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阿立哌唑联用西酞普兰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2013-01-26刘其贵廖华英郑小泳黄金焕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10期
关键词:西酞耐受性阿立哌唑

刘其贵 廖华英 郑小泳 黄金焕

(江门市第三人民医院,广东 江门 529000)

阿立哌唑联用西酞普兰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刘其贵 廖华英 郑小泳 黄金焕

(江门市第三人民医院,广东 江门 529000)

目的 研究阿立哌唑(博思清)联用西酞普兰与单用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60 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首次使用阿立哌唑治疗后随机分成两组分别给予阿立哌唑和阿立哌唑联用西酞普兰治疗 8 周,并用 PANSS 量表评价临床疗效,TESS 量表评价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之间疗效有显著差异,阿立哌唑联用西酞普兰组患者病情好转更彻底,阴性症状消失,更用利于回归社会,而继续单用阿立哌唑组虽然精神症状消失,但患者整天精神不佳,不想干活,不良反应相对较多(P< 0.05)。结论 阿立哌唑联用西酞普兰疗效显著,副作用小,患者耐受性好。

精神分裂症;西酞普兰;阿立哌唑

阿立哌唑由日本开发,于2002年11月通过美国FDA批准上市,2004年在我国上市,它是第一个被认为是“多巴胺系统稳定剂(即在一个区域增强DA传递,在另一个区域降低其传递)”的药物被学术界誉为“第3代抗精神病药”,而西酞普兰于1998年被美国FDA批准用于抑郁症,其化学结构中含R-和S-两种对映体的混合物,是SSRIS中选择性抑制5-HT再摄取最强者,具有良好的耐受性和安全性。为研究阿立哌唑联用西酞普兰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我们进行了一系列探讨,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均系于2012年5月至2013年2月住我院精一科(男病区)的符合CCMD-3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患者,排除严重躯体疾病,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及过敏者共60例,均经过足量足程的阿立哌唑治疗,按入院顺序单双号随机分成两组,阿立哌唑联用西酞普兰组30例,年龄19~55岁,平均(30.09±6.35)岁,病程0.1~16年,平均(3.83±3.55)年,单用阿立哌唑组30例,年龄20~60岁,平均(28.52±7.35)岁,病程0.1~18年,平均(3.73±4.72)年,以上各项经检验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

1.2 方法

对入院前一周内服用抗精神病药者,停用1周为清洗,并对主院后的60例患者开始均以阿立哌唑治疗为主,必要时合用苯二氮桌类药物,阿立哌唑治疗60例患者起始剂量为5mg/d,最高为30mg/d,平均(5.35~4.69)mg/d,治疗4-6周后随机分成两组,其中一组联用西酞普兰,在联用西酞普兰基础上适当减少阿立哌唑剂量以减轻药物不良反应,另一组维持阿立哌唑剂量10~30mg/d不变,入院前和治疗后每周(共8周)由2名未参加本试验的精神科医师进行PANSS和TESS评定,以减分率评定阴性症状的轻重,并定期监测血常规和心电图。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χ2检验和t检验

2 结 果

2.1 两组疗效比较

阿立哌唑联用西酞普兰组30例,脱落2例(1例因过敏而退出,1例因发热退出),28例病情进一步好转,阴性症状基本消失,未出现病情波动,副反应(EPS)少甚至没有,其中18例痊愈,7例显著进步,进步3例,而单用阿立哌唑组出现不同程度的阴性症状(情感平淡或迟钝、兴趣/社交缺乏、注意障碍等),两组经χ2检验,差异有显著性(P<0.05)说明两组疗效有区别。

2.2 两组PANSS量表评分比较

阿立哌唑联用西酞普兰组PANSS中,阴性症状评分平均为(5.35 ±2.56),阿立哌唑组评分平均为(25.79±15.2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说明阿立哌唑联用西酞普兰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显著,患者耐受性好。

2.3 两组TESS评价

阿立哌唑联用西酞普兰组锥体外系仅有1例,心电图为一过性T波改变者2例,视力下降2例,而单用阿立哌唑组副反应较明显,烦躁焦虑5例,便秘8例,心率快12例。

3 讨 论

3.1 阿立哌唑是一种新型抗精神病药[1],口服吸收效果好,半衰期可达94h,14d达稳态浓度,主要在肝脏代谢,其抗精神病的药效作用可能与D2受体及5-HT1A受体的部分拮抗作用和5-HT2A受体拮抗作用有关[2-3],它是D2受体部分激动药,D1受体激动药在中脑边缘系统通路上具有典型的拮抗D2受体作用,在中脑皮质都有独特的D2受体部分激动作用,在覆盖区可同时对D2神经起激动和拮抗作用,能抑制黑质纹状体通路DA传递,临床实践表明阿立哌唑具有极高的安全性和耐受性,及少有EPS和催乳素水平升高,可能的原因是对DA受体有拮抗和激动作用,不与结节漏斗多巴胺系统结合,阿立哌唑不仅对阳性症状有效,而且对阴性症状也有较好的作用[4],其作用机制可能具有强大拮抗5-HT作用和部分激动DA受体作用,西酞普兰具有调节情绪,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注意障碍、情感等阴性症状,两者联用具有协同作用,通过减少阿立哌唑剂量可进一步减轻单用阿立哌唑所带来的不良反应,从而使阴性症状进一步得到缓解,这可能是缘于5-HT再摄取的亲和力,两药联用有加强改善阴性症状的作用[5]。

总之,阿立哌唑联用西酞普兰在改善阴性症状方面疗效显著,具有很高的安全性和耐受性,用药用患者不会出现情感迟钝、焦虑等副反应,依从性好,这样既可缩短住院时间,也不会给患者带来精神痛苦和经济上的负担,两药联用是治疗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1]中华医 学会.精 神 科 分 会 编 ·中国 精 神障碍 与 诊 断标准(CCMD-3)[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75-78.

[2]沈渔邨.精神病学[M].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859-898.

[3]张 继 志,吉中孚.精神药物合 理 运用[M].3版.北 京:人 民 卫 生出版社,2002:63-64.

[4]赵 靖 平.精神科主 要 疾 病 诊 断与治疗 进 展[M].北 京:中华医学出版社,2007:18-19.

[5]胡祖林. 齐拉西酮与氯氮平、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脂代谢影响的对照研究[J].当代医学,2012,18(1):35-36.

R749.3

:B

:1671-8194(2013)10-0199-02

猜你喜欢

西酞耐受性阿立哌唑
米氮平结合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患者睡眠障碍的有效性研究
阿立哌唑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
氢溴酸西酞普兰片对脑卒中后焦虑抑郁伴失眠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及睡眠的影响
阿立哌唑与喹硫平用于晚发型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对比
神奇的“艾司”
早期护理干预对儿童急性白血病并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患儿化疗耐受性的影响
黄鳝对常用消毒药物的耐受性反应研究
HPLC法测定氢溴酸西酞普兰中的基因毒性杂质对甲苯磺酸乙酯
利培酮和阿立哌唑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血脂和血糖代谢影响的比较
miR-29b通过靶向PI3K/Akt信号通路降低胃癌细胞对顺铂的耐受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