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转改”让企业媒体接地气
2013-01-26徐木君
□ 徐木君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是全国新闻战线开展的重大实践活动。自活动开展以来,江汉油田新闻中心以“办油田领导放心满意、职工群众喜闻乐见的报纸电视”为着力点,精心组织开展“走转改”活动,为企业发展提供舆论支持。
实践意义
江汉油田新闻中心根据企业工程点多、面广、野外战线长等实际,以“记者一线行”“新闻进社区”等为活动平台,努力用笔头和镜头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式地展示一线员工风采,宣传企业发展成果,推进媒体建设。
“走”出媒体发展新局面。采编人员走进基层、深入一线,不断改进报纸、电视栏目设置和宣传报道方式。《江汉石油报》每周推出一个专刊,突出一个主题,并根据报道重点更新栏目。随着《记者一线行》《新闻进社区》等专栏的开辟,宣传报道的广度与深度得到持续拓展。《江汉石油报·周末》人性化、本土化、生活化、服务化、时尚化、个性化的办报特色更加凸显,社会新闻的报道面延伸到油田居民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并发行到家庭,拓宽了服务职工群众的信息渠道。
“转”出新闻队伍新形象。新闻中心把新闻报道策划会开到基层,把新闻写作竞赛活动开展到油田建设的各个战场,不仅从地理上缩短与基层的路程,而且从心理上拉近与员工的距离。采编人员深入一线、班组乃至社区家庭,足迹遍及沙漠戈壁、盐碱滩涂、旷野深山、黄土高坡等一切有江汉石油人工作的地方。
“改”出舆论引导正能量。围绕油田“打造中国石化上游特色一流企业”的工作大局,采取“主题”精做、“虚题”实做、“难题”巧做等手法改进文风,真正解决好“让油田职工群众爱读爱看爱听”的问题。报纸、电视通过对油田发展成果的大力宣传,不断为企业传递正能量。近年来,江汉油田新闻中心每年对外发稿700篇以上,获省部级好新闻奖的作品数量突破50件,《江汉石油报》和江汉油田电视台在全国企业报和企业电视台系统保持先进荣誉,为企业加强声誉管理和品牌建设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理顺关系
“走转改”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统筹部署,循序渐进,尤其要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点”与“面”的关系。开展一项大型的主题实践活动,全面铺开是营造活动氛围、扩大活动影响力的必要措施,但更要注重突出重点,做到点面有机结合。在采编力量的分配上,既要让编辑记者与基层员工广交朋友,又要侧重培植“走转改”的示范点,产生以点带面的示范效应和促进作用。在活动路线的选择上,既要顾及企业整体工作的方方面面,更要找准宣传报道的主攻方向,集中优势兵力打好宣传报道战役。
“量”与“质”的关系。随着“走转改”的步步深入,企业媒体获取新闻线索的渠道更加宽畅。但“新”和“精”是新闻的生命力,要突出精品意识,注重质的提升,从理念引领、发展引领、认同引领的高度,利用好有限的报纸版面和电视新闻节目时段,多发表一些基层职工群众喜闻乐见的好通讯、好消息、好言论,用精品佳作彰显“走转改”成效。
“长”与“短”的关系。“走转改”涉及新闻队伍职业道德、思想作风和业务能力建设等各个方面,既要有3至5年的长期规划,又要有可操作性强的阶段性计划,做到长规划与短计划相结合。在运行过程中要注意“回头看”,做好阶段性总结,不断改进,使“走转改”规范化、常态化、制度化。
把握关键
在用心走、用情转、用功改上下功夫。对油田新闻工作者来说,要紧跟油田工作重心,把镜头、笔头对准火热的一线,深入基层“抓活鱼”。要始终关注油田保障民生的工作,在报纸和电视台开办面向基层、服务群众的专题专栏,搞好社会新闻与民生新闻的报道,运用多种新闻体裁,营造积极向上、和谐融洽、共同奋进的舆论氛围,做到“重大事件不失声,重要场合不缺位,每逢大事必出彩”。
在全参与、全过程、全覆盖上做文章。要抓住企业改革发展的关键点和广大职工群众的关注点做好解疑释惑、稳定人心的工作。树立“基层无小事”的新闻意识,倾听员工心声,反映群众意愿,搭建党委联系群众的“连心桥”。运用群众视角,使用群众语言,以“政治家的头脑”“艺术家的手法”,把责任落实到版面和屏幕上,以此提升企业媒体的亲和力和影响力。
在抓重点、抓常态、抓长效上出实招。健全考核机制,以“三贴近”为评价原则,以“短、实、新”为主要衡量指标,改进绩效考核。依靠典型示范,树立一批学风好、作风硬、文风实的典型,发挥“领头雁”作用。创新活动方式,从报道内容、报道领域、报道时效、表现方式上不断丰富活动的内涵。拓宽活动平台,根据企业每年的工作布局,选择一批基层单位作为活动基地,让采编人员更多地“接地气”“抓活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