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水利企业绩效评价工作的思考

2013-01-27陈玉秋

中国水利 2013年18期
关键词:水利部绩效评价水利

陈玉秋

(水利部财务司资产管理处,100053,北京)

自1998年党政机关与企业脱钩后,水利部不再有直属企业。这里所说的“水利企业”,是指水利部所属各级事业单位投资的全资和控股企业及其子企业。截至2012年年底,水利企业524户,在职职工57 853人,所有者权益合计565.16亿元,利润总额41.13亿元,净利润30.63亿元。根据财政部统计,水利企业的户数、资产总额、所有者权益和营业总收入等4项主要指标均位于中央部委所属企业前十,规范和加强水利企业管理意义重大。开展企业绩效评价是规范和加强企业管理的重要手段。

一、水利企业绩效评价工作进展情况

为加强企业财务监督和国有资本金管理,从2003年起,由水利部财务司牵头,按照1999年财政部,原国家经贸委、人事部和国家计委联合颁布的 《国有资本金效绩评价规则》和《国有资本金效绩评价操作细则》的有关规定,启动了水利企业绩效评价试点工作,第一个试点企业是黄委三门峡黄河明珠(集团)有限公司。2006年,按照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印发的 《中央企业综合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及实施细则,水利部进一步开展水利企业综合绩效评价工作。企业综合绩效评价由财务绩效定量评价和管理绩效定性评价两部分组成。财务绩效定量评价是指对企业一定期间的盈利能力、资产质量、债务风险和经营增长4个方面进行定量对比分析和评判。管理绩效定性评价主要包括企业发展战略的确立与执行、经营决策、发展创新、风险控制、基础管理、人力资源、行业影响、社会贡献等8个方面。2009—2011年,水利部财务司商部直属有关单位选定22户典型企业,连续3年实行跟踪评价。22户参评企业主要为水力发电、勘测设计、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和技术咨询服务企业,资产额和净利润合计数占水利企业资产总额和净利润总额的比例均达到92%以上。

二、水利企业绩效评价工作取得的主要成效

1.部属事业单位进一步落实出资人职责,强化了对投资企业的监管

水利部组织部属事业单位开展水利企业综合绩效评价工作,全面评价企业的运营管理有助于事业单位跟踪掌握企业情况,及时发现风险隐患,有针对性地采取防范措施,从而进一步落实出资人职责,强化了投资企业监管。如海委通过开展绩效评价,认真研究委属企业小、散、资质低、竞争力弱的问题,经反复论证,于2009年组建了以华北水利水电工程公司为龙头的集团公司。改制后,公司的实收资本由5 057万元增加到17 092万元,业务承揽和盈利能力大幅度提高,2010年公司的主营业务收入较上年增幅达132.54%。黄委全面开展委直属企业绩效评价工作,根据企业绩效评价集中反映出的问题,于2012年组织开展了全河债权债务的清理工作,提高了企业资金的回笼率和利用效率。

2.水利企业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提高了规范管理水平

参评水利企业高度重视绩效评价工作,认真听取中介机构分析与咨询专家建议,对照绩效评价管理建议书研究落实方案,改进企业管理。如小浪底黄河水利水电开发总公司2009年集中梳理公司的规章制度,修编了《管理制度汇编(2009年版)》《突发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2009年版)》,完善了公司制度管理体系。中水东北勘测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积极推进技术创新,激励广大职工树立自觉创新意识,2009年公司组织开展的科技创新项目中,有1项获国家奖,9项获省级(行业)奖,1项成果入选《2008年度水利先进实用技术重点推广指导目录》。长委汉江水利水电 (集团)公司按照绩效评价管理建议书,对一批投资项目开展了后评价工作,进一步完善了公司投资决策和监管程序,2011年成功发行6亿元企业债,开辟了水利企业融资新渠道。

3.水利企业绩效评价结果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形成了监管合力

2012年,水利部印发《水利部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规定》,将企业绩效评价结果应用于事业单位和企业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2013年,水利部印发 《规范水利部事业单位所属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指导意见》及配套计分办法,将企业绩效评价结果进一步应用于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工作,作为水利企业负责人岗位调整、职务任免、薪酬待遇奖惩的重要依据,建立“业绩上、薪酬上,业绩下、薪酬下”的激励约束机制。企业绩效评价工作在促进水利企业规范管理的同时,有力地推动了企业效益的提升。相较于2009年,2011年水利企业资产总额增长21.8%,营业总收入增长44.5%,利润总额增长65.4%,净利润增长73.6%。

三、对水利企业发展的有关思考

总结多年来水利企业绩效评价工作,认为以下问题制约了水利企业的发展:一是企业数量多、规模小、市场竞争力弱;二是企业财务基础管理薄弱,存在风险隐患;三是企业缺乏有力的财税政策和资金支持;四是企业财会队伍建设滞后,财务管理在企业发展中作用不突出。对此,笔者建议:

1.要以经营战略规划为统领,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长期以来,由于没有经营战略规划,投资缺乏统筹管理,部分事业单位对外投资存在盲目性和随意性,导致水利企业呈现多、小、散的局面。近年,国家先后就事业单位分类改革与规范国有企业管理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制度,部属事业单位应当适应改革新形势的要求,结合本单位的发展定位,及时研究拟定对外投资经营战略规划。对于符合经营条件的事业单位,要对现有投资企业进行全面摸底,对企业的管理现状、发展环境及前景充分分析,进一步明确投资企业的定位和总体发展目标,并对现有企业进行清理整合,减少企业数量,扩大企业规模,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2012年,南科院经充分前期论证,对院属科技企业进行了整合,将5户企业并入南京瑞迪建设科技有限公司(总公司),搭建了产学研平台,拓展了业务新方向,提升了企业资质,增强了企业融资能力,提高了企业市场竞争力。

2.要以财务管理为核心,有效防控企业运营风险

多年来,在部分水利企业中开展企业绩效评价工作,为参评企业的经营管理“把脉”,揭示了企业在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经营风险,对于加强企业财务管理,进而规范企业内部管理和防范风险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但是,由于企业绩效评价工作开展的范围小,大多数企业并未纳入评价范围。为配套落实水利企业负责人薪酬管理和经营业绩考核指导意见,近日,水利部印发了《水利部所属事业单位投资企业绩效评价考核工作启动方案》(办财务〔2013〕169 号)。部属事业单位应当按照方案的要求,结合实际,研究制定本单位投资企业绩效评价工作实施方案,进一步扩大企业绩效评价的实施范围,并督促一级企业集团运用绩效评价手段实施对子公司的监管。坚持深入开展水利企业绩效评价工作,不断扩大评价企业范围,使财务监督常态化,全面促进提高水利企业财务基础管理水平,推进水利企业完善内控制度,有效防控风险,确保企业健康发展。

3.要以财税政策研究为重点,为企业争取资金支持

如勘测设计和科研类企业长期承担离退休人员补差问题。自2003年以来,水利部原勘测设计和科研咨询类事业单位相继改制为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竞争主体,但相应的改革配套政策不完善,企业仍承担离退休人员补差费用。再如水电企业作为清洁能源的主力军,增值税税负远高于火电企业。根据现行增值税政策,水电企业由于进项抵扣少,实际税率接近17%;而火电企业可抵扣燃煤等原材料,实际税率仅为6%~10%。目前,小浪底电站已争取到增值税超过8%的部分实行先征后返的税收优惠政策,但多数水力发电企业未能取得财政补助或得到国家减免税优惠政策支持,增值税负担明显过重,已成为阻碍水电企业加快发展的主要难题,也与国家发展清洁能源、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总体要求不符。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的建立为水利企业争取资金支持开辟了渠道。2007年,以国务院发布《关于试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意见》为标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在我国正式建立。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是国家以所有者身份对国有资本实行存量调整和增量分配而发生的各项收支预算,与公共财政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以及社会保障预算共同组成了政府预算体系。近年,随着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在中央企业的试行范围不断扩大,年度预算收支规模大幅度增长,2012年中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安排875.07亿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安排主要为资本性支出和费用性支出两个方面,用于调整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补偿国有企业改革成本、支持企业自主创新和支持企业节约能耗、治理环境污染等。2012年,改制为企业的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按照财政部的统一要求,参加中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按照5%的比例上缴国有资本经营收益不到60万元,财政部批复800万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资金,用于第六届世界水论坛暨世界水展中国展团的招展参展工作和《中国河湖大典》数字化工作,取得良好效果。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的实施,对于集中解决水利企业发展中的体制性、机制性问题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水利企业尚未纳入试行范围。应尽快研究提出水利企业实施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工作建议,畅通水利企业资金政策支持渠道。同时,进一步加大研究力度,积极协调争取水电企业增值税优惠政策。

4.要以财会队伍建设为保障,充分发挥财务管理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

会计法规定“国有的和国有资产占控股地位或者主导地位的大、中型企业必须设置总会计师。”而据统计,在近120户大中型水利企业中,设置总会计师岗位的不足20户,其中部分企业总会计师还不是领导班子成员。水利企业财会队伍整体建设滞后,财务管理人员地位低,财务管理在企业发展中不能充分发挥作用。

企业的发展,融资、资本运营、税收筹划等等无一不需要财务人员的谋划与实施。长委汉江水利水电(集团)在财务管理人员的科学谋划下,公司成功发行6亿元的企业债,相较于同期银行贷款,3年可减少财务费用支出1 800万元。由此可见,加强财会队伍建设,培养和合理使用高级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对于提高水利企业财务管理整体水平,进而提升经营效益与防范风险意义重大。财政部积极推进高级财务管理人员培养和使用,继实施“会计领军人才”计划后,2013年又先后印发《会计名家培养工程实施方案》《财政部关于实施大中型企事业单位总会计师素质提升工程的通知》等,同时正积极研究建立企业“首席财务官(CFO)”制度。水利企业应当高度重视财会队伍建设,为企业的长足健康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猜你喜欢

水利部绩效评价水利
淮委贯彻落实水利部工作要求进一步部署近期防汛工作
PPP项目绩效管理与绩效评价探究
水利部发布2019年度《中国水资源公报》
为夺取双胜利提供坚实水利保障(Ⅱ)
为夺取双胜利提供坚实水利保障(Ⅰ)
水利工会
水利监督
基于因子分析的传媒上市公司绩效评价研究
绩效评价在委托管理酒店中的应用
基于《企业绩效评价标准值》的医药全行业绩效评价及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