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治市的工业污染现状浅析
2013-01-28长治市环境监测站山西长治046000
杨 希(长治市环境监测站 山西长治046000)
过去长治市工业企业布局分散,管理粗放,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等问题时有发生。从2000年开始,长治市工业园区的兴起,“一县一区”的格局初步形成,园区集聚功能也明显增强,入驻园区的企业以轻型产业为主。由工业特点所致,长治市占主导地位的矿业选采、电力、金属冶炼、炼焦等重型企业布局仍为分散。所以,长治市的工业分布是以“工业园区”和“重工业分散布局”并存的工业格局。本文从工业分布特征来分析长治市的工业污染状况。
1 工业园区的污染状况
通过对长治市工业园区的特征及己进驻企业的分析,依据循环经济学和工业生态学原理,园区遵循物质循环、能量多级利用、废物排放最小化的途径,实现园区的污染排放。以长治市康庄高新工业园区为例来分析工业园区的污染特征。
1.1 工业园区的概况
康庄工业园区属长治市城区总体规划确定的工业发展基地。本园区是以医药食品生产加工为主导产业,以医疗器械生产、机械精加工、综合加工、高科技为附属产业及仓储物流、科研教育、商务居住为一体的高新工业园区。入园企业已达到39家,其中医药企业10家,食品企业4家,轻工机械制造及材料业16家,科技服务及其它服务企业9家。
1.2 园区污染源对环境的影响及污染治理措施
1.2.1 园区的主要污染源
园区范围内的空气污染源主要是企业的燃煤锅炉和集中供热的锅炉烟囱;废水污染源主要是医药企业废水和职工生活废水;主要工业固体废物是废钢、铁屑、硅酸铝屑、废旧砂轮、废旧焊条等机加工一般固废和生活垃圾;生产设备产生的噪声。
1.2.2 污染源的治理措施
①大气污染治理措施:园区内实行集中供热,对所有锅炉废气排放口均安装脱硫除尘设施经处理后达标排放。
②废水污染控制措施:园区内建有排水管网,实行污水系统和雨水系统的分离,对于入驻园的所有企业,排放的污水一律接入污水管网,对于非循环利用的有污水处理设施的企业,处理后的污水也须接入园区管网,最终进入城市污水处理厂处理,工业园区不设排放口。
③噪声污染控制措施:大部分企业均安装有消声设施,严格执行《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厂内设绿化带隔音。利用屏障作用,降低噪声对周围文教卫生、居住小区的影响。
④固废污染控制措施:园区内企业产生的固废均实现回收利用,固体废物大部分得到了合理的处置,对固体废物的产生、收集、运输、利用、贮存、处理和处置的各个环节,都实行监控,防止二次环境污染。产生的生活垃圾由市环卫部门负责分类收集、统一处理。
总之,由于工业园区内各个企业均有环保设施,废水、废气、噪声和固废均经过处理后排放的,对环境的污染影响较小。所以,工业园业的建设对我市的环境问题得以管理和控制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2 重工业企业污染现状
2.1 概况
随着长治市经济的迅速发展,工业企业总数的增加,随之而来的是能源消耗量与水资源消耗量的增加,同时废气、废水排放量与各种污染物产生量和排放量随之增加。尽管全市工业企业总数在不断增加,废气废水排放量和各种污染物产生量增加,但废气、废水中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均有所下降,SO2与COD的减排量明显。长冶市占主导地位的重工业矿业选采、电力、金属冶炼、炼焦等行业,其污染特征各有不同。下面主要以煤炭开采和洗选行业为例来分析长治市重工业对环境的影响。
2.2 煤炭开采对环境的影响
煤炭开采活动带来的一系列环境问题,主要表现在对地下水和地表水的影响、对大气环境的污染,以及开采过程中产生的煤矸石等固体废物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①对地下水、地表水的影响
煤矿的开采过程和洗选过程中产生的废水主要有矿井水、洗煤废水、煤矸石淋溶水、矿区生活污水等。这些废水排放量大且成份复杂,含有大量悬浮物、COD、BOD、氨氮、石油类、重金属等物质,不仅严重污染矿区周边地表水体,还会污染地下水体,同时污染矿区土壤,损害动植物。煤矿开采本身会破坏矿区地质结构,也影响地表-地下水的循环。
②对大气环境的影响
煤矿开采过程会产生大量的CH4、NO x、CO等有毒有害气体以及煤尘、烟尘,以及未经处理的煤矸石,煤矸石若长期堆放、日晒雨淋、风化侵蚀,会释放出大量有害气体污染大气降水,就会对矿区周边的大气环境造成严重污染,从而影响居民的身体健康。
③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矿区大规模开挖造成地表植被的破坏、岩溶塌陷、地面塌陷裂缝,主要表现在滑坡、地裂缝造成植被的压埋,树木倾斜、歪倒等。大量煤矸石的堆放占用大量土地,破坏地表植被。
2.3 工业污染的防治措施
长治市根据本地区煤炭开采的特点和污染现状,积极制定管理法规,保障矿区生态环境的修复。所有煤泥和煤矸石,用于循环硫化床锅炉燃烧发电,燃烧后其灰渣是很好的建材原料,可以直接掺入水泥中用于制砖;对矸石堆场的生态恢复采用植树方式,从而可以减轻大气粉尘污染;对于矿区的废水排放,通过专门的排水系统,进行集中处理减少污染;对于洗煤厂的洗废水,均采用闭路循环使用不外排。
2.4 污染物排放状况
2.4.1 大气污染物的排放
据统计,在消耗的煤炭总量中,直接用于发电、工业锅炉、工业窑炉等燃烧的煤炭占85%。煤炭的大量直接燃烧,对长治市的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也导致了长治市的燃煤型大气污染城市。
据环境统计结果,2011年长治市重点污染源工业废气排放总量4586Nm3,二氧化硫排放总量9.72万t,氮氧化物排放总量5.27万t,烟尘排放总量6.32万t。其中发电行业的等标污染负荷占到63.28%,钢铁行业的等标污染负荷比为23.67%。由此可见电力和钢铁行业长治市的重点污染行业。
2.4.2 工业废水的排放
据环境统计年报,长治市2011年重点工业污染源废水排放总量5535万t。废水中COD排放量6863t,氨氮排放量373.2t,石油类排放量为10.8,挥发酚排放量1.16t。
2.4.3 工业固体废弃物的排放
工业固体废弃物主要是煤矸石、粉煤灰、冶炼废渣、炉渣等。“十一五”期间,我市的固体废弃物产生量12197.78万t,占前三位的分别是,煤矸石3904.52万t,占固废总量的32.01%,冶炼废渣2060.16万t,占固废总量的16.89%,粉煤灰1471.41t吨,占固废总量的12.06%。主要集中在采掘、发电、冶炼等行业。
2.5 治理状况与分析
长治市主要采取的相关政策与措施:
①政府重视,环保部门加大了环境执法力度,始终把污染减排作为环保工作的重点,对重点减排项目进行了督查,使SO2与COD的减排工作取的了显著成效。
②全市电力、焦化企业进行了脱硫的治理和生产废水处理,加强了污染治理力度,使SO2、烟尘排放量降低。
③开展了焦化、洗煤、等行业的清理整顿,关闭不符合环保要求的小企业,严禁焦化、煤碳采选等行业外排废水。
④实行了清洁生产审核制度,国省控91家重点企业安装了污染物自动监控设备。
3 结论
总之,长治市工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形成了较好的工业格局,同时生态环境受到严重威胁,在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环保部门的监督与管理下,环境问题得到了有效的控制。所以,为保持长治市自然生态平衡,为保障长治市人民的健康生活,节能减排是关系到长治市长期发展战略的一项重要举措。
[1]孙海、刘宁 煤矿环境污染问题研究 【J】.矿业保护与利用2000.2.10-13
[2]徐洪展,王生成煤矿开发中的生态环境保护问题【J】2002.8(2)58-60洁净煤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