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遵《内经》论治胃痛

2013-01-30张新渝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3年9期
关键词:论治胃气内经

张新渝 袁 林

遵《内经》论治胃痛

张新渝 袁 林

本文根据《内经》理论治疗胃痛,分别从辨证为本、止痛为标、其它治要等方面予以论治。多年来,在临床上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内经》;论治;胃痛

《内经》的伟大贡献,不仅在于创建了中医学独特的理论体系,使中医学从经验医学升华为理论医学,而成为真正的科学;更在于它所确立的治疗法则,指导临床治疗效果良好。笔者长期以来,遵循《内经》的理论和法则,治疗胃痛,效果甚尽人意,遂成此文,期与学者交流、探讨。

1 胃痛

胃痛,《内经》多叫胃脘痛,以胃脘部经常发生疼痛为主症;在《内经》、古代许多文献中,又叫心痛,因处在心之下而名。常伴有胃胀、恶心、呕吐、食少、吐酸等症状。本症多见于西医学所说的急慢性胃炎、慢性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胆汁返流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胃神经官能症、以及胃癌等疾病,因胃黏膜的损伤、胃痉挛等所致。

2 治疗

2.1 原文依据“胃病者,腹月真胀,胃脘当心而痛”(《灵枢•形气脏腑病形》),“胃胀者,腹满,胃脘痛”(《灵枢•胀论》),“寒邪客于胃肠之间,膜原之下,血不得散,小络急引,故痛”,“寒邪客于肠胃,厥逆上出,故痛而呕也”(《素问•举痛论》),“寒邪入胃,心痛”(《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木郁之发,民病胃脘当心而痛”(《素问•至真要大论》),“饮食自倍,肠胃乃伤”(《素问•痹论》)。

2.2 治疗运用同是胃痛,虽以胃气不利为基本病机,但因邪有寒热、证有虚实,所以首当分清病机所属,从根本上治疗。但就《内经》所论而言,以寒邪、实证居多,皆因寒主收引、凝滞,最易困阻气机之故,亦与实际相符。外寒犯胃或过食生冷,以致寒积于中、气机凝滞之寒证者,其以冷痛暴作、温减寒甚、口淡喜热为特征;若伴呕泻,多为食久方呕,呕物、泻下清冷;舌淡苔白,脉象沉紧或沉弦。治当温胃散寒,中药如生姜、干姜、肉桂、荜拨、陈皮等。邪热犯胃或过食辛燥,以致胃热炽盛、气机壅遏之热证者,其以灼痛剧烈、冷减热甚、口渴喜冷为特征;若伴呕泻,多为食已即吐,呕物、泻下浊热,亦常见消谷善饥、牙龈肿痛出血、甚至口疮;舌红苔黄或干燥,脉象洪大或弦数。治当清胃泻热,中药如石膏、知母、黄连、连翘、蒲公英等。

暴饮暴食,以致宿食难化、气机不畅之食积证者,其以胀痛、嗳腐吞酸、食少甚至厌食为特征;若伴呕泻,其呕泻物多有未完全消化之食物,且伴酸臭,呕泻后痛减;苔多厚腻,脉滑或紧或涩。治疗消食导滞,药如山楂、神曲、莱菔子、鸡内金、炒谷芽、炒麦芽、隔山撬等,若有化热可加连翘、黄连等。七情过激,最易伤肝,疏泄太过,最易横逆犯胃,气机阻塞而致痛者,其以胁脘连痛、胀痛气窜、嗳气矢气、气泄则舒为特征;亦可呕吐酸苦,若伴腹泻解便不爽、泻后痛减;苔白脉弦。治当疏肝和胃中药如柴胡、薄荷、青皮、郁金、陈皮、厚朴等,若化热可加栀子、黄连等。火热邪盛又可伤阴,或素体阴虚,胃阴受伤,胃络失养,痉挛而痛者,其以灼痛隐隐、饥而少食、口燥咽干等为特征;可伴干呕、呃逆、大便干结;舌红少苔少津,脉细弦数。治当滋阴养胃,中药如北沙参、麦冬、石斛、玉竹等,虚热甚者可用生地、玄参、知母、地骨皮等。

胃痛日久,或素体气虚,胃气不足,推动不足,郁而致痛者。其以隐痛绵绵、喜揉喜按、饥饿则痛、食后则减或口淡食少,食后脘胀等为特征;或伴便溏;舌淡、苔白,脉象虚细。治当益养胃气,中药如党参、黄芪、白术、生谷芽、生麦芽等。胃痛日久,尤其气虚日久,或素体虚寒,胃阳不足,阴寒内盛,胃络失温,凝滞而痛者。其以冷痛隐隐、饥寒加重、温饱减轻、喜温喜按、腹胀食少为特征;若伴呕泻、则泛吐清水、大便清冷、甚者完谷不化;舌淡、苔白滑,脉象沉迟无力。治当温补胃阳,中药如党参、黄芪、白术、肉桂、干姜、附子等。必须指出,以上辨证仅围绕胃痛主症而言,为求准确,必须整体审察、四诊合参。

3 止痛治标

3.1 原文依据“急者缓之”,“结者散之”(《素问•至真要大论》)。

3.2 治疗运用胃痛虽属寒热虚实所致之标,但既作为主症,故治本之时,亦当治标而止痛。属于寒证、气虚、阳虚证者,当用温性止痛药物,如玄胡、木香、高良姜、吴茱萸等;属于热证、阴虚火旺以及食积证、肝郁犯胃者,当用凉性止痛药物,如金龟莲、金果榄、炒川楝、郁金、隔山撬等。

4 其它治要

4.1 原文依据“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素问•灵兰秘典论》),脾胃“更虚更实,更逆更从”(《素问•太阴阳明论》),“胃者水谷之海,六腑之大源也”,“水谷入口,则胃实而肠虚;食下,则肠实胃虚”(《素问•五脏别论》),“浊气在上则生(月真)胀”(《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土得木而达”(《素问•宝命全形论》),邪“客于脉中,则气不通,故卒然而痛”(《素问•举痛论》)。

4.2 治疗运用脾与胃生理上,一主受纳水谷而降浊,一主运化精微而升清,共为后天之本、气血之源,病理上常常相互影响。因此,治疗胃痛之时,应兼顾治脾,促进脾之运化与升清的药物,如茯苓与藿香,佩兰与藿香,荷叶、葛根与藿香二者兼备,常为首选。当然,在有呕吐之时,升清药物则不适宜。

胃居六腑之最高位,其气主降,胃气降浊则六腑传化通畅,胃气逆不仅会发生呕吐、也会使六腑传化失常。因此,可酌情加入降胃药物顺其通降之性,此即胃气“以降为常”、“以降为健”之理,具体药物如陈皮、厚朴、莱菔子等。至于已经发生呕吐者,更应加入降逆止呕吐药物,如热性呕吐用竹茹、法半夏、代赭石等,寒性呕吐用生姜、姜半夏、丁香等;同时还应适当加入通利肠道药物,如槟榔、枳实,上下通畅,整个六腑气降,更有利于胃降呕止,即所谓“釜底抽薪”。脾胃之纳运,须得肝胆疏泄之助而健旺,木畅则土达。因此,治疗脾胃之病,尚须适当加入疏肝与利胆药物,如薄荷、柴胡、青皮与茵陈、虎杖、金钱草等,更有利于疗效的提高。

痛证多由气滞血瘀而产生,所谓“通者不痛”、“痛则不通”,所以须适当加入行气活血药物。由于中药的止痛药物几乎都具有行气作用,故当从上述;而活血又兼有止痛作用的药物,如五灵脂、川芎、姜黄等。若出现黑稀大便,提示胃有出血,活血药物又为不宜,则应根据寒热而加入炒侧柏叶、炒地榆、炒槐花等凉血止血药物,或炒艾叶、炮姜炭、灶心土等温经止血药物,亦均可加入白及、棕榈炭、血余炭等收敛止血药物,以及三七、炒蒲黄、花蕊石等化瘀止血药物。

R573

A

1673-5846(2013)09-0274-03

成都中医药大学,四川成都 610075

猜你喜欢

论治胃气内经
张景岳对《黄帝内经》脉中胃气的阐发与运用
从肝肾论治儿童近视的理论探讨
从“肾毒”论治慢性肾脏病
《内经》“脾(胃)-脑”神识系统的理论滥觞及内涵延伸
侯江红从三焦论治小儿久咳
胃气足 活百岁(上)
胃气痛片质量标准的研究
胃气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及其临床意义
《内经》之“并精而出入者谓之魄”新解
关于《内经》“七损八益”研究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