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二聚体水平检测与脑血栓形成不同时期的关系
2013-01-30马玉萍
马玉萍
D-二聚体水平检测与脑血栓形成不同时期的关系
马玉萍
目的就D-二聚体水平检测与脑血栓形成不同时期的关系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5月~2012年5月收治的364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分为三组,同时,再选取我院门诊收治的194例健康者为正常对照组,均对其立即采血,DD采用Latex半定量法测定,仪器选取DD试剂盒(太阳生物技术公司)。结果康复期组D-二聚体水平测定值为(0.50±0.25)μg/ml,脑血栓组测定值为(1.88±0.88)μg/ml,TIA组测定值为(1.25±0.50)μg/ml,正常对照组测定值为(0.38±0.13)μg/ml。与正常对照组比较,TIA组、脑血栓组DD水平都出现了明显升高(P<0.01),而康复期组DD水平则基本无变化(P>0.05),TIA组、脑血栓组DD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和康复期组。结论为预防继发出血和提高溶栓疗效,采用溶栓治疗前、后的纤维蛋白原含量来进行检测判断,若能够联合应用纤维蛋白原含量与 D-二聚体含量的检测,则对溶栓治疗的效果更佳。
D-二聚体;脑血栓
D-二聚体既可反映凝血活动,又可以反映体内纤溶活动,是一种特异性产物,由交联纤维蛋白在降解过程中产生的[1]。本文就D-二聚体水平检测与脑血栓形成不同时期的关系进行探讨,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1年5月~2012年5月收治的364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其中男200例,女164例;平均年龄60.12岁,最小年龄45岁,最大年龄74岁。随机分为110例患者为脑血栓形成康复期组(简称康复期组),104例患者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组(简称TIA组),150例患者为脑血栓形成组(简称脑血栓组);同时,另选取我院门诊收治的194例健康者为正常对照组,其中男120例,女74例;平均年龄61.45岁,最小年龄43岁,最大年龄72岁。
1.2 方法正常对照组、康复期组在清晨空腹采血,TIA组、脑血栓组在发病后立即采血,DD采用Latex半定量法测定,仪器选取DD试剂盒(太阳生物技术公司)。
1.3 统计学处理各项数据均以(±s)表示,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为差异非常显著。
2 结果
康复期组DD水平测定值为(0.50±0.25)μg/ml,脑血栓组测定值为(1.88±0.88)μg/ml,TIA组测定值为(1.25±0.50)μg/ml,正常对照组测定值为(0.38 ±0.13)μg/ml。与正常对照组比较,TIA组、脑血栓组DD水平都出现了明显升高(P<0.01),而康复期组DD水平则基本无变化(P>0.05),TIA组、脑血栓组DD水平高于对照组和康复期组。
3 讨论
纤溶系统是人体中维持血流畅通,避免形成血栓的重要成分,抗凝和凝血系统在正常情况下通常会处于动态平衡中,使血液始终保持液体状态。出现动态平衡失调现象时,若凝血系统远超于抗凝系统,则形成血栓,在血栓形成情况下,D-二聚体成为最简单的降解产物之一。血浆DD浓度升高时,基本可判定有新鲜血栓形成或人体内出现高凝的现象[2-3]。
本次研究发现,与正常对照组比较,TIA组、脑血栓组DD水平都出现明显升高(P<0.01),而康复期组 DD水平则基本无变化(P>0.05),TIA组、脑血栓组DD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和康复期组。TIA组、脑血栓组DD水平增高,则说明形成新鲜血栓,继发纤溶系统亢进,患者体内抗凝系统与凝血系统都已出现了失衡。对D-二聚体含量进行动态检测,有利于预后、疗效观察、脑梗塞诊断。目前医学界还有待进一步研究脑血栓形成是否与 IA的DD水平高低有关。有报道提出,急性脑梗塞患者的纤维蛋白原含量、血浆D-二聚体水平都远高于正常健康人群,但纤维蛋白原含量在溶栓作用下会出现逐渐降低的趋势,因此,治疗用药量可通过 D-二聚体含量的动态变化来进行反映。由于脑梗塞溶栓继发出血易导致患者死亡,应在溶栓治疗前、后对血液凝血、抗凝相关指标进行检测[4]。
综上,为预防继发出血和提高溶栓疗效,采用溶栓治疗前、后的纤维蛋白原含量进行检测判断,若能够联合应用纤维蛋白原含量与 D-二聚体含量的检测,则对溶栓治疗的效果更佳。
[1] 王秋莎,王仕忠,高春锦,等.高压氧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浆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含量的影响[J].中华航海医学与高气压医学杂志,2011(04):15-16.
[2] 黎四平,龙健灵,陆小梅.动态监测 D-二聚体在脑梗死溶栓治疗中的应用价值[J].浙江临床医学,2011(09):73-74.
[3] 曾昭贤,陈茜,颜红凤.缺血性脑卒中血清尿酸纤维蛋白原及D-二聚体水平相关性的研究[J].中国当代医药,2010(22):55.
[4] 李建霞,赵丽,侯云栋.急性脑梗死患者时间窗外静脉尿激酶溶栓过程中D-二聚体的动态变化及临床意义[J].中外医疗,2011(32):71-72.
R743.32
A
1673-5846(2013)09-0164-02
河南省西华县人民医院,河南周口 466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