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创通气治疗成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分析
2013-01-29徐光启
徐光启
无创通气治疗成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分析
徐光启
目的探讨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3月~2013年4月采用无创式机械通气治疗各种病因所致的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35例患者, 观察其治疗前后的呼吸频率、心率、收缩压及舒张压,同时观察血气分析中SaO2、PaO2等指标。结果35例ARDS患者经治疗后临床症状明显缓解, 且心率、收缩压及舒张压,血气分析中SaO2、PaO2等指标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ARDS;无创机械通气;疗效分析
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是患者原心肺功能正常, 在肺外或肺内的严重疾病过程中继发的急性渗透性和进行性缺氧性呼吸衰竭。该病起病急、病情发展迅猛、病死率高[1], 目前内蒙古通辽市医院ICU自2010年3月~2013年4月采用无创式机械通气治疗各种病因所致的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35例患者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院ICU自2010年3月~2013年4月采用无创式机械通气治疗各种病因所致的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根据文献[2]确定为ARDS的35例患者,其中男性16人, 女性19人。患者入院病因:重症胰腺炎6例, 慢性肺疾病急性发作5例, 失血性休克5例,急性坏死性胰腺炎8例, 骨折术后1例, 心脏手术4例, 中毒 4例。
1.2 方法 入院后积极对患者进行原发病的系统治疗, 同时给予营养支持、入量控制, 糖皮质激素冲击, 平喘抗炎等常规治疗方法, 采用BiPap呼吸机面罩连接进行通气治疗,依据患者的病情选择面罩或鼻罩通气, 与无创呼吸连接, 保持通气状态, 根据患者耐受情况调节通气压力, 氧气的流量5~10L/min, 其潮气量在6~8 ml/kg左右。吸入气压由10~15 cmH2O开始调整,呼气压力EPAP由3~5 cmH2O起始,在10~30min内逐渐的调节致使患者感觉舒适,且SaO2逐渐上升为标准,观察患者症状及血氧结果和血气分析结果情况,改善时将无创气道通气压力和通气的时间减少, 直至停止无创呼吸机通气。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 治疗前后比较采用t检验, 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无创呼吸机35例患者, 配合效果良好, 患者通气状态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 呼吸频率、心率、收缩压及舒张压,同时血气分析中SaO2、PaO2等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患者治疗前后各项指标变化比较( ±s)
表1 患者治疗前后各项指标变化比较( ±s)
注:治疗前后指标均比较P<0.05
PaO2(mmHg)治疗前 36.4±3.2 148 ±18.9 118.5 ±18.9 104.± 9.7 67.3±18.3 62.4±11.8治疗后 24.7±2.8 117 ±21.3 98.4±15.7 76.6±11.4 88.7±8.1 85.7±12.3分组 R(次/min)收缩压(mmHg)舒张压(mmHg)P(次/min)SaO2(%)
3 讨论
无创机械通气指人体与呼吸机之间的连接方式相对无创, 主要包括经鼻、面罩机械通气和负压通气, 由于无创通气无需进行气管插管可很大程度的减少了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发生率。通过对本院35例在治疗原发患者的基础上应用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临床分析发现:使用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后患者的呼吸频率、心率、收缩压及舒张压,同时血气分析中SaO2、PaO2等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明显的改善。经过统计学计算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本研究结果显示,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Chopra M, Reuben J S, Sharma A C.Acute lung injury: apoptosis and signalingmechanisms.Exp BiolMed (Maywood), 2009, 234(4):361-371.
[2]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分会.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诊断标准( 草案).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2000,23(4):23.
028000内蒙古通辽市医院重症监护病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