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师声乐教学中的几个常见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2013-01-28广西师范大学广西桂林541000
王 艳 (广西师范大学 广西桂林 541000)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不断发展,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我们学生的数量的确是增加了不少,但是在入学的专业水平上却是参差不齐的。就拿声乐专业来说,大多数学生都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我们也知道,学习声乐并不容易,气息沉下去、喉头放下来、横膈膜支持、找到头腔共鸣等,这些听起来的确够抽象的吧?说起来容易,怎么做起来就那么难呢?怎么就会出现那么多的错误、那么多的问题?但是,声乐学习的确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要想让学生得心应手地运用自己本身这个嗓音“乐器”来表现音乐,就必须对发声器官进行长期的、系统的训练,使其达到协调才能够出来最优美的音色。而声乐教学则是运用教师的感官来研究、了解学生的问题和特点,以便因材施教。下面我针对平时教学过程中出现得最多的几点问题以及解决方法,做详细的分析和阐述:
一、歌唱中的气息常见的问题
气息的运用是声乐学习中最基础的问题,气息太浮、歌唱时声音漏气、憋气、歌唱时气息僵硬等都是声乐学习中常见的问题。(1)气息太浮:主要表现在用胸腔的呼吸来支撑歌唱的状态 ,吸气过浅则缺乏横膈膜的支持,声音无根,且又单薄。具体的解决方法可以用如叹气式吸气、闻花香式吸气、惊讶式吸气等练习来使得气息吸得深一些,来获得横膈膜的支持,这样的歌唱才能获得整体的平衡。(2)声音漏气:表现在不能完整演唱一首曲子,总是觉得气息不够用,换气费劲,控制声音较为困难,音高往往偏低等,其原因还是在于横膈膜和控制呼吸的肌肉无力,其次是声带闭合不严。主要的解决方法,可以用咳嗽的感觉来体会横膈膜的力量和声带的闭合力,在深呼吸后做短促的呼气来锻炼横膈膜的弹力。(3)憋气:主要表现在胸部发闷、紧张,以压胸的方式来给气,声音往往发直,不能控制强弱的变化,究其原因是由于呼吸器官的僵硬导致其他发声器官没有了弹性。解决方法,在深吸气后用开口母音如“a”“o”练习延长音进行送气,将气息缓缓呼出,尽量在练习时将气息完全送完,促进呼吸的新陈代谢作用,使得气息流畅。(4)气息僵硬:表现为气息短,呼吸对声音的支持比较差,主要原因是由于错误地以胸腔为发声带动力,从而影响了横膈膜对气息的控制能力。解决方法,可以在发声过程中坚持横膈膜对气息的控制,在此基础上再做灵活性练习,比如跳音、稍快的音阶和琶音,以增加声音的流畅。
二、歌唱中喉头常见的问题
歌唱离不开喉的作用,它是我们声带所在的地方,喉音、抖声、喉头上提等都是我们在歌唱的学习过程中经常遇到的问题,我们需要很好地解决它,才会让我们展现出自然的、漂亮的音色。
(1)喉音:表现为声音位置低,只在喉部和胸腔有些许共鸣且比较僵硬,高音上不去低音落下不来,做不了强弱的变化。喉音的形成主要是过分的追求音量压喉造成的。主要解决办法,注意喉头的稳定,多练习吸气,打开喉咙,使之处于自然的放松、自然的振动状态,多做哼鸣练习和速度稍快的练声曲,这样可以不让发声的着力点一直压在喉头上。(2)抖声:表现为声音波形抖动,但是要注意的是它和自然的泛音有本质的区别。主要是由于喉头抖动不稳定,气息不流动导致的各发声器官的肌肉处于失控状态而产生的。解决方法,稳定喉头位置,多做单音的发音练习,加强音准观念。颤音往往属于习惯性动作,所以在平时的训练中要严格要求,踏踏实实地把中声区的基础打好,反复练习音量强弱的控制。(3)喉头上提:表现为声音白声比较多且很浅、很挤,高音声区十分地费力。主要的问题还是由于气息控制的能力相对比较薄弱,另外就是歌唱的腔体并没有真正打开。这样的情况可以多进行呼吸的训练,当我们深吸气的时候,喉头的位置自然落下,此时可以做保持练习,让这种自然落下的喉位保持得略微长一点,并去体会这种自然的气息对抗。
三、歌唱中声音位置常见的问题
当我们的气息流畅,喉头松弛,状态打开的时候,我们应该是能够获得很高的头声位置的,但是往往由于初学者并不能完全协调各个歌唱机理,而出现了诸如鼻音、声音不集中、声音后倒、声音位置不统一等各种歌唱上的错误。(1)鼻音:表现为声音晦涩,缺乏力度,音色出不来,声音传不远,主要是软腭无力提起且舌根和咽喉部紧闭、僵硬。练习时多注意软腭的状态,在发声过程中,软腭要自然的提起,多练习打哈欠一样的状态,充分打开咽腔和牙关,多以开口母音作顿音及跳音练习。(2)声音不集中:表现为声音发散,没有音色,缺乏张力和表现力,常伴随有漏气现象。纠正方法主要在于下颚、牙关的放松,口腔要自然打开,使声波集中在硬鄂处,切记不要盲目的追求音量;另外还有注意声带的闭合,阻挡气流的冲击,使口型有利于声音的集中。(3)声音后倒:指发声时声音出不来,传不远,没有穿透力,吐字不清,高音费力,无法取得应有的共鸣效果。过分地提升软腭,口腔后部打开过大都会造成这养的问题。主要解决方法:积极地以口咽腔控制好气息冲击的方向与力点,在气息流畅的基础上,将声音自然地送向口外。可以声母“d”“t”“k”等进行发声力点的控制。(4)声音位置不统一:表现为声音共鸣位置低,头腔共鸣不稳定,产生的主要原因还是由于共鸣腔体并没有完全打开,局部还是有小的力量阻碍头声的获得,纠正的方法,可以从高音位置入手,先找到声音高的位置,再用保持高音位置的方法来让气息的运用对其产生支撑的力量。
声乐的学习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我们对于声乐教学的总结也是在不断的进步与完善之中,高等师范院校作为未来中小学师资培养的地方还是有义务有责任将技能课的教学做得更好。当然,我们对声乐教学的总结另一方面也是让声乐的初学者能够科学地用嗓,使嗓音能够相对地保持青春,在艺术的道路上走得更为长远。我也希望更多的声乐教师能够在打基础的时候就给学生以正确的引导,即使不能让每个学生都成为优秀的歌唱者,也应该灌输给她们以正确的歌唱理念。中国的教育是一代代传承的,我们每一个教师在我们力所能及的领域内,应该将音乐教育事业做得更好。
[1]沈湘. 沈湘声乐教学艺术[M]. 上海: 上海音乐出版社, 1998.
[2]潘乃宪. 声乐探索之路[M]. 上海: 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3.
[3]黄友葵. 声乐教学艺术[M]. 北京: 华乐出版社, 2003.
[4]薛良. 歌唱的方法[M]. 北京: 中国文联出版公司, 1985.
[5]徐小懿.声乐演唱与教学[M]. 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