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刃针配合颈部康复训练疗法治疗交感神经型颈椎病30例

2013-01-26麻永华

中国民间疗法 2013年11期
关键词:颈椎病颈椎椎体

麻永华 伊 飞

(山东省淄博市桓台县人民医院,256400)

交感神经型颈椎病是由于颈椎骨质增生或脊椎后关节小移位,刺激压迫颈胸交感神经节及其交通支,从而影响脏腑功能。其临床表现为患者常感枕部疼痛,头沉、胸闷、心悸,查体见某个椎体一侧或棘突上压痛,或棘突上可触及筋结、条索等软组织异常改变,其压痛点或软组织异常改变处压之可加重临床症状或引发症状,颈椎旋转或侧屈功能在某一方向轻度受限;X线片提示:颈椎骨质增生。此病药物疗效甚差。近年来笔者采用刃针配合颈部康复训练疗法治疗该病,临床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60例,门诊患者45例,住院患者15例;男32例,女28例;年龄最小38岁,最大72岁,30岁以下8例,31~50岁36例,51岁以上16例;病程最短7d,最长8年。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发布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中颈椎病的诊断标准[1]。①有慢性劳损和外伤史,或颈椎退行性改变者。②颈肩部疼痛,颈部僵硬,肩井、天宗、颈椎棘旁明显压痛者,伴上肢麻木、头晕、乏力、心动过速或过缓等交感神经异常表现。③颈部活动受限,病变颈椎棘突或患侧肩胛内上角压痛,臂丛牵拉试验或压顶试验阳性。④并经X线摄片检查,部分经CT、MRI检查,结合症状、体征确诊为交感神经型颈椎病,排除颈椎先天性畸形、肿瘤、结核等骨关节疾病等。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配合颌枕法颈椎牵引,先以轻重量牵引,待患者适应后加至耐受量。每次治疗20min,10次为1个疗程,每疗程间隔5d。在此基础上进行分组治疗。

治疗组:(1)常规刃针治疗:①取穴:颈夹脊穴,局部阿是穴。阿是穴多为痛点:术者应仔细寻查患者颈部脊柱旁的压痛点以及项韧带或椎旁肌肉与关节突、横突之间的摩擦音、弹响声及肌硬结、条索等病理阳性反应物或软组织异常改变[2],再结合X线片。②具体操作:患者采用俯卧体位、侧卧位或倒骑靠背椅位,常规消毒后,覆盖灭菌洞巾,在有压痛的颈夹脊穴或局部阿是穴阳性反应处进针。用4号小针刀按针刀疗法的四步进针法[2],刀口线与人体纵轴平行,进针深度据病情而定,等患者感觉有酸胀感后,先纵向剥离3次,再横向松解剥离3次出针,出针后受术部位用消毒干棉球重按针眼压迫止血片刻,创可贴贴敷针孔,术毕。刃针治疗每周2次,嘱患者保持局部清洁,避免针孔感染。(2)康复训练疗法:①手法治疗:采用Mailand手法(即澳氏手法)。首先局部以揉、捏、拨、按、拍等手法松解颈肩部肌群,然后自后向前推压棘突,使椎体自后向前水平滑动;自前向后推压椎体一侧,使椎体该侧自前向后旋转;推压椎体一侧的后关节突,使椎体自左向右旋转;推压椎体棘突侧面,使椎体自推压侧向对侧移动;用双手牵拉患者头部,使椎体沿纵轴方向活动。②运动疗法抗阻运动:在坐位下手法行颈部牵引抗阻训练:双手托住病人枕部,给一定的阻力,让病人进行颈部运动和前后、左右、旋转头部等运动。每天1次,每次30min。③日常生活指导:包括睡眠时枕头高度及宽度适宜;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注意保护好颈椎;加强颈部肌肉功能锻炼,以预防复发等。以上康复治疗每日1次,每次30min,10次为1个疗程,疗程间隔5d。

对照组:予美洛昔康片口服,每次7.5mg,每日1次,饭后服用,10d为1个疗程,疗程间隔休息5d,共治疗2个疗程观察疗效。

治疗结果

疗效评价标准[1]:痊愈:眩晕症状和体征全部消失,能正常参加劳动和工作;显效:大部分症状和体征消失,残留症状较以前明显减轻,基本能够进行日常活动;有效:少数症状得到改善,日常劳动和工作仍受到一定影响;无效:症状较治疗前无改善或恶化。

治疗结果:治疗组30例,痊愈8例,显效7例,有效9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0.0%;对照组30例,痊愈4例,显效5例,有效8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56.7%。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

讨论

颈椎病是由于长期姿势不当、从事固定体位的专业性工作、外伤、老年性退化等造成肌肉与韧带、关节囊的粘连、肥厚和萎缩及小关节错位等周围组织和结构继发性变化而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状。交感神经型颈椎病占颈椎病的60%以上,是颈椎病中发病率最高的一种类型,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生活。刃针疗法是将中医针刺疗法的针和西医的刀融为一体,它的理论是将中医针刺和西医外科手术的有关理论结合在一起考虑分析,撷取全面的结果,一方面能直接松解、剥离病变组织的粘连,有效缓解局部肌肉痉挛,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和神经营养功能的改善,促进局部水肿及无菌性炎症的吸收。另一方面发挥针刺作用,使针刺效应直接作用颈部穴位。第三方面是提高肌肉、韧带的张力,纠正小关节的错位和微小移位,使被破坏的颈椎内的平衡得以修复,从根本上减轻和消除对血管、神经的刺激,从而达到治愈的目的。另外,颈椎牵引和药物虽能减轻患者的症状,但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而综合康复疗法可以发挥各种协同作用[3]。配合颈部康复训练手法治疗,可达到改善椎间关节的活动功能、改善椎间盘的营养、拉开椎间隙、扩大椎间孔、减轻骨刺和突出椎间盘对神经根的刺激和压迫、改善血液循环。运动疗法抗阻运动主要作用是增强颈部与肩胛带肌力、增加颈部各韧带弹性、改善颈椎各关节功能,达到巩固疗效、防止复发的目的。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治疗后良好习惯的形成对于预防复发也非常重要。总之,应用刃针配合颈部康复训练疗法治疗交感神经型颈椎病,操作简便,疗效满意,适宜于临床推广应用。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86.

[2]马长有.颈椎病的诊断分型与康复[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1993,8(6):273.

[3]胡汉达.颈椎病专题座谈会纪要[J].中华外科杂志,1984,22(12):719.

猜你喜欢

颈椎病颈椎椎体
颈椎为什么易发病
养护颈椎,守住健康
经皮椎体成形术中快速取出残留骨水泥柱2例报道
提防痛性瘫痪——椎体压缩性骨折
中医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探究
球囊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胸腰椎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治疗效果探讨
脑循环与低频电刺激联合治疗颈椎病导致脑供血不足的效果观察
游泳 赶走颈椎病
拿什么拯救你,我的颈椎
失眠可能与颈椎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