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吸收缝线在妇产科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2013-01-26王占芳
王占芳
随着社会经济条件的改善,各种社会因素的影响,医学技术的发展,近些年妇产科剖宫产率、会阴侧切及撕裂伤等手术明显上升,对术后皮肤瘢痕完美程度更高的要求[1]。当前,在针对妇产科手术缝合中,以聚乙醇酸为原料加工而成的紫色风缝线应用最广泛,这类缝线是由40%的乙交脂和10%的左旋丙交脂共聚而成,然后由等量的硬脂酸钙共聚形成涂层,缝线通过水解反应可使共聚物水解为乙二醇和乳酸,最终在人体内吸收和代谢。这种生物性可吸收缝线以DEXOU(PGA)为主要代表,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机械强度,对肌肉组织的拖拽及损伤较小,减少了异物对切口内组织的刺激和切口的疼痛感,并可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术后感染率,不良反应小,有利于术后机体的恢复等,可广泛应用于各类妇产科临床手术治疗的切口缝合,在对于患者个人及科室和医院管理方面均体现出重要意义[2]。
1 生物性可吸收缝线及其用于妇产科缝合术后切口的优势
生物性可吸收缝线在发展应用过程中不断完善,已经成为可吸收缝线的新生力量,在妇产科等临床治疗中广泛应用,相较其他手术缝合线来说是一种极具发展潜力的可吸收型植入材料。其在妇产科手术缝合中的优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①减少对身体的伤害。会阴侧切可有效缩短生产中的第二产程,最大限度的降低会阴与盆底之间出现损伤,因此会阴侧切切口的缝合是产科常见的手术。在对产妇会阴切口缝合时可采用可吸收缝线进行双针、双线缝合,针对黏膜、肌层使用2-0可吸收缝线进行连续缝合,然后再运用4-0可吸收缝线对皮内作连续缝合,能顺利通过组织,损伤小,组织反应低,术后不需要进行拆线,很大程度减少了扯拉对肌肉组织的拖拽等造成损伤,减少产妇痛苦,便于产妇身体得到较好较快的康复。②加快切口愈合。与其他缝线比较,生物性可吸收缝线抗张力强度大,柔韧性好,操作方法简单,对剖宫产、妇科手术患者进行切口缝合,能够很好的按照肌肉组织原本解剖关系作处理,使患者腹壁切口最大范围内达到对合整齐,而且这种缝线缝合时未穿透皮肤,不容易干扰切口处的血液循环,分解代谢产物具有抑菌作用,加快了切口愈合时间,进而缩短患者住院疗程,减轻患者住院费用,在临床运用中普遍受到使用者的欢迎。③满足美观要求。经大量实践证明,切口愈合、生物性可吸收缝线降解吸收后,患者皮肤表面仅留下直线细丝状瘢痕,减轻了手术切口造成的瘢痕给患者带来的心理压力,满足了女性对美的渴求,有利于患者顺利康复。
2 生物性可吸收缝线在具体妇产科手术切口缝合中的应用操作
生物性可吸收缝线在切口缝合时,要充分掌握缝合技巧使切口愈合良好。一定要缝合好患者皮下脂肪层,保证切口表面的张力不会太大,这样利于皮肤内的缝合;必须保持针在真皮内穿行,要与皮肤表面保持一定距离,防止皮肤表面出现凹陷等;在缝合时,医师助手协助牵拉缝线的松紧要适度,过紧易使皮肤出现皱纹,影响切口愈合后美观,而过松又易出血并影响切口对合。对于不同妇产科手术患者的具体缝合操作步骤为:①剖宫产横切口缝合。通常为1-0人工合成的可吸收油涂层编织聚醇酸缝合线进行子宫下部连续锁扣缝合,逢完后打结,将线头留下不剪;然后用同一根缝合线对膀胱、腹膜的反折连续缝合,缝合完毕后将先前子宫下部缝合处留下的线尾并在一起打结;再同样使用1-0合成线进行筋膜层的连续缝合,而脂肪层应采用4-0合成线连续缝合,暂留下线头但不打结,接着用同一根缝合线对皮肤切口顶端的皮内采取连续褥式缝合,待缝合至切口另一侧皮缘处,与预留下的脂肪层处线尾一起打结,最后剪去线头,整个剖宫产切口缝合结束。②在对子宫手术切口缝合时,应采用生物性可吸收缝线1-0合成线对子宫肌层全层进行连续锁扣缝合,这样不但保证了切口血液运行正常又不致出现缺血、坏死现象,还可有效止血,防止异物反应或吸收不良。
3 结语
医院妇产科对剖宫产切口、会阴侧切切口、腹部切口、子宫手术切口等手术伤口缝合时采用的生物性可吸收缝线,大大优化了患者手术时间和难度,患者术后疼痛轻,切口愈合快,瘢痕外表美观,而且缩短了患者术后住院时间,节省了住院费用,患者更易于接受,并加快了科室病床的周转率,表现出明显的临床优势,在医院妇产科临床应用推广中具有可行性和必要性。
[1]叶丽萍,程桂平,张晋.可吸收缝合线体外降解及在妇产科临床的应用.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0,14(31):6417-6420.
[2]于波,何玲.生物性可吸收缝线在妇产科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1,14(38):7209-7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