崂山区污染源现状及防治对策
2013-12-05陈芳
陈 芳
(青岛市环境保护局 山东青岛 266061)
1 前言
中国的环境保护工作至今已经开展30多年了,但是国家对于全国的污染源底数并不清楚。由于这个污染物排放“底数不清的问题”,严重影响到环保工作和环保事业的发展,所以国家开展了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崂山区污染源调查工作便是在国家开展污染源普查工作的背景下展开的。对区域水环境和大气污染现状及防治对策的研究已成为环境保护的研究热点[1-4],崂山区作为青岛市的重要饮用水水源地和风景名胜区,对其污染源状况进行科学的调查分析十分重要。通过对崂山区辖区内的工业源、生活源、农业源的详尽调查,从而对崂山区的环境污染状况有了较为全面、具体的了解,获得了该区域污染状况的第一手数据资料,为区域下一步的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规划工作提供了科学有力的依据。
2 基本情况
2.1 区域概况
青岛市崂山区位于山东半岛南部,青岛市东南部,东、南濒临黄海,总面积389.34平方公里,海岸线长103.7公里。该区域属暖温带季风性型大陆性气候,历年平均降水量849.9mm。域内东部为崂山山脉,山地切割剥蚀地貌,土壤为棕壤土。崂山区域内有河流17条,小型水库24座,总库容约2000万立方米。崂山区下辖中韩、沙子口、北宅和王哥庄4个街道,146个社区,常住人口22.39万人。崂山区现有青岛高科技工业园区、石老人国家旅游度假区和崂山风景区3个国家级的政策性区域,其中青岛高科技工业园区会聚了在世界上有较高知名度的海尔集团、朗讯公司等大型企业。
2.2 污染源调查方法
崂山区污染源调查是严格按照《关于开展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的通知》和《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方案》的要求下,逐步开展进行的。以2007年的基数为准,主要从工业源、生活源、农业源这几个方面对崂山区污染源进行全面拉网式清查、普查、核查。
清查摸底工作是普查工作的基础。通过区统计、工商等相关部门提供的数据资料建立了全区普查基本名录底库;以基本名录库为基础,通过进一步核实,确定普查名录库。对进入普查名录库的每一家单位进行实地调查,收集基础数据,填报基础调查表;根据《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方案》的方法,对每一分普查表格进行严格核对、计算。
3 调查结果与分析
3.1 崂山区各街道污染源普查数量
在对崂山区域内污染源普查中,工业源主要包括重点工业源和一般工业源,生活源污染源主要包括住宿餐饮业、居民生活服务业,农业源主要包括农业种植地、蓄禽养殖、水产养殖。
表1 崂山区各街道个污染源普查数量比对表
从表1可以看出,崂山区工业源主要集中在中韩街道和沙子口街道,其中中韩街道工业重点源有264个,占崂山区工业源总数的51.56%;沙子口街道工业源个数有52个,占崂山区工业源总数的10.16%;王哥庄街道和北宅街道是崂山区饮用水水源地主要分布地,由于保护饮用水水源地政策的影响,限制了这两个街道工业经济的发展,因而工业源分布较少。这两个街道工业工业源个数均只占工业源总数的2%左右。生活源各街道的所占比例分别是:中韩街道为52.81%,沙子口街道为12.34%,王哥庄街道为19.22%,北宅街道为8.59%,中韩街道生活源所占比例仍为最高。这说明中韩街道作为崂山区经济发展中心,工业和商业均较发达。崂山区农业源分布较匀,水产养殖企业主要集中在沙子口街道。
3.2 各街道污染物排放量对比
根据污染源普查结果,对崂山区辖区内四个街道污染物排放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见表2。
表2 崂山区各街道污染物排放量对比表
从表2可以看出,各项污染物排放指标中韩街道污染物排放量最大,北宅街道污染物排放量最小。其中,工业源分布较多,人口密度大的中韩街道与沙子口街道污染物排放量各项指标均大于王哥庄街道和北宅街道,其中中韩街道工业源污染物排放量明显大于其他街道工业污染物排放量。这与青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坐落在中韩街道有关,污染源分布比较集中。SO2排放量中,沙子口街道所占比例较高,这与沙子口街道分布有热电企业和玻璃制造企业有关,这两个行业SO2排放量均较大。
废水排放量与COD排放量各街道均是生活源大于工业源,这是由于居民生活污水排放量远大于工业废水排放量的缘故。这说明加强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和污水管网的建设是崂山区污染防治首要任务。中韩街道和王哥庄街道工业源SO2排放量和烟尘排放量大于生活源排放量,而北宅街道工业源污染物排放量远小于生活源排放量,这是由于北宅作为崂山区饮用水水源地重点保护区域,工业源非常少,有污染物排放的就更少。
3.3 废水排放去向分析
从表2可以看出崂山区2007年废水排放量为1685.8万吨,COD排放量为7825.8t,NH4-N排放量为824.8t。其中排入李村河318.3万t,排入黄海1020.5万t,排入崂山水库202.3万t,排入污水处理厂144.7万t。崂山区王哥庄街道和北宅街道由于没有污水处理设施,也没有相应的污水管网,居民生活污水均直接排入环境,这对辖区内和河流造成一定的污染。
4 对策与建议
4.1 合理规划,特色发展
崂山区作为青岛市的饮用水水源地和风景名胜区所在地,在工业发展上造成了一定的局限性。在长远发展规划上,应根据青岛市生态功能区划的要求,结合崂山区总体规划,全面整顿、搬迁和改造区内污染严重的工业企业;淘汰位于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内的工业企业。根据崂山区特点发展生态旅游业。在生态旅游业发展的同时,加大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污水管网建设。
4.2 加强污水处理基础设施建设,保护沿海域环境
崂山区东面、南面均濒临黄海,海岸线长达103.7公里,由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较为薄弱,部分生活污水排入环境,最终排入黄海。因而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建成雨、污分流的排水体系,逐步提管网污水收集率,争取早日实现生活污水、工业废水100%全部排入污水处理厂,完全达标排放。
4.3 加强对工业污染排放的监管,倡导清洁生产
倡导企业发展循环经济和实施清洁生产,提高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加强对现有工业企业内部处理设施的监测和监管力度。进一步推动辖区热电企业脱硫设施和脱硝设施建设,要逐步改造、合并或撤销原有小规模供热站,小型锅炉,代之以大型区域集中供热站。
4.4 采取有效措施,控制面源污染
崂山区分布着一定量的农业源,畜禽养殖业污染和种植业农药、化肥施用带来的污染对环境恶化造成了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尤其在保护饮用水水源地方面,通过合理施用化肥、农药,对分散种植业和养殖业进行综合整治和规模化养殖等措施[6-7],减少面源污染对水库水质的影响。
1.夏晓树,张松.贵州省试点污染源调查分析及治理对策.贵州水力发电,2006,20(2):8~10
2.吴晓龙,赵坤宇.佳木斯市四丰山风景区环境污染综合治理对策.黑龙江环境通报,2009,33(1):63~64.
3.王裕东,倪普仁,罗华铭.区域工业源评价方法及其应用.环境科学,2003,16(4):53~57
4.屠鹤鸣,韩昌来.上海市污染源普查分析与治理对策.水系污染与保护,2002,1:37~40.
5.王杰.污染源的调差分析评价.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9,1:47~49.
6.陈冰.铁岭地区饮用水水源地污染及防治对策.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2009,3:45~47.
7.李燕.滨州市农业面源污染现状调查及其治理对策.安徽农业科学,2006,34(5):968~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