熵变值超过传统稀土材料Gd的2倍的论文。论文发表后被材料学知名期刊Advanced Materials( 《先进材料》)引用,目前总被引频次是74次。沈保根院士课题组对La(Fe,Si)13 基巨磁热效应材料的发现和相关机理研究获2010年度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012年度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又如,物理所高鸿钧院士课题组2006年发表的关于在钌(Ru)表面上制备单层石墨片(石墨烯)的论文, 被Physical Review B(《物理评论 B》)、 New Journal of Physics(《新物理学》)等国际知名物理类刊物引用,目前被引频次为63次。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设有很多论坛和讲座(如中关村论坛、凝聚态物理前沿讲座、崔琦讲座、“苹果树论谈”、各实验室系列学术报告等),几乎每周都会有一两个学术报告,报告人大部分是从物理所外请来的国内外知名专家。而且,一些物理学科热点研究领域的国内、国际学术会议有时也会选择在物理所内召开。这些为编辑部提供了方便了解最新物理前沿信息和为CPB宣传、组稿的机会。

4.改变主攻方向,聚焦热点领域

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 (JIPB,《植物学报》英文版)是由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植物学会和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共同主办的植物学综合性英文学术期刊。2007年,杂志已具有良好基础,但影响因子(仅为0.671)、国际知名度比较低,在Google、PubMed检索不到。提高影响因子,提高国际知名度,提高杂志质量,成为首要问题。经过编委会讨论决定,把期刊的主攻方向聚焦在热点领域,主要刊登植物生物学领域具有创新性的研究论文、特邀综述、新技术文章和评述文章;在关注核心科学问题的同时突出整合特点;确立了细胞与发育生物学、代谢生物学与生物化学等六个科学领域为主要选题范围;跟踪国内外学科研究热点以及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重大与重点研究项目的最新进展,利用权威编委组织热门专刊,引领学科发展;所有综述论文由编委邀请的专家撰写。从2007年到2012年这些策划出版的主题专刊的论文,全文下载量明显高于普通期刊。

5.避开锋芒,借助“明星代言”

对于刚进入国际舞台的中国期刊而言,要想吸引读者的目光,借助“明星代言”是一个独辟新径的办法。所谓明星代言,就是组织权威专家撰写综述专刊发表。Cell Research(《细胞研究》)编辑部看到,直接约稿优秀原创论文成功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就生物学科而言,一篇优秀原创论文常常反映了作者5年左右的研究工作,同时涉及论文的学生也不只一届,这样的论文通常都会首选发表在水平影响力高的期刊上,一般是不会“下嫁”的。而综述文章则相对容易一些,不涉及原始数据,撰写时间通常在几个月左右。期刊通过约请权威专家撰写综述来提高自身的影响力也是国际通行的惯例。通常在名不见经传的期刊上基本上看不到好的原创论文,但却能看到权威专家们撰写的综述。组织发表权威专刊综述可谓一举两得,既提升期刊影响力,也提升期刊影响因子。

Cell Research曾经发表过不少高水平的综述专刊,如2008年DNA修复专刊,2009年TGFβ专刊,2011年NFκB专刊及表观遗传学专刊等;撰写者也都是在各自研究领域内声名显赫的科学家,他们撰写的综述在CR历年下载排行中都位于前十,如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的雅克·尼科洛夫(Jac A Nickoloff),美国凯特琳癌症中心的琼·马萨戈(Joan Massagué)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的迈克尔·J莱纳多(Michael J Lenardo),日本东京大学的义广川冈(Yoshihiro Kawaoka),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迈克尔·卡琳(Michael Karin),英国剑桥大学的托尼·克扎利德斯(Tony Kouzarides)[19]等。有这些专家的贡献,对于提升Cell Research的影响力作用不容小视。

6.“错峰出行”,争取未占先机发表的原创论文

当今世界科研竞争日趋白热化,抢占首发权成了科学家非常在意的问题,再加上如今论文均以网络发表为先,所以谁能在网上抢先发表谁就抢占了先机。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先发表甚至比在哪儿发表更重要。也正因为如此,很多相当不错的论文由于新意被别人抢先了而被一些排名靠前的国际权威期刊退稿,在学术界享有盛誉的期刊也有可能因为各种原因而贻误了一些稿件的处理。Cell Research编辑部抓住了这个很好的契机。2007年2月7日,Cell Research在线出版了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化细胞所陈正军课题组的原创性论文。这篇文章是一篇相当于Molecular Cell(《分子细胞》)水平的文章,但因在国外期刊的审稿中受到不公正评估,所以未能得以发表。Cell Research的常务副主编得到这个消息立刻和陈正军研究员联系,将这篇非常优秀的研究论文争取到Cell Research,同时还将这篇文章推荐到国际知名期刊Cell(《细胞》)和Nature Cell Biology(《自然-细胞生物学》)上进行点评。又如南京大学张辰宇教授向Nature投了一篇论文,由于研究结果“太新”而不被认可,最终文章被编辑退回。张教授立刻转投Cell Research。常务副主编安排这篇论文走“绿色通道”,找专家加急审稿并且以最快速度在线发表。发表后迅速引起美国American Scientist(《美国科学家》)、The Scientist(美国《 科学家》)、Discover Magazine (《 发 现 杂 志 》), 澳 大 利 亚 的Popular Science(《大众科学》)等数十家国际媒体的广泛关注,以及众多博客的广泛评论。

由于这样“错峰出行”和跟进优质服务的示范作用,Cell Research此后陆续发表了很多高水平的原创论文,逐步在科学家中树立了威信,很多专家都慕名而来,将存在激烈竞争的论文及刚被名刊抢发的具有创新内容的论文转投到Cell Research来。这些作者已经成为CR的中坚力量,对于提升原创论文的水平起到了重要作用。Cell Research的这些实践同时也表明,中国科学家的优秀论文如果能够在合适的平台上发表,同样会得到国际科学界的认可,这对于提升中国科研在全世界的地位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7.让国际学术期刊成为科学家的俱乐部

在经过多年的准备与积累之后,Light:Science& Applications(《光:科学与应用》) 于2012年3月创刊,Light:Science & Applications寻找了一个“弯道超车”、借势而为的办刊模式。他们在与光学组织的合作之外,更加重视与科学家个人的交往——建立一个国际科学家的圈子,争取国际科学家进入这个圈子,进而让科学家认可期刊。对于科技期刊来说,科学家扮演着多重身份——既是作者和读者又是审稿专家和编委。把所有参与期刊工作的科学家都当做期刊的会员,通过这些会员再介绍愿意参与期刊工作的研究人员加入——在国际化办刊的同时把学术期刊扩展为顶级科学家俱乐部,这就是Light:Science & Applications的发展理念与思路。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他们首先建立新的服务意识,为科学家服务。这些服务包括出版一流水平的科技论文以飨会员,为会员提供高水平的平台来展示研究成果;以期刊为平台,定期选择不同主题主办学术会议,为科学家提供面对面交流的机会;就某一科研问题举办小型论坛或高端会议,为课题组解决具体问题。2005年,Light:Science & Applications主办了中国光学史上规模大、人数多、影响力广的一次会议——第20届国际光学委员会大会(ICO)。国际光学委员会大会被称为世界光学领域的奥林匹克,来自世界各地的光学知名学者和专家共1000余人参加了此次会议。大会的成功举办,加速了国际合作并扩大了国际编委与审稿专家队伍,更多的国际光学领域的科学家成为期刊的“编外员工”,在推荐期刊国际编委和审稿人、加强队伍建设上也作出了突出的贡献。“科学家办刊,为科学家服务”的双赢合作模式,让Light:Science& Applications快速成长,脱颖而出,逐渐强大。

8.以期刊为平台举办国际会议,扩大国际影响力

从2010年开始,Light:Science & Applications开始自己发起并主办各种专题的国际会议,主题会议主要围绕期刊主题和解决我国高技术领域的关键技术与关键问题而展开。每一个主题会议结束之后,都会解决1~2个科研中的实际问题。如激光与物质相互作用国际会议(LIMIS),已成为他们与实验室联合主办的常规特色会议。激光加工前沿国际会议(ICFL)和微纳光学工程国际会议(ICOME)这两个会议邀请了40多位国际知名专家,包括美国工程院院士、乌克兰科学院院士、美国光学学会会士,等等。约到国际知名光学专家的稿件40余篇,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1位)、美国院士(4位)、俄罗斯院士(1位)、乌克兰院士(1位)和中国院士(2位)。这些以期刊为平台的会议,在为中国与世界科学家之间搭建桥梁的同时,扩充了期刊的科学家资源,让更多的世界科学家认识和了解了长春光机所,了解中国光学进展,由此而衍生了多个国际合作项目。

Cellular & Molecular Immunology(《中国免疫学杂志》)近年举办了多个以编委会成员为主导的免疫学学术会议,邀请了数十名编委专家作学术报告,数百名免疫学学者参会。通过这些会议落实了11个学术专辑。这样的会议为主编、执行主编、区域编辑、编委和编辑部提供了互动交流平台,交流免疫学最新进展,也为期刊的发展出谋划策。

五、结语

10年前,国外出版商纷纷试水中国市场,一方面把中国庞大的期刊内容纳入他们的平台,另一方面把收编的期刊内容以多样形式卖给更多的中国客户(图书馆和科研机构)。参与合作的中国科技期刊虽然只能获得很低比例的销售分成(普遍在20%以下),但由于对方提供的数字出版平台、投审稿系统、语言润色服务、排版服务以及其国际营销平台,对中国科技期刊无疑是巨大诱惑,最后都心甘情愿地与其合作。虽然大家都明白外国出版商的目的不见得是为了帮助中国科技事业的发展,而是为了“抢占地盘”和随之而来的经济利益;但是,处于在国内找不到任何能与之抗衡“组织”依托的情况下,单兵作战又一心谋求国际发展的单个期刊只能选择这些庞大的国际出版商,当前的实惠和发展是一些国内期刊首要考虑的。

10年后的今天,国外的出版商一方面看到了中国的学术投入和产出在呈几何级数上升,看到中国的学术评价体系导致中国学者们对“发表文章”有着强烈而经久不衰的需求,看到潜力依旧强大的中国市场;另一方面他们也看到了中国科技期刊多而不聚,尤其是数字化出版技术和能力非常薄弱,看到了中国竞争对手的能力有限。与此同时,国外出版商面临全球图书馆大量削减预算,减少期刊订阅的困境,必须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于是他们把中国作为一个重要战场,期待在中国学术出版这块诱人的“蛋糕”中再多分一块。对于“借船出海”式的发展,很多学者有着更深入的思考。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必须承认欧美国家在优秀科技期刊办刊上有很多有益的经验是值得我们借鉴的。我们应该在研究他们具体操作过程、实施细节以及运行模式的基础上,在把握自己特有国情的基础上,合理借鉴其中可以复制的部分。如何在国际化语境中提升中国期刊的影响力是一个需要智慧创新的系统工程,它牵涉上层决策、资金投入、体制机制、人才使用等方方面面。中科院院士、细胞学家裴刚教授还特别指出,培育精品期刊,还需要文化灵魂。他认为科学不仅仅是生产力,它还是一种文化,是一种传统,是一种精神,是一种道德。创办中国的精品科技期刊要一大批为科学献身、具有优秀传统道德的学者和编辑,一支具有文化灵魂的队伍。

为了扭转我国科技期刊被动的局面,面对中国科技期刊做大做强的美好愿景,中国科技期刊需要实实在在的分析与思考。分析国情,分析学科地位,分析期刊的特点优势。很多问题的解决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摸石头过河式的探索实践,这是一个剥蚕抽丝的艰苦过程。在这些过程中,很多期刊为中国科技期刊的提升与发展做了创新的探索和尝试,它们各显风采,殊途同归,摸索出了一些办好英文期刊的法宝。诚然,一个国家的科技期刊发展水平与本国的科学技术研究水平息息相关,虽然目前中国科学研究水平,现有的条件和学科领域的差异,对打造国际化期刊有着诸多的不利因素和障碍,一些成功期刊的经验也难以复制。但是,这些制胜的法宝为后来者提供了样本和思路,他们的探索与实践为在步履蹒跚中跋涉的中国科技期刊带来了曙光,他们所取得的成绩提振了业界的精神,正所谓星星之火,必将引起燎原之势。只要长期坚持,不懈努力,我们一定会成为世界科技大国、世界科技期刊强国,为中国的科学事业,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1]李静海.“精品国际科技期刊建设与发展座谈会”致辞[R].在精品国际科技期刊建设与发展座谈会的报告,西安,2012-09-12

[2]沈爱民.“精品国际科技期刊建设与发展座谈会”致辞[R].在精品国际科技期刊建设与发展座谈会的报告,西安,2012-09-12

[3]裴刚.“精品国际科技期刊建设与发展座谈会”致辞[R].在精品国际科技期刊建设与发展座谈会的报告,西安,2012-9-12

[4]张香平.“精品国际科技期刊建设与发展座谈会”致辞[R].在精品国际科技期刊建设与发展座谈会的报告,西安,2012-09-12

[5]张凤.“精品国际科技期刊建设与发展座谈会”致辞[R].在精品国际科技期刊建设与发展座谈会的报告,西安,2012-09-12

[6]刘兴平.“精品国际科技期刊建设与发展座谈会”致辞[R].在精品国际科技期刊建设与发展座谈会的报告,西安,2012-09-12

[7]潘教峰.“精品国际科技期刊建设与发展座谈会”致辞[R].在精品国际科技期刊建设与发展座谈会的报告,西安,2012-09-12

[8]刘岗,魏海明,郑晓东,汪秀侠,田志刚.我国免疫学研究的对外窗口CMI杂志[R].在精品国际科技期刊建设与发展座谈会的报告,西安,2012-09-12

[9]郑芹珠,任丹青,魏莎莎,马蓉蓉,刘晓雁.打造优秀国际期刊:我们面对的挑战[R].在精品国际科技期刊建设与发展座谈会的报告,西安,2012-09-12

[10]白雨虹,王卉.分享合作的快乐〔R〕.在精品国际科技期刊建设与发展座谈会的报告,西安,2012-09-12

[11]程磊,李党生.先有鸡还是先有蛋——Cell Research如何破解这个困境[R].在精品国际科技期刊建设与发展座谈会的报告,西安,2012-09-12

[12]冯庆彩,刘素琴,王紫萱,毛振钢.脚踏实地 积极进取 创造品牌[R].在精品国际科技期刊建设与发展座谈会的报告,西安,2012-09-12

[13]何祖华徐晶,崔晓峰,黄健秋.分子植物 (Molecular Plant) 的创刊策略与办刊经验〔R〕.在精品国际科技期刊建设与发展座谈会的报告,西安,2012-09-12

[14]王久丽,蔡建伟,翟振,章志英.与中国物理学研究共同成长—《中国物理B》办刊经验介绍[R].在精品国际科技期刊建设与发展座谈会的报告,西安,2012-09-12

[15]赵云鲜.取长补短—在国际合作中提高办刊水平[R].在精品国际科技期刊建设与发展座谈会的报告,西安,2012-09-12

[16]李卫红,寿彩华.简谈JMCB办刊实践[R].在精品国际科技期刊建设与发展座谈会的报告,西安,2012-09-12

[17]刘春明,贺萍.中国经典期刊如何走出国门〔R〕.在精品国际科技期刊建设与发展座谈会的报告,西安,2012-09-12

[18]喻伟.科技期刊国际化问题思考与探索[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http://doc88.com/p-7324927108.html

[19]周晓英.数据密集型科学研究范式的兴起与情报学对应[J].情报资料工作,2012(02)http://wenku.baidu.com/view/88a1abe7102de2bd960588a5.html

猜你喜欢

座谈会精品科技期刊
雄安新区设立五周年座谈会召开
中国艺术研究院成立70周年座谈会
《计算机应用》获评“川渝一流科技期刊”
科技期刊的分类
科技期刊的分类
科技期刊的分类
在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座谈会上的讲话(2019年4月16日)
参加座谈会的新任职年轻干部
精品画廊
釉光青精品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