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宗金鉴》人痘术探析
2013-01-27程慧娟通讯作者
程慧娟 通讯作者:章 健
(安徽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部,合肥 230038)
起源、历史背景及传播影响
中国的人痘术最早于何时,学术界众说纷纭。武荣纶与董玉山合撰的《牛痘新书》(1884)认为最早是唐开元间(公元713~741年),“江南赵氏始传鼻苗种痘之法”。朱纯嘏《痘疹定论》(1713)则提到宋真宗时期(公元998~1022年)宰相王旦(975~1017年)请峨眉神医为其幼子王素种痘之事。清代俞茂鲲《痘科金镜赋集解》(1727)记载“闻种痘法起于明隆庆年间,宁国府太平县,姓氏失考,得之异人,丹传之家,由此蔓延天下。”《医宗金鉴》也并无明确指出其人痘法的起源,只是提到传言为宋真宗时期,但“其说虽似渺茫,然以理揆之,实有参赞化育之功,因时制宜之妙”。
明清时期,天花肆虐,从皇室到平民均深受其害,人口大量死亡,清政府极为重视,康雍乾时期,帝王们开始实施主动预防。最早是在康熙十七年,康熙命善为小儿种痘的武昌府通判傅为格为二阿哥胤礽诊治,后将江西痘医朱纯嘏、陈天祥调至北京担任种痘、治痘的医务,太医院从此有了痘疹科,并有专职官员“查痘章京”管理出痘人的隔离情况。雍正、乾隆多次下令让太医院的痘医为京城八旗及外藩蒙古国的王公子弟乃至一般牧民子女种痘。乾隆七年,清朝官修的大型医书《医宗金鉴》更是将人痘术作为一卷单独纳入。“幼科种痘心法要旨”一卷,成为人痘术的标准教材,至此人痘术已规范化。
痘术的推广有效地预防了天花,降低了儿童死亡率[1]。据当时外国传教士鲍尔(D.Ball)记载,在中国山西省由于人痘术,天花死亡率由20%~30%甚至50%~60%下降为1%[2]。中国的人痘术因此向国外传开,文献记载最早是俄国政府乘中俄尼布楚条约(1689)签订之机派遣留学生来华,专门学习中国的人痘术。欧洲人的人痘接种术主要传播路径是由俄国→土耳其→英国→欧洲[3]。后经改进传至美国。1752年《医宗金鉴》传入日本后,人痘术在日本更是流传广泛。1763年中国的人痘术传入朝鲜,约在同一时期,传至亚洲其他国家和地区。人痘术的传播,还直接导致了英国乡村医生琴纳牛痘术的发明。1798年,琴纳在题名为《牛痘原因及结果的研究》论文中谈到,他作牛痘试验时,用种人痘的方法接种,以验证牛痘苗的确使人产生抵抗人痘的能力[4]。
详解《医宗金鉴》人痘术
1.阐述病因病机,说明纂辑原因。
《医宗金鉴》认为“夫痘,胎毒也。”“因感而发……或染时气,或感风寒,或因饮食,或由惊恐,以病引病。”难治原因是由于“其间顺吉者少,险逆者多”,“为患多端,变更莫测”。也是由于该病难治,且“种痘一科,多口传心授,方书未载”,编者恐后人将此至理良法置于无用之地,故“将种痘一法,细加研究,审度精详,纂辑成书,永垂千古”。
《医宗金鉴》还特别指出了正痘与种痘的区别,正痘感于得病之后,治于成病之时;而种痘则施于未病之先,调于无病之日,以提醒人们区别对待。
2.依据生理体质,注重方法择优。
古代著名医家钱乙曾将小儿的生理特点总结为“五脏六腑,成而未全,全而未壮”。诚然,小儿的生理结构异于成人,因此在选方用药时应极为注意。古时,最初的种痘法有四种,即痘衣种法、痘浆种法、旱苗种法、水苗种法。痘衣种法是小儿身穿害过天花者的内衣以引发天花;痘浆种法是蘸取痘疮的疱浆,令从被接种者的鼻孔吸入;旱苗、水苗种法则分别是将痘痂研细或经水调匀后经被接种者的鼻孔吸入。《医宗金鉴》首推水苗种法,因其“势甚和平,不疾不徐,渐次而入”,种后,“小儿无受伤之处,胎毒有渐发之机”。还依据小儿的不同年龄,予以不同剂量的痘痂,“一岁者,用二十余粒。三四岁者,用三十余粒”。如果小儿体盛,也可选择方法相似,效果较烈的旱苗种法。痘衣与痘浆种法则因“痘衣多不应验、痘浆太涉残忍”而被该书弃之。
3.选苗、贮苗标准严苛。
《医宗金鉴》认为:“苗者,痘之痂也。种痘者,全资乎此,以为胎毒之引导,关系匪浅”。被选苗之人发痘时,须无夹杂之证,痘要“出则尖圆,色泽红润,浆则充满,所落之痂,苍蜡光泽,肥大厚实”,因其得天地阴阳之正气,极顺之苗,故纳之。还要求被接种者父母和医者亲手取痂,否则宁置不用。
选定了好苗,并不立即接种,而是放置在新瓷瓶内密封置于阴凉洁净处,“在春天者,一月之痂可种。冬令严寒,四五十日之痂尚可种”。《医宗金鉴》中虽并未明确交代贮苗的意义,但从其所述“遇热则气泄,日久则气薄”可以推断该苗性烈伤人,若用之,需待时日。取自患天花者的痘痂称为“时苗”,其本质仍是令接种者感染一次天花,仍有相当的危险性[5]。而经过贮存的苗,即“熟苗”,本质上是一种减毒的疫苗,比之“时苗”已经发生了质的改变。著名英国科学史家李约瑟认为:“将疫苗在体温(37℃)或稍低的温度下保存一个多月,这当然会使80%的活病毒颗粒发生失活效应。但由于这些死亡蛋白质的存在,当接种到人体时,就像抗体产生一样,强烈地刺激着产生干扰素”[6],也从一个侧面进行了解释。
4.种痘讲究因时、因人。
“种痘贵得天时”,《医宗金鉴》曰,“得其时则种,不得其时则不种”。其认为最适宜种痘之时莫过于春天正、二、三月之时,“种之则痘自随其气而发生”,或为冬至后十一月、十二月,“一阳鼓动,借其生生之气,种之甚吉”。其还叙述了四种不可种痘的时间,归纳为:①四、五、六月不可种,因人之阳气外浮,暑热烁金,小儿难堪;②七、八、九月不可种,因秋气收敛,无引毒之具;③十月不可种,因“寒气固结,纯阴用事”;④当其时而非其气,不可种,因“是天地不正之气也,常人感染则成时疫”,何况小儿未全未壮之体。正如该书中所述“苗之所可恃者,在气之相通尔”,我总结其“种之所可适者,在气之时宜尔”。
因人种痘,并不单纯是根据小儿的年龄决定是否种痘,而是根据小儿的外貌、体征、精神状态、脉象等。该书列出了“可种”和“不可种”的小儿特征条件,归纳之可概述为先天不足、后天缺失、病后未复、精神不济、脉不和平,此五类为不可种。书中还特别提出“凡小儿父母,行事疏忽,不知调摄,不听禁忌,不信医药,过于溺爱骄纵者,亦断不可与种”。相较于现今的许多父母,盲目跟风接种,追捧进口疫苗,而忽视小儿自身体质和当下身体与精神状况,岂非有本末倒置之嫌?加之父母忙于工作,疏于看护,喂养不当,或骄纵溺爱,小儿饮食不节、寒热不调、性情乖张,疫苗注射后发生小儿不良反应,想必父母也难辞其咎。
5.明确指标,明辨出苗。
书中有“信苗”一词,“信”,顾名思义“信号”、“指标”之意。“种痘发热以前,小儿面部上忽出颗粒似痘……此痘之将发毒气之标”。如果痘“色红而软,听之自消”;但若痘“红紫坚硬,有如鱼目者”,是有毒瘀之象,其告诫医者急以银针挑破,并敷以二圣散解毒祛瘀。
如何辨明所发之痘是因种苗而发,还是因感天行时气而发呢?该书是以时间而定,“种痘以七日为期。五脏传遍是发热者常也。或有至九日、十一日而发者,此传送迟慢之故,亦无足虑。若发热于五日以前,此时苗气尚未传至,其毒何由而发”?先人设定的出苗时间的依据是什么呢?五脏传送之理。水苗种法,以苗塞鼻中,鼻为肺之外窍,其气先传于肺,后经心、脾、肝最后传至肾,肾主骨,藏于骨髓之内的痘毒,感苗气而发,后依次经过筋、肉、血脉尽达于皮。“五脏之毒层递而解,然后毒化浆成,收靥落痂”。如此一番,五日之内,何以传遍?
中国古代人痘术不仅为当时预防天花提供了行之有效的方法,更重要的是从人体实验的角度证明了传染的物质基础(痘疮材料的接种可以使健康人发生天花),成为人工免疫法的先驱[7]。
中国古代先人的理论和指标,是经过了多少代人的成功与失败的诊治经验总结出来的,是人体实验的成果,当今西方医学实验室指标在某些领域的确独占鳌头,但西方医学证明不出的事物,便说其无依据、不科学,难免牵强。诚然,随着时间的变化,病毒自身也在演变,疾病自身也具有时代特征,治疗手段自然也需与时俱进。《医宗金鉴》中所述的出苗之日,在现代看来,可能已不再适用,然而带着崇敬和批判的眼光看先人的成果,对已有成果继承并创新,不正是一个医者应当具备的职业素养吗?
6.注重调摄,严守禁忌。
小儿“脏腑柔弱,易虚易实,易寒易热”,该特点要求父母对小儿的调护需细微周到,接种疫苗的小儿更是不能疏忽。《医宗金鉴》认为调摄对于种痘最为紧要,“不但慎于既种之后,且当慎于未种之先;不但慎之间苗之初,尤当慎之落痂之后”。要求做到“避寒热、慎饮食”。只六个字,却包含很多内容,如严寒时不可受冻,以免寒气所触,痘不得出;亦不可重棉叠褥,以免热气壅滞,痘不宣发。温暖时不可覆裹太多,以免热毒相并,致增烦热;亦不可著单露体,以免寒邪外侵,阻遏生发之气。饮食方面,贵得其平。“吮乳之儿,不多乳,不缺乳;能食之儿,勿餐辛热炙煿,勿啖黏硬生冷,勿恣意茶水,勿使饮凉浆,食不过饱,亦不过饥。”还要求精神调摄,举止动作“既不可任意骄纵,亦不可过于拂逆”。强调调摄是从始至终都不可疏忽之事。
禁忌的有些内容如“勿詈骂呼怒,勿言语惊慌,勿对梳头,勿对搔痒”,可以算是精神上的调摄,但还有些内容在现在看来确显严苛且无依据,如“勿歌乐”、“凡房中淫液气,妇人经候气,腋下狐臭气,行远劳汗气,误烧头发气,误烧鱼骨气,吹灭灯烛气……悉宜避之”,且“不许生人往来”等。
小结
正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所说:“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医宗金鉴》幼科种痘心法要旨就是秉承着中医“未病先防”的思想,将世界上最早的天花疫苗防疫方法最早进行规范化,造福于国人的同时也影响了世界。当中的某些观点如今看来已不适用,但其治未病、重调摄的主张则是后人永久受用的。
[1]美国重启天花疫苗接种计划[N].中国教育资讯报,2002-12-18(A03).
[2]Wang and Wu.History of Chinese Medicine[M].The Tientsin press,1973:141.
[3]郭成好.医学史教程[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198.
[4]刘学礼.种痘术及其中外交流[J].自然辩证法通讯,1993,15(86):45-54.
[5]孟庆云.从即毒消灾到种痘免疫——种痘术的发明及传播[N].中国中医药报,2006-11-20(5).
[6]李约瑟.中国和免疫学的起源[M].中医药学报,1983,5:6.
[7]杜家骥.从清宫医案看天花的防治——种痘与治痘[J].中国社会历史评论,2007,8:5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