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打好安全生产翻身仗
2013-01-26本刊评论员
□ 本刊评论员
“11·22”青岛东黄复线泄漏爆炸事故,是中国石化30年来最大的安全事故。从哪儿跌倒,就从哪儿站起来。要重塑中国石化的安全形象,就必须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深刻汲取这次事故的惨痛教训,举一反三,彻底反思事故暴露出的管理缺陷,加大整改治理力度,堵塞管理漏洞,全面提升安全管理水平,扭转安全生产被动局面,打好安全生产翻身仗。
安全意识是安全生产的前提,麻痹是安全的大敌。高温高压、易燃易爆、有毒有害、连续作业、点多线长的行业特点,决定了安全始终是石油石化企业的薄弱环节、重中之重。这就要求石油石化企业必须牢固树立生命无价、人命关天的人本理念,始终保持强烈的安全意识,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这次事故反映出一些干部员工在安全意识上的松懈和麻痹,鉴于中国石化多年来未发生重特大安全事故,就以为安全工作万无一失了,结果遭到了无情的惩罚。要扭转安全工作的被动局面,全体干部员工必须自觉提高安全认识,增强安全意识,在思想上对安全工作始终保持谨小慎微、如履薄冰的态度,始终绷紧安全这根弦。
制度是安全防范的基础,制度有缺陷,必然会出事故。经过30年的发展,中国石化已经形成了一整套系统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但是随着业务的发展、生产环境和条件的变化、安全要求和标准的提高,这套管理制度仍然存在不少的缺陷或漏洞。如有的已经不能全覆盖,有的已不适应现实情况,有的操作性不强,有的安全责任划分不明晰。特别是安全生产责任制内容不完善、责任不清晰,缺乏有效的约束力,使事故有了“可乘之机”。因此,我们必须与时俱进,根据生产条件的变化和日常安全管理中暴露出来的漏洞,及时制定有针对性的管理措施,使安全管理制度不断完善和升级,形成全覆盖、全过程、全方位、可操作,而且没有盲点和死角的严密无缝的安全防护网,让企业安全生产有可靠的制度保证。
执行是管理的关键,制度再完善,落实不到位也是空谈。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我们的安全管理失之于软,硬度不够。执行力弱是目前企业安全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表现为执行制度不较真、不彻底;安全检查走马观花,不严格、不深入;处罚违章违纪、追究事故责任奉行好人主义,“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治理隐患要求不严、标准不高。对于安全工作,严是爱,松是害,心慈手软引祸患。没有严格的执行,就不可能有安全保障。要提高安全执行力,一方面要着力健全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尽快建立起“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把责任落实到具体岗位、落实到人头,真正做到事事有人管、人人有其责。特别要狠抓领导干部的安全责任制落实,让各级干部特别是党政“一把手”增强安全“不分八小时内外”的责任意识,切实担负起安全管理责任。另一方面要加大安全检查和执法力度,安全检查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用陪同、不分时间,谁检查、谁签字、谁负责,敢于碰硬、敢于较真、敢于问责,有错必纠,违章必究,把问题解决在基层,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
应急处理是安全管理的最后防线。虽然从理论上说一切事故都能避免,但人不是神,总有犯错误的时候,实际上只能把事故降到最低。为防止事故的扩散,控制和减少事故损失,就必须进行事故应急管理,这是最后一道安全防线。应急管理及时到位,可以使大事故产生小损失;处置不当,则会使小事故演变成大事故。“11·22”事故成为特大事故,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事故应急管理不当,这反映出我们在应急管理方面存在缺陷。提高应急管理水平,首先要制定切实有效的应急预案。编制应急处理预案不能照抄照搬,更不能空对空地搞理论设计,要符合现场实际,有针对性和适用性,要与集团总部、地方政府、居民社区和相关单位配合衔接联动,做到“上下互联、内外互通”。其次要搞好应急预案的演练,提高应急处理能力。各单位要建立健全应急演练制度,根据实际情况组织开展参与广泛、联动性强、形式多样、节约高效的应急演练,提高实战能力,确保在发生事故时能迅速反应、正确决策、高效有序地控制局面。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央企要在管理上给全国企业做标杆。这是对我们的殷切期望。我们要以“11·22”事故为警示,重新起步,真抓实干,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全面提高安全管理水平,树立央企迎难而上、敢担当、负责任的良好形象,让中央放心,让人民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