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四大都市圈优化省域空间

2013-01-30柳博隽

浙江经济 2013年6期
关键词:大都市圈温州都市

文/柳博隽

(供稿:浙江省发展规划研究院)

浙江地貌复杂、类型多样,平原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占陆域面积的23.2%,社会经济比较发达,城镇网络相对完善;丘陵、山地主要分布在西部,占陆域面积的70.4%,地形地貌复杂多变,生态环境较为脆弱;海岛主要分布在东部海域,淡水资源缺乏,易受风暴潮等灾害危害。在主体功能区规划的框架下,对生态脆弱或生态功能重要地区“限制开发”,在城镇密集区域进行“空间替代”——人口和资源向重点开发和优化开发区域集中配置,是浙江未来生产力布局的基本导向。

由于浙江人多地少,后备土地资源不足,人增地减的趋势近期内难以扭转,引导人口集中居住、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是化解人地矛盾的根本途径。2012年,浙江城市化水平达到63.2%,人口向城镇集聚的态势迅猛。特别是“九五”时期“三区三带”、“十五”时期“三极三带两域”、“十一五”时期“三带三圈一群两区”、“十二五”时期“四大都市区”以及全省城镇体系规划的空间引导,使杭州、宁波、温州三大中心城市的极核作用越来越突出,集聚能力和综合实力不断增强,金-义都市区也在迅速崛起。2011年,杭州、宁波、温州、金-义中心城市(区),以不到全省10%的土地面积,集聚了全省20%以上的人口,创造了全省近40%的地区生产总值,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举足轻重,全省已初步形成了四大都市圈的空间格局。

都市圈是指在特定地域上若干城市集聚而成的多核心、多层次城市联合体。一般来说,都市圈有一个或二个大城市作为核心,以及与“核心”具有密切社会、经济联系的,具有一体化倾向的邻接城镇与地区组成的圈层式结构,圈内有各具特色、功能互补的中小城市。与中心城市相比,都市圈具有规模大、集聚辐射功能强等显著特点。法国学者戈特曼认为,都市圈昭示了未来经济组织与人类聚居模式的方向,将逐渐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世界经济和城市发展经验也表明,以大都市圈为主要载体的城市经济,已经成为一个国家城镇空间布局最为集约、产业竞争力最为强劲、要素配置最为高效的经济空间形态。可以说,经济高度整合的都市圈,是一个地区参与全球经济分工合作及竞争的主要阵地。

基于此,浙江未来深入推进新型城市化的战略重点应该是:以都市圈形态优化整合全省国土空间,把杭州、宁波、温州、金-义四大都市圈作为全省推进新型城市化的中心区域,积极构建新一轮区域竞争的战略制高点。即杭州、宁波、温州三大中心城市要加快集聚高端要素、高端产业,增强都市圈“核心”的竞争力和带动力,深化圈域内各城市间的分工与协作关系,促进区域中心城市的功能完善和快速成长,加快形成多层次、多功能叠加交错的圈层结构。在浙中地区,要在加快建设金-义都市区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动城市群向其成熟阶段的空间组织形态——都市圈演变,积极谋划构建金-义都市圈。

这样,一方面在全省范围内构建起以中心城市(区)为核心、圈层腹地为支撑、多层嵌套的复合网络结构,既能在更大程度上拓展杭州、宁波、温州、金-义中心城市(区)的影响范围,通过集聚与扩散两种作用力的交互耦合,组织和带动其他城市及广大腹地快速发展;又能促进人才、科技、资本等要素资源在全省范围内进一步优化配置,为浙江经济拓展出新的成长空间、培育出新的发展动力、打造出新的功能形态。另一方面,可以对重要生态功能区和重要资源开发区实施强制性保护,对江河源头、重要水源涵养区、水土保持区和生态良好地区实施重点保护与管理,防止发生不可逆转的生态破坏与退化,建设“美丽浙江”也就可期以待了。

猜你喜欢

大都市圈温州都市
温州瑞奥工贸有限公司
潜行水下 畅游都市
温州瑞奥工贸有限公司
温州,诗意的黄昏
温州瑞奥工贸有限公司
构建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空间布局战略体系
为何推动新型城镇化是“长短皆宜”的政策必选项
东京都市圈轨道交通发展对上海大都市圈的启示
穿越水上都市
威尼斯:水上都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