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减参苓白术散治疗脾虚胃痛96例疗效观察
2013-01-25周薇薇
周薇薇
云南省宁蒗县中医医院,云南宁蒗674300
加减参苓白术散治疗脾虚胃痛96例疗效观察
周薇薇
云南省宁蒗县中医医院,云南宁蒗674300
目的:探讨加减参苓白术散对脾虚胃痛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06年来96例脾虚胃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予加减参苓白术散治疗。结果:痊愈9例(占9.4%),显效43例(占44.8%),好转41例(占42.7%),无效3例(占3.1%)。总有效率为96.9%。结论:加减参苓白术散治疗脾虚胃痛患者具有显著效果,值得推广运用。
加减参苓白术散;脾虚胃痛;疗效观察
胃痛又称“胃脘痛”[1],是以上腹胃脘部近心窝处疼痛的病证。也是消化系统常见的较为难治,迁廷难愈的病证之一。而脾虚胃痛是胃脘痛中的常见类型,常夹杂有肝胃气滞、胃阴亏虚、脾胃虚寒。为探讨加减参苓白术散对脾虚胃痛患者的疗效,特选取我院在2006年以来,用加减参苓白术散治疗的96例脾虚胃痛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06年来住院及门诊的96例脾虚胃痛患者,其中男性54例,女性42例,平均年龄28岁,病程最短1年余,最长25年,1年左右的24例,2年以上46例,3年以上26例。慢性萎缩性胃炎(70人)占72.9%,慢性浅表性胃炎(16人)16.7%,其它类型慢性胃炎(10人)占10.4%。
1.2 诊断标准[1]一是胃脘隐痛,纳食欠佳,食后胀满痛甚,遇冷加重,得温则舒,嗳气或呃逆,面色黄白少华,倦怠消瘦,口干舌燥,大便时干时溏,舌质淡红,少苔或舌苔薄白,切脉细、弦或滑而无力;二是经胃镜检查确诊为慢性胃炎,胃镜检查可见,胃粘膜粗糙不平或变薄,粘膜血管显露,皱襞细小,色灰暗,或有出血点/斑。
1.3 治疗方法患者临床辨证为脾虚胃弱,中气不足,脾失健运。方法:以健脾益胃为主,佐以理气和中止痛,兼以养阴。基本方由参苓白术散加减[2]:条参15g,白术15g,茯苓15g,山药15g,扁豆12g,炙甘草6g,苡仁15g,莲子肉10g,砂仁10g,桔梗10g,炒莱菔子15g,川楝子15g,枳壳10g,延胡索15g,杭芍15g,麦冬10g,石斛15g。临证时还需灵活加减,如腹满明显,加厚朴、木香行气消胀;大便干燥者,加火麻仁、郁李仁润肠通便;泛酸者,去麦冬,石斛,加代赭石、竹茹,降逆和胃;气逆加沉香;两胁胀痛加柴胡、青皮、香附;便血者加蒲黄、五灵脂、丹参等。上方水煎服,日1剂,1个月为疗程,服药期间忌生冷辛辣刺激性饮食,忌烟酒。
1.4 疗效标准[3]痊愈:疼痛消失,证候全部消除,胃镜复查:胃粘膜形态、颜色恢复正常,充血水肿消失。显效:疼痛消失,主要证候减轻,胃镜复查:胃粘膜形态,色泽基本恢复正常,充血基本消失。好转:疼痛基本消失,主要证候减轻,胃镜复查:胃粘膜病灶变化不大。无效:主要证候无变化,胃镜复查:胃粘膜病灶无变化。
1.5 疗效结果按以上标准判定,本病96例中痊愈9例(占9.4%),显效43例(占44.8%),好转41例(占42.7%),无效3例(占3.1%),总有效率=(痊愈例数+显效例数+好转例数)/总选取患者例数×100.00%,为96.9%。
2 讨论
96例脾虚胃痛患者,均经西医胃镜检查确诊为“慢性胃炎”(其中慢性萎缩性胃炎尤为多见),具有病程长,易复发,久治难愈的特点。李东垣在脾胃学说中提出:“脾胃虚则九窍不通”,“胃虚,元气不足,诸病所生”等论点。除病情发展致患者痛苦之外,其精神上也有一定负担;即在脾虚胃痛中,常常会反复出现肝气郁滞的征象,如胃脘胀满,暖气等,但经调理后,肝郁兼证解除,脾胃虚弱的证状又显现出来,提示脾胃虚弱证状,往往被肝郁掩盖,故脾虚是本,肝郁是标。在拟方时以健脾益胃佐以理气和中止痛,兼以养阴。中医理论认为脾胃居中焦,乃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在病机上,是谓脾胃气机升降失调,清浊失司。故在治疗时要谨守脾气宜升,胃宜和降,胃主受纳,脾主运化之要领。96例患者从病程、见证、舌质舌苔,脉象等诸多方面综合分析,均具备脾虚胃弱之征。胃脘隐痛是胃气郁滞,胃失和降;食后腹满痛甚,则是脾虚健运失司,脾阳不振,脾气郁遏所致;遇冷加重,得温则舒,为虚寒之象;嗳气或呃逆,是气机不畅,升降失调;面色黄白少华,倦怠消瘦,是气血生化失源,亦系脾不能输布精微之征;舌淡红,少苔,脉细、兼弦、滑均为脾虚胃弱之象。从审因论治而合理立法选药:条参、白术、茯苓、甘草、山药、扁豆、莲子、砂仁补其脾,利其气。参、术、苓、草暖胃补中,并能克服诸药的呆滞;扁豆功能化清降浊,配合桔梗升清,苡仁、茯苓降浊,清气得升,浊阴得降,脾胃健运;莱菔子和中以助消化;芍药酸甘化阴,柔肝止痛以滋胃阴;枳壳,川楝子,延胡索以疏肝理气,调畅气机,故叶天士亦云:“太阴湿土,得阳始运,阳明燥土,得润始安”。本方健脾补气为主,和胃育阴为辅,阴阳协同,气阴同治,标本兼治,若出现兼证亦需随证加减,既不失辨证论治,又不失灵活。体现了随证加减用药之原则。
[1]陈佑邦.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
[2]陈潮祖,中医治法与方剂[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357书目版社
[3]叶仕高,陆再美.内科学[M].第六版.北京: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
R256.3
A
1007-8517(2013)22-0080-01
2013.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