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医治小儿厌食症的体会

2013-01-26杨立春高德红孙宏伟侯卫红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10期
关键词:枳实厌食症脾胃

杨立春 高德红 孙宏伟 吕 华 侯卫红

(大庆龙南医院(齐齐哈尔第五附属医院),黑龙江 大庆 163453)

中西医治小儿厌食症的体会

杨立春 高德红 孙宏伟 吕 华 侯卫红

(大庆龙南医院(齐齐哈尔第五附属医院),黑龙江 大庆 163453)

小儿;厌食症;消化功能紊乱

[1] 《中华儿科 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感染消化组.小儿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诊断冶疗推荐方案[J].中华儿科杂志,2000,38(4):20l-202.

[2]廖清奎.贵州省小儿缺铁性贫血培训班的讲话[S].2009-04-21.

R272

:A

:1671-8194(2013)10-0299-02

小儿厌食症又叫消化功能紊乱,在小儿时期很常见,主要的症状有呕吐、食欲不振、腹泻,便秘、腹胀、腹痛和便血等[1],主要指小儿较长时期食欲减退或食欲缺乏为主的症状,它是一种症状,并非一种独立的疾病。大多数小儿厌食不是疾病引起,而是不良的饮食习惯,不合理的饮食制度,不佳的进食环境及家长和孩子的心理因素造成的,如果厌食时间较长,就会影响小儿的身高、体质量的正常增长。近年来,小儿厌食症门诊病例增加。厌食症的病因为多种多样。目前有增加的趋势,主要为小儿生理、心理因素的改变及喂养方法、食物搭配不合理等所致。目前食品繁多,人工喂养为主的小儿从食物中摄取的各种营养成分失衡,如:蛋白及脂肪摄人多,而缺乏相应微量元素,会出现消化不良,味觉灵敏度差,甚至贫血等而出现厌食。心理方面:目前独生子女较多,家长均期望孩子快速增长,有意识指使或强迫孩子进食,出现追逐喂食等而出现厌食。部分患儿尤女童为保持身材“苗条”而刻意节食,不吃动物性食品,把人体所需要营养素排除在食谱之外,出现神经性厌食。厌食出现以后,可加重消化功能紊乱,微量元素也随之缺乏。其中缺铁后,血红蛋白下降,含铁酶活性降低,导致供氧不足,氧还原及能量代谢紊乱,出现免疫力下降、贫血、智能低下、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异嗜等[2]。缺锌后出现食欲不振、反复感染、生长迟缓、性发育落后。缺钙可影响骨骼、牙齿的生长发育。厌食后出现消化不良,再出现微量元素缺乏,这三种因素又互为因果,恶性循环致症状进一步加重。

治疗以中西医理论为基础,思考小厌食致病独特机制和其脾胃生理功能后,结合多年临床经验,确立以初期消食导滞,后期补益脾胃气阴,先消后补贯穿始终的治疗原则。古人日:新积疼可移者,易已也,积不痛,难已也。夫饮食之积,必用消导,消者,散其积也,导者行其气也。脾虚不运则气不流行,气不流行,则停滞而为积。或作泻痢,或成瘸痞,以至饮食减少,五脏无所资禀,血气日愈虚衰,以至病困者多也。故必消而导之,轻则和解常剂,重必峻下汤丸。盖浊阴不降,则清阳不升,客垢不除,则真元不复。夫食者,有形之物也,伤之则宜损其谷,其次莫若消之,消之不去则攻之。若积因脾虚者,不能健运药力者,和消补并行,和补多消少,和先补后消,洁古所谓养正而积自除。《内经》云:“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邪之所在皆为不足”。急者治其标,缓者治其本也。消导者先去其肠胃饮食之积,正符合六俯以通为用的原则。厌食患者出现口臭,腹胀,夜卧不安,大便量多而臭,舌苔黄厚腻时,师观之为食积之征,此为有入无出也,当用消导之法,枳实消积散加减为主方,其方药以山楂,建曲,炒麦芽,以消其肠胃难化之食,更以消导双功的隔山撬,鸡内金,莱菔子助其运,再以枳实,厚朴,槟榔,青皮,陈皮,大腹皮,以行其气助其运,以达促进胃肠蠕动之效,使其多而不化之食可去,化而不去的食可除;食积久为主,佐以消食助运之品,随访至今饮食堪佳。脾之五香虫,藿梗,砂仁等。如大便干结着可予以酒按语: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脾胃互为表里,六军以下其积。如患者因积热伤阴出现纳差,口干口渴,腑以通为用的原则下,采用先消导其积,大便干,舌红,少苔脾胃阴虚者,予以益胃汤加乌梅,其体现六腑以通为用的原则,使其调达脾胃之气机,生山楂,生麦芽,生谷芽之品以养阴益胃。如大便干从而恢复脾胃之功能;中后期再加以补气健脾之品以结者可用增液汤和火麻仁,郁李仁之品,以其增液行助其运,从而达到纳运健,脾胃功能协调,共复后天舟。根据胃为多气多血之脏,久病入络,而辅以行气生发之机。而常用之要药紧扣病机,所用之药或具“行活血消积之品,如消疳理脾之计,方药在前方加入行气运脾”之功,或兼具“健脾醒脾”之效。气活血开其络而兼其消积之功三棱,莪术之品,以助其“运”者,转其脾胃枢机也,如枳实、厚朴、其血液运行。正如经云,经脉者能决死生,处百病,青皮、陈皮等为行气助运之品,其可散气结,又可破调虚实,不可不通也。在消导去其肠道之积后,患者其滞气,消导其食积,或加用三棱,莪术之品以行气舌苔退,口臭减轻后用以补虚之六神汤,以太子参,消结散淤之品。《本经》:“枳实,性昧苦辛微寒,炒白术,炙甘草以补其脾气,而以扁豆,淮山药以运归脾胃大肠经”。《本草图经》:“青皮:性味苦辛其脾,而与以之山楂,建曲,麦芽等消食助胃以纳,温,归肝胆胃经;主气滞,下食,破积结及膈气,治而再以气药五香虫,砂仁等醒其脾,以使补而不滞。胸膈气逆”。《本草纲目》:“陈皮,性味辛苦温,导师在临床多年运用上法治疗许多小儿厌食证,归肺脾经,苦能泻能燥,辛能散,温能和。其治百病,疗效显著。《本草纲目》:“山楂,性如此不怕小儿食欲不开,体制不健也。结语:嘱家长掌握正的喂养方法,纠正不良生活习惯,改善不合理饮食,夏季勿贪凉饮冷,做到起居有时,饮食有节,恶食、厌食病证自息不遗。

猜你喜欢

枳实厌食症脾胃
中药枳实化学成分及药理学研究进展
国王的厌食症
个体化健康教育在小儿厌食症患者中的应用
基于病证结合的脾胃病湿热理论的创新与应用研究
好脾胃 养出来
脾胃失调该如何调理
张仲景运用厚朴、枳实探析*
枳实消痞汤口服联合足三里、上巨虚、三阴交针刺治疗胃癌术后胃轻瘫的临床观察
探讨中医保健疗法治疗脾胃虚弱型小儿厌食症的疗效
识别真假枳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