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调理脾胃法在失眠治疗中的应用

2013-01-26邹昌杰

中国民间疗法 2013年11期
关键词:中州麦芽甘草

邹昌杰

(辽宁省丹东中医院,118000)

脾胃乃气血生化之源,脾胃伤则气血生化不足,常影响及心,心神不安而出现失眠、多梦。所以应采用健脾和胃为主的方法,使脾胃健运,气血得生,津液渐复,心神得以濡养而失眠得以治愈。而且脾胃居中,斡旋上下。若脾胃失运,不能升清降浊,则心肾之气不得中州之助,便水火既济之功受阻,致阴阳不交,阳不入阴而失眠。

曾治一女患,36岁,以“失眠3年余”于2010年4月24日初诊。患者3年前出现失眠、健忘,近年加重,伴面部痤疮,右胁肋胀痛,口渴喜饮,易鼻塞,小便频,大便日行3~5次,不成形,舌边有齿痕,舌质淡白,苔薄,有裂纹,脉弦滑数。患者自幼嗜食肥甘厚味,不食素。辨证为脾胃虚弱,气津不足。治以健脾益气和胃,生津化液。处方:党参15g,太子参15g,丹参15g,沙参15g,玉竹10g,黄精15g,白扁豆10g,麦冬10g,山药20g,绿萼梅15g,玫瑰花10g,白芍10g,生谷麦芽各20g,炒白术15g,生牡蛎20g(先煎),炙甘草5g。上方加减调理半个月,于2010年5月9日复诊时患者失眠健忘好转,舌象改善,食量增加,夜尿2~3次,大便成形。但仍尿频,脐部、双足畏寒,舌胖质红,苔薄少,裂纹减少,脉左弦右沉细。继以益气阴、升脾阳,酸甘化阴之法治之。处方:太子参15g,沙参15g,玉竹10g,黄精15g,白扁豆15g,麦冬10g,葛根15g,防风5g,佛手10g,木瓜10g,石斛15g,生牡蛎30g(先煎),甘草5g,山药15g,生谷麦芽各20g,乌梅10g。至半月后三诊复诊时,患者诉失眠健忘已愈,食纳佳,夜尿仅1~2次,大便成形。舌体较前缩小,裂纹明显减少,舌淡,苔薄白,脉沉弦,继以柏子养心丸口服以巩固疗效。

按:本例患者自幼嗜食肥甘厚味,不喜欢蔬菜,日久致燥热内生,耗伤气阴,脾胃受损,进而生化乏源,故而出现不寐、健忘等症。其舌体胖大,裂纹深且密布,边有齿痕,为气阴两虚较甚之象。治疗过程中始终以益气生津、健脾和胃为主要治法,佐以理气、疏肝、醒脾等治法。虽始终未用补髓安神之品,但经治后脾胃健运,气血得生,津液渐复,心神得以濡养而不寐、健忘得以好转,舌象亦改善。

另有一男患,57岁,以“失眠20余年”于2010年8月13日初诊。患者既往糖尿病多年,长年被失眠困扰,屡治无效。常入睡困难,辗转于床上不得眠,伴心烦胸闷,脘腹胀满,纳差便秘,舌质暗胖,苔黄厚腻,脉沉滑。辨证为寒热错杂,郁阻中州,心肾失交。治以调寒热,利中州,通心肾。处方:半夏10g,党参10g,干姜5g,黄芩10g,黄连10g,肉桂5g,郁金10g,竹茹10g,珍珠母30g,生麦芽10g,熟军10g,甘草5g。每日1剂,服药7剂。再诊,患者欣喜而述:服药当日即安然入睡至天亮,后几日略有反复,但睡眠已大有好转。

按:《内经》谓:“胃不和则卧不安。”脾胃居中,斡旋上下。若脾胃失运,不能升清降浊,则心肾之气不得中州之助,水火既济之功受阻,致阴阳不交,阳不入阴而失眠。《内经》云:“治病必求于本”,“必伏其所主,而先其所因”,故不治失眠之标,而图脾胃之本。用半夏泻心汤调脾胃,使中气和,升降有序,则阴阳通,心肾交,眠自安。

猜你喜欢

中州麦芽甘草
《中州大学学报》征稿启事
炙甘草汤,适用于哪些病症
妈妈被妖怪抓走了
吃心情的麦芽精
妈妈被妖怪抓走了
《中州大学学报》征稿启事
A Network Pharmacology Study on the Effects of Ma Xing Shi Gan Decoction on Influenza
“画藤”与“结瓜”——做人不做“卖瓮人”,也不可学“中州蜗”
张云鸿:对待麦芽,就像对待自己的作品
中州棋王赛3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