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伦理学实训教学法初探*
2013-01-27杨同卫
杨同卫
(山东大学医学院,山东 济南 250012)
当前,医学伦理学教学改革蓬勃开展、方兴未艾。问题式教学、探究式教学、参与式教学、启发式教学等新的教学理念不断被引入;案例教学、PBL教学等新的教学模式正在被探索;讨论法、辩论法、观摩法等新的教学方法逐步被采用。在推动医学整合、大力培养医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背景下,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提高教学实效,课题组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对医学伦理学实训教学法进行了探索。
1 实训教学的概念以及对医学伦理学是否适合实训教学的探讨
“实训教学”原本是职业教育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所谓实训教学是“职业技术学校中相对于理论教学的各种教学活动的总称。包括实验、实习、设计、工程测绘、社会调查等。旨在使学生获得感性知识,掌握技能、技巧,养成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和独立工作的能力。”[1]
实训教学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开发能力、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全面提高其素质的有效教学方法和重要教学环节。学生通过实训,可以受到良好的技能训练,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要。实训教学法不仅适用于职业教育,也被广泛应用于普通本科教育。国内已有一些院校开展了实训教学探索。[2-4]
对于医学伦理学,国内外学者已达成共识:医学伦理学独特的教学目标在于“唤起医学生对生命之敬爱”以及“提高医学生的医学伦理决策能力”。目前各种尝试与探索在高效传授医学伦理知识、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等方面具有显著意义。但是,如何实现医学道德“知”与“行”的统一,如何促进“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的融合,真正提高医学生的智慧技能和认知策略,使医学生走向临床一线之后能迅速适应和娴熟应对纷繁复杂的医学伦理情景,仍然是困惑广大一线教师的理论和现实问题。本课题组认为:陈述性知识的获得主要依靠学习和记忆,而程序性知识尤其是智慧技能的习得主要靠训练和感悟。因此,配合现有的医学伦理学课程体系及其教育教学改革,开展医学伦理学实训教学,对于实现医学伦理知识、技能、情感、价值观的融合贯通,切实提高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伦理技能具有重要意义。
2 相近课程实训教学的做法与启示
2.1 法学实训教学
法学教育不仅是单纯的知识传授和学术培养,而且是一种职业训练。法学实训教学以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和提升职业技能为目标,在普通法系国家的法学教学中普遍存在,其主要形式有法律诊所、仿真法庭等。法学实训教学既可以作为一种培养应用型法律人才的教学方法,又可以单独成为一种教学体系。[5]
从满足法律职业的需求角度来看,法学实训教学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如沟通、协商能力,谈判妥协能力,辩论的技巧、能力和方法,制作法律文书的能力,获取、掌握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制订规则的能力,起草合同的能力,审核、鉴定和有效运用证据的能力等方面的实训,都体现了法律职业的实践性特征。
2.2 国际贸易实训教学
湖南涉外经济学院的做法是在校内建立仿真模拟实验基地,在这个基地可以分别建设外贸英语口语及语音实验室、外贸业务电子模拟实验室、国际商务实训中心等。通过国际贸易专业实训基地,学生就可以模拟在外贸环境下作为外贸业务人员进行从合同的磋商到制单结汇整个交易过程的实训操作。
国际贸易专业开展实训教学的启示在于:教学任务由培养认知能力为主向培养专业综合能力为主转变;教学内容由基础理论为主向专业技能和实训课程为主转变;教学体系由学科知识中心型向能力实践本位型转变;学生学习由被动接受向主动实践转变;教学组织形式由理论教学向实训教学转变。
2.3 会计专业实训教学
现阶段高职会计实训主要是校内的“检验型”模拟实训和校外的“松散型”实训基地。河南郑州工业贸易学校提出创建校内财务公司作为实训基地的新模式。对在校学生来说,在学校老师的指导下在校内财务公司参与财务工作,可以为学生营造真实而又熟悉的实践环境,也可以让学生亲身体验财务工作的内容和程序,并通过与工商、税务、银行等单位人员的接触,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会计专业实训的启示:会计专业教学应该在掌握一定的会计专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结合企业实际经济业务,在理论教学的过程中不断渗透实践技能,同时也应该让学生在亲身体验实际经济活动的过程中灵活运用会计方法,切实做到理实一体。
3 医学伦理学实训体系初探
在借鉴相近学科实训教学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医学伦理学教学内容、教学目标,课题组认为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实训教学。
3.1 医学伦理决策能力实训
实训方式主要是在老师的指导下让学生扮演伦理委员会成员来召开伦理委员会。伦理委员会一般是由5~7个学生组成,从中推举一位学生扮演主任委员。
伦理委员会决策的问题包括: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器官移植、人工辅助生殖、新技术临床准入、药物临床试验以及医院改革发展中的重大伦理问题等。
实践证明,医院伦理委员会决策实训很受学生欢迎,大家积极性很高。对于各种伦理审查申请书中的关键问题能有效地识别和把握,做出准确的伦理判断和合理的审查结论,并提出改进、完善建议。鼓励学生自己搜集具有典型性和现实性的伦理问题,提交由学生组成的伦理委员会讨论。
3.2 医患沟通能力实训
培养医学生的沟通能力是医学伦理学教学的目标之一。目前比较通行的办法是用标准化病人培养医患沟通能力。考虑到成本及现实可行性,让学生扮演病人。标准的做法是:1名指导教师、1名学生扮演的病人、5~7名学生为一个小组。在某一个学生接受训练时,指导老师、其他学生和扮演病人的学生对其表现进行评价。训练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3.2.1 耐心、专注倾听能力训练。
有专家认为,诊断治疗最为有效、最经济的办法是医生全神贯注地倾听患者的倾诉,这样患者才能感受到医生对他的关心——这是建立良好医患关系的基础。让学生倾听病人的诉说,并通过点头、注视对方等方式向其示意自己在凝神聆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耐心、爱心和对患者的尊重。
3.2.2 说明、解释能力训练。
如模拟病人可以向学生询问一些与疾病相关的问题,让学生进行说明、解释。通过这种方式训练学生运用医学知识及医学伦理原则与患者沟通的能力。在训练中提醒学生注意留意沟通对象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和对交流的期望值,避免使用易刺激病人情绪的语气和语言;避免过多使用病人不易听懂的专业词汇。
3.2.3 说服、安慰能力训练。
让学生模拟某些特殊患者,如表现出抑郁、恐惧、焦虑、愤怒、疑虑、不合作、醉酒、绝望等。让受训学生掌握接诊上述特殊患者的技巧,指导学生学会观察病人、安慰病人,让学生注意尊重病人的隐私,掌握赢得病人信赖和合作的关键,进一步提高沟通技能。
3.3 知情同意能力训练
知情同意能力训练主要包括:撰写麻醉、手术治疗、实验性治疗、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临床药理实验等知情同意书以及与病人进行术前谈话等。在每个受训学生完成项目后,请同组的其他同学评论,最后是指导教师点评。
3.4 医学伦理问题分析与处置能力实训
这一训练类似于案例分析,不同之处是案例分析是小组对案例共同讨论,而伦理问题分析与处置能力实训则是给出案例材料之后,请一位学生分析其中的问题并给出应对措施。之后,才是其余学生的补充和点评。这需要指导教师事先搜集、整理具有现实性和典型性的医学伦理案例和临床病例——可以是文字、影视等多种形式。[6]这一形式,可以同时熏陶学生的医德情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医德价值观。
此外,如下方法也值得尝试:
①组织学生开展辩论会,就安乐死、人工辅助生殖技术、克隆人等论题展开辩论;②在见习、实习阶段融入医学伦理思想。选择医德高尚、医技精湛的优秀医师担任带教老师,使其在教学过程中融入医学伦理知识,对学生言传身教;③进行床边教学。让学生到患者床边,倾听患者及其家属的倾诉,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了解检查结果和治疗情况,听取患者对医疗费用的意见,与患者交流沟通,学会融洽医患关系,增强互信合作;④开展“健康教育志愿者”活动。健康教育的主要形式是给患者集体授课及一对一讲解。通过这一活动,可以培养医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改变自信心不足、紧张、焦虑等不良心理状态,是学生运用医学知识、锻炼沟通能力的有效途径。
[1] 顾明远.教育大辞典:第三卷[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255.
[2] 田瑛,丰妍.基于实训教学模式的思考与实践[J].东北电力大学学报,2008,28(5):41 -43.
[3] 吴言忠,刘华海.工商管理专业模拟实训教学模式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1):38 -39.
[4] 杨眉峰,王春桔.临床技能实训教学改革初探[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1,8(3):624 -626.
[5] 陈少锋.法学实训教学模式与应用型法律人才的培育[J].黑龙江史志,2008,(9):60 -61.
[6] 马珺.第一、第二课堂结合促进医学伦理学课程改革的探索[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2,25(6):799 -7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