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药 “二十五味松石丸”治疗新生儿肝炎综合症1例报告
2013-01-25曹文龙
曹文龙 陈 星
甘肃省天祝县藏医药开发研究所,甘肃 天祝 733200
藏药 “二十五味松石丸”治疗新生儿肝炎综合症1例报告
曹文龙 陈 星
甘肃省天祝县藏医药开发研究所,甘肃 天祝 733200
报道应用 “二十五味松石丸”为主治愈的1例新生儿肝炎综合症案例,总结藏医辨证治疗小儿肝病的经验和方法,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
藏药;二十五味松石丸;新生儿肝炎综合症
1 基本资料
患儿,秦某某,4月龄,2009年5月12日因全身皮肤黄染,呕吐厌食等到青海某医院检查,诊断为新生儿肝炎综合症,治疗半月后症状未见明显好转,遂到我处诊治。就诊时患儿面瘦色鲜黄,目黄,精神差,舌质红苔黄腻,脉数,触之微烧,尿色深黄。经查肝功能检验报告示:谷丙转氨酶460,谷草转氨酶387,碱性磷酸酶450,球蛋白18.7,总胆红素127,直接胆红素79.9,间接胆红素57.1,谷氨酰转肽酶160;B超显示肝脾肿大。
2 治疗方法
经辨证后给予传统藏药 “二十五味松石丸”治疗。早一粒,研成细粉取四分之一约0.25g空服;中午服 “七味红花殊胜丸”;晚服 “金色蒂达丸”,以上两味一粒研细取一半约0.25g食后温开水送服。服用两月后见患儿精神亦可,面色双目黄染消退,尿色变淡,呕吐厌食等症状明显好转。后每隔四天早空服 “二十五味松石丸”一次,服法同前,巩固治疗两月后,复查肝功能:谷丙转氨酶43,谷草转氨酶45,碱性磷酸酶110,直接胆红素7,间接胆红素14,B超检查肝脾恢复正常。半年后随访见患儿体重明显增加,面色红润,精神状态极佳,其母述饮食佳,大小便等均正常。
3 体会
新生儿肝炎综合症是由一系列不同病因引起,主要以黄疸、肝功能损害为主的新生儿肝炎疾病,若不及时治疗可发展到肝昏迷或发生大出血、脓毒血症等并发症而死亡,病死率约为13%。据资料显示,近年来发病率有上升趋势,给患儿及家属带来极大的痛苦。藏医学认为小儿肝脏疾病是因其母妊娠时三因 “隆”“赤巴”“培根”紊乱或产程不洁,致使婴儿体内 “赤巴”偏盛失去平衡,导致肝火旺盛,使机体出现发热,腹泻,皮肤小便发黄,大便变黄或发白,失眠等征象。治疗以清热解毒,疏肝利胆,化淤的经典验方 “二十五味松石丸”为主,配清热消炎,保肝退黄的“七味红花殊胜丸”和清热利胆的 “金色蒂达丸”,三味合用,即起到清肝热解肝毒降肝火的作用,又能达到保肝利胆的目的。肝火一降,“赤巴”运行趋于平衡,机体就会恢复至正常的生理状态。因婴幼儿机体脏器还未发育成熟,喂药时须研成极细的粉末,且剂量要适中,以利于机体完全吸收。服药期间,如哺乳其母应禁食辛辣油腻食物,以确保药物疗效。通过上述藏药治疗,疗效明显,预后较佳且副作用小,有待于临床借鉴参考。
R291.408
A
1007-8517(2013)17-0139-01
2013.06.23)